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時評丨守望相助,共築溫暖之城

新聞時評丨守望相助,共築溫暖之城

處於抗疫最關鍵之時的浦江,需要我們共克時艱,嚴規之下宅在家中的普通群眾更需要我們守望相助。我們呼籲,全社會大眾共同努力,值非常之時把浦江打造成一座溫暖之城、力量之城。

守望相助,需要我們團結齊心。這是一場全民戰“疫”,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就是病毒。戰“疫”當前,困難很多,只有守望相助、凝心聚力,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形成一個團塊,我們才有希望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要摒棄“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念頭,在戰時狀態既堅決做到自己不串門、不集聚、不外出,也引導教育鄰居在非常時期溫暖互助。越是艱難的時候,越需要熱情昂揚的責任心,多些關心幫助,少些冷眼旁觀。

守望相助,需要我們寬容理解。在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我們要保持理性心態,嚴守法律底線,少指責抱怨,少言語論戰,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疫情防控關鍵處,實打實做出自己的貢獻,努力把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我們要發揮守望相助精神,創造更多的方式,用溫暖的心靈融化隔閡與堅冰,共同打造溫馨、健康、充滿力量的的好鄰居、好小區和好社區。被隔離的東方和園八棟樓裡,平時少有往來的鄰居在共同困難面前成了溫暖大家庭,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證。

守望相助,需要黨員幹部挺身而出。黨員幹部是老百姓的主心骨,各級黨組織是疫情防控的戰鬥堡壘。在疫情管控力與傳播力賽跑的最緊要關頭,需要黨員幹部們主動站出來,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在共患難的時候,我們看到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正守望相助,傳遞著人世間的溫暖:平一村黨員朱希根主動為居家隔離對象打理梨田和餵雞,當好第二“飼養員”;花橋鄉12個紅色代跑團“跑腿”不停歇,讓山區百姓放寬心在家……一幕幕暖心的畫面在不同的戰場上演,驅走寒風病魔。我們也希望這種畫面能越來越多。

守望相助、共度時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維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的堅強保障。氣需鼓,不可洩,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們更需堅定信心,凝神聚力,共同打贏這場不能輸的戰鬥,讓群眾遠避災禍,讓患者重獲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