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大改型或將現身?已加裝新裝備展開測試,美國也曾有類似設想

作為近年來國內服役的最新型戰鬥機,殲20仍處在功能不斷完善和拓展的階段。以這款隱身戰機為平臺,多種新技術和新裝備都可得到充分的驗證與測試。近日,編號為2013的殲20戰機翼下少見地國產多聯掛架的身影,讓外界對該機的新用途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殲20大改型或將現身?已加裝新裝備展開測試,美國也曾有類似設想

殲20機翼下的多聯掛架

從照片中可見,這架殲20的左右主翼下方各安裝了一具多聯掛架。多聯掛架又名複合掛架,最早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其優點在於可以拓展原有武器掛架的掛載能力,讓一個掛架可以攜帶兩枚甚至更多的彈藥,增強戰機的火力持續性。至於缺點則是較為昂貴且技術複雜,因為掛架內有不少電子元件。同時,多聯掛架重量較大,在掛載多枚彈藥後產生的空氣阻力也更大,影響飛機的速度和機動性。

殲20大改型或將現身?已加裝新裝備展開測試,美國也曾有類似設想

國產無人機使用的多聯掛架

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使用多聯掛架的戰機主要是用於對地/對海攻擊的強擊機、戰鬥轟炸機或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在越南戰爭中,美軍F-4重型戰鬥機和F-105戰鬥轟炸機就普遍採用多聯掛架打擊地面目標,如今的F-35隱身戰機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也會使用多聯掛架。此前,美軍部署在阿聯酋的F-35就曾通過掛滿導彈和制導炸彈的方式來威懾伊朗,被稱為“野獸模式”。

殲20大改型或將現身?已加裝新裝備展開測試,美國也曾有類似設想

“野獸模式”下的F-35戰機

不難看出,即便是講究隱身性能的第五代戰機,有時也會根據任務所需,使用外掛武器。而與身為中型戰鬥機的F-35不同,殲20是與F-22和蘇-57同級別的重型戰鬥機,使用多聯掛架後的掛載能力無疑更強一些。從這個角度來想,一旦國產大推力發動機完全到位,殲20身上很可能也會出現屬於自己的“野獸模式”,甚至是與美俄兩國一樣,嘗試發展出特有的戰鬥轟炸機型號。

殲20大改型或將現身?已加裝新裝備展開測試,美國也曾有類似設想

俄羅斯計劃開發對地攻擊型蘇-57

此前俄羅斯國內曾有消息稱,俄軍希望在蘇-57隱身戰機的基礎上研發一款與蘇-34相似的戰鬥轟炸機,以取代數百架已顯老舊的蘇-24戰鬥攻擊機和蘇-25強擊機。這種突出對地打擊能力的蘇-57改型將保留隱身能力,採用與蘇-34相同的並列雙座駕駛艙佈局。

殲20大改型或將現身?已加裝新裝備展開測試,美國也曾有類似設想

洛·馬公司提出的F/B-22方案

無獨有偶,早年間的美國也曾有過相關嘗試。在F-22戰鬥機尚未服役之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就曾提出過“中型轟炸機版F-22”的構想,命名為F/B-22。F/B-22加長了F-22的前機身,採用無尾三角後掠翼設計,安排兩名飛行員。在加大機內彈艙尺寸的基礎上,還將在翼下增添多聯掛架,提高該機的對地打擊火力,並保留最基本的自衛空戰能力。可惜的是,隨著美軍需求的轉變,F/B-22沒能從圖紙變為現實。

殲20大改型或將現身?已加裝新裝備展開測試,美國也曾有類似設想

非隱身的殲轟-7戰機

對於我們來說,類似的需求同樣存在。時至今日,現役對地攻擊主力殲轟-7已逐步老化,且該機屬於非隱身戰機,愈發難以適應現代化戰場需求。在此情況下,一款載彈量大、航程遠且具備隱身功能的對地攻擊機確實值得考慮。殲20本身是重型戰鬥機,潛力挖掘能力較大,隨著多聯掛架的上機測試,不排除未來出現以對地/對海攻擊為主要任務的大改機型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