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求助短信發到雷鋒的士群裡,他們秒迴應……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文、圖

“因為腎衰竭,每週固定要去醫院透析,加上年紀大了走路費勁,所以需要預約出租車接送。”

“我父親79歲,家住巴南區大江廠大江中學旁,目前坐車不方便,希望你們能早上幫助送一趟。”

2月5日下午,兩條乘坐出租車的求助信息,發送到“雷鋒的士”出租車隊駕駛員黃敏的手機上,從2月3日開始,他的這部私人電話,就成了交通局公佈的三個愛心預約電話之一,凡是發到他手機上來的求助電話,都是迫不得已不得不出門的。

很快,黃敏把短信發到群裡,沒想到任務成了搶手的香餑餑,駕駛員們積極報名,沒能去的還有點懊惱。

2月6日上午,兩位去巴南區人民醫院做透析的老人準時準點從家裡出發,並在中午做完透析後,順利回到家。

暖新闻 | 两条求助短信发到雷锋的士群里,他们秒回应……

雷鋒的士

兩條求助短信

發到雷鋒的士群裡

黃敏是重慶市“雷鋒的士”出租車隊的骨幹隊員,也是其所在市租公司的“雷鋒的士”出租車隊的支隊長。

2月3日,重慶市交通局召開新聞發佈會,為了抗疫需要,主城區的出租汽車調整為6000輛,針對坐車不方便的人士,特地推出了主城區“雷鋒的士”上門預約服務。有需要的市民,可以撥打電話。

一共留了三個電話,黃敏的就是其中之一。

第一條信息內容大致為:83歲,因為腎衰竭,每週固定要去醫院透析,加上年紀大了走路費勁,所以需要預約出租車接到醫院。

第二條信息內容大致為:我父親79歲,家住巴南區大江廠大江中學旁,目前坐車不方便,希望你們能早上幫助送一趟。

預約的市民都留下了電話。

黃敏告訴記者,針對抗疫的需要,其所在的市租公司也特地成立了抗疫突擊隊,每個分公司分別有10名突擊隊員,合計5個公司共計50個人,目的就是在市民有需要的時候,能夠隨時隨地派得出來車。

而他的第一步,是需要將這兩條消息,發送在“雷鋒的士”出租車總隊的群裡,沒想到,信息剛一發出去,“滴滴滴”……就收到了回覆。

“我去!”

“我去!”

……

此起彼伏的應答聲,超出了黃敏的預料,“原本這段時間,大家不用上班,剛好可以輪休,但沒想到,任務來了,大家都沒有猶豫,立馬就答應了。

溫暖的故事,就此展開。

故事一

79歲大爺做透析

臨時愛心變長期

46歲的蹇光全是雷鋒的士的出租車司機,今年是開出租車的第14個年頭,他得到的任務是接79歲的唐大爺到醫院做透析。

求助的信息很簡單,但有聯繫電話,蹇師傅趕緊打過去,接電話的是唐大爺的女兒,唐女士告訴蹇師傅,自己父親每週都要去醫院做透析,最近特殊時期,希望能預約出租車,送父親去醫院看病。

同時,由於不能親自陪同父親去醫院,唐女士也希望,駕駛員能夠和父親取得聯繫,接送他往返。

聯繫上唐大爺後,蹇師傅和對方約定,2月6日清晨7:30在唐大爺家樓下接他去巴南區人民醫院。

今日清晨7:00,蹇師傅早早地就到了唐大爺家樓下,等到7:30還不見老人下來,心裡有些擔心的他撥通了老人的電話,沒想到是老人睡著了,“不好意思,我馬上就下來。”

看著睡眼惺忪的老人,蹇師傅還很是心疼,“來,爺爺,我扶你坐好,我們馬上去醫院。”7:50分,出租車準時從唐大爺家所在的小區出發,10分鐘後抵達巴南區人民醫院。

因為只有唐大爺一人前往,蹇師傅還特地將老人送到醫院才離去。

蹇師傅告訴記者,送完唐大爺後,他又收到一條愛心接送短信息,轉身跑到富達城接送了一位到道門口看病的乘客。

“大爺說差不多12點多就能做完。”於是,蹇師傅在12點以前,準時回到醫院,接到了做完透析的唐大爺。

經過詢問,蹇師傅才知道,原來唐大爺得這個病多年,每週二四六都要到巴南區人民醫院去做透析,“平時早上打車也不容易,主要是年輕人也要在這個時間段上班。”

“唐大爺,以後您就不要自己去醫院了,我每週二四六都準時來這裡接您去醫院,您看怎麼樣?”蹇師傅說。

“那怎麼好意思,那怎麼好意思……”最終,經不住蹇師傅的好言相勸,唐大爺答應每週坐蹇師傅的車到醫院透析。

暖新闻 | 两条求助短信发到雷锋的士群里,他们秒回应……
暖新闻 | 两条求助短信发到雷锋的士群里,他们秒回应……

蹇光全師傅說,希望今後都能送唐大爺去看病。

故事二

做好人好事不圖回報

要對得起自己評的星

第二個故事的主人公叫封先濤,開了整整17年出租車的他,2012年進入雷鋒的士出租車隊,但對於做好事,他覺得自己還是新軍。

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封先濤告訴記者,重慶市道路運輸事務中心會進行星級的評判,根據開車的違章率、服務好壞進行評分,做了很多年,自己都是三星,直到最近,他才從三星升到四星,“最高是五星,這是我的目標,我一定要努力達到。”

有目標,封師傅更珍惜自己得來的榮譽。“做好人好事不圖回報,但我更想看到別人得到幫助後,開心的笑容。”

2月5日這天下午,封師傅同樣在微信群裡收到了送人的消息,當時,正在玩手機的他看到後,馬上就回復:“我去。”

與乘客包大爺聯繫後,封師傅於今日上午7時到達包大爺家樓下,83歲的包大爺和81歲的老伴住在魚洞魯能南渝星城小區。

從住家的地方到醫院車程也不過10來分鐘,但讓封師傅感覺暖心的是,這一路,包大爺不停地向他說謝謝,還一直抱歉,說給他們添麻煩了。

在聊天中,封師傅得知,包大爺每週二四六要去透析,因為上了年紀,出門坐車很不方便。

往返接送完畢,包大爺硬要給封師傅錢,被他婉拒了,“包大爺,您出行也不方便,以後,我每週二四六都來接您好嗎?”

“那啷個要得喲,要不得要不得。”83歲的包大爺硬是要拒絕封師傅的好意。

“要是你覺得不好意思,就答應我,以後你看病我包了。”眼看推辭不過,包大爺只得答應,離開之前他突然說:“小夥子,後天去醫院,給你帶幾個口罩來嘛,你看要得不?”

“要得,要得!”說完,封師傅笑嘻嘻地扶著包大爺走到了小區。

暖新闻 | 两条求助短信发到雷锋的士群里,他们秒回应……

攙扶包大爺上車

暖新闻 | 两条求助短信发到雷锋的士群里,他们秒回应……

故事三

送孕婦、送醫生……

這個春天有他們真暖

發生在6日的故事還很多。

黃敏告訴記者,今日凌晨一點,一位家住石子山體育公園附近的孕婦羊水突然破了,需要前往醫院。

孕婦找到前兩天交通局公佈的電話,打了過去,半夜三更,黃敏一如既往保持著半睡半醒狀態,“喂,好的,我馬上安排。”

一看時間,一點半,“我估計,我們駕駛員很多開夜班的這個時候也沒睡,發出去試一下。”因為距離的原因,黃敏必須找一位住得近的駕駛員去送,才能事半功倍。

沒想到,消息剛一發出,車牌號為渝A33T82的互幫公司駕駛員張賢雲馬上就回復了,自己距離這裡近,可以馬上過去,一個求助,從電話打進來到安排完,合計不超過3分鐘。

習慣了被別人信任,也是一種責任。

今天下午3點多,在黃敏所在公司的愛心突擊隊裡,他也收到了一條求助信息,一位醫護人員要在7日和8日兩天早上7點20分從南岸區第六人民醫院乘車前往小龍坎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我接了這個運送任務,我住的地方距離這裡近,我希望能準時準點地將她送達。”

暖新闻 | 两条求助短信发到雷锋的士群里,他们秒回应……

雷鋒的士出租車司機經常會愛心接送老人

記者手記>>>

雷鋒司機們都有“熱心腸”

事實上,雷鋒的士的所有出租車司機,都像一隻燭火一樣,點亮著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雷鋒的士的評定,並不是由公司審批或管理部門認定,而是駕駛員的服務、駕駛技術等提升到一定水平,達到一定星級後,才能申請,這樣的申請,都是駕駛員自發的。

申請後,行業主管部門對車輛和駕駛員進行評定,最終確定合格的,才有資格掛上“雷鋒的士”的標誌,對於這群“熱心腸”的人來說,這樣的榮譽實至名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