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结束想减肥,别把自己逼的太紧——警惕横纹肌溶解症

讲个恐怖故事:等疫情结束,全国人均胖五斤!!!(要不是奋战在疫情前线的英雄们,因为劳累过度体重骤减拉了平均分,估计不止五斤)

每逢佳节胖三斤

春节都不长点膘的人,我问问你:你对得起死去的鸡鸭鱼肉吗?

春天不减肥,夏天无处躲藏的肉该放到哪去?!露脐装穿不穿?

因此,我今天就立了个FLAG:等疫情结束,一定要在三个月内甩掉这身膘。

关于减肥,我一直是提倡运动,而不是节食(主要是不想委屈自己这张嘴)。

要在短时间内让体重迅速下降,有人选择克制饮食,有人选择大量运动,当然还有一些奇门妖术,神药,我不了解,不评论。

新冠肺炎结束想减肥,别把自己逼的太紧——警惕横纹肌溶解症


我想聊聊大量运动可能出现的一种疾病——<strong>横纹肌溶解症。

它并不少见,且极易被漏诊、误诊,患者有时因为尿颜色改变挂了泌尿科,有时因为发热去了呼吸科,有时是晕厥被送去了神经内科,尤其是夏天出现高热晕厥,被误诊为中暑的非常常见。

还有因为肌肉疼痛挂了骨科的,我就曾接诊过几例由于肌肉酸痛为首发症状的年轻人,无一例外,均有大量超负荷的运动史。

发病原因

1.<strong>运动及肌肉过度活动

2.挤压与创伤、烧伤

3.电击、高热、酒精中毒等

4.非物理性因素:药物、毒物、感染、电解质紊乱、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就是过度的超负荷运动使肌肉的横纹肌细胞受损,细胞内容物 如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释放入血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新冠肺炎结束想减肥,别把自己逼的太紧——警惕横纹肌溶解症


临床表现

肌肉疼痛、肌肉硬度增加、肌肉“注水感”(大腿小腿肌肉多见),乏力,尿色深。

尿色颜色变化依据肌红蛋白浓度的高低可分为洗肉水色、酱油色、可乐色、 茶水色等,据有学者报道称出现酱油色尿时肌酸激酶(CK)多在10 万 U/ L以上。

部分严重患者可伴有暂时性意识丧失、昏迷、谵妄等,还可出现高热晕厥、大汗脱水,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并发症:可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而危及生命,高钾血症、低钙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等。

新冠肺炎结束想减肥,别把自己逼的太紧——警惕横纹肌溶解症

检查

1)肌酸激酶(CK):一般认为,超过正常上限5 倍即1000U/L 以上并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为主,诊断横纹肌溶解症就有意义。超过10000U/L 则高度提示可能发生急性肾衰竭。肌肉损伤后的12 h 内肌酸激酶便开始升高,1-3 天达高峰,3-5天后开始逐渐下降。若肌酸激酶下降缓慢提示可能存在进行性的肌肉损伤。肌酸激酶升高的幅度与运动持续时间及强度正相关,高强度长时间运动,肌酸激酶会大幅升高,因此肌酸激酶是反应肌肉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2)肌红蛋白:肌红蛋白敏感性不高,阳性对横纹肌溶解症有诊断价值,但阴性不能排除。

3)血生化:可出现血肌酐、尿酸、尿素氮等指标升高, 高钾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4)影像学检查:超声提示肌肉纹理模糊、紊乱,以 回声增强为主;CT 显示肌肉肿胀、筋膜增厚;MRI 提示肌肉信号增高。

新冠肺炎结束想减肥,别把自己逼的太紧——警惕横纹肌溶解症


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多脏器功能障碍,则预后极差,治疗困难。

预防

(1)平常不太运动及训练的人,在进行大量运动训练前,要严格控制运动时间、强度,要有一个适应性训练过程。(比如今年春节,宅了近一个月,疫情一结束就迫不及待的跑20公里,就非常危险)

(2)身体虚弱时如刚刚大病初愈,则应休养为主,忌高强度运动。

(3)避免在高温无风的环境中进行大运动量训练。

(4)运动前、运动时、运动后,记得及时适量补充足够的水份和电解质。

(5)运动后若出现发热、晕厥、恶心呕吐、小便颜色变化等应立即降温、补液,降温非常重要,并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早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