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太尉:诚请天师祈禳瘟疫,却胆大包天放走一百单八个瘟神

目今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人遭缧绁之厄。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 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

天灾盛行,洪太尉领到丹诏并不敢耽搁,晓行夜宿,赶往龙虎山上清宫,不可谓不诚心;斋戒布衣,单身背诏上山,不可谓不劳苦。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为何有包天之胆放出瘟神?

  • 张天师的三次预警,洪太尉置若罔闻。

洪太尉到了龙虎山上清宫,并未见到张天师,需要单身志诚登顶,才有可能见到张天师。

这其实是张天师的第一个预警,告诫洪太尉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保持一颗志诚之心,执着于去除瘟疫之心,摒弃其他的贪欲之念。

洪太尉:诚请天师祈禳瘟疫,却胆大包天放走一百单八个瘟神


洪太尉独自上山,走的“脚酸腿软”,心里起了退悔之念,于是跳出一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来警告洪太尉,这是第二个预警,为天下军民解决瘟疫灾情,平时为朝廷贵官公子,灾情当下吃这点苦又能怎样。

可洪太尉并不理解,却怨道:“皇帝御限,差俺来这里,教我受这场惊恐。”张天师只能在化一条大蛇来警告洪太尉。

可洪太尉是什么人,“在京师时重茵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这样的人,即使三番五次警告,又如何能开化,只能把天师的警告,当做对他的戏弄“口里骂那道士:“叵耐无礼,戏弄下官,教俺受这般惊恐!若山上寻不见天师,下去和他别有话说。”这就打定了上山也见不到天师的主意。

张天师又能如何,本打算点化洪太尉,却把自己摆在了尴尬之地,如果等着洪太尉登顶,有可能洪太尉会半途而返;如果现在就出来,天师的面子又放不下。

于是,天师只能化作一个骑黄牛的道童,告诉洪太尉,张天师已经赶去东京。

洪太尉:诚请天师祈禳瘟疫,却胆大包天放走一百单八个瘟神


洪太尉置张天师的警告而不顾,对于野兽的侵扰,也只是生命受到现实威胁做出的本能反应,而对于军民和灾情,和看不到的威胁和危险,往往置若罔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性如此,又何止一个洪太尉。

  • 洪太尉放出的又何止一百单八个瘟神。

人性很怪,遇到眼前的威胁或危险,本能的知道保护自己,或躲避、或远离,但对于知道有威胁或危险,但认为不会马上祸及自身的,往往疏于防范,更有甚者,对未及眼前的威胁或危险有种偏执的好奇和贪欲,总是不择手段的去加以尝试。

洪太尉:诚请天师祈禳瘟疫,却胆大包天放走一百单八个瘟神


而洪太尉就是这后一种人,这种人,本质上非常自私,以满足自身的贪欲为己任。

张天师非常了解洪太尉这种人,本意通过预警来约束下洪太尉的私心和贪欲,避免自己因为先去东京,洪太尉利用其手上的权限在上清宫搞出些事情来,可洪太尉这种人,根本不会因为张天师的点化而顿悟,结果,洪太尉还真就搞出了天大的事来。

一百单八个天罡地煞瘟神,是龙虎山各代祖师封印镇压的妖魔,打开放出必然会惑乱天下。

洪太尉利用权势来压制上清宫的道人打开伏魔之殿,置道人们的反复劝解而不顾,洪太尉难道不知道打开后的后果?这又怎么可能,可洪太尉就是要看看妖魔到底是什么模样,那管他之后洪水滔天,这是怎样恶毒的人性,这种人难道不比妖魔更加可恨。

一百单八个天罡地煞,一股黑气散布各处,难道就是这一百单八个妖魔祸害人间吗?不是的,蝴蝶的翅膀是有可能带来巨浪的,这一百单八个妖魔的无限复制会让人间遭受巨大的伤痛和灾难。

  • 庆幸洪太尉放出的是水泊梁山108个造反英雄。

封印的瘟神,谁都不知道放出来后,会如何惑乱人间,还好,这108个天罡地煞,只是造反起义,打家劫舍,号称所谓的招安报宋。

可这种封印在人间的瘟神,人类本应远离,大自然造就了强大的人,相应的也早就了强大可怕的瘟神,瘟神活跃在大自然中,封印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之中,只要人和大自然和睦相处,不要贪得无厌、不择手段的向大自然索求,大自然中的瘟疫也会和人类相安无事,可如果人类打破了平衡,侵扰了大自然中的瘟疫,这些瘟神当然会对人类,而不仅仅是打破平衡的这些人进行惩罚。

洪太尉:诚请天师祈禳瘟疫,却胆大包天放走一百单八个瘟神


这种人祸本是可以避免的,可为何人总是对警告置若罔闻,不断的祸及自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