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雷神山醫院驗收

東方網·縱相新聞 賈天榮 綜合

經過十晝夜的奮戰,2月6日,雷神山醫院正式通過武漢市城建和衛健部門的驗收,並開始逐步移交。

和已經投入的火神山醫院一樣,雷神山也是參照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醫院。5萬平方米、7.5萬平方米、近8萬平方米,面對疫情蔓延的兇猛勢頭,短短6天,雷神山醫院總建築面積三次增加,床位從1300張增加至近1600張,總體規模超過兩個火神山醫院。這裡整體參照戰地醫院形式,主要包括醫療用房區、醫護保障區、醫療輔助區。

千呼萬喚,雷神山醫院驗收

圖/央視

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漢火神山新型肺炎專科醫院建設號角剛剛吹響,武漢市又緊急決定半個月之內在江夏區黃家湖再建一所雷神山醫院。

"10多天建一個醫院?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參與雷神山建設、從事建設領域10多年的汪威在此前接受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業內,中建三局素有"基建狂魔"的稱號。"這大概是史上談判條件最差的項目,付款節點沒的談,工期沒的談,驗收明細沒的談。但這也將會是建築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有的是熱血、有的是使命,有的是擔當。"

據人民日報報道,截至2月4日,現場有1000餘名管理人員、近8000名作業人員日夜奮戰,1400餘臺各類大型機械設備及運輸車輛川流不息,3000餘套箱式板房、3300套機電安裝物資運抵施工。

同火神山醫院建設24小時直播一樣,在6000多萬“雲監工”的注視下,雷神山醫院以肉眼可見的“中國速度”與疫情賽跑。最終,經過上萬名建設者10天之內日夜奮戰提前建成。

千呼萬喚,雷神山醫院驗收

據瞭解,雷神山醫院醫護人員生活區包含10棟建築,位於運動員餐廳內的7棟全部完工,新增的1棟專家樓、2棟後勤保障樓正在抓緊收尾。整個醫護人員生活區可供2300人居住。

千呼萬喚,雷神山醫院驗收

2月4日拍攝的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無人機照片) 圖/新華社

據湖北日報報道,胡紹將擔任雷神山醫院院長;醫院首支醫療隊確定,由省腫瘤醫院和武漢市第一醫院抽調骨幹力量組成。

胡紹先後擔任武漢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武漢市普愛醫院院長、武漢市中醫醫院院長等職務。這三家醫院都是三級甲等醫院。

2014年8月,胡紹擔任武漢市普愛醫院院長期間,中國醫院協會面向全國評選100位優秀醫院院長,他與省內另外3家醫院院長一起,光榮上榜。

根據統一部署,武漢市第一醫院首批人員已集結完畢。有關負責人介紹,雷神山醫院首支醫療隊共110餘人,由省腫瘤醫院和武漢市第一醫院骨幹力量組成。醫技人員則由三級醫院選派,共同承擔雷神山醫院醫療救治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