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醫生的女兒上“疫”線:富順妹子馳援武漢“報恩”

關注富順融媒,第一時間瞭解富順要聞。​​

盧林採訪錄音

1月24日,除夕,福善籍自貢市三醫院護師盧林正吃著年夜飯。此時,手機不斷傳來微信提示音,盧林看了一眼,然後,放下碗筷,對父母說道,“醫院有急事,我先回去了。”

母親林華香急了,“大過年的,有什麼事不能明天處理?”在家人的反覆追問下,盧林硬著頭皮透露實情,“我報名支援武漢了。”

家裡氣氛一下緊張起來,林華香不願女兒身處險境,試探性地勸說,“不去行不行?”

“不,我要去。我是共產黨員,又是呼吸科護士,武漢需要我。”盧林堅決地說道。

看著女兒決心已定,同為黨員的父親盧卷倫摟著妻子安慰道,“既然她決定了,就讓她去吧。”又轉頭叮囑女兒,“到了那邊,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不要給富順人丟臉。”

盧林給了父母一個熊抱,然後奪門而出……

鄉村醫生的女兒上“疫”線:富順妹子馳援武漢“報恩”

圖:出征前合影(盧林左一)

幸運的入選

同一時刻,護士長鍾安英看著微信上號召醫護人員報名支援武漢的通知,毫無猶豫地報了名。短短几分鐘內,鍾安英所在的呼吸科全員請纓“參戰”。

“看著大家在微信上的留言,說實話,很感動,莫名就有流淚的衝動。”

半個小時後,最終人選確定,盧林“幸運”入選,成為四川第二批援鄂醫療隊的一員。

盧林,從事呼吸疾病護理八年,具備過硬的臨床經驗,是呼吸科的骨幹成員,同時也是科室臨床實習生總代教。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盧林顧全大局、表現優秀,樂於助人,顯露了一名黨員的優秀品質,“這是她入選的最大優勢。”

隨後,盧林同三醫院援鄂的六名成員一起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培訓,並順利通過考試。

鄉村醫生的女兒上“疫”線:富順妹子馳援武漢“報恩”

圖:出征前合影(盧林右二)

心底的祈禱

1月28日17:30,盧林走下飛機懸梯,踏上武漢的土地,眼眶泛紅,聲音哽咽:“武漢,我們來了,你要挺住。”

從機場到酒店,一路上盧林聽到最多的就是“謝謝,感謝你們支援武漢。”哪裡需要說謝謝呢,盧林說,“那年,汶川地震了,全國支援四川,現在,武漢生病了,我們是來報恩的。”


1月29日,盧林參加了華西專家交流會,瞭解了武漢醫院目前的情況,並參加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培訓。即將要上“戰場”,盧林感到既緊張,又急切,“緊張的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戰鬥’,急切的是患者急需我們的幫助。”

當晚,她在日記裡這樣寫到:

“明天就要正式到醫院開始工作,心裡既激動又忐忑。我相信這場戰疫,在中共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在廣大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會早日除疫,迎接勝利。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鄉村醫生的女兒上“疫”線:富順妹子馳援武漢“報恩”

圖:武漢下飛機和機場工作人員合影(盧林左一)

感動的淚水

2月2日,是盧林支援武漢的第五天。凌晨2:30,萬籟寂靜,燈火闌珊,武漢還在沉睡中。盧林醒來,趕往醫院,走進更衣室,“加油,加油”同事們開始相互鼓勁。今天,又是緊張而忙碌的一天。

不敢多喝水,沒有時間上廁所,甚至穿上了尿不溼,就怕浪費寶貴的防護服,這是盧林的工作常態,連續幾天的忙碌已讓她疲累不堪。為了減少感染幾率,盧林穿戴的是雙層手套,這給靜脈穿刺帶來一定難度,盧林說,“偶爾穿刺失敗,患者不僅不抱怨,還反過來安慰我。”這讓盧林在疲憊的時候倍感溫暖。

更讓盧林感動的是,意外感染的醫護人員時常安慰自己,“等我們好了,我們再一起並肩作戰。”聽到他們的肺腑之言,盧林不禁熱淚盈眶,“是他們給了我勇氣征服恐懼,”盧林哽咽地說,“他們太可敬了,太可愛了,祝願他們早日康復。”

想家的時候

凌晨,大多數患者還在休息。

盧林輕手輕腳地來到自己負責的區域,在為一位阿姨測量體溫時,耳畔傳來溫柔的聲音,“小姑娘,辛苦了。”

“是我吵醒你了嗎?”

“不是,我是想家了,睡不著。”

聽到這裡,盧林的淚水滾落而下,“阿姨,你放心,我們一起戰勝病魔,你好好休息,等你好了,就可以回家了。”

“謝謝你,小姑娘。”

一番談話,勾起了盧林的思鄉之情。“家裡怎麼樣了?爸爸和媽媽還好嗎?”盧林唸叨著,“我在武漢挺好的,我們一定會取得這場戰鬥的勝利,你們等我回來。”

記者後記

盧林的母親林華香是富順縣福善鎮熊壩村的鄉村醫生,從醫二十餘年。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發生以來,林華香每天奔走在一線,為所在村的重點監測人員測量體溫,最多的時候每天要奔走全村各組二十餘個家庭。因路途遙遠,父親盧卷倫當起了妻子的專職司機,每天騎著摩托車載著妻子奔走在鄉間小路。女兒在武漢戰鬥,父母在家鄉防控,盧林一家都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希望患者早日康復,武漢加油,”盧林與家鄉工作人員通話時說,“全國上下齊心,一定能打贏這場戰役。”


編審:羅懷成 楊 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