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怎麼種植?在農村,農民把菌種,種在木頭上為何產量不高?

農人阿橋


我是我國從原木香菇種植,段木香菇到袋料香菇時完全實踐者,我的祖籍地就是近香菇人工栽種之源頭浙江慶元縣龍巖村(僅直線距離5公里)。父輩由國家商業部58年指派在江西省景德鎮市試驗香菇原木菌種(當時由上海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菌種在浮樑縣經公橋際茶源山場第一批栽種),為保險起見,菇民們在山場上應用老法砍花法與菌種實行對比試驗,結果純香菇菌種植法取得絕對優勢,為國家提供了推廣可靠的各種數據支撐,逐漸在國內為環境保護和香菇種植產量上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爾後74一76年又實踐改良的短椴木集中菌種香菇栽種法,到了81一84年再次實踐木屑熟料磚栽到圓棒型栽種法,並推廣。所以,我們場(村)內中青輩基本掌握著古法砍花法,菌種椴木栽種法,及現在成型的大規模棒式袋料栽種法。



先回答後面一提問

在農村,農民把菌種種在木頭上為何產量不高?

1,香菇純菌種,是我們人類應用香菇孢子或香菇組織部經無菌分離所取得培育而成的菌絲體,這個菌絲體通俗來說就相當於我們栽種植物的苗體,這個苗需要進一步吸收營養才生長成為我們所需要香菇子實體。我們的菌種製造過程中因為要排除其他雜菌等的干擾,在我們以前製造過程中都是以小容體積玻璃器具裝著,這樣有利用滅菌工作和培養基質定型,及容器內氧氣存量,現在的食用菌母種依然應用玻璃試管作容器。在我們六十年那時塑料製造比較少,質量和透明度上也跟不上,那時的研究就發現稍大容器製作的菌種(有足夠培養基料時)菌種生長過期老化(由生理轉向生殖繁育階段)會在菌種中生長出香菇子實體,就應用老化或不能用於再擴大作菌種的,全部挖出重新壓成磚狀,讓其出菇,這就產生了以前磚狀代料栽種香菇法,這是以前六,七十年代所盛行在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郊區菌材料缺乏的一種栽種法,後來塑料在食用菌上應用增加了,應用於製造擴大栽培種上,並在滅菌器具上加大改造,塑料袋不斷加長,後發現了棒式比磚式上袋料栽培優勢(便於擺放,便於擴大出菇表面,便於機械化生產,而且產量上有一定增產),所以,現今基本定格於棒式了。

2,作為樹木就是生長香菇的基質,相當於我們種地的土壤一樣,整個一棵砍倒的樹木相對於一片土地,對於我們栽種植物來說,植物所能利用的也是土地的根能觸及到地方,深層營養也利用不到,也缺少氧氣的供給。


3,同理我們的一棵砍倒的樹,小了所含營養不夠,大了樹木的心髓香菇菌絲如植物根一樣不能深入到內層吸收營養,而且,樹木營養也均多在樹木表層,這樣就形成了一定矛盾,我們砍伐的一棵樹木,按樹木所能供應的營養計算產生多少香菇子實體,與實際能生產出香菇子實體差距十分大,由於樹木整長是連體的,菌絲能一直生長,多數菌絲就象在肥沃土壤中的苗,一直生長忘了進入生殖上轉變,在植物上我們叫徒長,在食用菌上也存在這一普遍現象,在實踐中,香菇菌種種植於樹木上,以前是提倡接種穴距,行距較大距離的,經實踐後來發現合理密穴,既有利於發菌絲迅速佔領樹皮表面,減少雜菌汙染,也利於菌絲生長中迅速交織停止富營養下徒長,而且,能在接種穴口早早形成菌絲褐被而保護作用,這個作用特別在段木黑木耳中顯現出來,提早食用菌子實體先期進入生殖階段,利於提高產量。

4,作為原木,段木生產的食用菌子實體,完全依靠的這個砍伐樹木內具有多少營養可提供和外界因子共同作用下產出。就如同一塊土地我們根本不去施肥下的種植作物一樣,所產出產品較原生態,但產量上就不可恭維。在產出產量上,還與種植樹木種類,砍伐季節,樹木粗細與當地氣候因素關係十分大。

我們的袋料生產相當於土壤施肥,模擬最適生長環境所設計了,將樹木粉碎或其他具有營養材料參和,並配入一些食用菌生長所需元素入培養料中,如加入米糠,麩皮,就是增加大部分樹木中比較缺少某些營養。加入石膏,碳酸鈣,蔗糖,就是補充碳素和鈣,還調節培養基的酸鹼度。在固定又熟化(易吸收)的小環境無菌單獨生長經過營養生長階段,再剝去外層塑料的保護在大環境中煅練後,形成自然形成的菌絲被生產香菇,這就是我們袋料棒式栽種法,為考慮營養及機械方便及模擬環境等方面,其實,許多現在新手不知我們在八十至九十年代時期做了大量試驗工作,裝料多少,菌棒粗細,長短等經十幾年各處試驗改進,形成如今幾乎統一的15X45釐米棒長粗的規格。這較科學又適合於各處氣候和人員勞動方便上的工作。

總結來說,樹木砍伐後接入香菇菌種生產法,在樹木內所具營養是能滿足一定量香菇產出的,但由於樹種類不同,樹木粗細不統一,木質緊密度,雜菌的汙染這大大制約著香菇產出,比較於現在粉碎木屑,添加輔料,定格酸鹼度,熟化料,並製成疏鬆具充足氧氣的培養基所生長的香菇產量那是大大提高几倍,以前的原木生產香菇,一百斤原樹木大約高產只能產出1斤餘干菇,一百斤段木(挑均樹徑在10-20釐米)種植高產的也只能產出2一3斤餘干菇,而利用木屑加輔料生產的鮮菇或幹菇產量是翻了無數倍了,現在較高產的能用一百斤木屑產出十多斤幹菇,況輔料和塑料袋等並不貴,為節省樹木和維護林業生態,現在多數不會去做段木香菇了。

香菇怎麼種植?

1,原木砍花法種植,現在屬傳統古老方法了,就是在原山上有野生香菇生長的附近(環境),先期砍伐適生香菇的樹木後,在大量野生香菇生長季節(冬未春初)時,在砍伐樹木上砍出各式花鱗口,硬質樹密,軟質樹疏等待野生香菇孢子飛落在鱗口上,然後蓋上樹枝等保持樹木的溫度,溫度較適合於香菇孢子萌發生長成菌絲進入樹木生長。然後經1一2年菌絲生長進入生殖階段,除去遮陰的樹枝等,讓腐木進入香菇生長。

在我國還經過這樣的特殊時期(五十至七十年代),應用無菌生產的純香菇菌種,打穴種植於砍伐的原木上,約生產十多年,改良成截斷為段木集中式發菌,然後排場出菇,這個時期較短,約七一八年,後直接發展成木屑袋料生產。這樣的香菇直接保留著山珍野香味,由於後來《森林法》執行,和山材上漲,無法與其他用木競爭,加上木屑香菇競爭力強勢,段木種植香菇種植法,在中國大地上幾乎消失,而在日本等地仍有計劃的保留著段木種植法,其產品(價格)在市場上仍有著強競爭力。


2,木屑袋料香菇生產,其實質是一種經多次改良結果,其原則上就是以前生產種(栽培種)作一次加大料,就地作生產香菇的,各地因品種,氣候不同,去袋,留袋等生產中,具有一定不同。前段制袋發菌都統一想同(嚴格在無菌袋內發育好菌絲),然後野外或室內生產香菇,可參考附近成熟技術生產。


老艾葉


在農村,人們把香菇菌種,種在木頭上,讓香菇在木頭上生長,這種木頭,原來大多采用椴木,所以也被稱為椴木種植。隨著香菇種植的發展,目前,代料種植已全全代替了椴木種植,椴木種植香菇的方法,幾乎沒有人再採用。


人們認為椴木種植產量不高,其實只是錯覺,椴木種植香菇,產量並不低,並且質量一流,是代料種植無法相比的。只是相對於代料種植來說,單位時間內產量低,但就其整個種植週期而言,椴木種植出菇期很長,一次種植要出菇幾年,按總產量來和投入產出比說,它出菇總量一點都不少,經濟效益也不差,甚至超過代料種植。之所以被淘汰,被代料種植所代替,是因為椴木資源越來越少,限制了越來越大的香菇種植規模,所以人們開始採用代料進行香菇種植。


如果真的產量不高,應該從菌種接種深度椴木含水量是否完整等幾個方面找原因。

【1】菌種。

①溫型不符。

就是春季種植選用了低溫品種,秋季種植選用了高溫品種。空間溫度和菌種生長溫度出現差異,造成不出菇或出菇少。

②菌種老化。

老化的菌種活力弱,生命力弱,接種後成活率低,即使成活,萌發生長慢。

【2】接種深度。

椴木接種孔深度最適宜是2~3釐米,過深,用木塞封堵後,容易孔內缺氧,不利於菌種萌發。過淺,木塞封堵不嚴,菌種裸露,造成暴露於空氣中,失水容易活力變弱,甚至死亡。

【3】木段含水量。

木段晾曬時間短,過溼,含水量超過75~80%,影響種子萌發,不利於菌絲分解木質素,營養缺乏。

木段晾曬時間過長,含水量低於30~40%,不能滿足菌絲體對水份的需求,造成菌絲生長緩慢。

以上這些,都能造成菌絲體生長失常,給香菇產量帶來影響。

隨著香菇種植技術的不斷髮展,香菇的種植也由資源消耗型,被代料種植的資源再生利用型所代替。並被大量種植者所接受和採用。

香菇代料的種植,要經過種植季節選擇、菌種選用、培養料製作、裝袋、滅菌、養菌、轉色、出菇、採摘等10個過程,最後才能進入市場進行銷售。

【1】種植季節的選擇。

根據香菇的生長習性,一般選擇春、秋兩季進行種植,北方秋季種植需在溫室大棚中進行。因香菇具有高溫、中溫、低溫品種之分,要按種植季節選用適合的溫型種。

【2】菌種選用。

香菇的品種較多,選擇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種植實際條件的菌種。

⑴要選對溫型。

香菇菌種的選用,要選擇與種植季節相符的溫型,春季種植選高溫品種,秋季種植選低溫品種

⑵要選好質量。

就是選用菌齡不超80天,菌絲強壯,不帶雜菌、不帶蟲卵質量可靠的菌種。

⑶要選有資質的菌種生產企業。

有資質,即是有菌種生產和經營許可證的企業。這樣一旦出現問題,對自己的權益有保障。


【3】培養料的製作。

就是把用於香菇種植的培養料原料混合,製作成適合香菇生長的培養料。

⑴確定配方。

▪製作香菇的培養料,首先是確定培養料的配方。也就是確定都用哪些原料組成培養料,組成培養料的各種原料在整個培養料中佔有多少,通常用百分比來具體表現。

▪培養料的配方可以借鑑經過實驗取得良好種植效果的現有配方。也可以根據香菇生長所需培養料的營養結構,也就是培養料碳氮比,根據你想選用原料的碳氮比,進行精心的計算,自行組織配方。香菇種植中,培養料最適宜的碳氮比是33~35:1。

⑵培養料原料的準備。

準備培養料的原料,依據配方進行組織。組織原料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原料的質量。要求新鮮、無黴變、無腐爛,最好運距短,這樣可以省運費,降成本。

⑶培養料的製作。

原料準備妥當,就可以開始製作培養料。首先是按配方要求的各種原料混合在一起,然後加水進行攪拌,製作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對密度大或有密度大部分的原料,進行預溼處理,完先泡透,再與其他原料混合。

②混合後,各種原料攪拌要均勻。這樣能保證裝袋後,個體培養料袋內不缺乏營養。

③培養料的含水量要控制在55~65%左右。低於55%或高於65%均不利於香菇菌絲體生長。

④培養料的PH值要6.5左右。香菇喜弱酸環境,最適宜的的PH值為4~6,調節至6.5,是考慮滅菌和其生長過程中,PH值會有所衰減。


【4】裝袋。

培養料製作完成,就可以進行裝袋。香菇使用的一般為15×35×0.005的標準菌袋。通過人工輔助裝袋機來完成。裝袋過程中,要調整好機械,減少菌袋破損,同時注意安全。

【5】滅菌。

香菇菌袋的滅菌,主要常壓滅菌和高壓兩種方式。需要的設備是鍋爐和滅菌倉。高壓滅菌設備價格高,一般工廠化採用。普通種植者大多采用常壓滅菌方式,常壓滅菌方法是:

⑴擺放料袋。

把培養料袋裝入滅菌倉內,擺放整齊,料袋間要有一定間隙,便於滅菌蒸汽循環運動。擺放完畢,密封滅菌倉。

⑵排放冷氣。

啟動鍋爐,為滅菌倉輸送蒸汽,當滅菌艙溫度達到100℃時,打開位於滅菌倉底部的放氣孔,讓冷氣排出,冷氣必須排盡。否則在滅菌倉內冷氣聚集成冷死團,會影響蒸汽運動,造成滅菌不徹底。

⑶升溫滅菌。

冷氣排盡,鍋爐繼續升溫輸蒸汽,滅菌倉溫度在100℃下,保持18小時左右。期間如出現降溫現象,要重新計時。

⑷燜鍋。

滅菌完畢,停止輸送蒸汽,要保持滅菌倉密閉狀態10小時以上,這樣可增強滅菌效果,食用菌種植中,稱之為燜鍋。

【6】接種。

香菇的接種與其他食用菌品種接種一樣,可採用接種室接種,也可採用接種箱接種。香菇接種與其他食用菌品種接種不一樣,是香菇的接種是在培養料袋上打孔,然後再封閉接種孔。

⑴接種箱或接種室消毒滅菌。

在接種前要對接種箱或接種室進行消毒滅菌。接種箱採用福爾馬林或百菌清類殺菌劑擦拭與必潔仕或菇蟲淨氣霧劑燻蒸結合進行。接種室採用必潔仕或菇蟲淨氣霧劑燻蒸結合紫外線照射和臭氧發生器及接種保護器依次進行的方法。

消毒滅菌時要把接種工具等先放進接種箱或接種室,接受消毒滅菌。

⑵接種。

當培養料袋溫度降至28℃以下時就可進行接種。先把菌種包裝外壁用酒精擦拭,再放進接種箱或接種室,放進後接種時,再進行一次外壁和包裝口擦拭。接種箱接種要先點燃酒精燈,在火焰保護下進行。接種室接種要先發來接種保護器,在其保護下進行接種。

接種完畢,要立即套好塑料袋,並紮緊袋口,儘量減少菌種與外界接觸時間。並儘快送進養菌場所進行養菌。


【7】養菌。

目前的香菇種植,大多采用室內或大棚內層架式養菌,出菇時,不做挪動,直接出菇。香菇的養菌主要是空間溫度、相對溼度、光照、空間氧氣含量的調節。

⑴溫度。

要保持在22~25℃之間,這個溫度範圍最利於菌絲體生長。

⑵溼度。

空間相對溼度要保持在70%左右,用低溼度抑制雜菌活力,減少雜菌侵染。

⑶光照。

香菇的菌絲體可在黑暗中正常生長,所以要保持場所空間處於黑暗或極弱光照射狀態。

⑷空間氧氣含量。

香菇是好氣型真菌,應保持空間通風良好,保證空間氧氣含量充足。


【8】轉色。

香菇種植還有個不同於其他食用菌種植的時期,就是轉色期。轉色期一般在菌絲長滿菌袋1周後,要由白色轉化成棕褐色,要菌棒脫袋進行。整個轉色期大約持續15天左右,此時應對菌袋進行如下管理。

⑴溫度。

溫度應該保持在18~23℃,可以在這個範圍內進行溫差變換,刺激轉色,加快轉色速度。溫度低於15℃和高於23℃都不利於轉色。

⑵溼度。

空間相對溼度要保持在85~90%,也可在75~90%之間進行微弱溼度調控,出現乾溼差別,刺激菌絲轉色。

⑶光照。

要增加空間內光照,光線越強,轉色越快,但不能要陽光直射菌袋,容易造成培養料水分流失。可進行光照強度微調變化,可刺激轉色質量和速度加快。

⑷空間氧氣含量。

要保證空間氧氣充足,滿足菌絲轉色期呼吸量大的需要。

香菇的轉色期非常重要,轉色的質量直接影響香菇的產量和質量,是種植中必須重視的時期。

【9】出菇。

轉色結束,香菇種植就進入了出菇期。出菇期管理依然在溫度、溼度、光照、氧氣含量等要素的調控上。

⑴溫度。

①高溫品種:保持在8~12℃之間。

②中溫品種:保持在12~18℃之間。

③低溫品種:保持在18~22℃之間。

④廣溫品種:保持在8~28℃之間。

香菇菌絲轉色後的第一週要進行12~26℃間的溫差刺激,以加快原基形成、現蕾。

⑵溼度。

原基形成、現蕾期,要控制在85~95%,子實體生長階段控制在70~80左右即可。

⑶光照。

有固定光源的散射光照射狀態。

⑷氧氣含量。

加強通風管理,增加通風時長,保證充足的氧氣供應。

香菇現蕾10天左右,香菇子實體即可進行採摘。


【10】病蟲害的防治。

▪香菇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主要集中在養菌期和出菇期。

▪病蟲害主要是木黴、黑黴、鏈孢黴、蟎類、菇蠅、菇蚊等。

▪病蟲害的防治應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進行,對不同的病蟲害採取不同的、有針對性的防治方法。

香菇的種植中,方法很多,發酵料地栽、棚養等都可以對香菇進行種植,本文敘述的是目前香菇種植常最用的方法,希望能幫到需要的種植者。


初始農人


香菇種在木頭上?不現實。木耳菌可以種在柞木段上見過, 香菇種在木頭上沒有聽說過,可能是你沒有表述清楚,是種在木質為主的培養基上吧?

以木質的培養基為主種植香菇,是我國菇農的普遍傳統做法。產量不高的原因,除了基地位置、菌種、雜菌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外,可能還是和木質本身營養成分有關。俗話說麻袋片繡花——底子太差 ,問題可能出在營養基上。

2016年,筆者採訪過黑龍江省農墾五九七農場的一個菇菌種植基地,他們的菌菇類是如何腦洞大開種植的,你可以借鑑一下。

一.五九七農場種植水稻30萬畝,佔全場種植作物的50%。育秧基地共有14處,大棚2200棟,佔地2400畝。每年5月大棚育秧結束後,這些大棚二次利用率只有一半,種植作物80%為大豆,

其他就是玉米、雜豆、蔬菜、瓜果和菌類,剩下的1200畝地白白撂荒。

二.2015年,五九七農場開始在育秧大棚裡二次利用發展菌菇類。我去的這個基地有14棟大棚,佔地17畝,其中香菇10畝,單產6900公斤/畝。每一棒綜合成本在5元左右,每棒產菇1.6斤,市場銷售價是3.5元1斤 , 每棒淨利潤1.25—1.27元。滑子蘑1棟=1.2畝,單產9200公斤/畝,畝效益在4600元;大球蓋菇2棟=2.4畝,單產3350公斤/畝,畝效益在6600元;花臉蘑1棟=1.2畝 單產330公斤/畝,畝效益在6500元。

三.我們看看栽培料堆制發酵:

需要農作物秸稈50%,牛糞50% 石灰1—2%,石膏1—2%。農作物秸稈要提前一天預溼,建堆發酵需要25—30天,根據水稻育秧大棚在5月末基本結束的特點, 建堆發酵要在5月初進行, 長的秸稈要鍘成10cm的小段,要一層秸稈一層牛糞,高度在80—100cm,寬在150—200cm,長度不限,水分要大,底層要有水滲出。

建好堆後,要在料堆上500m的

間距打孔增氧,有利於增溫。料堆要覆蓋塑料薄膜便於保溫保溼。5天后料堆內溫度達到60攝氏度以上開始第一次翻堆,把外面的料浸在裡面,裡面的料翻外面。過4—5天后,再進行第二次翻堆。這次翻堆要加石灰、石膏,經過20—25天4—5次翻堆,栽培料沒有臭味即可。

四.幾點啟示:

(一)香菇現在已經是“大路”貨,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增值空間不大,發展奇特的菌菇如花臉蘑、羊肚菌、馬勃(藥食兩用)等等是今後的菌菇類種植趨勢。

(二)我國秸稈潛力巨大,應該充分發掘利用。秸稈不讓燒怎麼辦?發展菌菇類是一個方向。牛糞還可以變廢為寶,保護環境。利用木頭成本高,而且破壞環境,草腐菌生產替代了木材浪費,保護了綠水青山。

(三)大棚二次利用,改變了土地閒置,安排了就業,增加了職工群眾收入。


天泉30


之前種植香菇都是利用段木種植,沒有油脂性的樹木都可以種植香菇!一般用長1.2-1.5米,直徑5-15公分左右比較合適,太細的營養不足,容易旱死真菌,影響產量。過粗了容易內部集水,淹死真菌,也會影響產量!用段木種植香菇影響產量的原因很多!一定要用合適的段木用菌種,優良的品種也是提高產量的關鍵,段木一般在11月備好,放通風向陽處反覆暴曬,曬乾木頭裡的多餘水分!也就是半乾狀態,新鮮木頭水分充足,不利真菌生長髮育!然後用銃子打孔,點入菌種,封蓋。集中在一起放整齊,然後用塑料布蓋嚴,外面用草蓋上遮擋陽光!每10天左右翻一次垛!灑水一次。繼續蓋好,注意遮擋陽光。等到看見大量香菇孢子破口快出來時,揭開薄膜!場地搭建遮陽棚,避免陽光直射,用人字架形入棚擺放整齊,然後每天早中晚澆水!待香菇長到手指頭大,控制澆水,增加光照,可生長出花菇!遇雨用薄膜蓋好!待第一批採摘完後,休息幾天,然後集中一起,3天澆水一次,還是用薄膜蓋好,遮陽。等待香菇孢子長齊後,人字架擺放!這些都是段木種植香菇主要技術!現在很少用段木種植香菇了!目前市場上的香菇都是利用袋料種植!產量比段木高很多倍!甚至10幾倍!主要技術:用沒有油脂性樹木,最好15公分以下。有利於粉碎!將粉碎的木屑堆放一段時間,、菌種選擇

香菇品種類型較多,常用的為中低溫型。這類香菇發菌的最適環境條件是氣溫24~27℃,培養料含水量60%左右,無光或弱光。出菇期最適環境條件是氣溫8~16℃,空氣新鮮、潮溼,三分陽七分陰。實際選擇菌種時,可選擇中溫型的856、L26等。每瓶菌種要求無雜菌,無害蟲,種性純,菌絲生長健壯。

2、培養料配製

培養料的組成包括雜木屑、麩皮或米糠、糖、石膏粉、尿素、過磷酸鈣等。雜木屑是香菇菌絲的主要碳源物質,可用鋸木廠的闊葉樹鋸屑,也可用闊葉樹的殘次廢材和枝椏的粉碎物;麩皮或米糠是香菇的主要供氮物質,應選用無黴變的新鮮料;糖是供菌絲生長髮育前期吸收利用的速效性碳源,白糖、紅糖均可;石膏粉則既可提供鈣素,又可延緩培養料的酸化過程;尿素和過磷酸鈣分別為氮肥和磷肥,提供氮、磷、鈣等營養物質。培養料的配方為雜木屑77%、麩皮或米糠20%、糖1.2%、石膏1.8%,或雜木屑78%、麩皮16%、玉米粉2%、石膏2%、過磷酸鈣0.5%、尿素0.3%、糖1.2%。將可溶性的尿素、過磷酸鈣、糖等先溶於水中,其它粉末狀物幹拌後合在一起,邊加水邊拌料,反覆多次。加水至手捏能成團,觸之能散的程度,此時含水量約為60%左右。

3、滅菌

將折徑15cm、厚0.04mm的低壓聚乙烯筒膜截成55cm長的筒料,一端封口。將培養料裝入塑料筒袋內,每袋重0.9kg(乾料)左右,扎口後放入常壓滅菌灶。灶內中心留一定空間,促使蒸汽均勻分佈,提高滅菌效果。旺火加溫,鍋內溫度升至100℃時,改用文火,持續10~12小時後停止加溫,降溫至70℃左右時出料。

4、接種

待培養料筒冷卻到28℃以下時,連同酒精燈、接種箱、打孔器、接種耙等接種工具等用品,先經0.25%新潔爾滅溶液表面消毒,然後搬入接種箱,每立方米空間加福爾馬林10ml,高錳酸鉀5g混合,關閉玻璃窗、操作孔,燻蒸半小時,可使微生物細胞蛋白質凝固變質而死亡。之後接種人員用75%酒精擦洗雙手,伸入接種箱內邊打孔邊接種,並同時貼好膠布。這一過程要求動作快,持續時間短。膠布可用食用菌專用膠布或醫用膠布,大小為3.5cm×3.5cm。、菌種選擇

香菇品種類型較多,常用的為中低溫型。這類香菇發菌的最適環境條件是氣溫24~27℃,培養料含水量60%左右,無光或弱光。出菇期最適環境條件是氣溫8~16℃,空氣新鮮、潮溼,三分陽七分陰。實際選擇菌種時,可選擇中溫型的856、L26等。每瓶菌種要求無雜菌,無害蟲,種性純,菌絲生長健壯。


紫竹淡雅


在農村,農民把菌種,種在木頭上是比較傳統低效的種植方式,不僅產量不高,而且對森林資源依賴較大,筆者為您介紹一種新型的香菇種植方法:袋料膠囊菌種高效種香菇。

袋料栽培香菇,目前大部分採用瓶裝菌種或袋裝菌種。近來,少數菇農開始改用浙江慶元新研發的膠囊菌種,不僅接種速度快、效率高,而且雜菌汙染少,制袋成品率與種植效益明顯提高。


一、膠囊菌種的主要優勢

香菇膠囊菌種是浙江省慶元縣食用菌研究人員,在廣泛吸收國外先進菌種製作技術基礎上,結合國內實情研製出的一種更加方便接種操作的香菇菌種。

其基本製作方法是:在清潔無菌環境下,將已培養好的香菇菌種通過機械破碎後,填充在特製的蜂窩狀塑料板上並適當壓實,然後底部用具有一定透氣性的泡沫材料覆蓋嚴實,在涼爽通風的環境下培養,數日後菌絲重新恢復生長並形成半圓錐形顆粒狀菌種,然後轉低溫貯藏待用。由於壓制在塑料板上的菌種酷似藥用膠囊,故稱為“膠囊菌種”。接種時,只需將菌種從膠囊中取出,迅速塞入滅菌後的料袋接種孔內即可。

與目前廣泛使用的瓶裝或袋裝菌種相比,膠囊菌種雖然生產過程複雜、成本較高,但在實際運用時有以下明顯優勢:


1、接種方便快捷,省工省時

使用瓶裝或袋裝菌種接種,需要先去掉菌種表層無用部分,再將菌種掏出掰成大中適中的塊狀,塞入打好的接種孔內。由於掰碎的菌種塊大小不一、且形狀不規則,因此接種後需要根據情況進行調整,去掉接種孔表面多餘部分,對孔口未封閉嚴實的要填補壓實,期間操作過程相對複雜,接種速度較慢,用工較多。使用膠囊菌種,在料袋上打孔後,直接將顆粒狀菌種從塑料板上取出,迅速塞入孔中即可,由於接種孔與膠囊菌種相互吻合,不需要再進行調整,因此接種效率可明顯提高。


2、雜菌汙染少,制袋成品率高

使用瓶裝或袋裝菌種,一是接種速度相對較慢,雜菌感染機會增多;二是接種後菌種封口不夠嚴實且尾部裸露,料袋在搬運、培養過程中容易因空氣流通造成雜菌感染;三是由於接種時菌種受損,需自身恢復生長後才能吃料,從接種到吃料需要時間較長,會給雜菌感染帶來更多機會。改用膠囊菌種,一是接種速度快,雜菌汙染機會減少;二是封口比較嚴實,菌種尾部有透氣蓋封住,避免了菌種裸露,進一步減少了雜菌感染機會;三是菌種接入後未受損傷,萌發吃料較快,可以迅速封住接種口、搶佔培養料,增強與雜菌競爭能力。因此,其制袋汙染率、報廢率較瓶裝或袋裝菌種明顯下降,成品率顯著提高。



3、綜合成本下降,制袋效益提高

提高香菇制袋效益的關鍵,就是要儘量減少雜菌汙染,提高制袋成品率。而防止接種時雜菌乘虛而入,又是避免汙染的關鍵。採用膠囊菌種,表面上看菌種較貴,但由於制袋成品率明顯提高,加之接種高效省工,菌種無浪費,因而其成本反而較低。綜合以上因素,制袋時改用膠囊菌種更為划算。


二、使用膠囊菌種須注意的事項

膠囊菌種雖好,但也要嚴格按照技術要求使用,否則達不到理想效果。在具體購買、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選準廠家,提前預訂

生產膠囊菌種,對技術、設備與環境要求條件較高,為保證購買的菌種質量,一定要選準廠家,既要保證香菇菌種品種純正優良,還要保證菌種本身不帶雜菌、活力旺盛、質量可靠。另外,生產好的膠囊菌種久置後,一是會逐漸脫水,二是會逐漸老化,導致發菌能力下降,因此一定要提前兩個月左右預定,這樣廠家可根據生產情況把握好制種時間,菌種制好後及時發貨。


2、妥善保管,按時接種

膠囊菌種購買後,要妥善運輸保管。運輸時如果溫度較高,需使用空調冷藏車;如果溫度較低可常溫運輸,但途中滯留時間不宜超過一週。菌種運回後,放置在潔淨、涼爽、避光、乾燥的室內保存,並迅速組織接種,確保接種時菌齡適種、活力旺盛。如果不能及時接種,需放低溫環境貯藏,但貯藏時間要嚴格控制。從菌種制好到接種,15~20℃可保存10~15天左右,在4~10℃的冷庫中可保存30~40天。在冷庫中保存的菌種,使用時需提前取出,在室溫活化1天后才能用於接種。


3、規範操作,嚴防汙染

膠囊菌種雖然可減少雜菌汙染,但仍要嚴格按照接種技術要求,堅持無菌操作,嚴防雜菌感染。一是培養料裝袋要勻實;二是在料袋外部要套上外袋,防止滅菌後料袋錶面沾附灰塵、雜菌;三是滅菌要徹底;四是冷卻接種間要大小適中、乾燥潔淨、嚴格密封,接種前進行消毒,或者在接種帳內消毒接種,儘量減少接種環境雜菌數量。五是接種時操作人員要穿上消毒衣帽,雙手和接種工具都要認真用酒精消毒,防止帶入雜菌;六是邊脫(外)袋、邊打孔、邊接種、邊套袋,整個過程動作要快速敏捷、一氣呵成,接種時手不能觸摸菌種蓋以下的菌種部分,儘量減少雜菌感染機會。


4、刺孔增氧,加快發菌

膠囊菌種接種後,雖可迅速萌發吃料,並將接種口封住,減少雜菌感染機會,但因接種口封閉嚴實,菌絲生長一段時間後,會出現供氧不足,進而造成生長速度下降、發菌緩慢現象。為解決此問題,在菌絲生長至一定程度(菌落直徑4~5釐米)時,要採取刺孔增氧措施。刺孔時注意掌握好孔的位置、直徑、數量和深度,一般在每個接種穴的四周距離菌絲邊緣2釐米處,用細針刺5~6個孔,深度控制在1.5釐米左右。刺孔後氧氣供應充足,發菌速度明顯加快,可促菌絲早日佈滿菌袋。


稻荷藝文


看見你的提問這蘑菇對溫度和溼度敏感,要把握好在兩樣。


過兩天1963


基質不行,怎能高產。


老A86633966


水份潤度不足啊 木又是實的,不是最理想的


農村幾好


你沒放肥料,放肥料產量高。


陳伶俐


要施肥,打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