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新冠”特殊時期,我要不要給寶寶斷奶?

最近微博裡,很多媽媽都在問我這個問題:“我馬上要去上班了,要不要給寶寶斷奶?

”字裡行間,能看出媽媽的無奈與許許擔憂。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吧。

媽媽擔心繼續給寶寶哺乳,會把外面帶回來的病毒傳染給寶寶。但我想問媽媽,如果不餵母乳了,你回家後會不會抱寶寶、陪寶寶玩?相信絕大部分媽媽的回答都是“會的”。

那其實要不要給寶寶斷奶我們就已經找到答案了,即使不餵奶,如果你的身上真的帶有病毒,在你跟寶寶親密接觸的過程中,病毒依然會傳播給寶寶啊。


目前發現新冠病毒的傳染方式是這三種:

直接傳播———病人噴、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氣體近距離接觸直接吸入,可以導致感染。

氣溶膠傳播———氣溶膠傳播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

接觸傳播

———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

如果母乳媽媽本身並未疑似或確診,把外面病毒帶回來傳染給寶寶的方式一般是接觸傳播。所以只要做好了防護,是可以阻斷新冠病毒接觸傳播的

現在是“新冠”特殊時期,我要不要給寶寶斷奶?

繼續母乳餵養究竟有什麼好處?

(以下結論來自uptodate)

對寶寶而言

母乳餵養可以使寶寶直接受益,同時有潛在的長期益處,即使是在離乳後也會表現出來。

1.直接的益處包括:改善胃腸道功能、宿主細胞防禦系統(免疫功能)、預防母乳餵養期間的急性疾病(如中耳炎)。

▲ 改善胃腸道功能:很多母乳中的成分刺激胃腸道的成熟和有加強胃動力作用,它們會使胃腸道更加成熟。別的一些因素會減少壞死性腸炎和其它一些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 降低呼吸系統疾病:母乳餵養較配方奶餵養寶寶發生呼吸系統疾病的機率更低,雖然母乳餵養的這種保護力在寶寶一歲以後減弱。

▲ 中耳炎發生率更低:母乳餵養較配方奶餵養寶寶發生中耳炎(包括複發性中耳炎)的機率更低,尤其在寶寶兩歲內。母乳親喂比母乳瓶喂預防中耳炎的效果更好。

▲ 降低尿路感染機率:母乳餵養較配方奶餵養寶寶發生尿路感染的機率更低。

▲ 減少敗血症發生率:在早產兒中,母乳餵養可以減少敗血症的發生率。

現在是“新冠”特殊時期,我要不要給寶寶斷奶?


2.長期的益處(是在即使離乳以後也會獲得的)

▲ 降低肥胖發生率:母乳餵養可能可以降低肥胖的發生率。

▲ 減少癌症發生率:母乳餵養可以減少兒童期癌症總髮生率,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研究發現不管吃到的母乳量有多少都有這種保護作用。

▲ 降低成年後的心臟病:母乳餵養在這方面的保護力數據上有些衝突。有限的數據證明母乳餵養會降低成年後的心臟病的發生率,比如血脂異常、肥胖等。

▲ 減少咬合不良發生率:母乳餵養可以減少牙齒咬合不良的發生率。

▲ 降低過敏性疾病發生率:母乳餵養可能可以降低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然而證據不是很充足可信。

▲ 降低糖尿病發生率:母乳餵養可以明顯降低1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同時也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

▲ 神經系統發育結局:雖然有些研究已經顯示母乳餵養可能對神經系統發育有好處,但長期的獲益還不是很確定。

▲ 認知發展:很多研究顯示母乳餵養可以輕微改善兒童期和成年後的認知發展。


一個研究調查了一組成年人(平均年齡27.2歲)經過兩組認知測試後,去除了干擾因子, IQ平均值如下:

母乳餵養≤1個月: 99.4

母乳餵養≥1-3個月: 101.7

母乳餵養4-6個月: 102.3

母乳餵養7-9個月: 106.0

母乳餵養>9個月: 104

有人對這個數據有疑惑,我嚴格摘錄了文獻中的數據,可以理解為母乳餵養對提高兒童認知發展有幫助,但並不是說喂的越久,孩子就會越聰明。

▲ 視覺能力:無論是早產兒還是足月兒,母乳餵養均較配方奶餵養對於視覺能力的發展有利。

▲ 聽覺能力:對於早產兒,母乳餵養較配方奶餵養對於聽覺能力的發展有利。

▲ 兒童行為發展:母乳餵養四個月或者更長時間與5歲時更少的行為問題有關。

▲ 減少壓力:母乳餵養就像鎮痛劑,因為它是母子之間聯繫的紐帶,寶寶經歷疼痛時會有更少的壓力,泌乳的重要激素催產素和泌乳素對於壓力的緩解有很大作用。

現在是“新冠”特殊時期,我要不要給寶寶斷奶?

對媽媽而言

1.在哺乳期間可以:

▲ 促進子宮復原:因為哺乳時同時會有催產素釋放,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復原。

▲ 減少媽媽的壓力:泌乳的重要激素催產素和泌乳素對於壓力的緩解有很大作用。有研究發現母乳餵養較配方奶餵養更少出現寶寶被暴力對待。

▲ 體重下降:母乳餵養體重下降更快。

▲ 延遲產後排卵:母乳餵養延遲產後排卵,但不能把它看成一個完整有效的避孕方法


2.媽媽也可以長期獲益

▲ 癌症:母乳餵養降低乳腺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風險。

▲ 骨質疏鬆:並不是很確定母乳餵養是否降低骨質疏鬆的發生機率。雖然很多研究發現哺乳會增加媽媽的骨密度,但是其它研究並未發現哺乳與媽媽骨密度的關係。

▲ 心血管疾病:母乳餵養可能會降低媽媽得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等。

▲ 糖尿病:不管媽媽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母乳餵養都會降低媽媽將來患2型糖尿病的機率。


母乳餵養帶來的經濟效益

【對於家庭】

省下了奶粉錢,大約每年幾千-1萬元,減少了因為寶寶生病需要去看醫生和住院的費用,減少家人因為寶寶生病而不能工作的時間。

【社會效益】

除了減少家庭的購買配方奶的開支以外,還可以減少政府對於醫療的財政支出。相比較從未吃過母乳的寶寶,母乳餵養≥三個月的寶寶更少去醫院,用藥,住院。全母乳餵養寶寶較從未吃母乳的寶寶可以節省20%的醫療費用。


一歲後的母乳還有沒有營養?

有!

對擠出來的乳汁研究後發現,1歲以後的母乳含有更多的脂肪和能量。( Mandel 2005, Pediatrics)


在第二年裡 (12-23月齡), 448mL 母乳可以滿足寶寶:

★ 29%的能量需求

★ 36%的鈣的需求

★ 75%的維生素A的需求

★ 76%的葉酸的需求

★ 94%的維生素B12的需求

★ 60%的維生素C的需求(Dewey 2001, Pediatr Clin North Am.)


另外,繼續母乳餵養超過1歲的寶寶,TA 會更少生病、更少過敏、更加聰明、性格更加獨立。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於母乳餵養的建議都是:

前六個月純母乳餵養,之後添加輔食,喂到寶寶兩歲或以上。

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

前六個月純母乳餵養,之後添加輔食,繼續哺乳至1歲。之後由媽媽和寶寶決定想要喂多久。

1歲後的母乳依然有營養和免疫因子,能夠讓寶寶少生病,減少去醫院的幾率,無形中不也是保護了寶寶,減少去醫院被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嗎?

現在是“新冠”特殊時期,我要不要給寶寶斷奶?

特殊時期,繼續母乳餵養需要注意什麼?

1、媽媽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儘量避免接觸到病毒

2、媽媽回家後,洗澡,換衣服再跟寶寶接觸。外面的衣服及時清洗,不要讓寶寶接觸到。

3、如果所在城市疫情嚴重,或者媽媽工作的環境中有可能接觸到病毒,媽媽在跟寶寶接觸時也戴上口罩,一定要勤洗手,且用正確的方式洗。

4、不要跟寶寶共用杯子、餐具等,也不要共同吃同一個食物。寶寶的食物跟大人的分開。

現在是“新冠”特殊時期,我要不要給寶寶斷奶?

媽媽上班時要不要背奶?

這個問題需要根據媽媽在什麼地方上班,工作地點是否是可能接觸病毒的高危場所來決定。

比如有媽媽告訴我,她是護士,在發熱門診上班,就要擔心會不會在吸奶的過程中接觸到病毒,我會建議媽媽可以吸奶或手擠奶,主要為了維持泌乳量,但吸出來的奶就不給寶寶吃了。

如果媽媽所在的地方很安全,周圍同事也沒有疑似病例,完全可以在注意衛生的前提下,吸奶出來儲存好,下班揹回家給寶寶吃。

現在是“新冠”特殊時期,我要不要給寶寶斷奶?


媽媽疑似或者確診感染了病毒還能不能哺乳?

目前關於新冠肺炎與母乳餵養的指南並不多。1月2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臨時指南:“對症狀輕微的疑似新型冠狀病毒(nCOV )感染者的家庭護理和接觸者的管理。”

現在是“新冠”特殊時期,我要不要給寶寶斷奶?

網址:www.who.int › 20200120-ncov-home-care-infected-patients

其中有一條建議涉及母乳餵養:“家庭成員應住在不同的房間,如果不可能,與病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離(如睡在單獨的床上)。 對於一位母乳餵養的母親可能要例外考慮。考慮到母乳餵養的好處和母乳在其他呼吸道病毒傳播中的作用很小,母親可以繼續母乳餵養。

母親在接近嬰兒時應戴上醫用口罩,並在與嬰兒密切接觸前小心洗手。她還需要應用本文件中描述的其他衛生措施。 “輕微症狀”指的是:有低燒,咳嗽,全身不適,流鼻涕,咽喉痛等症狀,但是沒有任何下列警示症狀,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呼吸道問題加重(如有痰液或者咯血),胃腸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瀉,同時沒有精神狀態上的變化,如精神錯亂,嗜睡等。

同濟醫院兒科(湖北省兒童醫學中心)聯合撰寫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新生兒管理指導意見(第一版)》和《兒童家庭防護措施》中提到:“新型冠狀病毒是否通過胎盤垂直傳播或者出生後通過母乳餵養傳播仍不清楚。”

現在是“新冠”特殊時期,我要不要給寶寶斷奶?

疑似產婦及未痊癒的確診產婦不建議母乳餵養。

對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母親,出生後新生兒立即按病毒感染流程隔離觀察兩週,不餵母乳。

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可隨大鼠乳汁分泌,人類乳汁是否含有該藥尚不確定。因此,服用該藥期間不應母乳餵養。”

《妊娠期與產褥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專家建議》中提到:“目前不能確定是否有母胎垂直傳播,新生兒應隔離至少14 d,在此期間不推薦直接母乳餵養。建議母親定期擠出乳汁,保證泌乳,直到排除或治癒2019-nCoV感染後才可行母乳餵養。”

現在是“新冠”特殊時期,我要不要給寶寶斷奶?

事實上,目前已知的絕大部分病毒都不會經過乳汁傳染,比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所以新冠病毒經乳汁傳染的可能性應該也不大,且目前臨床也沒有發現經乳汁傳播的案例。但是研究還很有限。

綜合目前出臺的指南,我的建議是:如果母乳媽媽只是症狀輕微或只是自己擔心被新冠病毒感染,可以繼續母乳餵養,媽媽一定要做好防護。

但如果經醫生評估後高度疑似/確診冠狀肺炎的媽媽,可以考慮暫停哺乳,可以根據身體狀況每天保持一定的頻率吸奶,維持住乳汁量。待病毒轉陰後再繼續哺乳。

特殊時期,我知道每位母乳媽媽都特別不容易,除了疾病帶來的不安和焦慮還會面臨很多的哺乳問題。


☆ END ☆

圖片來源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