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黑鴨智能製造:軟件架構+物聯網數據採集,推動傳統滷製品行業智能化升級

周黑鴨智能製造:軟件架構+物聯網數據採集,推動傳統滷製品行業智能化升級

【獵雲網武漢】2月7日報道(文/韓文靜)

近年來,滷製品漸漸地從餐桌食品轉為休閒食品,隨著人工智能與食品加工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少食品企業都已引入了智能化生產線或生產設備,滷製品生產企業的智能化升級也迫在眉睫。

滷製品行業屬於傳統食品加工業,自動化、信息化水平一直以來都處於較低水平,國內鮮有成熟的智能製造實踐案例。獵雲網最近了解到的周黑鴨智能製造項目為周黑鴨打造了智能化解決方案,致力於推動滷製品行業的智能化製造。

對於休閒食品細分領域之一的滷製品來說,其7%的市場佔比並不高,但其增速可觀,數據顯示,滷製品行業年複合增速達18.8%,預計2020年我國休閒滷製品行業規模將達到1235億元。

滷製品企業有著食品企業普遍存在的痛點:工藝過程控制和批次控制依賴人工,產品追溯鏈條不完善,難以保證質量。除此之外,生產過程數據收集不夠準確及時、資源安排不合理、人員、設備產能不能有效均衡等問題也給企業主造成了不少困擾。

“在行業智能升級的大背景下,周黑鴨迫切地提出了智能化的項目需求,我們基於需求以及對市場的判斷調研,針對周黑鴨做了總體智能製造規劃。”勝鵬製造的CEO趙帥東告訴獵雲網,周黑鴨在做智能化升級之前去歐洲進行了多輪考察,發現國外智能製造水平與周黑鴨的匹配度很低,最後決定立足於武漢,做本土的純定製化,而我們恰好能根據周黑鴨的供應流程提出解決方案。

周黑鴨智能製造項目以互聯網+的服務端軟件架構和物聯網的數據採集技術,根據現場的環境靈活傳導,採用無線射頻技術,實現了智能稱重、智能滷製、智能分線排產。

項目於2017年10月份啟動,2018年10月份完成,通過一年的調研與打磨,做了周黑鴨生產車間現場的改造以及信息化體系框架的實施方案,搭建雲端大數據平臺,在自動化生產線上,實現傳統滷製品行業的智能製造轉型升級。

在實施智能製造升級改造後,管理人員可以實時掌控生產進度,靈活調動,周黑鴨產品加工週期明顯縮短,整體出品率提升,管理上實現了生產業務流程統一,原料、工藝、配方可控,預計每年可創造直接經濟效益700萬以上。

作為周黑鴨智能製造的唯一合作方,從2019年中旬至今,周黑鴨智能製造項目公司完成了周黑鴨武漢總部工廠的智能化改造,正在向華東、華南、華北3個生產基地,鄭州、重慶、成都、上海、長沙東莞等10多個分公司複製部署。

項目的核心優勢在於能給到客戶除系統之外的附加價值。“在滷製品行業的深耕使我們能更加清晰的瞭解用戶的需求,定製化的去開發解決方案,除了做系統,我們能和用戶在非信息化方面進行探討。”趙帥東表示,與用戶產生共鳴才能更好地服務於用戶。

在盈利模式上,一方面,項目能在周黑鴨集團內部各工廠進行產品複製,實現快速盈利;另一方面,公司在滷製品行業尋找與周黑鴨相似度較高的企業如絕味、煌上煌、紫燕百味雞、小胡鴨等,在系統現有基礎上,進行一定程度的定製化開發,實現產品通用模型的打磨,將產品在食品行業以及其他具備相同痛點及特性的企業進行推廣。

“對於資本寒冬,我的感受很痛徹。”趙帥東告訴獵雲網,項目啟動之初公司面臨著技術和資金的雙重壓力,“當時融資還沒到位,項目週期比較長導致資金回籠比較慢,加上與國內國際都是一流的硬件商的合作,技術層面也產生了的壓力。”直至項目落地,壓力終於得以緩解。

團隊層面,CEO趙帥東曾任職於某世界500強食品加工企業CIO,從事食品企業信息化管理工作近十年;項目經理李德勇主持規劃過10個以上大型企業智能製造項目;軟件開發經理伍豔妮是重慶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負責過多家上市公司MES系統開發;開發顧問彭俊曾任上市企業SAP實施顧問;實施顧問葉露曾任央企SAP實施顧問、大型電商平臺ERP實施顧問。

據悉,周黑鴨智能製造項目在啟動之前曾獲得某國資背景投資機構的天使輪投資,目前正在進行A輪融資,計劃出讓10%的股份,用於市場的開拓。

項目:周黑鴨智能製造

公司:武漢勝鵬製造科技有限公司

網址:spmes.n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