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校的校長只忙於做學校建設,不顧教學質量,這樣的校長能稱為好校長嗎?

2652078662


一個學校的校長只忙於做學校建設,不顧教學質量,這樣的校長能稱為好校長嗎?

校長是一校之長,現在又是一個學校的法人代表,校長的職務,實際上校長就是老師的頭頭。校長有權分配老師的工作,校長有權合理使用學校的經費。校長也有應該得到的好處。這就是校長的,職,權,利。說白了,校長有職務,就有責任,合理使用人事和財務,這是校長的權利。當校長可以得到相應的補貼這就是利益。

怎麼樣才能算是一個好校長,我個人認為,作為一個好校長,首先要把學校的教學質量搞上去,教學質量搞不上去,說什麼都沒有用。

校長做學校建設這很正常,但是校長只忙做學校的建設,不顧學校的教學質量,那肯定不是好校長,道理很簡單,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努力提高學生的教學質量,做學校建設,也是為了學生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最後還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學校離開教學質量,一切都是空話。

我做校長時,到過三所學校,每到一個學校,都努力改變學校面貌,那時的建校還不像現在,可以搞承包,很多東西都要到外面採購。校長外出了,學校裡面缺了個頭,有時工作就不一樣了。在這方面我用了很多方法,來提高老師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獎金制度,我把獎金定的很高,我雖然有時忙於建校,但家裡老師的工作,仍然很認真,統一考試了,我們的學校教學質量,還是第一。

校長忙於做學校建設,本身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是不顧教學質量,教學質量差了,這就是吃力不討好。

教學質量,是學校立足之本,是學校的命根子,學校工作,千頭萬緒,事情再多,一定要記住,教學質量是學校的頭等大事。學校沒有教學質量,那就什麼都不是!


馬萬富


這樣的校長調去當學校總務室主任更好。

不管教育,只抓基建,或者乾脆去當個

包工頭好了。


廣法居士


第六感 觀教育:能把校園建設好的校長也算好校長。最起碼錢花在哪大家都能看到,至於該不該花那麼多錢,一般老師哪能知道。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校長就像走馬燈。走了一個來一個,換了一茬又一茬。縱觀歷任校長,他們有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想把學校建設好。你挖地來,我開荒;你種樹來,我壘牆。愚公移山精神在歷任校長身上得到很好的傳承,正如愚公所言“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學,學校的最主要任務是育人,十九大報告指出,教育的任務是立德樹人。有人這樣描述校長的重要作用,“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據此,我們可以推理出這樣的結論:一個喜歡搞學校建設的校長就是一所美麗的學校。能把校園建設美麗的校長,難道不能算一個好校長嗎?

教學工作固然重要,育人任務雖然主要,但是對於校長來說啥才是最重要的?除了安全,就是基建。

其他勿須多言,再多說就是對大家智商和判斷力的不信任。相信上過學的、沒上過學和正在上學的都能從自己的角度做出正確的判斷。


農村教育那點兒事


如果一個學校的校長只忙於學校建設,不顧教學質量,肯定不算好校長。

毫無疑問,這樣的校長犯了幾個錯誤:

一是職責錯位。

教育部的文件對各級各類學校校長的專業標準都有明確界定,統一的界定都是:校長是履行學校領導與管理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請注意“領導與管理”這幾個字,也就是說,校長不是做具體工作的。學校的工作也是千頭萬緒,校長如果鑽到具體工作當中去,那肯定是死路一條。

如果領導只負責“領導與管理”,整體工作仍然是很忙的,但具體到某一項工作,忙的就不應該是校長。如果校長“忙於學校建設”,這是什麼概念?表明的就是校長在做具體事情,在做中層幹部甚至是普通工作人員負責的事情。

二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學校是幹什麼的?當然是培養人的。培養人靠什麼?當然是靠教育教學。教育教學質量高,就意味著培養的人才質量高,就意味著學校辦好了,就意味著校長當好了。

學校建設是幹什麼用的?當然是為培養人才服務的,是為教育教學服務的。教育教學是學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應服從和服務於教育教學這個中心。

不能說學校建設不重要,但如果校長不去管培養人的工作,不去管教育教學,而一心一意去忙學校建設,這就是本末倒置。



三是喜歡做表面文章。

熱衷於抓基礎建設似乎是官場的一種通病,這也與一些吃瓜群眾有莫大關係。很多人看領導就看他修了多少條路,建了多少座橋,蓋了多少棟房子,因為只有這些是普通群眾都能看得到也能看得懂的。有拿出來看的,成績單就好看,老百姓也買賬。

實際上,領導的工作不是都能拿到桌面上的,有些工作的效益也並不是立竿見影,要等到多少年以後才能發揮出來。就好比教育,為什麼很多領導就是不重視教育?《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可見培養人才是長期而艱鉅的事。

校長不顧教育教學質量,只忙於學校建設,顯然是受官場大環境的影響,政績觀不端正,熱衷於做表面文章給師生看。



四是有以權謀私之嫌。

上面講的這些大道理,大部分校長應該都是心知肚明的。如果校長的智商情商都不差,那可能就是財商太差了,想謀不義之財。如果不這樣去解釋,就於理不通。

事實上,有極少數校長在涉及“人財物”這樣的事情上,都習慣於親自插手,並且一竿子插到底,無非就是在一個“利”字上過不了關。如果真是無慾無求,又何必去蹚渾水呢?現實當中我們也看到了,那些倒臺的校長,幾乎都是倒在這個“利”字上。

專注美好教育,共創美好生活。感謝關注《光哥說教育》!感謝點贊、分享、留言!


孫光友


要想發財就搞基建,這是貪官撈錢的最簡單方法,有關部門應該制定相關制度,校園建設或者其它單位基礎設施建設,應與本單位負責人相隔離,不允許其插手;這種方法也有弊病,就是影響單位法人搞基建的積極性,也不能保證其他監管機構人員不行私舞弊!唉!還是要管理者人品好、講規矩、守紀律才行,官員不為糖衣炮彈所迷惑,不為威逼利誘所趨使,作風過硬,思想過硬,工程人員按預算設計認真施工,莫搞歪門邪道,把工程做好,社會才能真真是朗朗乾坤、盛世太平,國家也才能健康發展。


靜看山林


校長是一所學校發展的靈魂人物,往往校長能決定學校發展的方向。如果校長的工作能力強,那麼這所學校的發展質量肯定會很高;如果校長的工作能力較弱,那麼這所學校的發展質量可能比較一般。綜合來講,要想學校有好的發展,校長的重要性已然不言而喻。

近來,有人提出一個學校的校長只忙於做學校建設,不顧教學質量,這樣的校長能稱為好校長嗎?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校長的工作往往是關於學校全面發展的,也就是說校長不單單要抓教學,還要抓學校的建設,提升學校的整體人居環境。當然,二者之間也總會有重要、次要之分,在筆者看來,校長的中心任務應該是抓教學質量,想方設法地讓學校各年級的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這才是校長應該承擔的重點任務。

如果一個學校的校長只忙於抓學校建設,而不顧教學質量,這樣的校長肯定不會是一個好校長。按照日常學校教育實踐來看,學校校長忙於抓建設的目的不言而喻,從學校建設中能得到什麼,我們也都比較清楚,如果真正單純地提升學校環境的話,其實校長完全可以讓副校長負責,自己沒有必要親自抓學校建設。

不管學校校長出於什麼目的親自抓學校建設,只要沒能將學校建設與教學質量共同抓好的校長,他就不能算是一名好校長,也就談不上稱職,更不要說能讓這所學校有更好的發展,能提升學校的知名度了。從目前學校教育的實踐來看,學校建設似乎依然成為包括校長在內的校領導們獲益的重要途徑,不少校長上任之後,都會想方設法地對學校環境進行改造提升,以此來實現獲益的目標。


東愛雨小公


一個校長只忙於學校基建,不關心不注重教學質量。這看似影射某種為官者的不良現象,但你也許看到的只是這個校長的表現,而沒有辯證地深層思考校長這種行為的另一個積極因素。

我們首先認識清楚教學質量是什麼?是校風,是師資力量。良好的校風和良好的師資力量是相輔相成的。有條件改善和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才能更好地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充實到學校的教師隊伍中來,留住人才,築巢才能引鳳。誰願意在一個環境不良的地方長期專心工作?工作環境生活環境不好的地方,職工連上班都會想著我還去不去。我們不要唱高調要求別人去擔負什麼連我們都不願去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責任,去奉獻,去無私,去精神……

這才是我們許多校長大搞基礎環境改善和建設的深意。我們不能腹黑地以點概面,由於某些基建腐敗現象而去猜度人人如此。反之,我們從另一個貌似腹黑的角度來看待這類現象:他就算是犧牲他一個去觸犯法律紅線,留下的也是他帶不走貪不掉的最終為大眾所需要所使用的建築設施。

總之,假如在一排茅舍或舊房破瓦中大談教育質量,起碼是不現實的。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看待一個學校的校長該具體忙什麼事務,不能只看他一段時期所做的事。有些忙於做學校建設,不顧教學質量,可能是有特定原因的。

我們城區目前在建有兩所新學校,從立項到今年下半年建成投入使用,基本是都不少於三年。

這兩所學校的校長,這三年裡,也基本上都在忙於基建的事。管教育教學管理的事,一般都安排給教學副校長負責。

學校基建,有大有小。要看待題主所提的問題,需要辯證分析:

一、工程大小

就像我提到的這兩所學校,投資額都在近上億元。這麼重大的而且是地方上的重點工程,肯定得以校長為主出面負責。而且,很多前期工作,如工程立項、資金籌備、土地平整、施工監理等,要跑的部門實在太多了。沒負責過工程建設的人根本不知道其中有多少難,有多少部門要跑,有多少公章要蓋。而且,這麼大工程的事,你一把手不出面,很多事情還不好辦。有的部門明明很簡單的事,也需要你一把手出面溝通一下。



所以,遇到這樣大工程的事,校長把精力花在這方面,是情有可原的。教育教學方面,自有分管領導負責。

如果一個校長負責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工程,如一些水電維修、房屋簡單改建等,而不管教學主業,就不對了。

二、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學

學校的中心工作,永遠是教育教學!一個校長,必須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到教育管理上。即使是有重大工程建設任務必須出面的,也要時時兼顧教育教學,抓好教育質量。

教育質量永遠是學校的生命線。

一個校長領導力如何,就看他能不能抓住這個核心,能不能引導學校朝著科學正確的方向前進!

當然,校長要全面負責,無論是教師培養,還是科研管理,無論是制度建設,還是評價考核等各方面工作。但所有工作,最終都要指向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

當然,校長管的,一般都應該是宏觀方面的,如學校的規劃設計、理念提煉、制度修訂完善等,管的太細了,未必是好事。


傾聽花開


校長不一直在忙著搞建設麼?教學質量是老師的職責!學校的路修了再修,學校的外牆刷了又刷…學校的鍋爐年年修…學校學生用的文體用具也是校長賣…不搞建設從哪來回扣?明擺的道理…別的不說,哪個校長不是城裡縣裡好幾套房?而雙職工的老師卻買不起一套…校長不僅喜歡搞建設,在招生這一塊也有很大的黑幕…所以網友說的:普查校長是對的…


站在橋上看風景517


校長注重學校建設本來是沒有錯的,但是他如果不管不問學校學生的學習質量,而一味的進行校園建設這就不對了。建設校園是為了學生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但是如果學生的學習質量都不能保證,那麼請問這位校長,你把校園建設的那麼美好乾什麼?


校長是一個學校的負責人,一個學校的校風和學風與校長的管理理念有直接的關係。如果校長只是出於某種目的只管理學習的建設,哪怕校園再美麗,這注定不是一個好校長。其實每個學校的分工都是非常明確的。如果校長注重學校校園的建設,那麼教導主任呢?他應該注重學生的學習情況,把學生的學習放在第一位,教導主任如果和校長一樣同流合汙,那麼這個學校註定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學校。讓人鄙視。



學校教育是一個家庭的未來,更是一個祖國的未來。一旦學校失職那將會對每個孩子造成嚴重的傷害,既然家長們發現了這個問題,你們完全可以聯名上書學校,直接找校長談一下看法,聽一下校長的想法。如果校長真的是不管學生的學習,那麼家長可以聯名上書當地的教育部門,或者尋找記者媒體幫忙,總會有讓校長迴歸初心的辦法。



一個學校的本質就是教書育人,評論一個學校的好壞並不是這個學校有多麼的美麗,而是學生的成績有多麼的優異。清華大學也並不是我們想象的多麼的豪華,而一些民辦的三本院校卻顯得格外的奢侈,格外的耀眼奪目。可是有什麼用呢?學校含金量得高低就是以學校的教學質量為第一評判標準,並不是因為校園的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