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逆行者—穿上防護服,我只有憋住、憋住再憋住

戰場,不論有無硝煙都驚心動魄,逆行者,不論在哪個年代,都受人崇敬!

安仁縣人民醫院感染科隔離病區,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一位志願加入隔離病區的普通護士,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寫下的感人手記。

致敬最美逆行者—穿上防護服,我只有憋住、憋住再憋住

我叫豆詩慧,是安仁縣人民醫院外三科的護士,現在在感染科隔離病區工作。

2020年1月初,年關將近,電視上播放的武漢最初發現的冠狀病毒消息,那時候忙於應付年前科室的住院潮,我沒有過多關注。

1月下旬的時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消息引起大家的高度關注,全國上下緊急行動,採取了一系列預防和應急措施。

此時,我感覺這個春節可能不太平,似乎有一場硬仗即將到來。

果然院部要求春節取消休假,所有醫護人員堅守崗位,併發起倡議書,要成立抗擊新冠疫情的志願者隊伍,支援醫院抗擊疫情最前線感染科。

致敬最美逆行者—穿上防護服,我只有憋住、憋住再憋住

看到倡議書後,我想疫情形勢肯定非常嚴峻,我回到家裡就和老公商量我要去前線支援。

他雖然擔心,但還是支持我,囑咐我“自己注意身體”

得到老公同意,第二天我來到院護理部請戰,護理部總護士長說“感謝你,你是第一個主動報名參加志願者隊伍的,我們會考慮你的請求”。

院裡的反應進展迅速超出我們的想像,1月23日下午,我們第一批志願者梯隊,就進行了第一次集結。

感染科周護士長和科裡的護士姐妹們歡迎我們的到來,為我們進行了環境、分局介紹,併為我們做了防護知識講解和操作培訓,至此我們抗擊新冠的序幕就這樣拉開了!

以前沒來感染科上班的時候總覺得這裡很恐怖,患者很恐怖,病毒更恐怖,這些讓我的心情有些沉重。

疫情無情,人有情!疫魔的肆虐沒有打垮我們的對愛和陽光的嚮往,但隔離區病房——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曾經住在64床的大叔,每次看到我們進來查房,做護理操作的時候,都會提前自覺地戴上口罩,就連咳嗽也憋著,在我們關上房門的那一刻才敢咳嗽

這樣的高度自覺,互相理解,是我在感染科隔離區病房工作中,最感動的一件事。

致敬最美逆行者—穿上防護服,我只有憋住、憋住再憋住

最讓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事是來感染科支援的第一個晚夜班。

從大年初二晚上五點半接班後上到初三早上八點半交班,整整十五個小時,沒吃沒喝沒上廁所,穿著粗大的防護服加護目鏡,一會兒就眼前一片霧氣,我幾乎看不清路,但還是要把晚班的工作完成好。

十二點的時候本想靠著坐一下,急促的手機來電打亂了思緒,二樓的同事海鷗說馬上從120要來一個重症患者,從武漢同濟醫院回來的!

心頭一緊,立馬鋪床、準備氧氣、心電監護,不一會,就看到120大叔推送來了一個約70歲的老太太,原來是子宮術後患者,看著就很虛弱。

待郭醫生看完,立馬遵醫囑予以抽血、吸氧、心電監護,居然還要導尿、抽血!

我的天啊!穿著笨重的防護服戴著口罩、手套和護目鏡,要完成一系列任務,確實難度很大,況且患者做過化療,血管條件很差,靜脈穿刺和採血是一大難題。

導尿還好,自己是泌尿外科的護士,導尿是必須掌握的基本功,不管怎樣,在我和海鷗的通力合作下,總算完成一系列護理工作了。

凌晨3點的時候,本來瘦弱的我體重只有80斤,我感覺這時候想喝水、想吃點東西、想上廁所,想補充點東西來支撐這一晚上。

可仔細想要脫下這一身防護服,需要半個小時,而且重新穿上一套防護服也要半個小時,何況防護服目前是醫院緊缺物資,唉,仔細想想,為了節約一套防護服,我只有憋住憋住、忍、忍。

直到早上8:30交完班,我才脫下這一套防護服,回到宿舍洗完澡,我躺在被窩裡哭了,這一晚上確實讓我終身難忘,也是我人生中的一個經歷,我會記住他的。

在感染科,由於患者是絕對的隔離,每天的送餐和送生活日用品也成了醫生護士的日常工作。

雖然治療護理一個患者程序已是相當繁瑣複雜,危險重重,但大家都毫無怨言,對於我們來說,患者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同樣需要我們的呵護。

不知不覺,來感染科快過半月了,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日子裡,為了對患者負責、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我們採取了自我隔離的方式,我們全體人員住進了醫院為我們安排的集體宿舍——隔離病區六樓。

對於我們來說,這裡將是我們新的開始,上班的時候,我們在“廝殺”,不上班的時候,我們在大後方休養生息

感謝院領導和各位同事以及社會各界的鼎力相助和愛心支持,為我們提供了基本的住宿條件和充足的生活保障,我們守護患者,而你們守護我們!真的很感動!

致敬最美逆行者—穿上防護服,我只有憋住、憋住再憋住

隨著疫情的日益嚴峻,醫院的——“抗疫小分隊”日益壯大,第二、第三分隊和鄉鎮醫生、兄弟醫院的醫生也加入了我們隔離區的隊伍。

我想,對於加入了我們隔離區的兄弟姐妹們來說,最高興最開心最放鬆的時候就是和家人通話、視頻聊天的時候了。

對於家有兩個寶貝兒子的我來說,牽掛更甚!

接下來的一個月是我們家生日的高聚期,大小寶、老媽和老公的生日都湊一堆了,看這情形也不知道能不能解禁陪他們過生日了。

不過,只要他們安好就行了,生日可以以後再補,急診科來支援的何宇洋醫生“拋棄”了還在懷孕中的妻子,毅然上了抗疫一線,我們都笑他,回去就等著跪搓衣板吧!

感染科劉主任為了能更好地把握住疫情,更是直接在辦公室支了個簡易床,24小時吃住在科室;

還有我們的周護士長,為了抗疫,家都不要了,和她的醫生老公兩個人一心撲在醫院;

還有我們的小組長李小松,除了倒班,還要管我們的吃喝拉撒和隔離病區的籌建,每天說話說得聲音都嘶啞了……

這就是我們的身邊人,可愛的白衣天使,為了陌生的更多人,我們選擇了隔離自我,抗擊病毒,只為了更多人能更好地安心呆在家,對於他們來說無聊的家卻是我們日思夜想卻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去的家!

你永遠想不到,在這樣兇猛的疫情面前,人的潛力、爆發力和凝聚力有多強大,偉大的中華民族從來不缺乏勇氣和魄力,在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不管多艱難,我們都迎難而上!

從疫情開始,從抗擊新冠肺炎開始,有太多的人為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役付出了太多了!

不只是我們醫護人員,還有派出所的民警、鄉鎮幹部、交通警察……

醫院的各級領導、工會、醫務部、護理部、感控科、後勤部……

各個部門都在支援,精誠合作,只為了更好的我和你。

致敬最美逆行者—穿上防護服,我只有憋住、憋住再憋住

關注 ,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點擊“瞭解更多”,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