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故事|我是共產黨員,這點痛算什麼

防疫故事|我是共產黨員,這點痛算什麼

師徒倆在感染科發熱門診討論分析患者的檢查單。

防疫故事|我是共产党员,这点痛算什么

江永縣人民醫院感染科醫生江濱正在穿防護服。

防疫故事|我是共产党员,这点痛算什么

江濱、譚德祥拿著患者的資料準備去病房查房。

紅網時刻永州2月7日訊(通訊員 陳健林 周文遠)2月6日下午6點,江永縣人民醫院感染科醫生江濱在隔離病房連續工作了8個多小時後,在朋友圈發了條消息:“每天穿著防護服,好幾個小時不能喝水,身體消耗有點大。但是,我是共產黨員,這點痛算什麼!”

這個春節,對於在隔離區感染科的35名醫護人員來說,是個“最難忘的節日”。他們每天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今年40歲的江濱是縣人民醫院三病區主任,曾在2014年防控H7N9禽流感工作中及時處置疫情,成功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成為全省首例救治成功的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疫情發生後,江濱主動請纓到一線抗擊“病魔”,他說:“在緊要時刻,共產黨員應當衝鋒在前義不容辭。”

和江濱並肩作戰的徒弟譚德祥今年才30歲,也是一名共產黨員。6年前,譚德祥大學畢業後與江濱在同一個科室上班,得到了師傅的傳幫帶。半個多月來,師徒倆就一直奮戰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守護病人,一起會診、討論治療方案,一起為留觀患者取樣送檢。

“師徒檔”每天穿著悶熱的防護服、戴著口罩、護目鏡,在隔離病房裡一查房就是三、四個小時,最忙時從一大早查房到中午十二點才能休息。在1月24日農曆除夕之夜,萬家團聚之時,師徒倆在感染科發熱門診值夜班,大批從外地回家過年的群眾來院篩查,接診了一波又一波患者,一直忙到凌晨4點多才稍作休息,早上7點又起來為留觀患者查房診治。

“隔離病房內不能開空調,寒氣刺骨,而防護服非常悶,虛汗浹背。”譚德祥說,每次下班取下N95口罩,臉頰上都是凹陷的紅色印跡。

有著4年黨齡的王娟,今年32歲,是江永縣第二批進入感染科隔離病房工作的醫務人員之一,每天都要穿著三級防護服,到隔離病房為留觀的患者做治療護理,觀察病人病情變化。王娟說,每次都要花上30多分鐘,把隔離衣、防護服、護目鏡、N95口罩、橡膠手套等裝備戴上,不能留有一點空隙。

據瞭解,醫務人員要“全副武裝”才能進入隔離病房,期間,不敢喝水、不能吃飯,連上廁所都得憋著。護士高燕娟不好意思地說,下班脫掉工作服發現自己的內衣居然還可以擰出水來,一天下來都沒有喝口水。“臉上的皮膚被勒出一道道紅紅的印子,有點難看”。

從1月20日開始,江永縣人民醫院感染科發熱門診每天要診療大量患者,最多的一天高達96人次。現在大部分接診留觀的疑似患者已經解除了隔離。每解除隔離一位患者,醫務人員就長出一口氣,心情就會好一些。

在江永縣人民醫院像江濱、譚德祥、王娟這樣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有很多很多,有的是共產黨員,有的是入黨積極分子。他們自願用生命為群眾健康保駕護航,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醫生“扶危渡厄,醫者擔當”的崇高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