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留下一張1959年的定期存款單

作者/丁福平

父親留下一張1959年的定期存款單

這張60多年前的存單,是父親唯一的一張存款單,自他去世後,我已經保存了18年。

存單字跡清晰可見,為父親1959年3月10日存入信用社的定期存單,存款金額是一元兩角整,存期四個月利率月息為一釐八毫。當時的一元二角錢存到現在能有多少,我根本沒有去想,也不準備去兌換。這存單,儲蓄了父親的大愛、父親的認真、父親的嚴厲、父親的耿直,也給我存下了無窮的精神財富和無盡的思念。我保存的不僅僅是父親的存單,更重要的是對父親深深的懷念。

父親出生於建黨那年,是建國初期入黨的老黨員。解放前曾當過赤衛隊長、財委,1957年到信用社當會計,並轉為正式職工。1964年參加"四清”運動,因派系鬥爭,得罪了銀行主任,被下放到農村。當時,有好心人捎來口信,讓父親給主任賠禮道歉,承認錯誤就能重新工作。但耿直的父親寧折不彎,參加運動是組織安排,是為黨工作,並不是個人行為,自己沒有錯,怎能違心檢討,寧願在家務農,也不乞求做工。父親就是這樣的耿直,耿直得甚至有點倔強。

父親有一面刻著毛主席語錄的鏡子——“世界上最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員就最講認真”。從我記事起父親就一直在用這面鏡子。後來大哥一直保存著這面鏡子。每次照鏡子,第一眼就看到主席教導。不僅父親認真,我們兄弟四人都養成了認真的性格。十幾年沒見面的戰友,一見到我就開玩笑問:“還那麼認真嗎?”

父親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常常給村民寫對聯、帖子。兒時家裡很窮,父親就地取材,用膠泥塊化成泥水做“墨汁”,教我在石板上寫毛筆字。父親教我寫字時,要求我把毛筆握緊,他在背後站著,有時冷不丁地抽走我手中的毛筆。這時候,我就意識到接下來肯定會面臨一場嚴厲的批評。

嚴厲的父親不善於表達愛,只默默地為我們付出。有次我生病,父親心急如焚地騎自行車載我去山東莘縣朝城醫院看病。回來時颳起了南風,頂著大風根本騎不動。父親讓我坐在車上,他推著自行車頂風走了30多里路,回到家裡時夜已經深了。

父親對我們兄弟四人的愛更是無私的,大哥是當時村裡唯一的老三屆高中生,後來成為鄉鎮中學的主任。二哥、我和四弟先後被父親送到了部隊,三面軍屬光榮牌陸續送到了家裡。

父親的腰總是挺得很直,即使到了晚年,身患疾病行走吃力,但腰背始終挺直。每次回老家看望父母,父親看到我總是未曾開言先喜不自禁,樂呵個不停。和父親坐一起聊聊天,給他點上煙,一邊和父親吞雲吐霧,一邊山南海北的聊著。此情此景,刻在了腦海裡,留在了記憶中。戒菸多年的我想父親了總會點起一支菸,再掐掉。

父親走了,留下了這一張存單。可以告慰父親的是,您的兒孫一直保存了這張存單,更保存了您認真、正直、堅韌、勤奮的精神存單,這張存單留下的財富,如今已無限增值。這個家族,如您所願。

這張存單,也承載了50年代普通家庭收入記錄的一頁,幾十年過去了,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張老黨員的存單,始終教導子孫後代,不忘初心,傳承家風,再創輝煌!

☆作者簡介:丁福平,河南範縣人,長期在潛艇部隊服役,轉業到濮陽市公路局工作,現己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