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袁隆平稱:“中國糧食不夠吃,農民不種就麻煩”。現農村如此多荒地,咋看?

正能量news譚


袁老的擔心不是多餘的,我是農村的,70候。雖然我還不是老年人,但我以前把土地看的可重視了,因為我知道,糧食是生命之本,民以食為天。

我的地雖然不多,但以前把地看的可重要了,唯恐減產比上年收的少了。但現在不那麼看了,前年我把地荒了一年,去年才又種上,還是以矛盾的心情種上的。現在種地根本就沒有意思了,收成好拉個平,沒有收入還得累兩個月,收成不好累兩個月還得賠錢,就算在外面打工,一個月收入兩千,買的小麥也夠一家人一年吃不完的了,何況打工還吃在外面,誰還種地啊。

看著肥沃的土地荒蕪,作為農民心裡確實心疼,可是種地真的划不來,種子農藥,澆地機械的開支,對農民來說都是不小時數目,農村土地的出路究竟在那裡啊?。

難得袁老年以近百,還如此掛念農業,實在讓國人感動。


聖手秀才


民以食為天。國家以農業為根本。到任何時候,人,不吃飯就不能過日子。中國這麼多人口,都沒有人重視農業,一旦鬧起饑荒,後果不堪設想。

有長遠戰略眼光的人,或許能夠看到,在不遠的將來,農村土地將集中在少數幾個人手裡,到那時,天下將是一什麼樣的格局,大家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吧!

這是最後一塊沒有被人瓜分的蛋糕,就看誰先發現它了。




98明明德


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改革開放以後,糧食產量穩步上升。最近十年,全國糧食產量已經達到10億噸以上。但是,不能忽略另外一組數據——中國近幾年的糧食進口量。據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進口糧食(包括穀物及穀物粉、豆類、澱粉塊莖及薯類)高達1億噸,而且有增長趨勢。

袁老曾經說過,“中國人愛吃豆腐,光是大豆每年的進口量就有八千萬噸。我國是人口大國,現在國家有錢可以進口糧食。如果哪天別人不賣了,要有很多人餓肚子!”

這絕不是駭人聽聞,更不是杞人憂天。現在,多數農民背井離鄉進城打工。大量青壯勞動力流失,只留下少許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甚至是無人村。如今農村許多土地荒廢無人耕種比比皆是,比如我們村。我們村小組人口有200多人,水田加旱地大概有一千畝。由於出門打工的佔了大多數,土地多數荒著。

所以我覺得,應該鼓勵扶持那些想種地的農民,保護集體土地,充分利用土地。





樂田圍軍仔


我是秦皇島孤竹盛禾農業有限公司經營者,一個農業從業者,我想,解決農業問題,需要從根本上找原因,中國農民有著勤儉節約,辛勤勞作的傳統美德,我們不怕苦,但是,我們辛勤勞作一年,一斤糧食的售價沒有一瓶水貴,這是什麼情況?一斤普通大米2塊多,一瓶水5塊,這是什麼情況?你讓農民怎麼願意種地?一年下來,種地根本不賺錢,甚至賠錢,只是農民們不忍心讓土地荒著,看著自己心疼!什麼時候讓農民真正富有了,國家才能富有,也就不用擔心沒有人種植糧食了,難道農民就應該是最窮的人嗎?


孤竹盛禾


所謂的專家多到農村走一走:看一看大片土地荒著:還談什保障有多少畝耕地紅線。你眼睛長著都在看啥:


相信自已不後悔


我們村有一半以上的耕地面積都拋荒了。在家的老農民👩‍🌾只種近處的一點農田,夠自己和家人吃飯的。不種地的農民都是買糧食吃了。可想而知袁隆平院士說出了當前農村土地的拋荒……問題多麼的嚴重!


嚴臺浮紅


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承包式管理。

一、一家一戶地少了,怎麼種也養不活自己,要一個幾個縣統一規劃,公司化經營,種養殖結合,資源循環利用。秸稈、蔬菜下角料等作飼料,畜禽糞便養蚯蚓等,蚯蚓糞作有機肥…大公司主要就是做規劃,建平臺,保證穩定運行。把政府現在指導性的工作接過來,公司化經營。可以直接投資建養殖場、加工廠。

二、專業化分工,有的說政府打井,還是乾旱,因為沒有給每家買灌溉工具!買了的也不知道收費給別人家澆水。耕地育苗播種澆水殺蟲收割運輸儲存加工銷售等都專業化分工,都掛在大公司平臺上,但又自負盈虧。

三、日常管理還是給農戶。

這樣,農民日常管理承包地,當然不止現有面積。分季節可以是專業分工經營者、操作工。還可以是大公司管理人員。


寒冰箭


農民離不開土地,工人離不開工廠,學生離不開校園,病人離不醫院;古人留下的言語:切不可違背,乃是經典的生存之道。


小鳥依人001


說實話到80-90-00估計很多人不會種了。不懂怎麼種的[捂臉]


繁華落盡追夢


我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現在農民的思想不一樣了為什麼呢農業成本增有的土地不種他也不加入合作社還有的呢?就是要的租金高合作社虧錢加入合作社能保持三方都能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