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型肺炎疫情,眾多醫護工作者毅然成為「逆行者」前往救援,他們都經歷了什麼,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用戶68037215


當下,武漢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全國上下正在為阻擊疫情而打響了一場大規模的“阻擊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看到,在面對武漢疫情時,武漢並不是孤軍奮戰,全國人民都在不斷支持和鼓勵他們。黨中央一聲令下,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白衣天使”成為衝鋒陷陣的勇士。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隊、解放軍醫療隊紛紛馳援武漢、馳援湖北,他們的行動感動了許多人。新年的第一天,來自山東省16個城市的135名醫務工作者帶著山東的大愛率先趕往武漢,我的家鄉山東濟寧市人民醫院的7名醫務人員也踏上了風雨征程,接著濟醫附院派出的兩批醫療隊18名業務骨幹也成為了最美逆行者。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這些白衣天使是真正的勇士,多少人上交“請戰書”請求支援武漢;他們既有長期在一線工作的重症醫學醫療專家和護理專家,也有經驗豐富的疾病感染控制管理專家和呼吸疾病治療專家。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甘立軍表示:“我們在發出號召以後,各個科室的報名都非常踴躍,有一個隊員給我發微信說,雖然我不是黨員,但我是一名醫生,我願意在疫情抗擊的一線貢獻我的力量,在疫情面前,展現了我們醫務人員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呼吸科護師陳莉,雖然家中有5歲的孩子需要照顧,但在接到通知時,她主動請纓。陳莉說:“既然選擇了這個專業,國家有需要的時候,我們就是義無反顧,保護好自己,竭盡所能,希望新型冠狀病毒早日被我們打敗。”錚錚誓言,殷殷重託。孔慶靜夫妻二人都是醫護工作者,聽說醫院組建醫療隊援助湖北,丈夫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孔慶靜表示:“作為家屬,同時作為醫院的職工,我非常支持他,老公你在那裡好好的,我在家裡等你回來,照顧好孩子,照顧好家庭,謝謝你為我們做的貢獻。”

山東支援的醫療隊,克服水土不服、人地生疏、條件簡陋等諸多不便,立即投入到救治中,短時間內就贏得了患者的尊重,當患者聽到山東口音時,一句“你們是山東來的?這裡是傳染病區,趕緊離開這裡!”讓他們心裡熱乎乎的。“他(她)們不計報酬,無論生死”,詮釋了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傳統,詮釋了一種“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精神,他們不愧是人民健康的“守護神”。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武漢加油!湖北加油!


尼山布衣


1

雲南昆明,一群90後護士馳援湖北,這其中第三人民醫院的楊丹丹是年紀最小的,出生於1994年。

離別之際,媽媽一直強忍著淚水,假裝堅強。

一直到車子開走了,媽媽才情緒失控崩潰大哭。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保重啊,我們的戰士們,一定要平安歸來!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必須通過咽拭子標本。採集標本需要與死神為舞——患者一個張嘴的動作,就會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而這,是採集護士們必須面對的風險,90後急診科護士李楊宇婧就是其中一員。

這一個月以來,她先後轉戰隔離病房、發熱門診兩個陣地,從事重症病人護理、咽拭子採集等高風險工作。除此之外,還在輪休期間自告奮勇給自己加工作,在候診區做宣教。

如果你問,這麼高危的工作,這麼高強度的節奏,難道她不怕生病嗎?

怕啊,誰不怕呢,可心裡想著別人,就會更勇敢,向她致敬!

還有下面這雙手,可以想象,她只有22歲嗎?98年的女孩子,誰不愛美啊?

因為終日被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浸泡侵蝕著,真的看著好心疼。

另一個姑娘,才25歲,卻已經留下“遺言”,武漢科技大學天佑醫院腫瘤科護士李慧:“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下面這位姑娘,可能第一次和媽媽這麼近,又這麼遠。

對那些隱瞞自己病情,到處晃不戴口罩的人,請看看別人為你付出了多少努力!

”媽,我要去武漢參加抗擊疫情“90後小夥王宇是一名軍醫,不知道王宇的媽媽,接到兒子這個電話是什麼心情,哪有媽媽不擔心的呀!當他穿上厚厚的防護服,一會兒就“淚流滿面”,不是因為害怕,而是汗水滴落流向眼睛刺痛難忍。

小夥說,來了才知道什麼是責任!

支援武漢醫療隊的女醫生李晨,也是一名90後。與每天超負荷的工作相比,她更怕被媽媽發現她的“謊言”,因為一開始,她向媽媽謊稱自己並沒有參加。同是醫護人員,參加過“非典”戰役的媽媽,早已猜到女兒一定上了前線。媽媽說:只要下了命令就一定要去!去了,一定要把自己保護好!

28歲的宋英傑醫生,自大年初一起,就加入交通路口的排查團隊,每天堅持值班,連續幾天的勞累,讓這位風華正茂的年輕人突發心源性猝死,因公殉職。

如這位網友所言,只有自己身為醫護人員或者家裡有人上了前線,才知道出徵,意味著什麼。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2

醫院醫療物資匱乏,直接危害到醫務工作者的生命。

武科大90後研究生付文傑,賣掉自己的1套公寓和幾部車,籌集了300萬物資,親自送到武漢各大醫院。頻繁的與醫患接觸,他說必須要進到病房把東西給到病人,結果自己不幸被感染(所幸是輕症)。

不過,這個決定卻遭到了網上不少噴子的攻擊和質疑:

但不要用你死板的眼神看90後了,看看這則2017年的新聞:

新聞中有一句這樣的話,我想正好驗證了他今天的行為,也不難理解了!

希望他能早日康復,一定要挺過來!求求老天,一定要讓好人平安!

所以,是什麼限制了自己的想象,90後早已成了這個社會的擔當。

3

曾經,我們被光照亮,現在,我們去照亮別人。綿竹90後女孩王利曾經在汶川地震中得到過各地誌願者的幫助,現在武漢做網約車司機,本來打算過年回綿竹老家,聽到武漢封城的消息後,她卻決定留下,成為一名社區應急保障車隊的志願者。當問她是否感到害怕過,她說,

“汶川地震都過來了,還有什麼可怕的。

謝謝你!

2003年,媽媽在瀘州抗擊非典。

17年後,女兒”接班“到武漢抗擊“新冠”。上過戰場的母親,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經歷,但仍對孩子說了四個字:“這就對了!”但我猜,儘管媽媽表面上風平浪靜,但內心肯定會有擔憂,唯有希望她平安歸來!

如這一對父女,66歲的王衛國把醫生女兒王婷送上前往武漢。老父親全程裝得很鎮定。

17年前,王衛國的母親,也曾經把他送上抗擊非典的戰場。

就如昨天文章說的,我們穩了孩子才會穩,才會在一代一代的傳承中,找到榜樣和力量,長大後,才能成為我們!這個社會,才具有一代一代傳承的精神,成為人類共同的財富!

1月28日,在送別現場,一位戰士的丈夫帶著哭腔大喊:“趙英明,聽到沒有,平安回來!平安回來一年的家務我包做了!”

那一刻,淚崩了。

戰士們,請一定要平安歸來!哪有什麼天使,只不過是一群曾經的孩子學著先輩向死神宣戰。有人歲月靜好,就一定有人負重前行。讓我們記住她們英勇的模樣,為他們致敬!


牛媽彭小蹦


隨著疫情的持續,所有醫院爆滿,很多病人無法被收治,只好回家等著,等著自己好,或者,等死。在這期間,除了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人員也成了防疫工作的先鋒。

其中,有關疫情的殯葬工作就需要社區工作者去處理。

一個武漢社區衛生的服務人員收到通知,要去搬運一位離開的老人。進入老人屋子才發現,老人已經身亡了好一段時間,工作人員要立刻把屍體運走,消毒,而他們連手套都沒有,只能直接上手。

年輕的女醫生搬著,哭著;搬著,哭著。護目鏡裡蕩著眼淚,鏡片上一片白霧,空氣裡充斥著消毒水的味道。

還有人一下子暈了過去,醒來後繼續抬。

這些工作人員也有自己的家人,這雙手為家人做過美味的飯菜,牽過孩子的手一起出門,而現在,卻毫無防護的抱著感染的逝者,把逝者裝入塑料袋,推出家門,送進殯儀館。

這是我在劉潤公眾號上看到的一個故事,天天關注著疫情新聞,看著上升的不好的數據,看到家裡所剩不多的口罩,焦慮感伴隨日常。但是看到醫護人員面部被勒出的通紅的印痕,陣陣心疼,深深地敬佩這些奮戰一線的工作人員。

看到醫護人員的朋友圈,不少人感到無聊的被延長的假期,卻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好好珍惜我們還能掌控的時間,好好珍惜因為一線奮戰人員的存在,我們才能正擁有的正常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