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春節團聚,你有多久沒有陪父母在一起了?

保哥說正事


父母公婆離開我們都二三十年了,兄弟姐妹年齡也都大了,再也不能向以前過年初一婆家初二孃家熱鬧的場面了,往事只能回味了。

所以我勸勸年輕人有條件儘量回家陪父母過年,團圓一年是一年。



悠著點到97


看到這個提問,心裡便是一顫,這個問題我覺得只要是出門在外的人,都會莫名的堵一下吧。

今年剛過而立之年,幼子剛滿一歲,工作也還算穩定,因為三千公里的距離,連春節團聚這個事情也已經無法實現。

今年是離家的第五個年頭,家在東北,工作在廣東,初到廣東時,還是單身,滿腦子新奇,沒有想過家的概念,後來慢慢過去,家這個概念在心裡越來越重,每次放假能回老家,興奮之情難以言表,覺得回家呆上個幾天就是最滿足的事情。

後來有了女朋友,結了婚,工作穩定,自己這個小家庭的比重開始慢慢大了起來,重心也放在了孩子身上,南北溫度差異大,這一耽擱就是三年春節沒回過家了。

不是不想時刻陪在父母身邊,孝敬父母,而是現實讓我們不得不出去工作,我們需要生活,我們需要不依賴父母的獨立生活,這個事實就會逼著你出去。

都說父母在不遠游,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都想在家的附近,可是現實不允許,畢竟還是要向生活低頭,比如我。

今天就是小年了,似乎過年的熱鬧已經不屬於我,每天的日常就是工作,上班,下班,孩子,睡覺,反覆循環,雖然單調,但是溫馨。

有條件的,還是勸一句, 別走的太遠,當你在遠方落地生根,你的父母不一定會跟著過來,因為他們也捨不得生他養他的故鄉,月還是故鄉的明。

在此祝願出門打拼的朋友們,新年快樂,平時忙的時候也要記得給家打個電話,幾句簡單的話語也許就是父母一天的唸叨。


等等超愛吃


上大學期間,曾經有一年沒回家過春節,除夕夜,給媽媽打完電話,自己已經哭成個淚人了,後來參加工作,沒逢過節,總要回家去陪爸媽,結婚成家後,一心顧在孩子身上,跟父母雖說在同一所城市,但也是聚的很少,畢竟還要照顧公婆,他們也是我們父母,總之,兩家父母都要照顧,人老了,最害怕的就是孤單,有空還是少去應酬,多帶孩子回家陪陪父母。





迷彩的玲子


今年是不回家過年的第三年

海外工作,沒有假期休息沒有親人陪伴

沒有煙花也沒有年夜飯

去年早早的訂好鬧鈴

起床看春晚

看著屏幕裡邊的熱鬧勁兒

突然就覺得有了年味

彷彿下一秒老媽就會端來一盤水果

老爸就坐在身邊


魯西小剛蛋


這個問題說來慚愧,雖然距離父母不足200公里,但是已經4個多月沒有回家看望二老了。每次打電話父母又說,不用惦記,工作挺忙的,沒事就不要回來了,其實他們內心也是非常希望我能帶上老婆孩子回家跟他們聊聊天做做飯。唉!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刑部員外郎


回家看一看自已的父母,盡一份孝心,這是許多年輕人的願望。但是,願望往往與現實相沖突。比如,一個軍人,他肩負著保家衛國的重任,因此,不能像其他人那樣,常常在父母跟前盡孝。還有,我們的科技戰線上的科技人員,他們為祖國科技事業,夜以繼日地工作著,因此,也不能常在父母身邊盡孝。這一些,我們做父母的應看得開些,俗話說忠孝不能兩全,我們做父母的應多體量孩子不能與父母團聚,盡孝心的苦衷。不過,我們這些做兒女的,只要能抽岀一點時間去陪父母嘮嘮嗑,或幫爸爸媽媽洗洗盤子,刷刷碗,盡一點點孝心,我想會是更好不過了。父母不希望你給他幾七幾八,只要你常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天,就心滿意足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做兒女的只要心中有父母,在他們有生之年,能多盡一份孝,就是二老百年之後你一生也無缺撼了,這些就是我對您問題的回答。謝謝!


啟辰926


我是65年的,父母均已年近九十,

抽不出時間看父母,是自己給自已打圓場罷了,其實是你認為你現在做的事比看父母更重要。相信大部分人聽了《常回家看看》這首歌心裡都會一陣澎湃,可是有多少人澎湃過後便沒有了行動。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讓人生少留遺憾。


海不厭深


同在一個小區,經常過來給我帶孩子。



用戶5807252208


這問題對我來說不是問題,因為父親已故,八十三的母親一直跟我兩口生活在一起。天天聚!並且母親身體挺棒,八十多了什麼地方好玩就去什麼地方,我三仔妹兩個姐姐,大姐都退休了有空隨時陪著媽媽,真好[贊][贊]


手機用戶6876552060


一年一般回去兩次,因時間相對靈活。過年過節,太過擁擠,能避開則避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56,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40a76a5f0ccd4b91b1c4817dbfd07be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