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搞不懂,為什麼有人說調三目釣四目,你調的是三目掛上餌,肯定目數變少啊!求指教?

翻滾吧128330597


釣目高於調目,說明餌到底了。至於是上鉤到底還是下鉤到底,則取決於你的調漂方法,是空鉤調漂、或者是帶單餌,又或者是帶雙餌調,出來的雙鉤狀態是不同的。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不同吃鉛量的浮漂與線組搭配是有一定規律的,如果浮漂對應線組搭配不合理,甚至餌料的比重不一樣,生搬硬套調幾釣幾有時候就根本就是錯誤的。想準確的話,建議用無鉤調漂法,雖然調漂麻煩一些,但是方便知道鉤子在水底的狀態。新手拋杆不準確,看漂經驗不足,在浮漂與線組搭配基本合理的情況下,野釣一般建議空鉤調二釣四,調3釣5都可以,可以較好的適應水底高低起伏,釣魚的時候主抓浮漂上頂的動作,給口都比較真實。


天平147267671


釣魚,是一項綜合性非常強的戶外娛樂運動,涉及到多種學科,尤其是浮漂的調釣,對新手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如題,釣友一直搞不懂調三目釣四目如何操作的。下面我來做一下詳細介紹。


調三目,意思是指鉛墜和雙鉤離底的狀態下,浮漂露出水面三目。通常叫做半水調漂三目。這時浮漂在水面露出三目,水下的狀態要記清楚,是雙鉤沒有到底。釣四目是指掛上餌以後,雙鉤到底,上推浮漂,人為地使浮漂在水面露出四目。


正常情況下在半水雙鉤不到底時,浮漂是三目,此時掛上餌料,由於餌料的重量,會下拉浮漂,也許浮漂會出現兩目、一目甚至沒入水中。但是,這兒有一個前提,是雙鉤到底,在雙釣到底時,雙鉤和餌料的重量被抵消,不再作用到浮漂上,這個時候上推浮漂,出現四目。就是網友們常說的調三目,釣四目。

浮漂的調釣,要根據作釣時的水情、魚情來適當調整。比如:做釣生口魚時,應該調高釣低,可以有效放大魚吃食的動作。作釣滑口魚,要調低釣高,使雙餌臥底子線彎曲,有利於魚吸食餌料入口。



浮漂的調釣,可以根據作釣時的水情、魚情有千萬種變化,釣友們還需要在作釣過程當中,結合當時的情況深入摸索,才能提高釣技。

以上是個人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有不同看法,和更好的垂釣方式,請在下方回覆,謝謝。


悠然小釣


看了兩遍題主的提出的問題,大致明白了,您所表述的真實的意思:為什麼會有人說調三釣四?設定好調目後,目數為三,掛上餌後,浮漂目數應該下降啊!怎麼會成四目呢?

對於這樣的問題,看了有點令人啼笑皆非的感覺,但我們都是從新手這樣過來的,是可以理解的。下面我就來說一說,調三釣四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調是手段,釣是目的。所謂的調目,就是我們通過以調整或控制線組浮漂吃鉛量,即鉛墜的自重大小,使浮漂漂目在半水調漂狀態下,露出的目數達到自己所設定的值。調目越高,浮漂剩餘浮力越大,調目越小,剩餘浮力越小。

而釣目則是在設定調目後,再找底,掛餌之後,上推浮漂後,露出水面的目數。調目高於釣目越大,即為越靈敏,反之,則為鈍。也可以這樣理解,釣目大於調目是為鈍。

相信題主看到了這裡,應該不難理解。調三釣四隻是在實際垂釣過程中,為適應魚情及魚口變化所制定的一種調漂手段與調釣方式。

調三釣四,在半水狀態下,無論是帶鉤與不帶鉤,修剪鉛皮,使浮漂露出所設定調目三目,掛鉛皮找底,鎖定水深後,上推浮漂至設定釣目四目,調釣完成。

調三釣四,鉤餌在水下的狀態為,上鉤觸底或躺底,下鉤躺底,子線彎曲,整個線組看似較鈍,但實則不靈不鈍,魚口較為真實。其靈鈍往往取決於漂型的大小,吃鉛量的高低,餌球的比重,魚口的大小。這種調釣方案,尤其在應對冬季魚輕口魚有不錯的效果。即便如此,我們還應根椐在垂釣過程中,魚口的實際情況,通過上推或下拉浮漂以作微調,找準最佳魚口。





魚不開口咋整


謝謝分享!

釣魚無指教和指導一說,釣者在於分享,一起探索一起進步。

野釣調漂一直都是比較受釣魚人關注的問題,對於野釣調漂,我們最先要了解的是作釣水域的魚情變化,瞭解該水域魚種分類,瞭解該水域是否小雜魚嚴重!

在一步步確認過後,我們才可針對性的選擇調釣方法。

如問題所述,調3釣4!那麼首先我們可以將這個調釣視之為鈍釣,因為這種調釣子線的在水底狀態是上鉤輕躺,下鉤完全躺,子線和鉛座的是處於彎曲狀態,那麼魚如果在蹭餌是浮漂的動作反應是很細微的,只有在中鉤以後才會大幅的反應到浮漂上!

而靈釣的範疇是,子線浮漂之間的整個線組成垂直狀態。最好的反應就是,子線在水底狀態是一鉤輕浮,一鉤觸底,要麼再就是一鉤躺底一鉤輕觸底!這樣的好處就是魚在觸餌後,浮漂都能及時的反應出來,這種調釣多為垂釣一些小魚不鬧的水域,這樣一來可以讓你及時抓口,快速上魚!

最後回到問題上來,對於調3釣4,浮漂目數變少的問題!

其實,如果在你調出3目以後,第一時間要確保正確的找底。首先是調好目數,因為你是準備作釣4目的,那麼基本可以確定要上鉤躺底了,所以最為直接的辦法就是上鉤掛餌,下鉤不掛,然後入水,直到餌完全沉底以後,浮漂目數顯示的是4目,那麼重新雙鉤掛餌入水作釣即可!

如果你在之前半水調出3目,利用空鉤找底,那麼在你掛餌以後浮漂肯定會繼續下沉,因為你沒有計算進入餌的重量,也沒有計算餌的吃目情況。基於這些原因,所以在你掛餌後,浮漂就會繼續顯示下沉動作!

回答結束,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起到一點點幫助,也歡迎各位朋友多多點贊關注, ,評論留言,轉發收藏,謝謝大家的閱讀!!!


啊峰愛釣魚


這個問題問得比較業餘,說明你對臺釣還處於完全沒入門的水平。要把這個問題說清楚,首先你要明白一個概念,那就是水線,所謂水線就是指從浮漂座一直到八字環這一段的主線,也就是浮漂座以下的主線。請記住水線這個概念,這是整個問題的關鍵。

調漂時水線長度小於水深

臺釣中的調漂一定是離底調漂,無論是不帶鉤調漂還是帶雙鉤調漂,或者是帶餌調漂都是鉤餌離底調漂,所以此時應該通過移動浮漂座的位置,讓水線的長度小於水深,並且咬保證水線加子線的長度也要小於水深。

精確找底時水線會增長

調漂結束時就意味著我們已經設定好了調目,接下來就是掛上餌精確找底,也就是設定釣目。在調漂的時候由於讓雙鉤離底,所以如果我們不將浮漂座向上移動,不改變水線的長度,那麼掛上餌之後由於重量增加,鉤餌就一定會帶著浮漂向下沉,這樣一來就無法設定釣目了。所以,在精確找底時要將浮漂向上移動,也就是增加水線的長度,這樣一來水線加子線的長度大於水深,浮漂就會露出水面一定的目數了。


眼鏡哥說魚


你好,你應該處於釣魚初學者,對於這個問題,你得先明白調漂以及子線跟餌料在水底的狀態。

就拿我們經常說的調四釣二來講解,半水調好目,找好底,掛上餌料在微調找到調好釣的兩目,現在子線跟餌料在水底會呈現下鉤躺底,上鉤輕觸底,或者餌料比重輕也會有懸浮的,子線繃直,這調漂釣的屬於不靈不頓,

如果現在你把浮漂上推兩目,變成調四目,釣的五目了,現在這個子線跟餌料在水底會出現雙鉤都躺底,子線稍微彎曲。





黑坑漁者—靈魂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下題主,畢竟我從新手過來的時候也產生過這種疑問!

我們垂釣調漂時,需要先找底,找到底後我們設定調目,根據樓主說的調三目,這時候我們把浮漂下拉到足夠淹沒浮漂的長度,就是把浮漂壓到水線以下,然後通過修剪鉛皮,把浮漂調整到三目的位置,這時候請記住我們的鉤子現在屬於離底的狀態,然後我們現在掛餌來找精確找底,找到底後我們這時候上拉浮漂直到浮漂漏出水面四目的位置。這時候我們就實現了調三目釣四目了。


漁趣


這麼問,是因為你調漂的時候少了兩步,稱鉤重和餌重,如果有這兩步,這問題就太好解釋了,一道一年級數學題。\r

調三目,如果雙鉤重兩目,那麼沒鉤的時候就應該是五目,也就是我們雙鉤都到底,子線彎曲最鈍可以到五目,這麼說應該就簡單明瞭吧,拋開子線支撐、餌料浮力這些可不考慮的。\r

所以經常說的,調漂不要懶,一定要稱鉤重,最好是無鉤調漂法,然後稱鉤重後再調釣目,再稱一下自己的釣餌的重目,心裡就有數了。最後一步就是找底,不管你怎麼樣調,一定要找底,說三遍,找底不要打滿竿。\r

就這麼簡單。覺得有道理的給個雙擊,有意見的評論區,我學習了。




魯班哥庫釣


調三目釣四目就是子線躺底,釣頓了。調三釣三就是一鉤躺,一鉤觸底。調三釣一、二目就是一鉤觸底,一鉤離底,釣靈了。

具體選擇什麼樣的調釣,還要看你的做釣環境和魚情來定。我基本都是玩野釣,正常情況是釣的不靈不頓,如果空槍多就上推一目。如果水底有漿層,或者容易掛底就適當調靈一點。

但是釣頓需要注意,不能釣的過頓。比如調三目,找底找一目。然後浮漂上推兩目,這個時候就是最精準的找底。找到底後不管釣靈還是釣頓,記憶豆別動。再上推半目或一目,就是釣頓了。下拉一目就是釣靈了。有些釣友釣一會會發現釣目不準了。這個時候可以將浮漂下拉一個漂身,驗證一下調目有沒有變。沒變就說明沒有問題。因為一些浮漂是存在吃水現象的。驗漂的時候,始終保持找底的那顆記憶豆不動就行。

這裡的調目是指帶鉤的調目。如果你的釣目超過你的不帶鉤調目。這個時候可能就是小跑鉛了。漂的吃鉛量不同,鉤子的大小不同,把浮漂壓下去的目數也是不一樣的。

釣無定法,靈活運用。臺釣的學問挺多的,慢慢學。調釣,餌料狀態、味型,看漂,抓口,線組鉤子搭配,找釣位,天氣氣溫氣壓對魚帶來的影響等。這些都要慢慢的去學習。

下面貼上我的魚獲和做釣的照片,我也是在學習中。每次學完都找機會去實踐一次。


魚與漁與娛YYYYY


調三釣四屬於釣頓,釣頓就是子線彎曲雙鉤躺底。

空鉤半水調漂,魚鉤離底懸浮,浮漂露出三目,掛上餌料後重力壓下浮漂沉入水中,這時上擼浮漂至露出水面四目。此時子線彎曲,雙鉤已經躺底,餌料重量被抵消,浮漂不在下降,調三釣四完成。

調目大於釣目屬於釣靈:如調五釣三,調四釣二,調二釣一等。

調目小於釣目屬於釣頓:如調一釣二,調二釣四,調三釣四等。

釣靈或釣頓,需要針對垂釣的魚種和水情做出適時調整。

如釣鯽魚:風平浪靜不走水,浮漂信號清晰,可以選擇釣靈,鯽魚是快口魚,需要打頻率,抓快口,釣靈上魚要快一些。如果有風或走水可以選擇釣頓,風大浪大浮漂信號不明顯,不利於觀察時機抓口,調高釣目漂向更明顯些。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要針對不同的魚情水情適時調整浮漂,以便獲得更好的魚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