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情中看到的開放金融趨勢

引言

當前,抗疫已成為最大的國情,牽繫著萬千家庭,對中國經濟和金融體系也產生了巨大沖擊。如果把這次疫情看作是中國經濟的一次突如其來的“重流感”,在抗擊流感過程中,我們不難觀察到什麼樣的金融才是最堅韌的“民生血脈”,才是整個金融行業的“未來”——毋容置疑,與科技平臺相融合的開放金融體系可能是我們正在尋求的答案。


從疫情中看到的開放金融趨勢

新型冠狀病毒

疫情下金融的新挑戰

與傳統金融服務相比,疫情之下的金融科技企業更具有靈活性、穩定性和包容性:

首先是靈活性。疫情出現之後,如何快速準確地為災區醫護人員和災民提供醫療和生活保障?或在現有保障體系中快速提升服務能力並救助災民?就在今年1月27日和29日,阿里支付寶和騰訊微保分別上線了為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提供的健康險。此外,阿里大病互助相互寶也很快將新型病毒肺炎納入保障範圍。這種對公共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及其創新性產品的應對能力,正是傳統金融機構所缺少的。

二是穩定性。受疫情影響,大量服務從線下湧入線上,數以億計的用戶依賴支付平臺,如點外賣、買生活用品、支付水電煤費用等。另外,作為支付平臺,也提供了持續穩定的支付服務,能夠確保各類app運行穩定。春節期間,用戶還有大量火車票、機票、酒店等退票退款需求,可能會造成短時間內商戶資金不足的狀況。因此,支付平臺需要建立應急保障機制,有時甚至使用自有資金進行大規模先行墊付。據悉,僅12306平臺就存在墊付退票款,額度甚至超過十億元。此時,金融機構不僅需要貼身服務這些線上場景,還需要具有可靠的技術安全保障。


從疫情中看到的開放金融趨勢

疫情襲來,大量服務從線下湧入線上

三是包容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很多小微企業及其生產和經營受到了極大衝擊,停工、停產、停銷,現金流吃緊,亟需輸血以渡過難關。從目前商業銀行的服務模式看,卻很難在短期內觸達和給予支持。疫情最嚴重的湖北地區約有150萬小微商戶和30萬醫藥類小微商戶,特別需要保障其在疫情恢復階段的生產經營。在這個時候,金融企業應當儘量不抽貸不斷貸。對於受疫情影響申請貸款延期的小微商戶,可以考慮給予還款重組及延期方案,對主要家庭成員有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小微客戶進行貸款且利息減免,對重症或死亡的客戶經核實後貸款且本息減免。從這一點來看,可以發揮金融科技企業的包容性優勢。


從疫情中看到的開放金融趨勢

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就小微貸款答記者問

金融體系如何開放升級

本次疫情很可能對中國經濟帶來一些根本性的轉變:例如,居民“數字鴻溝”可能需要加速填平。由於全國人民居家隔離,小鎮青年短期內無法返工,線上活動成為主要生活方式;互聯網普及率可能從目前的61.2%進一步拉昇至80%左右。在此基礎上,金融行業應該建立“開放金融體系商業模式”,儘快與金融科技行業融合發展。

我國金融科技在全球處於相對領先地位,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IOT、安全等核心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方面成績顯著。並且,我國互聯網平臺或金融科技機構擁有觸達長尾客戶的豐富場景,有海量數據和大數據風控技術等,也發展出較為成熟的數字普惠金融商業模式。上述技術和商業模式具備更好服務我國小微企業和普通個人用戶的潛力,但其受資金規模和運營能力所限,潛力遠未發揮出來。

疫情發生後,人們需要恢復生產,整飭產能,融資需求會大幅增加。金融機構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資金規模大、成本低等優勢,並結合金融科技平臺的大數據風控和反欺詐能力,發放低利息的聯合貸款。在該合作模式下,金融科技企業為商業銀行引流客戶,商業銀行則將金融服務植入線下消費、電商購物、數字供應鏈等場景中。通過雙方優勢互補,可最大程度地保障受災家庭有錢購買生活必需品,幫助小微企業儘快恢復產能。

從長期來看,金融行業高管們應該看到居民生活數字化、產業互聯網化所呈現的加速發展趨勢。從商業到生產領域,海量的數據流和資金流取代了人員流動;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企業應該共創安全、有效的數據融合機制,進行更深層次的數據共享。因此,傳統金融企業應當抓住機會,開放數據和技術,做好轉型和升級,為各行各業提供場景化的運營方案,真正承擔起平臺的應有職責。


從疫情中看到的開放金融趨勢

居民生活數字化、產業互聯網化呈現出加速發展趨勢

作者:劉慶富,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復旦-斯坦福中國金融科技與安全研究院執行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