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誰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木家三少


千古第一帝當數秦始皇。

很多人不喜歡秦始皇,說真的,我也不太喜歡他。但不喜歡他,他就不存在麼?秦始皇對中國的貢獻,就連最不喜歡他的人,都是無法抹殺的。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後,“中國”一詞的地理概念,不再僅限於黃河流域,它的觸覺開始越過長江文明,向更深處遞延。

他集一國之力,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提供了最容易溝通的載體和媒介。他改分封制為郡縣制,施行中央集權統治,這些政體措施,一到沿用至今。

秦始皇之所以被稱為千古第一帝,並不是因為他第一個將皇帝的稱號加諸在自己頭上,而是他施行的這些政策,對後世的影響仍沿用於今。

他結束了春秋戰國紛亂500多年的局面,將中國帶入大一統時代,從他開始,大一統成為中華民族的最高理想和共同追求。

有人說,不必放大秦始皇的功勞,沒有秦始皇統一中國,也會有這始皇,那始皇來統一中國。

但是,歷史是不可以假設的,關鍵時刻,站在中華民族最重要歷史節點上的那個人,就是秦始皇。

所以是他,也只能是他,堪稱第一,是實實在在名符其實的千古第一帝。


俚說


中華上千五千年曆史,能配得上千古一帝的一共有十位。

第十位:明星帝王-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毛主席曾經說過他的三大貢獻,他三徵葛爾丹團結眾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統一臺灣、開設府衙,加強了中央對臺灣的管轄。加強東北各民族人民進行抗俄鬥爭,為鞏固東北邊疆做出了重大貢獻。

第九位:永樂皇帝-明成祖朱棣

雖然弒君奪位,卻開創了一個輝煌的永樂盛世。永樂時代的中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國。最偉大的成就,下令倡導編造了有史以來數量最多、種類最全、質量最好的大型圖書《永樂大典》命令鄭和下西洋,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遷都北京,建造紫荊城等一些列豐功偉業。

第八位:一代布衣-明太祖朱元璋

結束了蒙元的統治,統一了全國建立了嶄新而強大的國家。修復並光大了已經大傷元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整治官場、打擊和處死了一大批貪官汙吏。為後世書寫了官員應該怎樣為官的準則!



第七位:古仁君-宋仁宗趙禎

主張寬容、寬厚、寬鬆甚至容得下“大逆不道”的言論治國,所以百姓生活在宋仁宗時期的宋朝,比生在中國乃至世界古代其他任何時期都幸福。造就了古代中國一世繁華,被譽為“千古第一仁君”



第六位:絕代女皇-聖神皇帝武則天

作為中國的第一位女皇帝,打擊了保守的門閥貴族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穩定了邊疆形勢推動了文化的發張。

第五位:貞觀長歌-唐太宗李世民

他使一個國家有了傲視群雄的氣度,令世界各國紛紛前來進行貿易和文化交流。可謂萬國來朝、德化遠播。他鑄造的強盛國力和開放包容的心態,使一個民族贏得了外族空前絕後的尊重。



第四位:開皇之治-隋文帝楊堅

漢朝滅亡後,民族陷入了長達三個半世紀的廝殺戰亂之中。楊堅在漢族面臨滅族的最危險時刻,成功建立了最強大的胡人政權建立隋朝。楊堅拯救了漢文化,挽救了華夏文明。統一了貨幣,並是最開始用科舉的形式選拔官員。



第三位:大漢天子-漢武帝劉徹

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塑造了一個民族奮起圖強的偉大時代。武帝具有超越歷史的雄才大略,其武功成就足以使西方亞歷山大、拿破崙等世界之王黯然失色。

第二位:中華始治-漢武帝劉恆

漢文帝為人、節儉敦樸、私用物品很少增添。漢文帝在位期間,輕徭薄賦,甚至十二年免收全國田賦。他還親自耕作做天下之表率,推動了生產力的迅速恢復與發展。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


第一位:秦始皇-嬴政

為什麼在這裡把秦始皇排在第一?因為他結束了長達幾百年的群雄割據局面,實現了華夏名族的大統一。他是中國第一個帝國的創建者、他是中國第一個封建帝王。


愛歷史說野史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從秦始皇消滅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大秦帝國開始,至清王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止,兩千多年來,共產生過494位皇帝。這些皇帝中,有的可為流芳百世的千古一帝;有的是平庸無為的碌碌君王;有的是昏庸無道的敗國之君;有的是遺臭萬年的漢奸賣國賊。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應為千古一帝之首,秦始皇的主要功績是:統一了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統治的封建社會,設立了縣郡制,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等。他收復了河套地區,建立了萬里長城,抵禦匈奴的侵犯,開鑿靈渠,勾通了湘水、離水,使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相連,修建公路,允許土地私有制等。

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劉徹的主要功績是:打敗了匈奴,不僅保住了領土的完整,還開土拓疆,並開啟了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與周邊各國進行貿易往來及文化交流,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汲取了前朝的經驗教訓,體恤民眾疾苦,關心百姓生活,為人較為謙遜,能聽進百官的合理化建議。他重視選撥人才,任人唯賢,重視農桑,這才有了盛世大唐,使大唐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

隋湯帝——楊廣

楊廣是否可謂千古一帝,肯定是有爭議的,但總體來說他功大於過。楊廣雖是篡位當的皇帝,而且他有著殺兄弒父、欺嫂霸娘等種種劣績,但他完善了科舉制度,規範了選撥人才的標準,被後世沿用至今。楊廣還整治、修建了京杭大運河,對南北貨物的運輸及貿易的發展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
歡迎點贊和評論

雲緋


如果要評“千古一帝”的話,我認為,無論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還是成吉思汗,都不是我心目中的標準答案。

有人可能說,這是毛主席說的。毛主席在《沁園春·雪》裡面,就只提到這五個帝王的名字。但是不對,毛主席是隻提了這五位帝王,但並沒有說他們是千古一帝。毛主席寫這首詞,表達的是他對國家殘破的擔憂,對祖國統一的期望。而這幾位帝王,恰恰是他們在國家的統一和疆土的開拓上,做了不小的貢獻。

開疆拓土,促成國家統一的帝王,固然非常重要,固然避免了國家的分散,保持了國家的元氣,但同時也與爭鬥與殺伐聯繫在一起。老百姓在這些帝王的手下,也會朝不保夕,大量死亡。而如果給老百姓帶來了太多的災難,我不知道這樣的“千古一帝”,對於老百姓來說,有什麼意義?

元代詩人張養浩曾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張養浩所要表達的,正是這個觀點。

所以要選“千古一帝”的話,只能有一個標準,那就是:這個“千古一帝”,能不能給老百姓帶來平安和幸福!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評選,我覺得最值得稱為“千古一帝”的,是漢文帝。



(漢文帝畫像)

漢文帝最大的特點是愛護百姓,是寬容待人,是不起刀戈。

大家知道,漢文帝最有名的措施是“休養生息”,也就是無為而治。這實在是值得古代所有帝王們學習的一個最好措施。為什麼呢?

因為古代是自給自足的農耕社會。皇帝也好,政府也好,對農業生產的幫助其實並不大。不但不大,更多的時候,還是一種阻礙。如果皇帝無為而治,放手讓老百姓自己去生產,而不是整天徵調他們去修宮殿,去打仗,老百姓的日子會過得非常好,很容易就實現國富民強。

而漢文帝正是這樣做的最高典範。在他當皇帝期間,他基本上沒有徵役過老百姓打仗修宮殿,不但如此,他還多次減免老百姓的稅收,很多時候,甚至不收稅。

有人可能會說,漢文帝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那時候國家太殘破了,當時的生產,受到秦末漢初打仗的嚴重破壞,他不這樣做也不行。但是我們通觀中國歷史,古代有那麼多朝代,每一個朝代建國之初,面臨的都是漢文帝面臨的那種局面,可是有多少皇帝像漢文帝那樣“休養生息”過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漢文帝彌足珍貴。



(古代休養生息的圖畫)

漢文帝不但對老百姓好,他還放棄了很多作為皇帝應該享受的權利。皇帝其實就是一個極權的、奢華的代名詞。享受權力、享受生活,就是他的本分。不過漢文帝無論在權力,還是在奢華上,都做得極為收斂。

很多人都讀過唐朝詩人李商隱寫的《賈生》一詩。“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這首詩寫的是漢文帝欣賞賈誼,但是並沒有用他,“不問蒼生問鬼神”,詩中對漢文帝充滿諷刺。

其實,漢文帝為什麼不用賈誼呢?因為賈誼給他提的是《治安策》,是削藩的措施,是中央集權的措施。漢文帝雖然欣賞,但是他不想這樣做,不想讓皇帝的權力獨大。他的權力慾望並不強烈,對臣下非常寬容,基本上沒有殺過大臣。所以他雖然欣賞賈誼,但也不會用他。

另外,漢文帝更是放棄了太多奢華的權利,大家都知道,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穿著草鞋上朝的皇帝。大漢帝國再怎麼窮,皇帝的穿著肯定是足夠保證的,但是漢文帝放棄了這些。還有,漢文帝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被盜墓過的皇帝。為什麼呢?因為他是薄葬。他的墓裡面什麼金銀珠寶都沒有,這和被大家熱捧的“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比較起來,境界不知高了多少!



(漢文帝墓)

所以說,把“千古一帝”的稱號給漢文帝,絕對是沒有錯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沁園春雪有云: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看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裡面基本將古代傑出的帝王說了一遍。那麼這麼多人究竟誰算得上千古一帝呢?

千古一帝,必須有一個非常嚴格的標準,首先是國土面積,實際控制的國土面積必須大。其次必須開啟當朝執政時的太平景象,否則就只是一介武夫,只會打江山,不會坐江山。第三,必須名聲好,如果是個人人都稱的暴君,絕對不能豎為帝王的榜樣,以免荼毒後人。

經過這些條件刪選,第一名上榜,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在位時唐朝的國土面積在歷朝歷代是最大的。看下圖,唐朝疆域鼎盛時期南到越南,北到貝加爾湖畔。東到朝鮮,西到中亞。國土面積1237萬平方公里。全國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縣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李世民時期積極對外開拓領土,他派李靖滅掉了東突厥和吐谷渾。向東征服了整個朝鮮半島,向西與松贊干布控制的西域建交,西域稱臣。

李世民在位時任用房玄齡和杜如晦為宰相,開創了貞觀之治。貞觀之治時期大臣們直言力諫,經濟上輕徭薄賦,與民生息。唐朝的人口大幅度增加。

李世民手下的很多人都是原來他的敵人,例如李靖,李靖當年舉報李淵謀反,後因為滯留在長安被李世民所擒,李世民發現了他的軍事才能,後在征服東突厥和吐谷渾的戰役中立下累累戰功。

還有尉遲敬德,原來是宋金剛手下的一員猛將,後被李世民設計擒獲,招致麾下。還有魏徵,原是太子李建成的幕僚,多次勸李建成早日除掉李世民。李世民稱帝后不計前嫌,讓魏徵對於自己的過失直言相諫,成就了魏徵忠臣的美名。

李世民個人魅力四射,文治武功都很擅長,因此堪稱千古第一帝。

除了李世民,可能就屬劉邦了。

劉邦出身於泗水亭長,本是秦朝的一小官吏。在秦朝末年社會風雲激盪的氛圍中,劉邦在沛縣揭竿而起,參加反秦聯軍。後來更是獨自一隻偏師攻入武關,迫使秦王子嬰投降,秦國至此滅亡。

後來劉邦在與項羽的爭霸中,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文臣如:蕭何、張良、陳平、酈食其。武臣如:韓信、曹參、灌嬰、英布、周勃等等。雖然劉邦自身的文治武功不是很優秀,但他以他闊達大度的心胸,睿智的判斷力,屢戰屢敗的堅毅精神,率領一幫文武大臣擊敗了項羽,最終問鼎天下。

漢朝歷經東漢和西漢,共持續了405年,是歷史上除了周朝以來最穩定的朝代。這與他的開創者劉邦有很大的關係。

下圖是漢朝的疆域圖。漢朝雖然沒有唐朝大,但是東漢時期就已經與西域各國取得了聯繫,可以說東漢開啟了與外部交流的第一例。劉邦稱帝后,對秦朝繁瑣的政令進行簡化,與民生息,極大的調動了百姓務農的積極性。

劉邦對於秦朝的車同歸,幣制改革,朝代制度沒有更改,這樣就避免了社會的大動盪。而且促進了大一統帝國的形成,歷經秦漢兩個朝代,疆域基本穩定,以後的朝代只是在這個基礎上和周邊的遊牧民族有領土爭端而已。

劉邦雖然人稱流氓皇帝,但他也是最務實的皇帝。他知道老百姓心中所想,急老百姓心中所急。運用老子無為的治國理念,充分的給百姓最大的自由,勸課農桑,使當時秦末大亂的社會局面迅速歸於安寧,百姓安居樂業。

雖然許多人對劉邦有很多微詞,但他文能使天下安定,享國四百五十年,武能擊敗楚霸王項羽,定乾坤於一戰,這樣的作為排名第二實至名歸。

往下的排名是宋高祖,宋高祖杯酒釋兵權,開創了權力和平交接的經典實例,防止了戰端重啟時百姓遭殃的局面。

然後是秦始皇,秦始皇開創了家天下的時代,更是以天下郡縣制管理的範本影響了千年。他掃清六國,使天下再一次大統。結束了周朝時代的分封制,改天下為四十郡。車同軌、書同文。使戰亂時期不同的思想歸於一統,制定了後世模範的基礎範本。雖然最終二世而亡,但他的貢獻是不能磨滅的。

大家有什麼不同意見可以留言,歡迎關注本號,做你身邊的歷史解讀者。


每日趣評


誰應該是中國歷史上千古一帝的問題:



知未是也


___________________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農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1][2],秦莊襄王之子。[3]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 劉徹

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漢武帝,西漢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戰略家。

___________________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說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於武功之別館(今陝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____________________趙匡胤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1]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洛陽瀍河區東關)[2]。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後周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宋宣祖)次子,母為杜氏(昭憲太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鳳陽人,漢族,生於濠州鍾離(明朝建立後改為鳳陽),字國瑞,[1]原名重八,[2]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軍改為現名朱元璋。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明朝開國皇帝。

____________________康熙

康熙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蒙古人稱他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母親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我是李白啊n


秦始皇嬴政

漢文帝劉恆

漢武帝劉徹

漢光武帝劉秀

隋文帝楊堅

唐太宗李世民

武周皇帝武則天

唐玄宗李隆基

元世祖忽必烈

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

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

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又相繼。

本來世代都稱王,嬴政卻稱始皇帝。

統一中華滅六國,上下千年難尋覓。

皇帝要說漢文帝,開創盛世才第一。

文景之治人民富,一世雄才說漢武。

光武中興三十年,黃巾後亂數百年。

誰能一統江南地,重整華夏隋文帝。

貞觀之治唐太宗,傳了三代出女雄。

神龍政變說玄宗,開元天寶一夢中。

五胡十國南北宋,盡入大元版圖宏。

康熙放馬三十年,蒙古歸清漠北空。

風雨如磐甲子轉,英雄原是一少年。

鐵腕平亂統華夏,從此中華是一家。

莫道英雄無罪過,成敗緣由乾隆說。


舊事舊人歷史說


歷史那個皇帝稱得上千古一帝?

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上文裡出現的都可以算!

如果再加一個,非黃帝莫屬!


心安理得君


你的問題如果只限中國歷史上哪個皇帝可以稱為唯一的“千古一帝”?那這個人除了秦始皇之外,更無他人。秦始皇的功績沒有任何一個皇帝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首先,他的功績是統一了中國,讓中國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個完整的國家,而不是象夏商周時期一樣是鬆散的邦國聯合體。秦朝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封建朝代。這是開創萬世宏光的偉大創舉。

其次,他統一國家後,進行了很多影響後世的改革。最有名的就是“車同軌、書同文”。他在中國歷史上的很多開創,讓後代有了效法的版本,也影響到後代的方方面面。

總之,秦始皇開創了國家和民族的基礎,給了我們最初的版圖概念,從此統一成為中國歷史的主流。

當然,如果你的問題是中國哪些皇帝可以稱之為“千古一帝”,那麼,這個隊伍裡面應該還有其他人。僅次於秦始皇的應該是漢武帝。漢武帝的功績主要有:

一、漢武帝在”文景之治“的基礎上,締造了”漢武盛世“,不但讓漢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歷時最長的封建王朝,而且讓”漢“成為中國民族和國家的代名詞。代表這國家和民族的榮耀。

二、漢武帝在秦始皇的基礎上,拓寬了中國的版圖,基本上奠定了中國古代版圖的雛形。

三、漢武帝”獨尊儒術“使得儒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多年的主導思想,深深的影響了中國人精神實質,也從另一個方面維護了中國的文化主體,讓統一更成為中國歷史的主流。

四、漢武帝軍事上的強大,名將輩出,成就了國家和民族的自豪。

我認為,秦皇漢武完全可以稱之為”千古一帝“,當然有人把唐宗宋祖,康熙乾隆也稱之為”千古一帝“,立足點不同,觀點更異。但我覺得這幾個人與秦皇漢武相比,沒有這麼重的分量。就像一棟房子,是秦皇漢武定了它的框架,其他人只是搞了點裝修,你說誰的功勞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