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戰“疫”十五天

武威戰“疫”十五天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李衛泰攝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伏潤之

武威,河西走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一直以來是車水馬龍的交通要道。

一場突如其來的“戰鬥”,在2020年歲初打響。

這是一場一呼百應的人民阻擊戰,武威市超過5萬名黨員幹部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外防輸入,內防擴散;180萬武威群眾,響應號召不外出、不聚會,以實際行動為戰“疫”加油鼓勁。

這也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攻堅戰。如此嚴峻的疫情,幹部們沒見過,群眾也沒見過。武威戰“疫”,除夕前嚴密部署,將行業、區域、職能捏成一個整體,將性別、年齡、工種合成一個堡壘。於是,過去15天,記者在武威看到,3700多個黨員先鋒隊將黨旗牢牢插在河西走廊的入口,不讓疫情蔓延。這還不夠,村幹部、志願者、群眾紛紛上陣,正把防線越扎越緊,形成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鐵桶效應”。

過去15天,記者在武威各縣區、鄉鎮看到,數不清的人正在拼了命防控疫情。

疫情還在繼續,但有他們在,沒有哪個冬天無法逾越。

快速啟動,早防早控,全員防控

1月22日,傳統春節即將臨近。

武威市天祝縣華藏派出所的幹警們接到通知,緊急動員進行疫情防控。“我們派出所52名同志全部取消休假,下午就在主要路口設立了6個卡口,對進出車輛進行排查。”華藏派出所所長姚嘉鑫說道。

“當時,大家對疫情的嚴峻程度並不瞭解,認為離我們很遠。”姚嘉鑫說道。然而,隨著我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武威和全國其他城市一樣,一場“城市保衛戰”全面打響。

第一時間,武威市委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市縣鄉三級及時調整充實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由黨政主要領導擔任“雙組長”,設立“一辦八組”開展工作。

1月23日起,武威市暫緩舉辦春節期間各類聚集性活動,暫時關閉全市公共文化體育活動場館;

1月27日起,暫時關閉景區景點和網吧等文化娛樂場所,暫停運行長途客運班線、城區公交;

嚴格控制集體聚餐行為,取消265家集體餐飲單位18961桌宴席,232個活禽現場宰殺經營店全部關停;

……

各個路口、車站、醫院等重點部位和領域,路不漏點、車不漏人、戶不漏查;

1月26日,天馬黨建網向全市各級黨組織、廣大共產黨員發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倡議書》。

黨員幹部立刻行動,這個春節,武威市成立167個臨時黨組織、組建黨員先鋒隊3500多個,3.67萬餘名黨員直接參與疫情防控戰役,1.3萬餘名在職黨員“就近參戰”及時補充防控力量,所有卡口做到了24小時值守。

2月2日,記者在採訪時遇到天祝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二中隊副中隊長王隆華,他正在天祝火車站執勤。三頂藍色的帳篷就是他們的陣地,每一位下車的旅客都要進行體溫監測並核查身份證等信息。這個工作,要從早晨第一班車開始持續到夜裡9時多。這位“90後”的小夥子並不覺得苦,他說:“作為警察,這是我們的分內職責,沒什麼好說的。”打開手機,他給記者看自己的結婚照。“今天是我結婚的日子,我愛人也是警察,此刻她也在崗位上值守。”

大喜的日子,兩位年輕的警察發了一個朋友圈,就當舉行了婚禮。

在武威採訪時,這樣的故事隨處可見。不分職業、年齡、崗位,一批又一批普通幹部放棄假期,走上街頭路口,設點防控,阻擊疫情。

武威战“疫”十五天

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嚴防死守

過去半個月,記者先後三次實地感受武威市嚴防嚴控嚴密的程度。

1月28日和2月2日,記者在G30高速公路天祝收費站看到,非本地車輛均會被勸返。在排隊登記測溫時,記者瞭解到,天祝縣疫情防控期間實行三確認:確認外來人員信息,確認所去鄉鎮,確認具體家庭住址(登記信息中即落實)。兩反饋:外來人員當即與接洽人取得聯繫確認反饋後放行(本人電話打通後登記信息人員落實),鄉鎮社區落實到家電話反饋交通檢疫組(鄉鎮社區落實)。一見面:村組、社區上門見面並明確告知其居家至少留觀14天(鄉鎮落實)。

武威战“疫”十五天

通過上述舉措,實現了現場防控和後續追溯的目的。

外防輸入上,武威通過“保、優、防、督”,最大限度切斷疫情傳播途徑,把牢把好第一道關口。“保”,深入落實“一斷三不斷”工作要求,確保疫情防控重點物資運輸通道暢通,人民群眾正常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優”,做到監測佈局高效優質。對全市3877個交通檢測站(點)設置進行優化,1月28日零時起,暫時關閉G30連霍高速、G3017金武高速和G569北仙高速等7個出入口;1月29日24時起,臨時關閉G2012營雙高速土門服務區、G3017金武高速雙城服務區。“防”,做到交通管制防控有力。開展24小時不間斷疫情防控,對過往車輛嚴格進行全面登記、消毒和通風處理。對體溫超過37.3度的人員,採取分檢隔離和移交檢查。對外省或疫區來武人員進行全面排查、詳細建檔,移交當地鄉鎮、街道、社區進行管控。“督”,整合公安、衛生防疫、農業農村、林草、交通等部門工作力量,統一調配管理,成立檢查督導組,深入各交通檢測點進行全面督導檢查、明察暗訪,督促各縣區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檢查和糾正防控工作中的問題,壓緊壓實防控工作責任,確保防控責任落實到位。

內防擴散,武威市把農村和城市社區作為重中之重,採取“四查”方式,構築全域抵禦疫情的嚴密防線。運用智慧武威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比對,篩查出在武威活動的武漢、湖北籍車輛103輛。人社、教育、交通、衛健等部門按照各行業職責和管理權限,全面排查返鄉務工人員、學生及其他外來人員。發動農戶自查。村莊只留一個出入口,鎮村幹部、衛生院醫護人員和當地農戶駐點輪班值守,24小時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篩查、車輛信息登記,及時勸返走親訪友群眾,禁止非本村車輛進入,做到路不漏點、車不漏人。社區網格排查。對城市社區、住宅小區實施網格化管理,對所有進出人員進行全天候體溫監測、車輛排查、信息登記,逐院逐樓逐戶排查篩檢來武返武人員,確保不落一例、不漏一人。

過去半個月,武威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連續發出10份通告,以更嚴更細更實的舉措,為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支撐。

群防群控,土“新”結合,人民戰爭

疫情發生以來,武威市各縣區紛紛推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防控知識,勸導群眾居家留守,不聚集。

從涼州區的“涼州賢孝”宣傳抗擊疫情知識,到民勤縣“土”話廣播走紅網絡,從古浪縣大喇叭根植每一寸土地,到天祝縣“三句半里說防控”,這些群眾樂於接受的宣傳方式,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武威战“疫”十五天

“土”辦法有用,新方法更可行。當前,疫情形勢嚴峻,武威市派出督查組,督查所屬縣區鄉鎮檢查、值守、測溫等是否落實。以往,這類督查耗費時間並且督查面有限。2月2日下午,在武威市電信大樓“智慧武威”大數據中心,督查組足不出戶,便將整個武威市“盡收眼底”。究其原因,大數據“參戰”使得防控疫情變得更加準確和高效。

據瞭解,目前,智慧武威指揮中心已對接各類視頻資源9550路,對所有高速路口、省縣道交叉路口及全市行政村入口、城市社區、賓館、酒店、學校、醫院、水庫、供暖、加油加氣站、超市等重點區域進行實時監控。疫情防控期間,能夠及時瞭解全市交通出行、醫療保障、居民生活物資的儲備、調度和保障供應情況。同時,大數據中心整合各類數據資源,將數據分析轉化為統籌協調的重要參考,使得城鄉社區防控更加精細化。

不但如此,疫情防控,外來人員登記、追溯是關鍵。日前,記者在武威城區採訪時發現,疫情剛發生時,一個本子一支筆的登記模式在武威市已經逐漸被掃描“二維碼”取代。2月3日開始武威市在全省率先啟用了智慧武威疫情防控實名登記系統,全市境內所有疫情檢測點的來訪人員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登記系統填報個人信息後進行操作。個人信息精確到村組社區,初次輸入信息後自動生成電子版,再次登記時僅需點擊獲取地址即可提交。完成整個登記流程不到1分鐘,而且可以多人同步填寫,人員出入時間精準,便於追蹤查證,對市外戶籍人口進行紅色特別標識,提醒檢測點工作人員嚴格防控預警。

同疫情的戰鬥還遠未結束。武威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複雜。武威市將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嚴防死守,落實落實再落實,再嚴再實再細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進一步補齊短板、堵塞漏洞,形成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鐵桶效應”,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同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將有條不紊組織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項目開工復工和賓館酒店、餐飲行業、集貿市場等恢復運營,確保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