中國市場暫停致澳州活海鮮滯銷,當地漁民考慮放生數千只龍蝦

據《時代報》消息,在中國出於對新冠肺炎的擔憂而關閉了活體動物貿易後,維州多達1萬隻龍蝦被滯留在漁民自備的船載海水儲罐和加工設施中。

中國市場暫停致澳州活海鮮滯銷,當地漁民考慮放生數千只龍蝦

受這一禁令影響,澳洲海產品產業陷入危機,當地漁民正在考慮將數千只龍蝦放生。

業內人士稱,全國範圍內100至200噸、價值數千萬澳元的活龍蝦的未來可能處於不確定狀態。

據瞭解,中國對澳洲本地產龍蝦的進口量佔總進口量的90%-95%,這一禁令使得澳洲各地,包括維州、西澳、南澳和塔州的出口行業陷入停滯。

維州漁民和海產品批發商現在準備將這些產品投放至當地市場,而這些產品的價格已從每公斤130至140澳元降至110澳元,降幅高達20%。

1月26日,中國接受了最後一批空運新鮮海鮮,不久之後,國內運輸限制和公眾健康擔憂導致春節慶祝活動大規模取消,導致需求大幅下降。

維州龍蝦協會(Victorian Rock Lobster Association)會長Markus Nolle表示,龍蝦產業目前正處於捕撈和銷售旺季,此舉對龍蝦行業來說是“災難性”的打擊。

中國市場暫停致澳州活海鮮滯銷,當地漁民考慮放生數千只龍蝦

當地漁民Johnathon Brocklesby兩週前捕撈龍蝦(圖片來源:《時代報》)

“所有的訂單都被取消了,已經沒有需求了。有消息稱,中國市場需要6到8周的時間才能恢復元氣,但在好轉之前,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

週五,海產品行業代表與聯邦貿易部長Simon Birmingham和漁業代理部長Jonathon Duniam舉行了緊急會議,討論如何幫助海產品產業的舉措。

業內人士提出了許多建議,包括降價和促銷,鼓勵本地消費;將活龍蝦加工成龍蝦尾等冷凍產品,以及提供類似於向遭受旱災的農民提供的財政支持的可能性。

中國市場暫停致澳州活海鮮滯銷,當地漁民考慮放生數千只龍蝦

“我們已經瞭解到,海產品行業受到了中國檢疫規定的影響。”Birmingham在接受《時代報》採訪時表示,“我們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我們將在公共安全和公共衛生官員的建議下采取行動。一旦我們採取行動,我們將討論如何在這一時期給這些產業的人員提供幫助。”

還有一些業內人士建議,先將捕撈的龍蝦裝在水箱裡,然後將它們送回原捕撈地。

維州漁業廳廳長Jaala Pulford週五宣佈,未完全捕撈的捕撈額度可延續到明年。

中國市場暫停致澳州活海鮮滯銷,當地漁民考慮放生數千只龍蝦

她說:“我還要求(維州漁業管理局)就如何進一步幫助當地的海產品產業進行研究,比如將捕獲的海產品放回大海,或將這些產品賣給當地人。”

業內人士估計,維州的船隻上和海鮮倉庫裡有5至10噸活龍蝦。

Phillip Island地區San Remo漁業合作社的管理人員Paul Mannix表示,合作社遇到了一個“大問題”,有多艘船停泊在這裡,裝載著大約500公斤的龍蝦,總價值達數十萬澳元。

中國市場暫停致澳州活海鮮滯銷,當地漁民考慮放生數千只龍蝦

他說,他們正在將部分龍蝦賣給當地買家以及遊客,並表示,龍蝦的零售價已經從每公斤140澳元下降到了每公斤110澳元,養殖龍蝦的價格為每公斤95澳元。

Apollo Bay漁農合作社主管、資深漁民Nick Polgeest表示,龍蝦產業“一團糟”,但無需驚慌。

他表示,該產業經歷過非典後,仍然存在。他表示:“大部分加工廠將安然度過風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