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嶄新的樹突動作電位,人類大腦所特有

動作電位是神經元之間的使者,它通常在胞體生成,由軸突發送出去。而神經元的樹突,是收集信息的天線,它們將來自其他神經元的信息加以整合,然後運輸到胞體。

樹突的信息載體也是電位變化,但通常是電位的被動擴散,隨距離迅速衰減。這跟胞體和軸突的動作電位有本質區別,軸突動作電位以不衰減的方式傳播。

如果樹突接收到的興奮刺激足夠大,它也會產生類似於軸突和胞體的動作電位。這種動作電位稱為樹突動作電位。

一種嶄新的樹突動作電位,人類大腦所特有

樹突動作電位和胞體動作電位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的科學家Matthew Evan Larkum在人類的大腦皮層中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樹突動作電位,與盡人皆知的齧齒類樹突動作電位相比,就像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這一結果發表在2020年1月3號的《Science》上。

樹突動作電位的過往研究

以往的樹突動作電位研究都在哺乳動物上進行,例如小鼠,例如兔子。以兔子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為例,我們來了解下樹突動作電位。

科學家小心翼翼地從兔子眼球中剝離出視網膜,平鋪在溫度、營養、滲透壓等都合適的溶液中,以進行下一步實驗。

因為視網膜中的感光細胞還保留著,所以用光刺激離體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會有反應。

在光刺激下,科學家用膜片鉗同時記錄樹突和胞體的電位變化,不但在胞體記錄到了動作電位,也在樹突上檢測到動作電位,即樹突動作電位。

一種嶄新的樹突動作電位,人類大腦所特有

左:同時記錄胞體(紅色電極)和樹突(藍色電極)電位。右:樹突(紅色)和胞體動作電位(黑色)

胞體的動作電位是由鈉離子通道大量開放引起的,那麼樹突動作電位呢?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科學家將少量的河豚毒素(TTX,Tetrodotoxin)滴到樹突大樹一個枝杈附近。

河豚毒素是一種強勁的神經毒素,可從河豚體內提取,這也是它名字的起源。

一種嶄新的樹突動作電位,人類大腦所特有

體內含有劇毒的河豚

河豚毒素是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阻斷劑,它跟鈉離子通道結合,會阻塞鈉離子內流。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是動作電位起始必不可少的,因此,河豚毒素能夠抑制神經元以及肌肉細胞動作電位的生成,致使包括心肌在內的肌肉癱瘓,最終導致生命體死亡。

一種嶄新的樹突動作電位,人類大腦所特有

河豚毒素

如果樹突動作電位也是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介導的,那麼,河豚毒素的出現就會讓樹突動作電位消失,實驗結果正是如此。河豚毒素勢力範圍內的樹突,雖然閾值下的電位波動還在,但再也尋不到動作電位的蹤跡。

一種嶄新的樹突動作電位,人類大腦所特有

河豚毒素(TTX)使樹突動作電位消失(右圖),星號代表樹突動作電位

除了電壓門控的鈉離子通道,電壓門控的鈣離子通道也可以引發樹突動作電位。

人類大腦皮層2/3層的樹突動作電位

這些切下來的腦組織原本位於顳葉、前額葉、島葉等,分佈相對廣泛。也說明以下的科學發現並不是侷限在某一特殊腦區的特殊性質,而是具有廣譜性。

那種奇怪的樹突動作電位就出現在人腦2/3層的神經元上。2/3層神經元有著宏觀上龐大、細節上精緻的樹突樹,參天大樹。

一種嶄新的樹突動作電位,人類大腦所特有

2/3層神經元的樹突樹

科學家在遠離胞體的樹突上注入刺激電流,記錄到了被刺激電流激發的樹突動作電位。

一種嶄新的樹突動作電位,人類大腦所特有

樹突注入電流刺激,可引發樹突動作電位

當科學家試圖用河豚毒素消除這些樹突動作電位時,卻失敗了。反倒是添加了鈣離子通道阻斷劑鎘離子後,樹突動作電位消失了。這說明,人類大腦2/3層的樹突動作電位不是鈉離子介導的,而是鈣離子。


一種嶄新的樹突動作電位,人類大腦所特有

鈉離子通道阻斷劑TTX無法阻斷樹突動作電位,而鈣離子阻斷劑鎘離子則可以

但這不併不稀奇。

在之前的小鼠研究中,科學家已經發現了樹突上有電壓門控的鈣離子通道,並且記錄到了鈣離子樹突動作電位。

稀奇的是這種樹突動作電位對刺激的強度具有選擇性,並不是你給的刺激越強,我的反應就跟著越狂。事實是,只有在刺激強度適中(閾值附近的刺激)時,樹突動作電位的幅度才最大。

人類大腦的樹突動作電位幅度可大可小,這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動作電位。比如,對於軸突動作電位,一旦產生,其電位就會向著固定值奔去,所有的軸突動作電位長得都一樣。

一種嶄新的樹突動作電位,人類大腦所特有

輸入強度大於最適強度,樹突動作電位幅值會變小

樹突動作電位的不同幅值可以傳遞給胞體,產生類似的效應。但在胞體,反應的強弱不再是用動作電位的幅值來衡量,而是用一定時間內動作電位的個數來衡量。

也就是說,樹突上一個強度適中的刺激輸入,在胞體引發的動作電位最多。而更高強度的輸入,在胞體引發的反應反而變小。

一種嶄新的樹突動作電位,人類大腦所特有

適中的電流輸入強度(虛線框所在的輸入),可引發幅度最大的樹突動作電位,以及動作電位最多的胞體反應

這是很奇怪的性質。這在樹突動作電位領域來說,是一個新“品種”,而且是在人類皮層發現的新品種,其背後的意義就更值得琢磨。

科學家琢磨到了異或運算。

樹突這種奇怪的選擇性,在合適的條件下,可以完成神奇的計算,即計算機科學中的異或運算(XOR)。

人類大腦特殊的樹突動作電位可實現異或運算

如果兩個值相同,都是1或都是0,異或運算的結果是0。相反,如果兩個值不同,一個是1,另一個是0,則運算結果是1。這就是異或運算法則。

一種嶄新的樹突動作電位,人類大腦所特有

異或運算

如果樹突是一個運算器,我們不妨想象這樣一種情況。樹突有兩個輸入,X和Y,各自的強度都恰到好處,都可引發幅度最大的樹突動作電位。

如果他倆單獨出現,即X是0、Y是1,或者X是1、Y是0。樹突最終接受到的輸入是X或者是Y,但不管是X還是Y,刺激強度都適中,都可引發最大的樹突動作電位,即樹突給出的運算結果是1。

如果他們同時出現,即X和Y都是1。那麼樹突將X和Y整合後,發現總體的輸入遠超過自己最喜歡的強度,索性不再起反應,或只給出一點小反應。也就是說,輸出結果是0。

一種嶄新的樹突動作電位,人類大腦所特有

X和Y單獨出現時,可引發樹突動作電位。當X和Y同時出現時,輸入過強,沒有動作電位發生

如果X和Y都不出現,即樹突沒有接收任何輸入,那麼輸出理所當然是0。

綜上所述,鈣離子通道介導的樹突動作電位實現了異或運算。而這一運算,以往認為需要多層神經網絡才能夠實現,而今,單憑人類神經元樹突的一個特殊性質就實現了。

其實,文章只是在人腦裡發現了一種特殊的樹突動作電位,這種動作電位對輸入強度具有選擇性。而這種選擇性又可以跟計算機科學裡的異或運算扯上點親戚關係。

因此,看起來,意義是跨學科的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