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需要減肥嗎?

依人養生科普官


肥胖的人群容易出現營養過剩。從中醫角度講,肥胖人群多喜歡膏粱厚味,導致臟腑失調,由溼熱內生引發痛風。

所以肥胖的人是更容易患痛風的。

患痛風之後,如果肥胖是需要減肥的,因為減肥有利於尿酸腎排洩的增加!

臨床數據顯示,約8成以上的高尿酸血癥患者存在尿酸的腎排洩障礙。肥胖基因的產物——瘦素,和高尿酸血癥呈顯著正相關,可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排洩。另外,肥胖造成的內臟脂肪堆積,也可能會影響腎血流量,從而使尿酸的腎排洩減少。所以減輕體重,會增強腎臟對尿酸的排洩能力,間接降低尿酸水平。

因此,合併肥胖的痛風患者,可以通過科學的手段將體重降低並維持在理想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痛風發作的風險。但只想通過減肥來治療痛風,顯然不是正確的想法。

痛風的治療需要修復肝脾腎的代謝功能、溶解尿酸鹽結晶、降低血尿酸,同時配合生活飲食習慣的調整,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朱建福醫生


距離邁入200斤之列已經有一陣子了,雖然也知道自己胖,但是“管住嘴邁開腿”卻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減肥對於個人而言,還真的是一件需要從長記憶的事情。

上個星期一連吃了兩頓海鮮宴,結果給痛“瘋”了…

也許你也注意到了是這個“瘋”,痛風的疼起來很可能讓人瘋掉!

人生第一次痛風,對此也沒有任何經驗,於是去請教了數位早入200斤前輩們,就總結出了幾個結論,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痛風一疼最少至少得好幾天,而且開始還是最疼的,中間會有一段強烈期,過了才能輕鬆點。

2、某位前輩有試過用秋水仙鹼片,試過能夠緩解那麼一會,效用過了會感到更疼,前輩特別叮囑會對身體有副作用,於是吃下五片後就不敢再吃了。

3、我574的尿酸水平實際上是非常高的了,這證明了那兩天的海鮮得到了良好的吸收。

4、這個噸位崴腳是經常的,想區別崴腳還是痛風,只要平躺把腳高抬腿就可以,能感受到疼痛迅速減輕的話是痛風無疑。

5、感受到痛風發作需要立刻請假,將重要事情先安排佈置好,否則真疼起來連路都走不了。

6、“鮮”味足的食物往往代表著嘌呤高,越“鮮”越是如此,就像海鮮和滷煮。蔬菜中菠菜和萵筍也屬於高嘌呤類,豆芽、豆漿以及都類本身也不適合痛風后使用,但豆腐或者豆製品可以適當吃點。

7、大毅力減肥,或許會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但不幸的是前輩們都沒有成功。

8、打聽到某位痛風的前輩平時會喝菊苣山黃茶,某寶淘來上手試過之後,感受到了那強大的效果,據說是原料中的苦蕎和菊苣有著神秘作用,如今它也成了我的必備品。

還有最後一點就是……

雖然我和前輩們都很榮幸能夠邁入200斤之列,但是真的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痛風,也希望分享的經歷能夠對大家起到幫助!


依人養生科普官


這個問題當然是肯定的。減肥不僅可改善尿酸水平、減少併發症,還可改善糖脂代謝、進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痛風合併肥胖的流行情況

痛風是由高尿酸血癥發展而來的。我國大約有5~15%的高尿酸血癥會發生痛風,表現為痛風性關節炎、痛風腎、痛風石等。《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顯示,痛風患者中大約有53.3%屬於肥胖患者,我國也有相關研究報道有34.7%的痛風患者屬於肥胖。因而,肥胖問題在痛風患者中同樣要引起重視。

肥胖導致痛風的可能機制

可能有人會肥胖不一定會導致痛風和高尿酸血癥,因為它們都有共同的危險因素,即都受飲食的影響。但近期的研究發現體重指數(BMI)每增加4.6kg/m²血尿酸增加18μmol/L,痛風的風險則增加1.24倍。這又是為什麼呢?

1.我們知道肥胖的可能會引起糖尿病,而導致糖尿病的一個重要機制是周圍器官或組織對胰島素的抵抗。研究發現,肥胖也有可能通過這條途徑,使尿酸排出減少,從而導致高尿酸血癥,引起痛風發生。

2.此外,由於尿酸是嘌呤的最終代謝產物,而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可通過黃嘌呤氧化還原酶增強的活性,從而導致嘌呤代謝的紊亂,引起尿酸的生成增加,進而可能發展至痛風。

總的來說,肥胖可通過增加尿酸的生成和降低尿酸的排洩引起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發生。

因此,痛風患者除了防止急性發作,積極降尿酸治療外,減肥也還是很有必要的

可通過低脂飲食、有氧運動等方式將BMI維持在18.5~23.9kg/m²之間,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

主要參考文獻:[1]梁錦堅,李謙華,楊莉娟,韋秀寧,莫穎倩,林建子,鄭東輝,戴冽.肥胖痛風患者尿酸排洩特徵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版),2019,40(04):565-57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