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危受命,退車票“不孝媳”拒團圓

“姑娘,綠豆粉做好了,面面肉也做好了,是你最愛吃的甜味地,土雞也殺好了,等你回來過年了……”電話那頭,婆婆喋喋不休地嘮叨著。

“媽,我可能不能回德江團圓了!”陳桂先撥通婆婆的電話,電話那頭突然就沉默了,半晌才回了一聲“那你又要退票了!”“嗯嗯”,很顯然,像這樣的情形已不是第一次了,電話那頭的婆婆非常失望。

1月22日,離除夕之夜僅隔一天了,已為人母、為人妻、為人女、為人媳的她,早就定好了車票,準備一放假就趕回家利用這個假日回去敬敬孝。然而,這美好的想象卻因為一個緊急會議戛然而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非常嚴峻,我省已進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衛生健康系統春節期間全員到崗,竭盡全力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


眾志成城抗疫情 | 臨危受命,退車票“不孝媳”拒團圓

疫情就是命令,責任重於泰山。

為了與疫情搶時間,她拋家棄子,主動請纓,吃住在單位,第一時間掌握疫情防控知識,服從領導調配,不畏生死,不畏艱難險阻,用積極樂觀的態度衝鋒在一線。作為醫學檢驗專業的她,在這次防控戰中擔任樣品採集送檢與環境消殺工作。因為要在第一時間對疑似病例採取咽拭子、鼻拭子和血清送至銅仁市疾控中心檢驗科及時進行核酸檢測,緊接著就要對他所在的環境進行消毒處理。然而標本中的病毒含量最高,檢驗人員直接接觸疑似患者,風險極高。因此她必須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去採集樣本。隨著疫情的不斷上升,需要採集的樣本驟然劇增。因此,她變得沒了白天黑夜,日夜奔波於組裡市裡,來來回回,深夜三點奔跑在路上已成為常態,睡覺就是在送樣路上,身上總是84的味,酒精的味……

記得1月31日那天早上八點,寒風瑟瑟,她接到任務,江口縣官和鄉江溪屯村觀音山組有一名剛從武漢放學回家的大學生出現發熱症狀,需要趕緊去處置,她和一名流調同事立刻提著裝備出發了。

眾志成城抗疫情 | 臨危受命,退車票“不孝媳”拒團圓

眾人皆知,江口到官和的路是最爛的,坑窪不平,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坐在車上如同乘坐過山車一樣。好不容易到了江溪屯村,村醫說,那個學生家還在後面的山上。(江口縣、石阡縣、岑鞏縣交界處)。她抬頭一看,坡上陡峭如崖,白雪皚皚,車沒法上去了。她和另一名流調同事揹著裝備徒步前行。越爬越高,路面上的冰越來越厚,前進一步,後退兩步,用了一個半小時,終於到了那名學生家。來不及喘口氣,便開始流調、採樣。耗時一個小時,終於追蹤清楚了患者這一路的行蹤軌跡。將患者安撫告知好後,又馬不停蹄的往回趕,急忙把樣品送往銅仁市疾控中心檢驗科,交給進行核酸檢測的同事。待返回單位時,已是下午16:20了。她的肚子咕嚕嚕的叫了無數次,還沒來得及去吃飯,領導說縣醫院又收了六個病例,你趕快去處理一下!她喝了一口水,又馬不停蹄的趕往下一個任務地……


眾志成城抗疫情 | 臨危受命,退車票“不孝媳”拒團圓

她總是這樣默默無聞的奔跑著,這個穿梭的身影就是陳桂先,現年32歲,於2017年通過人才引進到江口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從醫路上十餘載,結婚近十年,每年春節,她都堅守在崗位上, 至今還找不到婆家的路,每逢節假日,她都很想回趟家,可每次都因為工作放不下沒能如願。

她,為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她舍小家為大家,放棄了休息,離開了家人,奔赴在抗戰一線,把危險置之度外。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的大愛無疆,什麼是真正的無私奉獻,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她的初心。

她的家在德江縣,從江口縣到德江縣,就一百餘公里,耗時也就2個多小時。然而,就這一段路,她卻用了十年時間還沒到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