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可以吃米飯啊?

伊寧玄雪


幾個月的嬰兒可以吃米飯呢?

我們這邊幾乎家家戶戶都吃米飯,所以孩子接觸的也比較早,一般六七個月以後很多大人習慣吃飯的時候也給孩子塞幾粒給孩子嚐嚐,正常1週歲以內還是以奶為主,一週以後添加輔食一般是把米煮的爛爛的在給孩子吃。

一歲半以後才開始吃幹米飯,我女兒一週二左右開始很喜歡吃乾飯,家裡爺爺奶奶說是太小了,怕攪不爛腸胃又很細擔心孩子吃了不吸收,腸胃受不了不讓過早的孩子吃,所以一歲半以後吃的幹米飯也是偶爾,我們是從兩歲以後跟我們大人一起吃乾飯沒有在另外煮,斷奶以後幾乎輔食都是粥燉得很爛的那種,偶爾有吃米糊,所以幾個月的嬰兒儘量以奶為主,一歲以後再接觸粥乾飯這些比較好。


家有小女葉心心


大米飯是最常見的主食之一,一般在10—11月齡的寶寶家長們就可以適當地給寶寶嘗試米飯了。(但請注意、請注意:此時期可以添加的米飯是軟米飯哦,不是大人吃的那種稍硬的米飯)

此時期是鍛鍊寶寶咀嚼能力和吞嚥能力的黃金期,寶寶也已經適應了一段添加輔食的日子,輔食的性狀可以慢慢過渡到小顆粒咀嚼了。另外米飯的豐富營養物質,也是寶寶身體發育所需要,適當時候給寶寶添加進這一輔食,可以為寶寶的身體發育提供更全面豐富的營養物質。

寶寶到了可以嘗試米飯的時候,這自然意味著寶寶又長大了一些,但並不代表著可以給寶寶隨便吃,任意吃。寶寶吃米飯還是有講究的:

首先是軟硬度,剛開始添加米飯,肯定是要軟米飯。我們大人吃的那種米飯就不要輕易給寶寶嘗試了。軟一點的米飯能讓寶寶更容易嚼碎和吞嚥,也有助於消化。其次是飯量。過去很多家長覺得寶寶喜歡吃米飯、會吃很多米飯很好,這樣長得快長得胖,可若是長期以此,會給寶寶的腸胃消化造成負擔。米飯不是給寶寶喂得越多越好,正常飯量即可,寶寶不吃了就不要強制再喂。最後是千萬不要大人嚼碎了米飯在餵給寶寶吃。一是不衛生,二是這樣子影響寶寶咀嚼力的鍛鍊。

我是在全職育兒路上越走越遠的傲嬌喵嗚,歡迎你們在評論裡分享你們的育兒小經驗。當然也非常歡迎你們給我點贊贊贊喲……

喵嗚做輔食


孩子多大可以吃米飯。具體需要看孩子的咀嚼能力和腸道的消化能力。正常情況下,一歲後孩子就可以吃米飯,但是是軟飯,介於米飯和粥之間,可以用湯泡飯給孩子吃。一歲半之後,就可以和大人吃同樣的米飯了。但是因為很多媽媽的過渡保護,很多孩子一歲半吃的可能還是軟飯。



媽媽要注意的是,給孩子添加輔食的目的之一,就是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所以在寶寶八九個月大的時候,寶寶的輔食就要從泥狀過渡到顆粒狀。顆粒狀的食物可以鍛鍊寶寶用牙床去嚼碎食物。在一歲之後,要逐漸過渡到大顆粒的食物。輔食的性狀要跟隨孩子的年齡及時改變。

孩子的咀嚼能力需要舌頭、口腔、牙齒、臉部肌肉以及嘴唇的配合來完成的。所以在孩子不同的月齡就要提供給孩子不同性狀的食物,如果媽媽過渡保護孩子,經常給孩子吃糊狀的食物,那麼寶寶的咀嚼力不能得到有效鍛鍊。孩子就會有以下表現:

1.只喜歡去喝奶,不喜歡吃別的食物,或者只喜歡吃糊狀的食物,對其它食物不感興趣。許多媽媽會認為是孩子厭食,有可能就是孩子咀嚼能力不夠。

2.吃東西的時候經常出現乾嘔,咽不下去的情況,吐出食物就不在乾嘔,就是因為食物咀嚼的不夠碎,咽不下去。

3.不愛吃硬的食物,就喜歡吃軟的好咀嚼的食物。朋友的孩子從來不喜歡吃瘦肉,只有做成肉沫的時候才吃瘦肉,以為是孩子挑食,後來才聽醫生說是咀嚼能力不夠,原來是孩子奶奶喜歡喝養生粥,孩子小時候一天三頓兩頓都是粥,導致咀嚼能力不夠。

4.很多孩子到了該換牙的時候,乳牙沒有掉,卻長出新的牙齒,就是因為不喜歡啃硬的東西,對牙齒用的不夠。導致新牙萌出,長歪。

所以媽媽們在孩子一歲後,輔食可以開始慢慢從軟飯向正常的米飯來過渡。不要總是讓孩子吃過於軟爛的食物。


豌豆媽媽育兒


米飯是南方家庭常見的主食,我家女兒是母乳餵養,6個月左右開始添加輔食,大概在10個月左右開始吃米飯,不過量比較少,那階段還是以母乳為主。

那麼,幾個月的嬰兒可以吃米飯?

通常我們把6個月之前的寶寶稱為嬰兒,在這個階段寶寶是不能吃米飯的。因為六個月之前的寶寶消化和吞嚥能力都非常弱,牙齒也沒有發育。

母乳餵養的寶寶滿六個月之後才開始吃輔食,而奶粉餵養的寶寶滿四個月後才開始吃輔食,從米粉、米糊之類的開始,然後逐漸過渡到果泥、菜泥等。待寶寶一歲左右,才開始吃些濃稠的米粥,配些肉末、魚末等增加營養。

寶寶真正開始吃軟米飯,那就要等到1.5歲之後,還要綜合寶寶長了幾顆牙、寶寶的吞嚥能力和消化能力如何再決定。如果寶寶平時對米飯特別感興趣的話,家長也可以給幾粒軟米飯讓寶寶咀嚼,鍛鍊下咀嚼能力。

你好,我是希媽,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孕期知識分享、0-6歲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討論!

希媽育兒


寶寶多大可以吃白米飯

寶寶在一歲以下時腸胃的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儘量的選擇進食稀飯,奶粉等為宜,應該在一歲一歲才選擇進食米粉為宜,儘量的循序漸進,慢慢的增加,讓寶寶有個適應的過程。

寶寶過早吃白米飯的危害有哪些

第一,影響鈣吸收,發育緩慢。“味道好”的飯菜口味都相對比較重,攝入的鹽含量非常容易超標,這會影響寶寶對鈣離子的吸收,從而導致發育緩慢。其次,鹽攝入過多也會增加腎負擔,增加寶寶患病的風險,所以,寶寶在1歲前並不建議吃鹽。

第二,偏食、增加腸胃負擔。在寶寶發育時期,過多攝入這些重口味的食物,容易讓寶寶養成偏愛某種味道的偏食行為。這種習慣養成,不僅容易營養不良,也會因為喜歡的重口味食物攝入過多,給腸胃增加負擔,未來健康風險堪憂啊!

綜上所述,寶寶不可以過早吃白米飯,寶寶可以吃一些母乳,米粉。其實寶寶的飲食離不開爸爸媽媽的指導,爸爸媽媽要培養寶寶不挑食,均衡飲食,健康飲食的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適當做一些運動,增強體質。

等寶寶三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學習的興趣啦,我兒子也是這個時候開始認的字,一開始用了各種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沒想到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不要擔心手機對眼睛不好,裡面能設置學習時間,培養用眼習慣。你百度搜索【貓小帥識字】、挺不錯的,我兒子用了1年多了,認字比其他小朋友多。他特別喜歡,還經常要給本寶媽講故事,暖心。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辣眼睛的大腦斧


通常來說,寶寶6個月以後可以逐步嘗試嬰兒米粉、大米粥等,1歲左右可以嘗試軟米飯。

寶寶到了一定的6月齡以後需要添加輔食,但大米含鐵不高,在我國有了強化鐵的米粉。當然,由於國情不同,並非所有國家都強調米粉一定的強化鐵,如德國的本土的米粉就不需要強化鐵。但由於6個月以後寶寶,尤其母乳餵養,面臨缺鐵的風險,如果沒有給寶寶提供強化鐵的米粉,就需要注意富含鐵的肉泥攝入。

1. 不同月齡,性狀不同

如果從6個月以後開始添加大米,當然從營養角度考慮,最好的選擇市售的高鐵嬰兒米粉,應該是泥糊狀,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8個月以後,可以逐步過渡到更加厚實的稠粥,當寶寶1歲以後,可以嘗試軟米飯,比我們吃的要明顯的軟一些,如果寶寶嘗試的是大人的米飯, 需要再加點熱水泡軟一些。等寶寶2歲以後,就可以嘗試接近成人的米粉,但仍然不能太硬。從量上來看,以250~300毫升的碗為參考,可以從1/4碗、半碗、到一碗不等。

當然,有的家庭從寶寶6個月以後,就開始給寶寶熬大米粥,非常蓉蓉的那種,但需要注意及時給寶寶添加富含鐵的輔食,尤其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不及時添加富含鐵的輔食,寶寶容易患缺鐵性貧血。如果選擇的市售嬰兒米粉,最好選擇不額外加糖的,而是原味的。當然,可以等寶寶8個月以後,做一些肉末菜粥或肉末菜麵條。

2. 小米、燕麥營養價值更高

從營養角度,小米、燕麥的營養價值更高,小米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鐵是大米的2倍多。燕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鐵的含量也是大米的3倍,100克燕麥片含鐵7毫克,而100大米含鐵僅2.3左右。因此,可以把小米、燕麥等作為寶寶的主食的一部分。美國兒科學會推薦8個月以後的寶寶就可以攝入燕麥片,以增加全穀類食物的攝入,因此,可以等寶寶8個月以後嘗試點煮得蓉蓉的燕麥片粥。

作者介紹:劉長偉,營養學碩士,南京兒童醫院營養醫師,科普作者,曾發表育兒科普文章200多篇,編著育兒圖書《寶寶分齡餵養指導》、《讓寶寶不生病》、《從母乳餵養到輔食添加》、《寶貝,早餐吃什麼》。2014年獲得第五屆中國營養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2016年度江蘇十大影響力自媒體微博。


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幾個月的嬰兒可以吃米飯呢?

網上有個新聞說是老人家給滿月的孩子天天餵養米糊,結果導致孩子越來越瘦,5 個月時20多小時無尿,送到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後發現是腎結石並堵住輸尿管導致排不出尿。

這也是因為家長過多給孩子吃澱粉類輔食,孩子消化不了,長期導致的結果。

而除了米糊,粥,米飯的主要成分也是澱粉(需要複雜的糖份)在分解時需要有澱粉酶,澱粉酶含量最高的是口水。

一般建議孩子至少要四個月後才添加輔食,最好在六個月後再添加,而第一個添加的是含鐵米糊,因為米糊顆粒小,好消化。

而粥大概是吃米糊一個月後可以添加,大概在七個月左右。剛開始的粥是比較軟的水多的粥。

到孩子九個月左右,如果孩子已經長出四顆以上的牙齒可以考慮給軟的飯,這些飯是可以輕易用勺子壓碎的。

如果孩子牙齒沒長那麼快一般建議在一歲左右再給孩子添加米飯,而建議可以這樣做孩子的米飯,大家做飯時,把中間的米掏出來一點,就是讓中間的米少一點,煮出來後就發現中間的飯變比較軟,就可以給孩子吃了。

你們家的孩子幾時吃飯?


菁媽育兒


大米粥和米湯有益氣、養陰、潤燥的功能,有益於嬰兒的發育和健康,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消化,並對脂肪的吸收有促進作用,亦能促使奶粉中的酪蛋白形成疏鬆而又柔軟的小凝塊,使之容易消化吸收,大米中所含澱粉顆粒小,口感柔軟細膩,容易消化,比其他穀物更適合孩子的腸胃。

但需要注意大米中含鐵較少,以大米粥為唯一輔食容易造成貧血。最好給孩子選用強化鐵和蛋白質的嬰兒專用米粉。如果熬製米湯,建議選擇糙米。

而寶寶腸胃功能在一歲以內還沒發育完全,儘量以米粉、稀飯、奶粉、其他合適的輔食為宜。等到一歲以後就可以嘗試米飯,循序漸進,慢慢地增加,讓寶寶有個適應的過程。

寶寶要注意不要過早吃米飯,以免造成寶寶的消化不良,在一週內最好吃一些清淡或是好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湯等。

個別寶寶,寶媽們可以在十個月左右把飯煮的軟軟地給寶寶嘗試,前期一定要少量嘗試,觀察寶寶有沒有不良反應。

專家建議

1、按寶寶加輔食的早晚來判斷,四個月就加輔食的話,9個月左右的寶寶已經有能力吃比較軟的米飯了。六個月加輔食的寶寶就需要推遲到1歲左右嘗試米飯了,還有的寶寶雖然輔食加得晚,但吞嚥功能很好,只要寶寶咽得下飯就可以吃米飯了。

2、寶寶開始添加輔食的原則是:從一種到多種,從少量到多量,從稀到稠。剛開始,每種輔食要觀察3-5天,如果寶寶沒有過敏反應,大便也正常,就可以再加另一種了。而且,每種第一天只能喂一點,第二天可以再加量,以此類推。

3、6~12個月就可以吃米飯。寶貝的口腔和腸胃都十分嬌嫩,消化能力很有限,暫時不宜給他們吃纖維太高的食物。在添加含大米主食的時候,要以粥,高蛋白米粉和膨化米食為主,注意質地柔軟,細膩,要充分加熱煮透。

生活小建議

1、寶寶8個月後,如果不喜歡吃粥,而對成人吃的米飯較感興趣,此時也可讓寶寶嘗試吃一些米飯,如未發生等異常現象,以後也可以喂一些軟爛的米飯。給寶寶做米飯時,水多放點,做的軟爛一些。

2、粥可以熬的爛爛的那種,一次別吃太多,由少到多循序漸進但是米飯還是先別吃了·我們都是10個月才開始給吃米飯的,還是單獨用個小碗蒸的軟軟。

3、一歲以後。只是要注意好粗細糧搭配著吃,比如玉米,麵粉類,小米等,都可以變換著給寶寶吃的,這樣才能飲食上合理搭配的,對寶寶的成長都會更加有好處的,最好能配上青菜,肉蛋類營養均衡最重要的。

4、最好三歲之後,寶寶三歲前的食物都單獨準備,不能和大人吃的米飯一樣,因為小孩的消化能力還很有限的。因寶貝的口腔和腸胃都十分嬌嫩,消化能力很有限,暫時不宜給他們吃纖維太高的食物。在添加含大米主食的時候,要以粥、高蛋白米粉和膨化米食為主。

輔食教程

溫泉雞蛋飯

材料:雞蛋3個、雞肉100g、蘑菇少許、水250ml、白飯60g、蒸魚豉油(如果有日本味林更好)少許、鹽少許、澱粉少許

做法:

1、取2個雞蛋打散,加水加蒸魚豉油和鹽調味,預熱烤箱220度

2、烤皿底層鋪白飯

3、雞肉切片,用少許鹽和澱粉稍醃,鋪在米飯上

4、蘑菇切小鋪在雞肉上

5、將雞蛋液淋在上面,蓋上錫箔紙,入烤箱220度烤25分鐘

6、在上面敲一個雞蛋,再蓋上錫箔紙,入烤箱220度烤8分鐘即可

蘑菇焗飯

材料:米飯100g、洋蔥50g、蘑菇100g、火腿/培根40g、油少量、馬蘇裡拉奶酪適量、鹽少量

做法:

1、洋蔥去老皮洗淨切成丁,蘑菇洗淨切成片,火腿切成丁,馬蘇裡拉奶酪擦成絲

2、炒鍋燒熱,放入少量油,放入洋蔥丁炒到透明

3、加入火腿一起炒出香味

4、加入蘑菇一起炒,至熟

5、將火適當調小,加入攪散的白飯,所有材料一起炒勻,加少許鹽調味

6、將炒飯盛入可以放進烤箱的容器,在上面鋪上奶酪絲

7、放入預熱200度的烤箱,上下火烤至奶酪融化稍稍著色即可

淡淡清香豌豆飯

材料:大米、豌豆、捲心菜、香菇。

做法:

1、豌豆洗淨,捲心菜和香姑洗淨後分別切絲

2、大米洗淨,加入適量開水入電飯煲煮飯

3、平底鍋燒熱,倒入適量油,爆香香菇絲後,加入捲心菜絲翻炒,再加入鹽和胡椒粉調味

4、倒入豌豆炒勻

5、打開電飯煲,迅速倒入炒熟的菜和菜汁,稍稍攪拌,繼續燜熟米飯即可。

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很多寶媽都遇到了是否該讓寶寶識字的問題。作為過來人,我覺得應該尊重寶寶的意願,不能強迫他識字。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孩子,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通過遊戲和故事來接觸文字,潛移默化地教會孩子,同時與寶寶多互動,呵護孩子的興趣,讓他真正喜歡上識字。

有些寶媽應該和我一樣平常工作忙,陪伴寶寶的時間少,爺爺奶奶帶孩子可能會遇到口音重,或者不識字的情況,購買讀物沒人陪寶寶互動,寶寶的興致也不高。面對這種情況,給寶媽們推薦一個APP【貓小帥學漢字】,同類型的產品有很多,但是為什麼我就推薦這款呢?因為它課程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哦!

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課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

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置中設置學習休息時間,培養小朋友的用眼習慣哦。


七寸憂傷


父母堂為您解答:

不同年齡階段的寶寶,他們口腔處理食物的方式也是不同的,目前我們一般分為4個階段:吞嚥期、蠕嚼期、細嚼期和咀嚼期。

吞嚥期(6月齡):

基本整嚼整咽,適合吃質地較為柔軟的泥糊。

蠕嚼期(7-8月齡):

舌嚼碎+牙齦咀嚼,適合吃質地稍後的泥糊。

細嚼期(9-10月齡):

主要以牙齦咀嚼,適合吃質地軟的碎塊。

咀嚼期(11-18月齡):

主要以牙齒咀嚼,適合吃質地軟的小塊。

一般來說,前兩個時期,適合吃軟粥和硬粥。細嚼期可以給寶寶吃些軟飯(一杯大米150g+3杯水),到了咀嚼期就可以給寶寶吃米飯了(一杯大米150g+1.5杯水)。

為了讓米飯更容易被寶寶接受,家長要注意色香味以及食物營養的搭配,比如說可以給寶寶盛半碗米飯,然後放少許的骨頭湯,加入一點魚肉和小青菜,記得住,1歲前不要給寶寶吃鹽。寶寶的食物還是原汁原味比較好,調味料儘量晚些時候再加。

家長要注意,孩子在4歲之前,都無法嚼碎食物,因此,在寶寶1歲後,要確保給他的食物都是被搗成糊或者切成小塊且容易咀嚼的。不要給他吃整粒的花生、整顆葡萄、整粒小番茄,也不要給孩子吃整根火腿腸、一整顆糖等。像火腿腸、黃瓜、胡蘿蔔都是可以切成條狀給孩子吃的。而且家長要確保孩子是坐著的情況下才能吃東西,而且旁邊一定要有大人看管著。要告訴孩子,吃飯的時候不講話,不奔跑……以防窒息。


父母堂


幾個月的嬰兒可以吃米飯呢?

寶寶幾個月可以吃米飯,主要還是看寶寶的發育情況,具體來說,就是看寶寶的咀嚼能力及腸胃的消化能力等等。

一般情況下,寶寶6個月大就可以適當添加輔食了,但剛開始添加的輔食應該以流質食物為主,比如米湯,米粉等等,之後循序漸進添加一些半流質的食物。在寶寶10個月左右,可以適當給寶寶吃點軟米飯,這軟米飯和大人吃的米飯不一樣,要加多些水,要煮得比較爛,這樣做出來的米飯寶寶吃了比較容易消化,也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如果寶寶還不能適應的話,就推遲到1週歲左右再給寶寶添加,尤其是幹米飯,消化難度比較高,讓寶寶腸胃功能發育差不多的時候才能給寶寶吃。

家長在給寶寶吃米飯的時候,可以把米飯做成各式花樣,比如蛋炒飯、豆腐飯、香菇肉糜飯、鱈魚紅薯飯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