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妲己禍國殃民?

笑眼21587538


商朝末年,紂王帝辛英武神明,征伐各部,治理天下,四海昇平。一日帝辛來到女媧娘娘廟前謨拜,見女媧容顏美麗,不能自禁,口出汙言,褻瀆神靈。女媧娘娘大怒,無德昏君,大商想亡了嗎?即差九尾狐下界禍害商祚。此逄翼州侯蘇護送女蘇妲己進貢紂王,在驛館九尾孤將蘇妲己吃掉,化著蘇妲己俏模樣隨父進京。紂王一見蘇妲己模樣,驚若天人,嘴吧變成O字,太美了,當下重賞蘇護,忙與妲己攜手奔向後宮。。。有妲己相伴,百般狐媚,紂王難以自拔,從此不理朝政。妲己百般挑撥君臣關係,製造各種酷刑,紂王對妲己言聽計從,對進諫忠直大臣銅柱炮烙,酒池肉林,挖王叔比干之心,特別是“蠆盆”,殘忍之極。從此天下離心,諸侯造反,以西伯侯姬昌之子姬發和相國姜子牙率西岐之軍反上朝歌,又有天兵神將相助,商朝太師聞仲率天地之兵彈壓不住,最後姬發所率之軍攻破京師朝歌,紂王與妲己自焚鹿臺。大商滅亡,周朝建立。妲己迷惑紂王,將勵精圖治的明君引向歧途,使紂王在溫柔的陷阱裡不能自拔。國家實行殘暴統治,殘酷刑法用到極至,使天下烽火四起,最終顛覆商朝天下,妲己雖完成使命,實乃禍國殃民。





劉坤忠120


妲己本來是奉禹媧之命來禍亂商紂王的國的,奉有改朝換代之命。當然她要禍紂王之國。但作為狐精、作為女性,本領是有限的,所以最拿手的就是迷或紂王。但王朝不乏忠臣,忠臣要護國呵,所以,她就要先滅忠臣,忠臣全滅,奸臣為政,百姓只能生存在水深火熱的苦難中。本來滅一朝還要興一朝,她要興的朝就周朝,也是受命之宗。但因為周武王兒時遊獵傷了她九尾中的一尾,卻不念武王對她的放生,一心要報一箭之仇,而且受紳公豹的惑亂,一心要害武王姬發及其全家。那個時候武王家在西岐,父姬昌為西伯候,武王姬發是西伯候的二公子。因西伯候勤政善民,愛民如子,深得民心,受民擁戴,一時傷不了武王一家,所以妲己想盡各種辦法殘害西岐,讓西伯候一家和西岐的佰姓全都受苦。所以妲己禍國殃民便是自然定論。


老黃8012


引言:美人禍國,這是每一個亡國之君必然經歷的故事,從褒姒到妲己,男人守不住天下,都是因為美人太過誘惑,這個道理其實挺扯的。君王誤國總得要人背鍋,這時候美人就被扯出來擔罪過。大權在握的始終是男人,女人能做的唯有討好,美人能做的不是左右江山,而是做好她的本職,竭盡全力的做一個活色生香的美人。

一、《封神榜》裡的妲己

大家對妲己的認識,多半來源於《封神榜》裡的角色,在這部神魔小說裡,妲己被描述成一位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

特別是後來電視劇裡的各種演繹,更是把妲己推上了道德的審判臺上,“炮烙大臣”、“比干挖心”、“活剁伯邑考”等等殘忍情節,都把妲己塑造成一個心狠手辣,敗壞江山的狐狸精。她蠱惑商紂王誅殺忠臣,使得諸侯叛變,在各種文學演繹以及影視劇裡的發酵中,妲己被貼上了妖精禍國的標籤。

妲己有多美,紂王要近臣訪天下美女,近臣回答:“臣近訪得冀州侯蘇護有一女,豔色天姿,幽閒貞靜;若選進宮幃,隨侍左右,堪任使役。”短短几句話就把妲己的美麗給描述出來,妲己告別家人,淚下如雨,美人之美在此時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婉轉悲啻,百千媚態,真如芍棄籠煙。

而妲己在此時還是一個正常的二八嬌娥,等到在途中被真的狐狸精殺掉,成為了真正的復仇妖姬,妲己的美貌在《封神演義》裡被描述得魅惑而迷人,彷彿這樣的一位美人不用來禍害江山都浪費了傾國之姿。

看官,只因這費仲一語,將成湯六百年基業送與他人。這且不題。但言,紂王命隨侍官:“宣妲己朝見。”妲己進午門,過九龍橋,至九間殿滴水簷前,高擎牙笏,進禮下拜,口稱:“萬歲!”紂王定睛觀看,見妲己烏雲疊鬢,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不亞九天仙女下瑤池,月裡嫦娥離玉闕。妲己啟朱唇似一點櫻桃,舌尖上吐的是美孜孜一團和氣,轉秋波如雙彎鳳目,眼角里送的是嬌滴滴萬種風情。口稱:“犯臣女妲己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只這幾句,就把紂王叫的魂遊天外,魄散九霄,骨軟筋酥,耳熱眼跳,不知如何是好。當時紂王起立御案之旁,命:“美人平身。”令左右宮妃:“挽蘇娘娘進壽仙宮,候朕躬回宮。”忙叫當駕官傳旨:“赦蘇護滿門無罪,聽朕加封,官還舊職,國戚新增,每月加俸二千石,顯慶殿筵宴三日,眾百官丞相慶賀皇親,誇官三日。文官二員、武官三員送卿榮歸故地。”蘇護謝恩。兩班文武見天子這等愛色,都有不悅之意,奈天子起駕還宮,無可諍諫,只得都到顯慶殿陪宴。

小說的描寫,影視劇的演繹,把妲己的形象定位成混亂江山的妖妃,當然她是要陪著紂王一起背鍋,把禍國殃民的惡名承擔起來。彷彿她一個跳舞唱歌,被當禮物進獻的美人有莫大的能耐,靠撒嬌賣萌敗壞了一個大好河山。

、歷史記載的妲己

據《晉語》記載:“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

這段記載裡反應出來,妲己只不過是一個戰敗國進獻的女俘而已,這個部落叫“有蘇氏”,後世才稱她為“蘇妲己”。據《左傳》記載,公元前1047年,商紂王發動大軍,攻擊有蘇部落。有蘇部落抵擋不住強大的商軍進攻,在滅亡和屈膝間,有蘇部落首領選擇屈膝,獻出牛羊、馬匹及美女妲己。

這是部落之間的一場權利爭奪戰,在當時美女只是被當做戰利品進獻給勝利者的,就算妲己有心復仇,她也只是一個沒有話語權的美人,在這樣的利益驅逐下,她唯一能生存下去的武器,除了美貌以外,還有竭盡全力的討好,她並不具備左右男人政權的能力,她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是不會存在女性專權的事情。

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於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而盈鉅橋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益廣沙丘苑臺,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慢於鬼神。大冣樂戲於沙丘,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以上出自《史記》,這段記載本身已經把紂王描述成了暴君,當然他身邊的美人妲己也不會倖免。“酒池肉林”、“鹿臺之迷”都是為了和妲己淫樂。

古往今來,多少亡國之禍都是君王自己的過錯,美人在古代沒有那麼大的能力,也沒有那麼大的作為,她們能做的唯有取悅君王不至於失寵。說妲己禍國殃民,美人表示這鍋甩得有點沉重。


逆風解語


有人說:紅顏禍水。晚清慈禧太后垂廉聽政了三個皇帝,近半個世紀,終於大清帝國滅亡,慈禧臨死之前 把李蓮英等要員招來,說道:“以後不許讓女人當政掌權…………”說完就斷氣了…………之前已有妲己禍國殃民。…………是不是真的,請歷史學家輔導。





春春150349893


商代妲己,史稱:千年以女色惑君亂國害群臣第一人,百姓認其“狐狸精”……

由此,禍國殃民之說即理所當然。

本人個人觀點:能被女色迷惑、利用甚至操控的帝王必為昏君,乃國家不幸……

當把罪責駕至“九尾妖狐”是否代表妲己是遭遇不幸的受害人呢?九尾狐狸附身系神話故事還是真有其事?迷茫……



永遠順利38


為什麼說妲己禍國殃民?

說妲己禍國殃民的,可能大都引自小說和演義。在正史裡,商紂王頂多對妲己言聽計從,寵溺有佳,但商朝的滅亡本不該降罪至妲己身上。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常常會把妲己的蠱惑妖魔化,不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一邊倒地傾向妲己誤國。那麼事實真相又是如何呢,從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妲己其人

初識妲己是許仲琳的《封神演義》,以及後來翻拍的一些影視劇。這些演義和戲劇裡,妲己已經被幻化為狐妖。殷商的滅亡,也是她一手造成的。那麼正史裡的妲己又是誰呢,是不是也是這麼十惡不赦呢。

歷史上的妲己可不是這麼狐媚,也不是遭人唾棄的“蛇蠍女人”。殷商時期,天下形態為方國聯盟。也就是天下有很多國家,他們之間都是獨立的個體,這與後來封建王朝的“家天下”局面儼然不同。在這些盟國當中,尤以六百年之久的商朝最為強大,可以理解為盟主國,而各方小國也必須來朝貢,如若不然,則會引發雙方爭鬥。

人之相處需要耳鬢廝磨,更何況是盟國之間呢,偶爾關係緊張或交惡也在所難免。這段歷史上就曾發生過一次戰爭,是殷商與一個小國家有蘇國之間的戰爭,結果有蘇國戰敗,屈膝與滅亡之間,有蘇國選擇了臣服。

《國語-晉語》中記載:“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

既然屈膝臣服,就必須賠償殷商,必須納貢。我們知道,有蘇國除了交納很多銀兩寶物之外,美女妲己此時也被一起進獻給殷商,妲己就是有蘇國的公主。妲己,其實是己姓,蘇氏,名妲,當時人們叫順嘴了,就喚作蘇妲己了。

由此可見,人們口中唸叨的妲己,其背景完全是清白的,也並不是狐妖、狐仙。那麼,到了殷商的妲己,到底有沒有禍害商紂呢,又怎麼會被扣上“紅顏禍水”的帽子呢?

二、被狐妖化的妲己

許仲琳筆下的妲己是冀州侯蘇護的女兒。在演義裡,商紂王帝辛這位性情剛猛的男人由於在女媧宮褻瀆女媧神像,而導致女媧必須要出手教訓這位昏君。隨即妲己就被“桃花星”狐妖成功附體,從此美人胚子、蛇蠍心腸的妲己正式入駐紂王后宮。妲己多美呢,據說最後殺她的劊子手都下不去手,可以想象,現在的小清新根本不能與之媲美。小說雖不可信,但真實的妲己在殷商的所作所為也的確讓人謾罵。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紂王性好美色,神勇冠絕,妲己又是稀世美人,討人歡心,所以商紂王每每鑽進溫柔鄉,讓朝政變得荒蕪,而且自己也漸迷心智。

《史記-殷本紀》:“(帝紂)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聽計從。”

紂王喜好尋歡作樂,妲己善於取悅,從而得寵,紂王對妲己妃子也是言聽計從,無所不做。

妲己被冠以“千古淫惡”的罪魁禍首,源起西漢劉向的《列女傳·卷之七·孽嬖傳》:“妲己嬖倖於紂,妲己之所以譽貴之,妲己之說憎誅之。”意思是妲己說什麼就是什麼,紂王完全聽命於她。眾所周知,劉向寫《烈女傳》,意在規勸漢成帝不要因趙飛燕、趙合德等女色而誤國,說明賢婦可以興國、妖婦可以亡國,進一步說明婦德之重要性。然而劉向卻背離了史實,引經據典的同時卻將商紂的滅亡歸結於“妖婦”妲己了。

後來,隨著儒家思想的進一步發展,包括魏晉南北朝以來狐狸精形象的形成,人們慢慢會把讒言魅惑的女人跟狐妖聯繫起來,而妲己形象就被狐妖化,甚至成了“狐狸精”的代言人了。

李白《雪讒詩送友人》:“妲己滅紂,褒女惑周。天維蕩覆,職此之由。”

白居易《古冢狐》:“狐假女妖害猶淺,一朝一夕迷人眼。女為狐媚害即深,日長月長溺人心。何況褒妲之色善蠱惑,能喪人家覆人國。”

列數妲己的罪狀,主要基於幾點事實(隱約考證):

A).紂王為了滿足妲己的好奇心,派人蒐集天下奇物,供她玩賞;

B).冬日裡,妲己砍去別人雙腳,就是為了弄明白他如何不懼嚴寒可以赤腳走在冰面上;

C).也是因為好奇,妲己不顧人命關天,剖開孕婦肚皮,一看胎兒究竟;

D).為了印證“聖人之心有七竅”的說法,妲己讓紂王殺死忠臣比干。

種種罪惡,也的確讓這個女人罄竹難書。

三、朝代更迭小哲說

殷商時期也許離我們非常久遠,但後宮類似妲己的女人,也有大把的存在。歷朝歷代以來,妲己只是一個縮影,只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特定的社會環境裡,妲己的罪過才被無限放大,甚至被妖魔化。

中國封建歷史中,朝代的更迭是亙古不變的歷史規律,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究其一朝來說,如果將一代江山的終結歸結於後宮女人,那麼只能說明當朝皇帝的昏庸無能、荒淫無道。道理很簡單,因為皇權的至高無上和威嚴是不容任何人挑釁的,即便你是溫柔鄉里的枕邊人。

(對於蘇妲己這位絕世美人是不是誤國誤民的“紅顏禍水”呢,歡迎關注@山城小哲,歡迎點評。)


山城小哲


妲己本來是奉禹媧之命來禍亂商紂王的國的,奉有改朝換代之命。當然她要禍紂王之國。但作為狐精、作為女性,本領是有限的,所以最拿手的就是迷或紂王。但王朝不乏忠臣,忠臣要護國呵,所以,她就要先滅忠臣,忠臣全滅,奸臣為政,百姓只能生存在水深火熱的苦難中。本來滅一朝還要興一朝,她要興的朝就周朝,也是受命之宗。但因為周武王兒時遊獵傷了她九尾中的一尾,卻不念武王對她的放生,一心要報一箭之仇,而且受紳公豹的惑亂,一心要害武王姬發及其全家。那個時候武王家在西岐,父姬昌為西伯候,武王姬發是西伯候的二公子。因西伯候勤政善民,愛民如子,深得民心,受民擁戴,一時傷不了武王一家,所以妲己想盡各種辦法殘害西岐,讓西伯候一家和西岐的佰姓全都受苦。所以妲己禍國殃民便是自然定論。


創富盈匯


“妲己”這一人物在經過史家和文人墨客反覆鞭撻後,終於成為各版《封神榜》中萬人唾罵的狐狸精,她蠱惑紂王,蛇蠍心腸,殘害忠良,毀家滅國。但回顧妲己的真實歷程,還真是冤枉了這個“小女子”。

妲己是什麼身份呢,據說,妲己原本是有蘇氏之女,有蘇氏被商紂王打敗,被迫向商王進貢大批牛馬等牲畜和一個叫“妲”的美女。這個名字叫妲的美女姓己,人們就稱她為妲己(人們那時候稱呼比較隨意,怎麼順嘴怎麼來)。於是妲己作為商王俘獲的戰利品,跟馬牛羊一起貢入商王后宮。因為妲己年輕貌美,後來受到已到中年的紂王的寵愛。傳說紂王對她言聽計從,逐漸開始荒理了朝政,走向了亡國之路。

說到這就要問了,堂堂一國之君,怎麼會對一個俘虜言聽計從呢?也許有人會說,妲己完全是憑藉自己的美貌來迷惑紂王的,但這主要是因為各種歷史記載和傳說已經流傳甚廣。實際上歷史是這樣記載的,商代的婦女地位很高,所以婦女大都受到尊寵,於是妲己就因受到紂王的寵愛而在國家大事上有發言權,但紂王對其還談不上言聽計從。

而妲己到底是如何禍國殃民的,在《史記》《列女傳》等歷史著作裡寫了其所犯的罪行,比如妲己說自己能猜出孕婦所懷是男嬰還是女嬰,要紂王剖開孕婦的肚子驗證她的說法;還比如看到冬天有人赤腳在冰上行走,覺得那人的腳一定有特別之處,於是就敲碎那人的腳骨研究等等。而這些都讓妲己毒婦的形象深入人心。

但究其歷史,妲己成為禍國殃民的毒婦不過是背了個大黑鍋。為什麼這麼說呢?妲己作為一個戰敗部落的貢女,沒有背景,雖說受到紂王寵愛,但商朝時,戰爭、祭祀等重大事情,都要向神問卜才決定的,所以她對政治的影響力實在是微弱的。

那麼商朝到底是如何陷落的?當時西邊的周發展壯大起來,而周武王想伐商不是一天兩天了,眼看著商朝國內逐漸空虛,周武王默默儲備精力等待一個藉口,而這個藉口就是商紂王“惟婦言是用”。於是周武王率大軍滅了商朝,紂王也在他最奢華的宮殿鹿臺自焚。

妲己很美,書說"有美色",而美得如何,據說美得讓殺她的劊子手舉不起刀。不過這都是神采飛揚的民間傳說,關於妲己的死,史書上說是周武王殺的,"周武王遂斬紂頭,縣之白旗。殺妲己。"

歷史上,從來不乏為王朝滅亡背黑鍋的女子,所以古代的美貌女子大都冠以“紅顏禍水”的罪名。但要說妲己在商王朝的滅亡中起了什麼決定性的作用,也不可說她一點壞作用也沒有,因為"助紂為虐",她錯就錯在不應該與皇帝一起淫亂作樂。





小小花vlog


古時形容:紅顏禍水!今日叫耳傍風。其實,如若把一切罪名全歸於紅顏禍水,全怪於耳傍風,理說不過去,法說不過去,情說不過去!

稱為大王,萬人之上。最高統治者要有自己思想,不要因寵幸一人,讓其左右,聽信擺佈,這叫沒腦子!讓一個沒腦子的執掌一個國度,會幹出什麼好事?即使沒有妲己,會有蛋己,枸杞!

當然,你說妲己沒有責任說不過去。天天在枕邊,謊話說多了也會成真理!後宮有責任,關健在於紂王本人。以致於後面的帝王給後宮立下規矩:後宮不干預朝庭!


海拉拉


說妲己禍國殃民肯定有點言過其實了,古代是男權社會,女人不過是男人的附屬品,往往扮演不了重要角色,起不了太大作用,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男人。男人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負責女人的生存,女人通常討好、取悅男人,不至於失寵。古代發生戰爭,勝利的一方除了搶奪戰利品,還有搶奪女人,換言之,女人因其在生殖繁衍方面的特殊性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妲己便是紂王的戰利品,妲己歷史也是確有其人。

一、妲己墓

蘇妲己墓位於河南省淇縣境內。在河南省淇縣南淇河河灘上,墓為土堆,有一碑上書“蘇妲己之墓”,前面是紂王墓,右邊是姜王后墓。妲己是帝辛征伐有蘇氏部落時帶回的戰利品,因妲己骨肉婷勻,眉宇清秀,深得帝辛歡心,從此縱情於聲色犬馬之中,後武王伐紂,將妲己殺死,妲己去世時間約公元前1046年。

二.商朝滅亡原因

商滅亡的直接原因是牧野之戰商朝打敗,帝辛被迫自焚露臺。根本原因是600年統治積弊已久:

1.王室鬥爭,根基不穩定。商代是中國歷史有考古實物證明存在過的第二個奴隸制國家,繼承方式為哥終弟及。盤庚遷都一部分原因是洪水,主要原因是鞏固自己的統治基礎,緩和階級的矛盾、王室內部的爭鬥。

2、人殉制度,喪失奴隸。商代發現的殷墟甲骨文中發現商王武丁之後的商王祭祀時候使用的奴隸祭祀的數字多的達到一萬三千餘人。而單單商王武丁在位時期的五十九年中現今發現的僕詞中記載使用奴隸祭祀的僕詞就有1006條,其中最多達到五百三十人,最少的也達到21人,這些足可以證明商代人殉的數量是多麼龐大的。

3、刑法殘酷。商代是奴隸制的國家,刑法較為森嚴,如:出土於殷墟的僕詞中刖刑、大鄙的字眼出現的較為頻繁,僕詞中每次被執行刖刑的人數少則十餘人,多著數百人之眾。商紂王還制定了炮烙之刑。這些都講明瞭商王朝刑法的殘酷之處,在這樣殘酷的刑法之下的民眾,時間久了必然引起反叛。

4.商紂荒淫無度。《史記·殷本紀》記載,殷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他“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在周武王時,周起兵攻商,商王帝辛(紂)倉促間只能以奴隸為軍抵禦周人,結果,商王的軍隊毫無鬥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戰,“血流浮杵”,國內商軍盡墨,帝辛逃到鹿臺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滅亡,周王朝建立。

由此看來,商朝滅亡乃是天意,武王伐紂不過是順應民心,妲己在這個過程中充其量只是起到了一個加速殷商滅亡的作用,說她禍國殃民實在是誇大了她的作用。

三.紅顏禍水

古往今來,每當朝代更迭,帝王事業失敗總是將原因歸結到女人身上,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春秋之驪姬、漢之趙飛燕、南朝齊朝潘玉兒、北朝陳朝張麗華、唐之楊玉環皆是如此。在我看來紅顏禍水不過是男人在推卸責任罷了,實在不是英雄所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