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黃金坑”顯現,A股跳彈 進場還是等侍?


鼠年“黃金坑”顯現,A股跳彈 進場還是等侍?


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經歷鼠年首日(3日)深度回調後,連續強勢反彈的A股市場,令投資者心中增添了不少底氣。

  6日,創業板指數低開高走,連續上揚,並於午後衝上2000點大關,2012.25點的收盤點位創下了2017年以來的新高。而當日,滬深兩市上漲個股達到3300多家、漲停股251家、下跌個股不足300家的表現,凸顯各路資金參與交易的熱情。

  “有人用‘黃金坑’來形容3日的調整,我覺得很形象。”6日,長期關注資本市場的中誠顧問投資分析師王瑞鑫對經濟導報記者說道,本月以來個股先抑後揚,已經有700餘隻個股反彈力度超過前期跌幅,月內由綠翻紅。

不過,受訪券商等業內人士也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在連續大漲3日後,市場回調的壓力也在增加,投資者對於短期表現不要過於樂觀。

多路資金進場“抄底”

  “春節過後已經有好幾位親戚朋友問我現在建倉是不是合適的時間點,部分是多年不參與股票投資的人,可見市場人氣並沒有因為3日的下跌散掉,反而是進一步回升了。”6日,濟南股民章愷年對經濟導報記者說道,他對A股一直持樂觀態度,即便春節前夕A股已經出現調整勢頭,也沒有改變其對市場中長期向好的判斷。

  “過年的時候趁著在家時間充裕,我專門篩選了一遍股票,發現創業板的個股中不少業績、行業都很優質的個股,做了個股票池,沒想到這麼快就用上了。”章愷年說道,春節假期過後,A股首日開盤大跌,他的自選股裡有不少股票都以跌停開盤,“我當時覺得市場情緒過於宣洩,肯定有被錯殺的個股,就選了兩隻看好的股票買入。”

  拓爾思是章愷年購買的一隻股票,公司為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及數據服務提供商,春節前剛剛披露了2019年業績,預計全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47倍-1.77倍。拓爾思4日再度低開後,迅速回升,當日漲幅0.16%,隨後兩個交易日又累計上漲超5%。

  另一隻股票表現更好,因為其身具特斯拉、新能源電池等熱門概念,這隻股在3日跌停後,4日漲停,並在隨後兩個交日易累計上漲超10%,本月內的漲幅達到了8.49%。在章愷年看來,這隻名為格林美的股票,在春節前就已經在慢慢啟動上漲行情,只是意外被打斷,而這正給了他上車的機會。“公司動力電池回收的市場前景沒有變化,業務增長明確、股價卻回落,‘抄底’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

  實際上,類似章愷年這樣在市場驟然失速之時,保持客觀分析,尋找個股機會的資金方不在少數。其中,以北向資金為代表的外資機構就是重要一方。

  來自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春節過後,北向資金在3個交易日內累計淨買入超200億元。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產業部副主任卞永祖表示,整體上看,外資相比國內投資者,對意外事件更有經驗。此時外資流入A股,非常具有指向意義。

  同時,代表場內資金動向的槓桿盤也在尋找機會。數據統計顯示,雖然近幾天兩融餘額整體變化不大,但部分個股卻大幅加槓桿。Wind統計顯示,2月3日-2月5日,有29只個股融資餘額增長超過20%,且佔流通市值比超過1%。具體來看,齊心集團融資餘額增幅超過115%,此外,九洲藥業、天賜材料、再升科技融資餘額增幅亦較大。

市場有了“新熱點”

  對於上述資金的進場,受訪分析人士也給出了自己的理解。

  王瑞鑫認為,資金進場既表明了對中國經濟長期回暖的信心,也意味著市場有了新的熱點吸引投資者。如去年以來資金在科技板塊已經帶動了不小的行情,5G、芯片、無線耳機、網紅經濟等,部分板塊甚至出現了10倍股,如果沒有新的熱點,這些個股高位調整帶來的殺傷力不容小視。而如今醫療、保健、在線會議、在線問診、雲計算等板塊的崛起,給了市場緩衝的餘地,這些業績預期明顯向好的板塊,成為資金新的活躍地帶,使得市場熱度有更好的延續。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從春節後幾個交易日來看,外資流入保持今年1月份的整體態勢。外資機構投資者普遍認為,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大概率是季度性的,優質企業與A股核心資產的內在價值與優勢將繼續保持,因而維持買入趨勢,對A股核心優質資產進行低位抄底。

而中信建投的分析則表示,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改,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紅利仍將不斷得到釋放,因而中長期投資的邏輯並沒有發生改變。操作上,其建議短線投資者適當控制倉位,待市場回調可積極佈局券商板塊,以及近期逐漸走強的在線教育、雲計算等為代表的高科技板塊。

佈局思路“宜低不宜高”

  不過,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市場熱點變化頻繁,熱點股容易暴漲暴跌,如何才能在這樣的行情中找到合適的投資機會,難度不小。

  “如果不是長期盯盤、又熟悉個股的專業投資者,還是少參與市場熱點。多尋找有業績支撐,但缺乏炒作題材,仍然在底部的板塊佈局,更為妥當。”章愷年說道,“比如環保板塊,特別是汙水處理行業,近年來業績穩定,部分龍頭股的市場份額更是在不斷增加,而它們的估值都在底部,佈局性價比更高。”

  “當然,銀行、券商等藍籌股,對於大盤起著定海神針的作用。從中長期看好中國經濟的角度出發,佈局這類板塊,也可能獲得較好的收益。”章愷年認為,像四大行這樣高現金分紅的公司,投資者長期持有,僅靠分紅就能獲益匪淺。

  當然,券商的分析更青睞於近期出現調整的科技板塊,認為其還有進一步回升的空間。

  如天風證券認為,目前以5G和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週期處於加速發展的起點,雖然短期受到疫情的干擾,但依舊可能是全年業績趨勢最為確定的。此外在科技產業整體大發展的背景下,行業內部盈利改善的中小市值公司同樣值得重點挖掘。

  招商證券策略團隊分析了疫情對A股衝擊的數個階段:前期景氣度較高而受疫情影響相對有限的電子、新能源汽車、傳媒、計算機將成為避險板塊;疫情緩和後,最初抄底的板塊可能是金融、地產、汽車;隨著疫情進一步緩解,市場開始反彈,則前期景氣度高的電子、新能源汽車、傳媒、計算機將會繼續成為主戰場;最後疫情的影響開始出現消退,前期受影響嚴重的航空、餐飲旅遊等行業會重新受到關注。

  不過,無論市場會如何表現,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投資者佈局思路“宜低不宜高”,即不建議追高買入相關公司,而是在中低部估值區發掘,這樣更易“掘金”,獲得更可觀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