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縫衣針縫衣時,有時將針在頭髮上擦幾下,這是為什麼?

biran


為什麼?我先說件早年間的舊事,再比喻或參照一下,你就知道是為什麼了。

以前理髮時,理髮師都會替客人刮臉。

印象中,理髮師在刮臉前,先將一塊約十公分寬、一尺多長的帆布條,掛在門環或洗臉架子上,然後拿出剃刀並打開。

接著,理髮師傅就會習慣性地將剃刀的刃口,在帆布條上來來回回地用力蕩幾蕩,這樣的話,剃刀的刃口就會十分鋒利。

颳起鬍鬚和汗毛來,也會有“吱吱”暢快淋漓的感覺。

將針在頭髮上撩幾下,也是這個道理。可以將不太尖銳的針尖,摩的更尖銳鋒利,穿刺起來也會更輕便舒適。

另外,人的頭皮和毛孔都會分泌一種油脂,將針在頭髮上撩幾下,至少也會有潤滑作用。

經常用針的人,一般除了習慣性地將針在頭髮上撩一撩外,還會在手指上套上一個圓環狀的頂針,用頂針頂上針尾,再輕輕地將針一拔,線頭就出來了。

頂針的形狀很像一枚大戒指。

早年間,一般家庭主婦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在用菜刀時,習慣性地將菜刀的刃口在水缸裡蕩幾蕩。

其效果和用針在頭髮上撩幾下一樣,都是起到鋒利的作用。只是針還多一項作用--潤滑。


W無記J


好多人應該在電視上或者電影裡,看到女人縫衣服或者做棉被時,有時將針在頭髮上擦幾下,現在做針線活的人少了,可能我們在生活中很少見到這個動作了。

這個動作在我們老家不叫“擦”,叫做“篦”。

我小時候經常見我姥姥、我媽媽就是這樣“篦針”。篦針的叫法,我想應該是根據篦頭髮的叫法而來。

我們現在在有些宮廷劇劇裡,還能看到女人梳頭用的篦子,篦子多是木質或竹質,篦子的齒比梳子細密很多。用篦子篦頭,能刮出頭髮裡的頭皮屑,同時也能將頭皮的油刮到頭髮上,使頭髮順滑有光澤。這個動作叫篦頭,把針在頭髮裡擦就叫篦針。



用縫衣針縫衣時,有時將針在頭髮上擦幾下,是為了讓縫衣針更光滑,還可以解癢。

我小的時候,我姥姥、我媽媽經常做針線活,一家人的棉衣、棉被等經常都要縫縫補補,就是和人說話或者幹其他事情的間隙,也要拿著鞋底納著,手從來沒有閒著過。晚上,在燈下,一般都是我們學習,媽媽做針線活。



姥姥和媽媽做針線活的時候,時不時的將針在頭髮裡蓖一下,因為針尖用的多了,就有些鈍,不太鋒利了,尤其是做棉被或者納鞋底的時候,比較費針。而頭髮裡有油,針尖不鋒利了,就在頭髮裡蓖一下,針用起來就光滑了許多,所以經常做針線活的婦人,很熟練也很隨意的一個動作,就是時不時的把針在頭髮裡蓖一下。



我爸爸也會簡單的針線活,有時候媽媽顧不上的時候,我爸爸也親自上陣,做一下縫補。我爸爸是禿頂,做針線活的時候也學著我媽的樣子,將針在頭髮裡蓖一下,不過,他不能在頭頂上蓖,得找有頭髮的地方蓖,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所以,用縫衣針縫衣時,有時將針在頭髮上擦幾下,是為了讓縫衣針更光滑。

當然,如果做針線活的時候,頭皮癢癢,順手用針蓖幾下,可以解癢哦。


生活需要條理


這是一個很有年代感的事情。

小時候看奶奶或者媽媽縫衣服,總是喜歡在頭上擦一擦,一直想不明白。現在我也為人父母,也開始做針線活,才知道在頭髮上擦一擦針,是真的很有用,真的很有生活智慧。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最怕的一件事便是做手工,咱這老爺們糙得很,從不幹這些事。可是老婆卻說,這不是我的事,我忙著呢!於是,這些手工之類的東西都成了我的活計。

最痛苦的就是針線活。幼兒園老師要求在孩子的帽子上、毛巾上、鞋子上都要繡上名字。我以為啥東西在網上都能定製,可是這東西某寶上愣是沒有!於是,我只能買來針線學繡花。

繡了很久才知道,當初給孩子取名字筆畫少,是多麼英明的一件事。我看著別人家孩子雅楠、紫萱的多難繡,我都要笑死了!

可是,帽子鞋子還有毛巾,布料都很厚,繡花針很難扎透,怎麼辦?

我打電話給最靈巧的媽媽。

媽媽和我說,你需要兩件東西。第一件,頂針,第二件,頭油!

頂針好說,雜貨鋪裡肯定有,實在不行上某寶也行。可是頭油是個啥?我媽噗嗤笑了“你多吃點肉,睡個懶覺,就有頭油了!”

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在自己頭上髮際線邊緣,用指甲一刮,哎呀我去,這麼多頭油!簡直都能炒菜了!

拿出繡花針,在頭上蹭了幾下。

哎,這工作效率高多了!

我發現,我這天生頭油多的人,還真是適合做針線活呢!

我媳婦過來,表揚我,不錯不錯,以後咱家針線活你全包了!

從那以後,補褲子、繡花、補帽子、拆洗床單褥子,全成了我的活計。

我太難了!別人的油膩是鹹溼,我的油膩是針線活的潤滑劑!

早知道要啥二胎啊!老大幼兒園剛畢業,老二又要上幼兒園了,這針線活,真不想幹了!


歷史知事


這是我老母親的一個標誌性動作。想起小時候,我們上小學,晚上在昏暗的燈光下,總看見母親在納著鞋底,或者補著衣服。時不時的將針線在頭髮裡摟一下增加潤滑度,因為特別是納鞋底,不潤滑一下那是很費勁的。那動作真的感覺美極了。現在回憶起來,感到特親切,溫馨。

可那已經成為遙遠的過去,那親切溫馨的畫面,永遠也不會再現了。


志氣強大1120388


這問題我小時候問過媽媽,為縫衣針要在頭上擦兩下,她給我的解釋是這樣的,因為頭有頭油擦幾下會滑一點,更容易穿透衣服,我是70後那時候洗頭一般都用洗衣粉,矛盾牌的一般還不捨得用。70後的朋友們小時候媽媽是不是也給你們這樣解釋的,一晃就奔五的人了,還沒有來及享受生活就老了,真快


淮陽區天道酬勤老趙


我是軍人,雖然是個男的,但有裁縫證,經常做針線活。

縫衣服或縫東西的時候,縫衣針不禁磨,很快就扎不動了,經常發現拿針往頭上摸一下,主要是頭上有油性,潤滑劑的作業,針尖有油性就容易扎進去,也延緩了針尖的磨損。

我縫的桃核枕頭。





踏雪無痕154604282


信不信隨你,我自己一直這樣乾的。針用會會很澀,特別做鞋子厚類東西,頭上刮下就順滑好用了。有些機線會用著打結,用之前用蜂蜜蠟拉一拉,保你順滑不打結。十來歲手工做布鞋,那時候用的麻手工搓線納底,不用臘絕對會懷疑人生。


快樂的錢大寶


小時候,可以說是外婆把我養大的。那時候,我在外邊經常打架闖禍,所以衣服經常爛掉,看著外婆帶著眼鏡一針一線的幫我縫補衣服,還用針在頭上擦,不知道痛不痛,真的很心疼外婆,可惜,我還在部隊的時候,她老人家去世了,家裡人都沒有告訴我,這些事還經常在腦海裡出現。


思鄉情158281277


這個問題,厲害了!雖然我不知道答案,但是這是我小時候見過的事情,奶奶輩媽媽輩的人,她們縫衣服縫被子的時候經常做這個動作,一下子陷入回憶。突然很想我媽,她今年六月份走了,才六十多一點。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健康!


厚德載物Love


上高中是在學校住宿,第一次單獨洗了被蓋需縫,那時不象現在用被套套上就可以了,是用被面與包單棉絮鋪墊好了用長針縫合,長針穿透絮棉阻力太大,用頂針頂也難以穿過去。縫一床被蓋我花了兩個多小時還讓手打了血泡,邊流淚邊縫。放假回家講與母親聽,母親笑了,傻啊,把長針在頭髮上擦兩下就好了呀。從此縫被蓋再也不是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