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為什麼大規模瘟疫頻發,又有哪些影響?

說起瘟疫,人人談之色變。它是古代一種常見的傳染病,以急、烈性聞名。《說文解字》稱"疫"為"民皆疾也",可見瘟疫還具有廣泛轉播的特點。基於這些特點,瘟疫便成了古代懸在百姓頭上的利劍,造成大量的平民死亡,尤其是在漢末三國更甚。

據不完全統計,及至孝、桓二帝時期,東漢總人口一度達到五千餘萬人;可到了三國後期,魏蜀吳三國人口之和,也不過七八百萬人。顯然,這一時期的人口銳減,可列入歷史前三。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除戰爭頻繁以外,與瘟疫有著密切關聯。

東漢末年為什麼大規模瘟疫頻發,又有哪些影響?

古代難民

根據現存史料中記載,東漢靈帝到西晉一統之際,全國各地便陸續爆發瘟疫,期間至少達20次。古代醫學條件落後,百姓一旦染上瘟疫,幾乎便是九死一生。再加上戰亂、饑荒、洪澇災害的影響,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經濟制度遭到嚴重破壞,百姓飽受飢、病、寒的折磨,其人口總數自然便會急劇下滑。

曹植《七哀詩》寫道:"南方有障氣,晨鳥不得飛。"而曹操則在《蒿里行》中描述了當時的那種悲涼場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東漢末年為什麼大規模瘟疫頻發,又有哪些影響?

漢末瘟疫一覽表

百姓遭遇瘟疫時,又是什麼樣的場景呢?《後漢書·五行志》記載了曹丕與友人吳質的談話(即《說疫氣》一文):"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魏陳恩王常說疫氣:家家有強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殖,或舉族而喪者。"當讀到這段記載時,世人在悲痛的同時,也難免會有疑惑,為何瘟疫會集中爆發在漢末三國之際?

一、漢末三國瘟疫頻繁的原因

據不完全統計,從東漢靈帝到西晉一統這段時間內,瘟疫爆發了有二三十次之多。而根據相關史料顯示,漢末三國之際的瘟疫具有以下這幾個特點:

首先,瘟疫的分佈範圍廣泛。瘟疫不僅出現在洛陽、宛城、許都等中原地區,也多次出現在江南中下游一帶(如荊州、合肥等地),甚至在偏遠的隴右地區,它也曾肆虐。

其次,瘟疫集中爆發在兩個地方,分別為軍營和京都。

東漢末年為什麼大規模瘟疫頻發,又有哪些影響?

三國洛陽復原畫

最後,瘟疫經常在寒冬之際出現。在發生過的32次(不完全統計)瘟疫中,有18次集中爆發在正月、一月和二月,3次發生在四月。剩下還有14次瘟疫,史書沒有詳載其月份,暫時分為秋季2次、冬季5次、未知7次。也就是說,在這32次瘟疫中,至少23次爆發在冬春交替之季。

另外,瘟疫在爆發之時,往往還伴隨著饑荒、天災、戰亂和人口遷徙。

根據以上這些特點,筆者對漢末三國之際瘟疫頻發的原因,做了一個大概總結。

(一)人口流動,加速瘟疫傳播

漢末戰爭頻發,自黃巾軍起義席捲於中原各地後,不少百姓便因為戰火侵襲,導致流離失所,不得不遷徙到比較安定的地區。

從當時情況來看,有三個地區比較受流民歡迎,分別是江東、荊州和益州。這三個地區,在戰亂開始之際,便被孫策、劉表等梟雄佔領,率先進入了休養生息的狀態。

東漢末年為什麼大規模瘟疫頻發,又有哪些影響?

董卓劇照

如董卓掌權時,曾縱火洛陽,"於是盡徙洛陽人數百萬於長安,步騎驅整,更相蹈籍,飢餓寇掠,積屍盈路"。又如西涼韓遂、馬騰起兵之時,不少百姓紛紛流入關中、益州等地,導致"關西民從子午谷奔之者數萬家"。更有甚者,為壯大自己的軍事力量,還經常掠奪人口。如諸葛恪,曾經"率眾加廬江,皖口,因輕兵襲舒,掩得其民而還"。

由於古代衛生條件落後,瘟疫本就很容易出現。當人口不斷流動之時,一旦某一地區出現了瘟疫,它便很有很大概率被遷徙的人口帶到別的地方。再加上瘟疫傳播性極強,還會出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趨勢。上述可見,瘟疫在全國各地頻發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人口不斷流動所致。

東漢末年為什麼大規模瘟疫頻發,又有哪些影響?

古代城市人口密集

(二)人口稠密地區,以一傳百

從史料記載中還能發現,瘟疫集中爆發在京都和軍營當中。這也很容易理解,古代人口大多集中在中原地區,而中原又以京都為最。從面積來看,魏蜀吳三國其實相差不多。但魏國卻佔據多數中原地區,有著極為客觀的人口,所以吳蜀兩國聯手,才能勉強與魏國抗衡。

京都人口稠密,一旦出現瘟疫這種流行性疾病,便很容易以一傳百,繼而輻射到周邊地區。《宋書·五行志》記載:東吳孫皓鳳皇二年(273年),"吳疫,三年內京都死者竟達十萬"。

同樣道理,軍營是士卒將校的聚集之地,而且軍營當中的衛生條件,定然比京都地區要差上很多,甚至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再加上戰爭也會導致人員傷亡,不少軍士的傷口處,也更加容易滋生出細菌,從而增加了瘟疫流行的可能性。

《三國志·全綜傳》記載:吳大帝赤烏五年(242年),"秋七月,以兵三萬討珠崖儋耳,是歲大疫。軍行經歲,土眾疾疫,死者十有八九"。

東漢末年為什麼大規模瘟疫頻發,又有哪些影響?

古代軍隊出征時場景

(三)春季是流行病毒高發之際

眾所周知,冬春交替之際,是很多傳染病高發的時候。當天氣由冷轉暖之際,人體還不能很好的適應外界環境的明顯變化,導致此時的免疫系統,是比較薄弱的。還有一些病毒,在冬天之時便已經潛伏在動物或人體內,等到春暖花開之際,它的活力也逐漸恢復起來,從而給人類帶來不適。

正因如此,瘟疫集中爆發在春冬交替之際,也不只是漢末三國獨有的特點。即便是現代社會,醫療條件較為發達,類似於瘟疫的傳染性流行病毒也時常會給人們來到不適。

(四)瘟疫饑荒與落後醫療條件

漢末三國之際,不僅瘟疫頻發,而且饑荒也時常伴隨瘟疫而來。《後漢書·獻帝紀》記載:"是時,宮室燒盡,百官披荊棘,依牆壁間。州縣各擁強兵,而委輸不至,群仃飢乏,尚書郎以下自出採禾,或飢死牆壁間,或為兵士所殺。"依漢制,尚書郎為二品大員。所以二品以下的官員,都要冒著生命危險出去挖野菜,可見當時的饑荒有多麼可怕了。

東漢末年為什麼大規模瘟疫頻發,又有哪些影響?

漢獻帝劇照

高官尚且如此,更別說一般百姓了。《後漢書·董卓傳》記載,李傕、郭汜劫掠長安之時,百姓便深受其害,"人民飢困,三年間相啖食略盡"。這個例子放在現代,無疑是駭人聽聞的一件大事;可放在當時,卻是難民的真實寫照。

饑荒導致人口急劇銳減,而不少屍體無法及時掩埋處理,便容易滋生出細菌,繼而引發瘟疫。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在瘟疫爆發之後,不少百姓受到饑荒和病痛的雙重摺磨,更加劇了人口衰減。

更嚴重的是,當時的醫療條件遠遠不足以抵抗瘟疫。醫生張仲景曾在《傷寒論》自序中提到:"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時居其七。"面對宗族之人的傷亡,即便是精通醫術的張仲景,也是束手無策。受此刺激,張仲景繼續潛心研究醫術,最終完成了《傷寒論》的撰寫。

東漢末年為什麼大規模瘟疫頻發,又有哪些影響?

張仲景看病畫

二、瘟疫還造成了哪些影響?

東漢中期時,國家還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場景:"至於孝桓,頗增於前。永壽二年,戶千六百七萬九百六,口五千六萬六千八百五十人,墾田亦多,單師屢徵。"及至漢末三國之際,在瘟疫、戰爭、饑荒的共同因素影響下,三國時期的全國總人口,從五千餘萬銳減到七百萬。與之伴隨而來的,是全國經濟遭到嚴重破壞,魏蜀吳花費數十年的時間,也不過是稍見起色罷了。

瘟疫對戰爭走向造成了顯著影響。如赤壁之戰,第二次合肥之戰等重大戰役的背後,都能見到瘟疫的影子。

除此之外,瘟疫還重創了建安文學,不少文壇大家,皆因瘟疫而死。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建安七子、三曹和曹文姬。尤其是建安七子,孔融因觸怒曹操被殺,阮瑀早逝,剩下五位分別是徐幹、陳琳、應瑒、劉楨和王粲,他們皆因瘟疫而死。

東漢末年為什麼大規模瘟疫頻發,又有哪些影響?

建安七子畫(局部)

曹丕在《與吳質書》中提到:"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何可言邪!"關於王粲結局,《三國志·王粲傳》只說他"道病卒,時年四十一"。但不難推測,司馬朗出征東吳時,便曾"到居巢,軍士大疫,朗躬廵視,致醫藥,遇疾卒"。

而王粲當時亦隨軍出征,從他與司馬朗同年去世可以看出,他也應當是死於瘟疫。建安七子去世後,建安文學遭到重創,就連其創作內容,也從應和、贈答等方向轉變為悼亡、哀思之作。由此可見,瘟疫不僅重創了建安文學,還對其風格轉變造成了一定影響。


參考文獻:

《三國志》

《後漢書》

《後漢紀》

《說文解字》

《與吳質書》

《傷寒論》

《宋書·五行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