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能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吃什麼能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 此刻,我們多希望所有人都能一日三餐吃上熱乎飯。圖/VCG


好好吃飯,相信科學


疫情來臨的時候我們最怕什麼?

謠言,以及由謠言所帶來的恐慌。

2020年開年,一場新型冠狀病毒來襲讓人們憂心忡忡,無數的醫務工作者在一線拼死工作,對抗病毒。


這事兒真的很難。


病毒是外面包裹著蛋白質的核酸,它們沒有自己的代謝系統,依靠宿主進行復制。因此,想要對付病毒,就需要

阻止或者抑制病毒複製,但同時,還不能影響細胞代謝。最有效的辦法,是找到抗體。除了抗體,只能寄希望於抗病毒藥物。但抗病毒藥物具有一定的“特異性”,能抗這種病毒的藥物,未必對那種病毒有效。


吃什麼能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 冠狀病毒示意圖。圖/圖蟲·創意


抵禦病毒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對疫情,當醫學不能給出完美的解決方案,社會上就會出現了許多“渾水摸魚”的商家。比如前兩天瞬間售罄的雙黃連,比如朋友圈裡宣稱“喝茶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茶商,還有那些所謂可以“增強免疫力”的乳鐵蛋白、冬蟲夏草、燕窩、精油、接骨木莓、酵素等等保健品。


面對這些對謠言,我們都要擦亮雙眼,理性對待,堅決對盲從行為說“不”!


吃什麼能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背鍋”茶葉

茶很好,但並不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茶是生活中人人都愛消遣的飲料,茶樹的葉子在不同工藝的加工下,變成了不同類型的茶葉,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成分發生了變化,從而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也就是說,用它們去處理細胞或者病毒,有可能讓細胞與病毒發生不同的變化。


吃什麼能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 茶樹葉子在不同工藝的加工下,變成了不同類型的茶葉。圖/VCG

基於這些變化,科學家們會推測它們可能具有“某某功效”。然後,他們會用相應的茶葉提取物去處理不同的“模型動物”。比如把提取物注射進血液,或者灌進胃裡,或者直接大量餵給動物,觀察對於動物們有什麼樣的影響。確實有許多研究顯示,經過這樣處理的動物身上會有某些生理指標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就被演繹成了“具有某某功效”。

但是,畢竟人跟動物不同。動物實驗只是探索了“研究的方向”,在人體實驗中被驗證之前,完全不能說明對人有同樣的作用。而且動物實驗的處理方式和量跟喝茶相差巨大。即便是直接餵動物茶水,劑量通常也是遠遠超過人們喝茶的劑量。


吃什麼能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抗體細胞(3D醫學插圖)。圖/圖蟲·創意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即便“認可”那些實驗,也無法“推廣”到新冠病毒上來。自然界有許許多多的病毒,不同的病毒相差巨大。有些病毒能與人和平共處,有的病毒能夠導致人體嚴重患病。現代醫學花了巨大的精力與病毒作鬥爭,對於許多病毒,現代醫學制造出來抗體,從而能夠精準地“化解”掉它們的侵襲。還有許多病毒還沒有抗體,但找到了一些藥物能夠干擾它們在人體中的複製,從而“抑制”它們,這也就被稱為“抗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人類沒有遇到過的病毒,沒有抗體,現有的那些抗病毒藥物也都無效。同樣,即便是認為“茶水抗病毒”的那些研究能在人體中成立,也完全不能推出它們對於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能有作用。


吃什麼能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 在家喝茶,安享難得靜謐時光。圖/網絡

當然,茶本身沒有什麼錯。它是一種很好的飲料,可以讓人們愉快地補充水分。它所含有的那些“生物活性成分”,對健康或許能有一些“聊勝於無”的好處。只要喜歡喝,在家愉快地喝茶而不去人多的地方,從而減少被感染的風險,也可以算是“幫助防病毒”了。


吃什麼能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醫用酒精≠高度酒

酒精和酒精之間大有不同

“病毒本身對外界的抵抗力不強,56攝氏度30分鐘,冠狀病毒就死亡了。

按照以往對冠狀病毒的經驗,乙醚、75%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劑、還有過氧乙酸等等,這些溶劑都可以有效地滅活病毒。”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院士表示。

專家言論一出,有些人又開始自作聰明地解讀了:乙醇就是酒精,白酒的成分;而56攝氏度並不算很高,桑拿的溫度比這要高。那麼喝高度白酒、蒸桑拿,是不是就可以抵抗新型冠狀病毒了?

但,這完全是曲解科學結論


吃什麼能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 通常說的“高度白酒”,酒精濃度在50%到60%之間,對於病菌的殺滅能力並不算強。圖/VCG


首先,能夠有效殺滅病毒的是“75%醫用酒精”。75%是經過科學實驗確定下來的“廣譜殺滅病菌”最合適的濃度,殺菌殺病毒需要酒精和水的共同作用,過低或者過高的酒精濃度效果都不好。而通常說的“高度白酒”,酒精濃度在50%到60%之間,對於病菌的殺滅能力並不算強。

更重要的是,酒精殺滅細菌和病毒,需要酒精直接作用於病菌上。醫用酒精,是用來擦拭或者噴灑可能存在病菌的物體表面,而不是飲用的。對於冠狀病毒來說,感染是通過呼吸道進入,而喝酒是通過消化道進入。酒喝進肚子裡,很快被吸收進入血液,然後被代謝分解,並沒有跟病毒接觸的機會,不可能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吃什麼能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 2003年的非典時期,最高法、最高檢出臺了一個司法解釋,對於打擊這種行為提供了執法依據。其中的第五條就是針對虛假宣傳的,鼓吹“喝酒抗病毒”的,都適用這條了。圖/網絡


至於“桑拿殺病毒”,對於桑拿室和身體表面的病毒是有效的。“56攝氏度30分鐘”殺滅病毒,是指讓病毒承受這個溫度和時間,

桑拿室的內部和蒸桑拿時的身體表面能達到這個溫度,如果存在病毒那麼確實可以殺滅。

但是,如果是人體感染了病毒,那麼病毒是在體內,桑拿不可能讓病毒所在的部位達到殺滅溫度——人是恆溫動物,體內溫度超過38℃就開始感到不適。如果體內溫度繼續升高,那麼遠在病毒扛不住之前,人就已經掛掉了。

吃什麼能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躺槍”的金銀花

“有望實現”和“已經實現”,是大相徑庭之別

前兩天,有媒體稱“南大團隊研究發現,金銀花、綠茶能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因為冠上了南大團隊的名號,因此看起來特別可信,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吃什麼能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 標題讓公眾和興奮,然而如果仔細地看報道,就會發現基本上都是誇張演繹的標題黨。圖/網絡

在新聞中,關於南京大學的研究是這麼說的:“2015年,張辰宇教授在《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再次發表研究論文,證明金銀花在炮製後,一個編號為2911的植物miRNA特別穩定,能在金銀花湯劑中穩定存在,國內外的後續研究也顯示了金銀花miR2911具有廣譜抑制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腸道病毒等病毒的能力。”(RNA是核苷酸組成的長鏈,而miRNA是一些20個左右核苷酸組成的片段,簡稱miRNA。)

“miR2911在94%的病毒的基因組上均具有結合位點;國內外的後續研究也分別在細胞水平或動物水平證明了miR2911具有廣譜抑制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腸道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非洲豬瘟病毒、中東呼吸熱病毒及豬輪狀病毒等多種病毒的能力。”


吃什麼能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 DNA和RNA分子的3D圖像概念。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而RNA是遺傳信息的“快遞員”——人體照著DNA上的“遺傳圖譜”合成RNA,再經過一系列信號傳遞,最後合成出遺傳圖譜上“描繪”的蛋白質,由蛋白質來行使各種生理功能。圖/圖蟲·創意

也就是說,南京大學的研究主要顯示了兩點:第一是說金銀花中的一個miRNA在熬成湯藥後能穩定存在;第二是說這個miRNA能夠跟許多病毒的RNA結合,有一些研究在“細胞和動物”水平上顯示它“具有抑制多種病毒的能力”。

這段描述對於普通公眾很有吸引力。但在生物學和醫學研究中,這樣的成果距離“成為有效藥物”還非常遙遠。因為蛋白質的合成與基因沉默都需要在細胞內進行,吃到肚子裡的miRNA,首先要抗住消化道不被消化,穿透小腸壁進入血液,然後不被血液中的RNA酶所分解,最後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才有可能發揮作用。


吃什麼能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 微RNA(miRNA,hsa-miR-133a)結構,計算機模型。miRNA並不帶有遺傳信號——相當於一個“空手”的快遞員。當它遇到一個正在傳遞遺傳信息的正常RNA分子,如果這個分子上正好有一個片段跟它“互補”,它們就可以“貼上去”。正常的RNA分子被貼上了miRNA之後,就失去了傳遞遺傳信息的能力。這個現象,被稱為“基因沉默”。圖/圖蟲·創意

南京大學以及其他的研究,一般都是在老鼠中進行的。與老鼠相比,人的消化道對RNA的消化能力更強,人的小腸壁對RNA的阻礙更大,人體血液中的 酶分解RNA的效率也更高。所以,藥物研發中僅僅基於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就宣稱能夠治療預防某種疾病,可以算是虛假宣傳了。

對於用這個miRNA防治新冠病毒,報道中指出“課題組現在正在做相關實驗驗證miR2911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作用……有望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的預防與早期治療”。不管“相關實驗”是細胞實驗、動物實驗還是臨床實驗,在實驗都還沒有完成的時候,“有望”只是表達出了一種“可能”“也許”“大概”的美好願望,邏輯上任何東西也都可以這麼說。而新聞的標題和導語直接說成“能”“可用於”,就完全是誇張演繹,誤導公眾了。


吃什麼能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增強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

正常吃喝,保持合理的營養狀態就好

疫情緊張,人心難免焦慮。很多商家打著“增強免疫力”的旗號開始販賣私貨,乳鐵蛋白、冬蟲夏草、燕窩、精油、接骨木莓、維生素C、酵素等等保健品開始不甘寂寞,被吹捧,被迷信。


吃什麼能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 酵素做好了是泡菜水,做砸了是堆肥,不僅不能抗病毒,沒讓你腹瀉就很不錯了。圖/網絡

“增強免疫力”是個很吸引人的術語,許多人把它理解成“抵抗疾病的能力”。但實際上,“抵抗疾病的能力”並沒有公認的方法去評估。在中國的保健品管理系統中,有很多產品獲得了“增強免疫力”的功能聲稱。不過從2016年底開始,食藥總局不再使用“增強免疫力”這種說法,改成了“有助於維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即便是“有助於維持正常的免疫功能”這個說法,也還是很含混的,人體的“免疫功能”是由大量不停產生和凋亡的免疫細胞組成的,沒有人知道它們的“最佳狀態”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也就談不上去“維持”。所以,哈佛大學醫學院發表過一篇科普文章,認為“提高免疫力這個概念在科學上就幾乎講不通”。

科學沒有公認的方法去評估“免疫力”,也無法評判一種食物能否“有助於維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獲得那條功能聲稱的科學依據,只是一些動物實驗,而這些動物實驗的結果,在科學界、尤其是國外的科學界,都不認可它們可以證明對人的功效。

所以,所謂“增強免疫力”,基本上就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營銷噱頭。


吃什麼能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 保持科學探索的求真精神,面對謠言不輕信,不盲傳。圖/圖蟲·創意


科學家們掌握著病毒最新最全的資料,緊鑼密鼓多方協作,也都還沒有找到有效的辦法,這些連病毒都沒有接觸過、更不可能進行過任何研究的“民間偏方”“生活小百科”,怎麼會有對付這種病毒的“利器”?

面對“吃什麼能夠抵抗新型冠狀病毒”這個問題,正確答案是:沒有任何特定食物能夠幫我們抵抗新型冠狀病毒。正常吃喝,保持合理的營養狀態就可以了。任何宣稱能夠“有助於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的食物和保健品,都是渾水摸魚的奸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