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寫盡男歡女愛,為何自己卻是傻白蠢的女子?

鈺眀



墨菊九朵


張愛玲是個聰明的女子,但她在感情上確實有點“傻白甜”,她先後嫁的兩位丈夫,都是自己父輩的人,其實她或多或少,是有些“戀父情結”的,也有可能是個“大叔控”。張愛玲的兩段感情,就像是她生命中的蝨子,讓她華美的一生變得千瘡百孔。


張愛玲出身晚清貴族,同年卻是一片灰色。

張愛玲祖父是晚晴大臣,曾跟著李鴻章做事。張愛玲的父親張廷重雖然沒有父親厲害,是個典型的浪子,但是張家在當時也是十分富貴的人家。

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是個比較進步的女性,看不慣丈夫遊手好閒,更忍受不了張廷重每天花天酒地,所以選擇了離開。

之後張廷重又娶了別的女人,不過這位後母對張愛玲一點也不友好。張愛玲從小就是一個倔強的女子,後來一次由於與後母吵架,張廷重拿著槍要殺了張愛玲,張愛玲離開了家。

張愛玲是富貴出身,但並不是千金小姐的命,她的同年是再苦難中度過的。






愛上大自己16歲的男人,卻不知人家是有婦之夫,更不知原來是個漢奸。

1944年,張愛玲由於一本小說,認識了當時小有才氣的胡蘭成。

此時的胡蘭成已經38歲,而張愛玲24歲。胡蘭成在19歲時,就按照故鄉的習俗娶了村裡的一位女子,而且有了孩子,而張愛玲卻什麼也不知道,以為這就是真愛。

張愛玲與胡蘭成保持了兩年沒有結婚的婚姻,後來胡蘭成一直與反動組織在一起,成了典型的漢奸,張愛玲這才與他劃清界限。

在這一段感情裡,張愛玲是無辜的,是受害者,也是個典型的“傻白甜”。




張愛玲中年,愛上大自己29歲的男人,卻成了後半生的拖油瓶。

1956年,張愛玲去了美國,在美國她又認識了當時文學界並不出名的作家賴雅。

這一年賴雅65歲,可以說是一個老頭。而張愛玲只有36歲,36歲的女人恰好有女性的成熟美,渾身散發著誘人的氣味。賴雅見到張愛玲後,喜歡上了張愛玲,在他的追求下,張愛玲答應了嫁給他。

後來賴雅中風,身體不好,一直是張愛玲照顧張愛玲為了維持兩個人的生活,被迫再次回到香港。離開美國的張愛玲也並沒有忘記自己還是賴雅的妻子,她陪伴賴雅走過了生命中剩餘的時光。

張愛玲原本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結果卻一生沒有幸福的婚姻,在愛情的世界裡,張愛玲可以算是一個“傻白甜”。


斯幽說歷史


“它不是病死的,不是凍死的,它是孤獨死的”,這句蕭紅描寫死去的小狗的震撼人內心的獨白,就詮釋了寫作者的不同於常人的內心世界。

張愛玲是一個具有獨特情感視角的創作者,她一生寫盡了男歡女愛,從肉慾到情感,從人生到哲學。

我們熟知的作品《色.戒》,就深刻的描述了一個女人在情感深處的那一絲絲善意,往往就是最偉大的奉獻。原本為了偉大理想要去刺殺漢奸特務頭子,卻在情感與肉慾的交融中對被刺殺對象產生了一縷善意,就是這一縷善意,不但出賣了自己的理想、戰友、還有自己的青春與性命。

儘管自己愛的對象是如此的兇殘與無情,如此的可恥與可恨,但是在那絲女人天然的善意與奉獻精神下,她犧牲了自己,甚至是犧牲了善惡定義。

這段故事折射的是她與胡蘭成的故事,在她的是非觀裡,跟胡蘭成這樣一個漢奸苟且是很難面對的,但是當胡蘭成在街頭絕望時喊了一句“愛玲”,她就忘記了一切對錯,生命的全部意義就只是為了所謂的愛情。

不問胡蘭成是沒有未來的漢奸,也不問胡蘭成妻妾成群,更不問胡蘭成風流成性、放蕩不羈。也沒有可以對她付出忠貞的所謂愛情。

這可能就是大家認為張愛玲傻白蠢的原因吧。其實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對生命的不同立理解與詮釋,也有自己的獨特價值觀,這個世界並沒有唯一有意義的價值觀標準。一些人認為功名利祿是活著追求的全部意義;一些人卻認為寄情山水才是生命的全部歡愉;而還有一些人沒有來由的就是喜歡放縱自己的獸慾……

張愛玲認為愛情沒有對錯、吃虧與佔便宜,反正隨心所欲,自己喜歡就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去過度執著於一般世俗價值標準,這才是最精明的活法。

而且人生還有一個無法左右的東西,叫做命運。優雅知性的張愛玲,就算兜兜轉轉,最後去了美國,嫁給了大她二十九歲的賴雅,也依然沒有得以善終,一個人的病死在床榻前,無人問津,孤獨悽慘、落寞荒涼。

縱使你才情出眾、萬里挑一,卻也無法逃脫紅顏薄命的宿命。在命運跟前,你不傻白蠢又能如何?


謝金澎


張愛玲是一個非常沒有安全感的女子,外表看起來孤高冷漠,內心其實非常脆弱。她喜歡胡蘭成是有原因的:胡蘭成有比較高的地位,在兵荒馬亂的亂世可以讓她暫時有安全感;胡蘭成捨得為她花錢,這讓從小在家中沒有地位的她第一次有了價值感;胡蘭成懂得她的文字,古人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讓張愛玲如何不因知音相識而感激零涕呢。中國雖大,但張愛玲的生活圈子太狹窄了。要找到一個比胡蘭成更優秀的男子,真是比蜀道更難。

越是內心沒有安全感的女子,越是渴望被佔有(哪怕是做白日夢),並在受虐中讓渡到某種安全。她的那句讓尋常人說不出口的名言,其實也就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典型的受虐心理。

24歲的張愛玲,文字中非常世故精煉,但現實中卻愚蠢到不可救藥。但她確實是自願地淪陷了自己,無怨無悔地淪陷了。

現代中國女子大多數也是缺乏安全感的,她們通過物質享受來轉移注意力,甚至表現得對感情不屑一顧,她們只是不願意被憐香惜玉而已,在她們內心深處,還是渴望著一個強力的征服者的。她們不願意做普通人的女王,而寧願做那個強力征服者的女奴!


深隱者


張爰玲寫盡男歡女愛,為什麼自己卻是傻白蠢的女子?

飛花《作娟悟語》謝邀。張爰玲並非是傻白蠢的女子。民國時期四大才女之首的人怎麼會蠢哪?你看到哪個蠢人能寫出那樣故事情節曲折,扣人心絃的愛情小說。

張爰玲是即高傲孤僻,又自卑多情,即聰惠又敏感的女子。為什麼給大家傻白蠢的印象呢?都是和胡蘭成戀愛背的鍋,童年缺愛惹的禍!她不應該背這個鍋。

一、缺乏爰的童年。

張愛玲出身高貴勿庸置疑,前文(我也爰八卦一一我眼中的張爰玲)已經介紹過,在此不再重複。由於她父母的婚姻失敗,從小到大缺乏家庭的溫暖。尤其是母親在女兒成長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由於母親黃逸梵追求個性的獨立和解放,是一個思想前衛的女性,選擇把很小的爰玲仍到家中和小姑子到法國留學。使張愛玲小小的年紀吃盡苦頭,嚐盡辛酸,深感人間的世態炎涼人情冷暖,而失去童真早熟!父親冷酷,冷若冰霜,後母刁蠻挑撥離間,四歲生母遠走高飛,那是一個有淚無處流的童年。

二、低到塵埃的戀愛。

胡蘭成在汪偽政府任宣傳部付部長,一天看到張爰玲寫的文章《封鎖》文筆渾灑天成,雋永清麗,大加讚賞,就有拜訪之意。兩次接觸之後,互有好感。張愛玲有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之相見恨晚之感。兩人相談甚歡,靈魂和思想擦出了爰情的火花,燒得倆人如醉如痴。於是那低到塵埃裡的名句就出爐了,那是女作家有感而發的心靈寄語。也是發自內心的愛情宣言。然而低到塵埃裡的愛情,有點卑微的愛情是抓不到花心大羅卜,情埸老手,見異思遷的胡蘭成的心的。她初涉情場,雖靠愛情起家的,但小說是不能當做愛情的飯來吃的,現實是現實,小說是小說,會寫愛情小說,不見得會談戀愛,不見得能抓住男人的心。況且男人是視覺動物,當見到年青漂亮的十七歲的小周,就把不那麼漂亮的張愛玲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三,終究明白,及時止損。

當張愛玲知道胡蘭成背叛自己,由於愛的深刻,所以懂得,所以慈悲。也沒提出分手,出軌小周之後又與範秀美相好,吃著鍋裡的,佔著盆裡的,望著大鍋裡的,這就是民國第一渣男的貪婪嘴臉。張愛玲如飛蛾撲火般的愛情,就這樣經不起歲月的打磨,被平凡的日子斷送。後來在胡蘭成逃亡的日子裡又與朋友的老婆有染。張愛玲千里迢迢趕到溫州,也沒有一句肯定的答覆,在大雨滂沱中,帶著一顆受傷的心自行離開。當範秀美拿著胡蘭成的親筆信向張爰玲討要流產的費用時,張愛玲忍無可忍,隨寫了一封絕交信,從此再也不見胡蘭成。可見胡蘭成無恥到了極點。但張愛玲終於醒悟,及時止損。只是對胡蘭成一往情深,用自己《太太萬歲》的稿費養活胡蘭成,怕自己深愛的人生活拮据而受苦,三千弱水只取胡蘭成一瓢飲,真是一個痴情的女子,卻碰上薄情的負心漢,悲哀呀!

四,看透生活本真,平淡才是福。

和胡蘭成分手十年後,雖然受胡蘭成漢奸惡名的影響,揹著漢奸的老婆的名聲。但又遇到了懂她的青年才俊桑弧,他是南華日報的主筆,和張愛玲年令相仿,兩人很般配,也許張爰玲從愛護桑孤的角度出發,兩人終失之交臂。在兩人還沒分手的情況下,桑弧與他人結婚,張爰玲一句話也沒說就悄悄的離開了。命裡註定張愛玲的愛情一波三折!後在美國與文人賴雅成婚,倆人在文學上有共同語言,又互相懂得,算是過了一段相依為命的平淡生活,也許這段時間才是她生命中

歲月靜好,現實安穩的日子。











文化領域創作者飛花娟


好多讀者一直為張愛玲喜歡胡蘭成這個選擇,忿忿不平,覺得張愛玲很傻很蠢,為張愛玲不值得。

張愛玲的生平

一出生

張愛玲,原名張瑛,生於上海。

(張愛玲)

喜歡寫文章的人,一般都有一顆敏銳、敏感的心,特別期望得到精神反面的愛和重視。而張愛玲的家庭環境,使她自幼感覺缺少一份愛。

1、張愛玲4歲的時候,母親黃素瓊和姑姑遊學歐洲,張愛玲由姨奶奶照管。

2、張愛玲7歲的時候,開始嘗試寫小說。曾經嘗試寫章回小說,不過只寫了一個開頭,就放棄了。同年,她寫一篇關於家庭悲劇的小說,和一篇女郎因失戀自殺的小說。(這時候的張愛玲,年齡尚小,當然不懂得愛情。不過在現實的生活中,她會聽到親戚和鄰居之間發生的有關的事)。

3、張愛玲10歲時,父母離婚。父親天天吸鴉片,叫條子。寧願把錢換一輛又一輛汽車,也不捨得給孩子在學習上投入。

4、父親再婚,後母對張愛玲並不好,以至於最後父親把張愛玲打暈過去,張愛玲是從家裡逃出來的,投奔她餓姑姑。姑姑雖然收養她,對她親情並不多深,尤其是在金錢上,即使打破一塊玻璃,張愛玲趕緊買一塊補上。

5、張愛玲在香港大學讀書時,因成績優異得了800塊錢的獎學金,母親打麻將一夜輸光。她母親當時住香港最豪華的淺水灣賓館,一住好多天,張愛玲連生活費都成問題。這樣自私自利的母親,怎麼會薰陶活潑大方的孩子?在張愛玲和胡蘭成談戀愛期間,胡給他一提箱的錢,讓她換她母親養育之恩。單說這一點,張愛玲愛胡蘭成也算沒愛錯。

(《色·戒》劇照)

二張愛玲的文風

中國現代女作家中,引起反響較大,比較受歡迎的作家。張愛玲7歲開始寫小說,12歲在校刊和雜誌上發表作品。代表作有《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傾城之戀》、《半生緣》等。

張愛玲的作品涉及小說、散文、劇本、評論以及晚年對《紅樓夢》有很深的研究,著有《紅樓夢魘》。

她的文筆理性,在選材和立意上,在人物塑造和敘事結構上,具有自己獨特的特色和味道。張愛玲寫小說,更喜歡寫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的小人物的心理和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關係,觀點深邃,直達骨髓,讓人震動。多數作者寫人性,總容易些溫情溫暖的一面,一是為了傷害現實中的感情,二是對人性抱有幻想。只有張愛玲不,偏偏用筆描寫出人性自私、自利、無情的真實的一面。

對於自己筆下女性,張愛玲有時充滿悲憫的同情之心,她說,好多女人永遠在談論男人,同時對女性內心深處的陰暗一面,進行深刻的批判,批判的同時又留著情面。

張愛玲說:女人總有千般不是,女人的精神裡面卻有一點“地母”的根芽。

(一)

使她對女性的描寫中,有理性的思考。比如《半生緣》中的姐姐顧曼璐為了家庭中一家人的生存問題,付出自己的青春,去作交際花。因姐姐曼璐是舞女,二妹曼楨在男朋友世鈞面前很自卑。曼璐認識有錢人祝鴻才以後,為了留住祝鴻才的心,把二妹曼楨騙到家裡,被祝鴻才假裝醉酒而失身。直到曼楨去醫院生下兒子,才被一個朋友偷偷救出來。不久,曼璐死後,祝鴻才就破產了,。為了照顧兒子,曼楨答應嫁給祝鴻才,兩個人關係非常惡劣,幾乎沒有一點溫情而言。曼楨終於和祝鴻才離婚。曼楨與世鈞偶然遇到,兩個人都恍如隔世:

(《半生緣》劇照)

曼楨道:世鈞。她的聲音也在顫抖。世鈞沒作聲,等著她說下去,自己根本哽咽住了沒法開口。曼楨半晌方道:“世鈞,我們回不起了”。他知道這是真話,聽見了也還是一樣震動。她的頭已經在他肩膀上。他抱著她。

這就是典型的張愛玲語言,說得那麼樸實,沒有特別修飾的字眼,一樣有韻味,讓讀者回味無窮。

(二)

張愛玲寫男歡女愛,文筆辛辣,似乎清楚男女之間的感情,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即便有一點真情,也是很吝嗇,耍盡心思。

比如範柳原對白流蘇,範柳原對白流蘇起碼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才放棄未出閣的寶絡而向白流蘇進攻,起碼範柳原是真心在乎白流蘇的。不要說在民國時期,社會上的人把離婚女子與未婚女子無法相提並論,就是當下也是這樣。女人一旦結婚,再離婚或者喪夫,身價就立刻下降了,除非特別漂亮特別出色的之外。這是客觀現實存在的現象,並不是個人偏激。白流蘇呢,正因為自己是寡婦,經不起失敗,所以保持一份戒心,恐怕範柳原只是玩玩,因而兩個人都相互欣賞,相互試探,想得到愛卻又不想付出太多。

張愛玲天生就是寫文章的人,即便她生活的領域狹隘,也不影響她天生的聰慧。張愛玲寫愛情,是從書本和生活中感悟到的,正是“旁觀者清”。愛情,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最初對愛情都充滿“羅曼蒂克”的幻想,覺得自己與別人不一樣。提問者說張愛玲對愛情是傻白蠢,是因為特殊時代和處境造成的。

(張愛玲)

也許是張愛玲自小得到的愛很少,母親常年出國遊學,對兒女都沒有特別深的母愛,父親除了吸鴉片就是娶姨太太,自幼特殊的生活經歷,讓她形成與一般人不同的感受。

張愛玲的文字,充滿女性觀點和出發點,從女人的角度體會婚姻、家庭、愛情和女人的處境和心理。

三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愛情

張愛玲道:我從諸暨麗水來,路上想著這裡是你走過的路。及在船上望得見溫州城了,想你就在著那裡,這溫州城就像含有寶珠在放光”

胡蘭成因為逃難,已經與範秀美結婚。胡蘭成對範秀美主要是利用,胡蘭成即便是利用,也不是純粹的,甚至連弄假成真也不是,而是一開始就假戲真作。在胡蘭成心中,只有男歡女愛,沒有責任和擔當。

《一個人的繁華 兩個人的寂寞》作者王一心在文中寫到:張愛玲悟性很高,故而常能不經滄海知水,不登巫山也識雲。可是有時候的反應又是極為遲鈍的。

對胡蘭成來說,張愛玲是藝術的,相談甚歡可以,相知相惜,而其他女人是飲食男女,胡蘭成骨子裡還是要平實、舒適的婚姻生活。在生活的細節上,最起碼的飲食和社交上,張愛玲滿足不了。同時,胡蘭成骨子裡風流成性,對任何女人也不會付出全部感情,也不會一心一意的對對方。即便不是張愛玲遇到胡蘭成,那些跟胡蘭成的女子,哪一個獨善其身的?

並不是張愛玲的錯,其實是胡蘭成是情場老手,當時的張愛玲缺少父母之愛,加上涉世未深,胡蘭成又有才華,人又聰明。懂得張愛玲的小說寫得好,一下子張愛玲的心成俘虜了。

大家都知道張愛玲說得一句熟爛的話:

看到他,她變得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張愛玲在愛情面前真的是傻白蠢嗎?不,只不過是她愛的歡喜。

張愛玲最初遇到胡蘭成是,還是個涉世不深的青年女子。而胡蘭成,當時已經有了好幾個女人,包括雜誌社的主編蘇青。蘇青在《續結婚十年裡》寫胡蘭成,熱情、剛毅、口才好,有風度。不止這些,胡蘭成很有才華,知識淵博,又有藝術趣味。這樣成熟的男人,就像一隻經驗豐富的狼,對待像張愛玲這種羊羔似的女人,還不到手到就拿。

(《色·戒》劇照)

張愛玲在小說《色·戒》裡還有一句比較讓人震驚的話,這裡不好引用了。只引用張愛玲自傳性的小說《小團圓》中的一段:

每天晚上他走後她累得發抖,整個的人淘虛了一樣,坐在三姑房裡俯身向著小電爐,抱著胳膊望著紅紅的火。

《小團圓》中的九莉後來想躲著他,她打算出去旅遊逃避,因聽說一個老同學被日本兵打了一嘴巴子,打消了旅遊的想法。而張愛玲終於和蘇青一樣,說出崇拜他的話。愛情本來就是莫名其妙的來,莫名其妙的就不愛了。當時的張愛玲很少有機會多瞭解其他的男人,心靈上又缺少愛,胡蘭成對她天天獻殷勤,女孩子很難抵抗的住。

張愛玲與胡蘭成結婚,在現在看來一張婚約,寫著“現世安穩,歲月靜好”,就沉沉地放在櫃子裡,是最靠不住的。由於張愛玲開始對愛情有了幻想,就忘記自己文章中情感的理性和明白,開始糊塗起來。

張愛玲在自己的文章中,曾經很瀟灑地說:“不論在藝術裡還是人生裡,最難得的就是知道什麼時候應當歇手”。

張愛玲為胡蘭成的負心,傷心好一陣子。等有一天她自己下定決心結束這一切時,與胡蘭成再也沒有一絲聯繫。

張愛玲對胡蘭成的感情,最初是心懷感激,胡蘭成懂得欣賞張愛玲的才華,讓張愛玲有種知遇之恩。還有一點,在金錢上胡蘭成對一向吝嗇的張愛玲非常大方,曾經送給張一提箱的錢。讓張愛玲有種價值存在感。相比自己父母對自己在金錢上的吝嗇,張愛玲不能不感動。這也是後來胡蘭成逃難時,張愛玲把劇本稿費全部給他後,寫了分手信的原因。

愛情中,金錢不是絕對重要的,但絕對能衡量一個人對一個人的好。《色·戒》中女主角本來要刺殺他,在男人身體上,金錢上對他付出時,她產生了一善念的想法,葬送了自己的性命。這也是張愛玲自己對情愛最好的解釋吧。

(張愛玲)

結語:當好多人為張愛玲愛胡蘭成不值時,用張愛玲自己的話說,愛就不問值不值得。不愛過,怎麼知道值不值得呢?與胡蘭成戀愛,畢竟是張愛玲第一次全心全身的投入,胡蘭成給她從沒有過的震動和感動,怎麼可能說忘記就會忘記呢。在《小團圓》的結尾,張愛玲還寫九莉做夢夢見邵之雍,骨子裡放不下這個人。說到底,張愛玲愛的是喜歡上一個人的自己。


一串七珠讀雜書


這個問題很容易理解和解答!作家也是人。通常的大作家所撰寫的著名小說,其間的主要內容都明顯帶有作家本人的“理想”形象或做派。這就像通常的人看影視節目似的,對其吸引或刺激最強烈的,往往會是那種自己一輩子都無法去做到或“實現”的理想化場景或形象。

因此,一些名作家寫的著名場景、情節和形象,指不住恰恰正是作家本人在生活中根本無法做到的“短板”。


拙筆淡靜


只有思考寫作能力而實踐經驗少的可憐,所以遇到真實面對的時候變傻了,這種人應該《上山下鄉》否則,只知道大中大米能做飯能吃飽,不知道水稻的形狀和生長,這有理論而沒有實踐經驗就變懵變傻了。

因為上述情況下能寫到而做不到沒有親身經歷變蠢變傻,所以不要張口去說,張口去吃飯,自去做飯是正確的。



雙魚遊墨62832882769



du184567027


正因為張愛玲經歷過渣男胡蘭成的背叛,才明白愛的真諦,才能寫出美好的男歡女愛,那是張愛玲心中的嚮往,她把自己當成了女主,可惜遇人不淑。時也命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