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的諡號,為何在皇帝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尚宮女史


古代的帝王死後都會被賜予諡號,而孫權的諡號為何與眾不同呢?這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到底在哪裡?

原來,孫權的諡號是"大"。在中國古代帝王之中,用"大"來作為諡號的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據目前可靠的史料記載就只有孫權一人而已。

就孫權諡號的評定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來說,孫權作為一代帝王,有諡號這是必須的。

我國古代,帝王、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價褒貶,而給予一個具有寓意具有象徵意義的評判性稱號。這種制度代代相傳,也被稱為諡法,所給予的稱號叫做諡號。

而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點是,古代帝王的諡號都喜歡"文""武"這類字,屬於顯得比較高級的美諡。生子當如孫仲謀,可見孫權的功績也不差,後世子孫卻給了個"大"字作為諡號。

《周禮》說:"小喪賜諡。"

小喪,即死後一段時間,所以諡號一般不是自己所決定的。

《逸周書.諡法解》:"諡者,行之跡也。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出於人。"

可見諡號的授予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與輕浮,相反諡號的授予可謂是嚴肅。常用的諡號本來就不多,而好的諡號更是珍稀。如果說"文、武、獻"此類諡號代表著高級與尊貴,那麼孫權的諡號"大"走的即是平民路線。相反看慣了千篇一律,我個人更喜歡"大"中顯現出來的簡單與氣勢。

"大"這個諡號,毫無疑問是配得上這位東吳開國皇帝的,擁有這個千古以來獨一無二的"大"字諡號的人,孫權當之無愧。

同時期的曹操就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

此號的寓意乃是:"則天法堯為大"。也就是說孫吳的繼位者以及孫氏的後世子臣都認為孫權的做法是效仿堯。

堯是是什麼人?那可是中國歷史上的超級大佬,傳說中的五帝之一,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後世臣子給予這位大帝的稱號是讚美無疑了。

大帝之大,大在開國。

細數孫權一生功績無數,但是在東吳子民心中,這第一大,就當屬孫權能帶他們在這天下三分的亂世之土,立國安身吧。

孫權繼父兄之業,年齡尚在弱冠的時候就已經坐擁江南,才華橫溢,善於掌控大局的他運用靈活的策略在亂世之中不斷地馳騁。深諳列國競爭的道理,最終成就了一番大業。孫權超越了他的父兄,領導著孫吳政權雄踞江東,與魏、蜀鼎足而立。諸葛亮曾說:"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

有這樣的功績在手,相比孫吳子民給予他"吳大帝"這樣的諡號也算是民心如此了。

吳大帝,諡號為"大",大在他為人處世的胸襟。

正是因為他選賢舉能,任人唯親的大氣量,成就了他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諡號。不管去世後的他是否願意,也只有虛心接受,這是後人對他為人處世一生的評價。

作為軍事戰略家,除了豐富的經驗以外,他善於重用人才,文武大臣都甘願為其用,甘願為之死,甘願為了一起成就他口中的大業而赴湯蹈火。這是他制勝的武器,用人而且用人不疑,不拘一格。

最恰當的例子當屬呂蒙了。

在三國中數一數二的戰士,曾今助孫權打敗過關於奪取荊州,可誰知道,原來的呂蒙只是一名小校?

史書記載;"孫權善撫將士,能得臣下力死,將士都願以生事主。”

所以他對手下對百姓是相當不錯的。天時地利人和,孫權手握兩個,易守難攻的江東使他佔有地利,善用人才的行為使他佔盡人和。如此不成大業真的是有愧於蒼天,如此成就當然也配得上這千古以來不曾有過的諡號。

所以說,這個"大",大的有憑有據。

孫權在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他是極有雄心壯志的一人,卻能夠韜光養晦,在取得一番成就之時並未馬上稱帝,謙虛的他不願意過早的暴露自己的政治意圖,一直等到曹、劉死後,東吳局勢穩定才稱帝登基。

於此同時,這個"大"不也是有著胸懷寬廣,有大局觀念志向高遠之寓意嗎?

綜合以上我們並不難看出,為何吳國的後世臣子要首先創"大"字作為諡號來評價他們敬愛的孫仲謀了。

受他自己個人功績影響,綜合判斷他一生成就。後世自然認為他是成就巨大,而且又是東吳的開國皇帝,享有正統地位,所以這"大皇帝"的諡號也就見怪不怪了。


歷來現實


孫權的諡號很有意思,叫“吳太祖大皇帝”,簡稱“吳大帝”,這個諡號在中國的皇帝中僅孫權一例,可謂是獨樹一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孫權是東吳的實際建立者,他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是江東基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孫權承父兄基業,經二十多年不斷對外擴張,最終形成了割據江東,三國鼎足的孫吳政權。與魏武帝(魏文帝曹丕追尊)曹操、蜀漢昭烈帝劉備不同,孫權的諡號只有三個字“吳大帝”,而且氣場很強大,一個大字,顯示出孫權的志得意滿、野心勃勃。


所謂千秋功過,留予後人說。諡號,正是後人對前人的蓋棺論定,諡號起源於周,然並非天子專權,諸侯、大臣也有諡號。最早獲得諡號的,是周朝兩位極有名望的人物周公旦(武王姬發之弟)和太公望(即姜子牙),兩人有大功於周室,死後獲諡,此為諡法之始。《逸周書·諡法解》解釋曰:

“諡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諡號,等於後人為前人生平做評判,是後人對前人的蓋棺論定。諡號要秉著公正公平的原則,對前人的生平事蹟、功過是非給予出符合他一生事蹟的諡號。諡號在隋以前均為二三字,這是為了和王公大臣的諡號嚴格區別開來,比如漢惠帝劉盈、光武帝劉秀、晉武帝司馬炎、當然還有我們吳大帝孫權。

諡號還依皇帝生平成就還分為好幾種,有“上諡”、“下諡”、“惡諡”和“平諡”這四種。四種諡號之中,“下諡”和延伸出的“惡諡”都是不好的諡號,比如隋煬帝的“煬”表示“好內遠禮”,漢靈帝的“靈”,表示“亂而不損”、周厲王的“厲”表示“暴慢無親”,這些都是下諡。“平諡”,中庸也。


而“上諡”,則具溢美之意,是表揚讚美的諡號,如文帝、武帝、昭烈帝、高帝、景帝、光武帝,都是屬於得到高度評價的上諡、美諡。但是在這麼多上諡、美諡中,又屬孫權最特別,他的諡號是大帝,在中國絕無僅有,獨他一人。

大作為皇帝諡號之一,《逸周書·諡法解》有解釋“則天法堯曰大”,意思是說追循效法堯帝之治。堯帝是上古五帝之一,經常與舜帝合在一起稱“堯舜”,堯帝無論是品格、操行、成就都堪稱一流,為後世帝王所推崇。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記載:“ 權 薨,時年七十一,諡曰大皇帝。”孫權是三國各國君主裡面活的最長壽的一位皇帝,七十一歲,比曹操、劉備都長壽。他的成就長期被後世所埋沒,而事實上,孫權的這一諡號正是結合他本人一生的成就而定的。

孫權十八歲時,因兄長孫策遭許貢門客刺殺匆忙即位,從一個翩翩青年成長為三國時期的一代雄主,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歷史格局。孫權四十七歲成就霸業,登基稱帝,雄峙江東。他在位期間廣開言路,任人唯賢,開創出了一派欣欣向榮的繁榮局面。他對江南一帶的開發,使這裡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太平盛世,長江一帶的文明開始逐漸取代了北方中原,其功績完全不在魏武帝曹操之下,難怪曹操會不無感慨的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吳大帝孫權的這一諡號,還體現出他的大格局,和強大的心理抗壓能力。曹操舉兵30萬親征荊州,覬覦江東,孫權面對張昭等人的投降主義,力排眾議,頂住壓力,聯合劉備於赤壁之戰大敗曹操。劉備起傾國之兵攻打東吳,孫權為顧全大局數次請求退兵和好,並誠心讓我出荊州,在和談無果的情況下,大膽起用年輕的將領陸遜為大都督抗蜀,最終陸遜於夷陵之戰大破蜀軍,又一次使東吳轉危為安。孫權雖偏安江東,但懂得保境安民、與民休息,發生生產促進經濟,東連曹操,西結劉備,東吳在他手上國力達到了最鼎盛。


大國布衣


中國帝王中,死後諡號有個“大”字的,寥寥無幾。

在諡號的含義中,“大”的意思是:則天法堯曰大。意思就是根據上天法則,如堯帝一般做事。

諡號是對死去的帝王、大臣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於西周。



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於周室,死後獲諡。

這是諡法之始。《周禮》說:

“小喪賜諡。”小喪,死後一段時間。《逸周書.諡法解》:“諡者,行之跡也。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出於人。”

諡法制度有兩個要點:一是諡號要符合死者的為人,二是諡號在死後由別人評定並授予。

君主的諡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佈,大臣的諡號是朝廷賜予的。

諡號帶有評判性,相當於蓋棺定論。 古代為皇帝選擇諡號是一件嚴肅的事,是非常謹慎的,特別是隋唐之前,不會出現如同明朝嘉靖“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這樣動輒十幾個字的諡號。

在歷史上的所有帝王中,孫權的諡號獨一無二,他是唯一的擁有“大”字這個諡號的人。

提起“大帝”,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漢武大帝、康熙大帝等,他們都是封建統一王朝雄才大略的君主。

按理說,孫權建立的東吳,是三國中比較弱小的一方,他既沒有一統天下,也沒有威震四海,為什麼敢用“大帝”這個諡號呢?

孫權:


孫權一生又有哪些功績可以稱得上“則天法堯”呢? 三國時代的中國政治、經濟中心在北方。

那時候的江南地區地廣人稀,經濟、文化都十分落後。孫權改變了這一現象。

他吸收了北方流民,又同化土著的山越人,他在江南興修水利,開鑿運河,開墾屯田,設置郡縣,促進了江南的發展。

孫權曾派軍隊到達臺灣,將臺灣劃歸版圖,又派人南下海南島,是一個不引人注意的開疆拓土的帝王。


三國時期三大戰役,孫權參與了其中的兩個,並且都取勝了,說明文治之外,他在武功方面也是大有作為的。

孫權不但善於發現人才,還善於培養人才。魯肅、呂蒙、陸遜都是在他手上培養出來的文武雙全的統帥。

他用人不疑,赤壁之戰前夕果斷聽取周瑜、魯肅的意見最終獲勝。

任用世仇陸家書生陸遜,獲得了夷陵之戰的勝利。正是因為孫權知人善用,孫吳一直人才濟濟,保證了江南的安定局面。

雖然孫權晚年做了幾件錯事,導致國力由盛轉衰,但人無完人,我們還是要客觀的看待他。

諡號是對一個人生前的所作所為的大致評價,特別是隋唐之前,用一兩個字評價一個人的一生,很難不失偏頗。


曹操和辛棄疾都稱讚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就是對他的肯定。

《諡法》將諡號分為三類:屬表揚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屬於批評的有:煬、歷、靈等;屬於同情的有:哀、懷、愍、悼等。

曹操夢寐以求想在死後獲得“文”這個表示 “經天緯地”的才能、“道德博後”、品德的諡號。

但曹丕根據曹操一生的功績,認為他“克定禍亂,刑民克服”,所以諡之為“武”。

同樣,孫吳政府根據孫權的一生功績,認為他“則天法堯”,將孫權諡號定為“大”。

“大”雖然是美諡,但與“文”、“武”這樣的美諡相比,還是差了一點點。

這也是後世開國皇帝喜歡用“文”、“武”而不用“大“的原因吧。


剛日讀史


文|小河對岸

諡號是過去給地位較高的死者一種稱謂,是對其生前功績與品行的蓋棺定論。根據《逸周書·諡法解》:諡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故而,古人對身後的諡號最為看重,據《左傳》記載,楚成王就因為其子楚穆王給其初定的諡號不好,而始終不閉上眼(楚成王被其子楚穆王所弒,初定諡號為“靈”。而“靈”屬於惡諡,故楚成王死不瞑目,直待定諡號為“成”,楚成王才閉上眼睛)。

常用的諡號,其實並不多,而好的諡號就更為珍稀。通常說來,開國皇帝的諡號都是最好的,故其諡號出現重複的頻率也最大。幾乎每一個壽命較長的朝代,都會有自己的“文帝”、“武帝”、“高帝”(開國皇帝使用頻率最高的三個諡號)。

但是,孫權的諡號卻是歷史獨一份。據《三國志·吳主傳二》記載:..神鳳元年(252年)夏四月,(孫)權薨,時年七十一,諡曰大皇帝。因為孫權的諡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故“大(皇)帝”也特指孫權。按理說,孫權也是東吳的開國皇帝,這“大(皇)帝”的諡號當然也是頂級的。那為何後世卻沒有皇帝,使用“大”這個諡號呢?

孫權這“大帝”的諡號,可對照西方君主中的英文尊稱“the Great”。在西方君主中,只有最為傑出的君主,才會被尊稱“the Great”(大帝)。英國曆史上,只有一位大帝,此即:阿爾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俄國曆史上,也只有兩位大帝,即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與葉卡捷琳娜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英文譯作,凱瑟琳大帝,即:葉卡捷琳娜二世)。

而我國的皇帝中,之所以很少使用“大”這個諡號。諡號,起源於先秦時期,而先秦時期的周天子、諸侯國君都沒有使用過“大”。先秦時期的諡號,都有特定含義,比如:“文”就側重於德行教化,而“武”則側重於定國開疆等等。

而“大”並沒有特定含義,“大”其實與“高”是近義。先秦時期,同樣沒有“高”這個諡號。據《史記集解》:..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帝之太祖(劉邦),故特起名焉。

劉邦的諡號為“高”,就是漢代人自創的。之所以要自創“高”這個諡號,是漢初那些大臣覺得單獨一個“文”或“武”,都不足以概況劉邦的“文治武功”。而“高”就比較全面,既可以指“文”,也可以指“武”。孫權的諡號“大”,也同樣是東吳那幫大臣自創的。而“大”與“高”既然都不是先秦時期的傳統諡號,且又是近義,故在後世使用中就自然會“存一廢一”。

那後世皇帝又為何會舍“大”而取“高”呢?比如:齊高帝蕭道成,南唐李昪、明太祖朱元璋、清朝的努爾哈赤,其諡號的核心都是“高”(唐以後的諡號,核心基本上為最後一字,而前面的那些諡號詞語可以看成是一種修飾)。

最為主要的原因,在於最早使用者的影響力不同。歷史上的皇帝,之所以青睞“文”或“武”,就在於其最早使用者周文王與周武王的強大影響力。而孫權雖是開國皇帝,但畢竟只是割據一方,且東吳政權的國祚也不長,甚至後世都沒認可東吳的正統地位,其影響力當然遠不能能跟開創四百餘年大漢江山的劉邦並論。故而,後世皇帝在取諡號時,也就舍“大”而取“高”。


有知社


孫權(182——252年),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 )人,其父乃長沙太守孫堅,其兄討逆將軍孫策。母錢塘吳氏。

孫權是三國時期一位頗有作為的統治者。他的前半生繼承父兄基業,縱橫捭闔,屢挫強敵,佔據江東,兼併荊襄,終成鼎峙之業,後立國登基稱帝,與魏、蜀爭奪天下,故是位才幹卓著的開國之君。但到了後半生,隨著年齡老化以及事業成就,變得愈發剛愎自用,兇暴乖戾,愛庶(孫霸)奪嫡(孫和),加上不惜民力,濫加稅賦,苛役沉重,激起民眾的不斷反抗,使孫吳政權日趨衰朽,風雨飄搖。

生子當如孫仲謀

漢末失秩,黃河流域戰亂頻繁,長江中下游地區相對安定。中原地區的民眾為躲避兵災,相率南渡,並帶去了先進的農耕技術與生產工具,原本閉塞落後的長江流域得到了迅速開發。在此過程中,位於長江下游的孫吳政權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孫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人,少時習武,膂力過人,有膽勇,年輕時從商,後因討賊有功,逐步獲得朝廷攫拔。漢末天下大亂,黃巾蜂起,孫堅率部討伐,屢建奇功,因他作戰勇猛,軍事才能出眾,迅速成為漢末群雄中實力不容小覷的一支武裝力量,其赫赫威名讓西涼軍閥董卓都退避三舍。初平三年(192年),孫堅奉袁術之命率部南伐荊州,在與荊州牧劉表部將黃祖的戰鬥中陣亡。

孫策,字伯符,孫堅長子。孫堅戰死時,他剛滿十七歲,於是不得不委身於袁術麾下為將,且能征善戰,勇冠三軍,以至於讓袁術感嘆“生子如孫郎,死復何憾”?後孫策脫離袁術陣營獨自發展,在周瑜、魯肅等江東才俊的幫助下,率三千士卒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平定了整個江東,還南征劉表,攻伐山越。在平定江南的戰爭中,孫策對江東世家大族的政策過於激烈,終於引發士族集團的怨恨與反撲,最後孫策被許貢家客刺殺,年僅二十六歲。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死後,由其弟孫權繼位,彼時他年僅十九歲。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後,在周瑜、魯肅、張昭等人的竭力輔佐下,南征北戰,開疆拓土,逐漸成為江東一方霸主。

史載,孫權年青時“形體奇偉,骨體不恆,方頤大口,目有精光;性格弘朗,仁而多斷。好養俠士,始有知名”。孫權獨霸江東後,其政治才能甚至得到雄才大略的曹操之稱讚,曹操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稱帝

建安五年(200年)後,魏、蜀相繼立國,孫權迫於形勢,曲意事魏。曹操為了籠絡孫權,以漢獻帝名義,封孫權為徵虜將軍,兼會稽太守。孫權表面服從曹魏,暗地裡卻極力拓展自己的事業,已經成為江東的實際統治者。

黃龍元年(229年)春,在公卿百官的勸進下,孫權在武昌南郊正式即皇帝位。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記載:“黃龍元年春,公卿百官皆勸權正尊號。夏四月,夏口、武昌並言黃龍、鳳凰見。丙申,南郊即皇帝位,是日大赦,改年,追尊父破虜將軍堅為武烈皇帝,母吳氏為武烈皇后,兄討逆將軍策為長沙桓王。吳王太子登為皇太子。將吏皆進爵加賞”。因是歲夏口(今湖北漢口)、武昌(今湖北鄂城)都傳言黃龍、鳳凰現身,於是改元黃龍,立國號吳,大赦天下,孫權遂在武昌南郊正式登基稱帝。九月,孫權下旨遷都建業(今南京)。

孫權稱帝,標誌著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魏、吳、蜀三國,雖然孫權稱帝最晚,但從他割據江東算起,卻是歷時最久者。

<strong>晚年的孫權日益昏昧,苛役沉重,刑罰嚴酷,成為不折不扣的暴君

晚年的孫權,君臣猜忌,寵信酷吏呂壹,並利用他羅織罪名,陷害群臣,甚至有人被冤枉滅族,弄得人人自危,甚至屢屢發生大臣叛逃事件。

孫權年老後性猜忌,導致後宮混亂,嬪妃爭寵,諸子爭位。太子孫登早逝,又立孫和為儲,封和弟孫霸為魯王。孫權寵溺孫霸,孫霸恃寵生嬌,與孫和展開皇位之爭。朝臣們也分為擁嫡派與擁庶派,致使父子、兄弟、君臣之間勾心鬥角,派系之爭日趨激烈。孫權心知若廢嫡立庶,勢必釀成大亂,不得已廢黜孫和,逼孫霸自盡,另立孫亮為太子。

晚年的孫權,對吳民進行殘暴統治,稅賦雜役沉重,在三國中最突出。顧雍、陸遜都勸他減輕賦稅,孫權拒不採納。之後,民變不斷,山越人也聚眾反抗,東吳社會各種矛盾不斷激化,其政權日趨衰落。

吳大皇帝:古今帝王絕無僅有的霸氣諡號

《三國志》記載,嘉平三年(251)八月,颶風襲來,江海氾濫,平地積水深達八尺,孫氏祖陵栽種的松柏竟被連根拔起,被颶風捲至建業南門外。孫權受驚病重。幾個月後,皇后潘氏欲效法西漢呂后臨朝稱制。潘氏為人兇狠,平時經常因小事殘害宮女。宮女們飽受欺凌,惟恐她一旦稱帝,會更加滅絕人性,於是合謀乘她熟睡時將其掐死。事後,孫權命人偵知原由後,悲憤交加,病情愈發危重。病重的他反思己過,遂“詔省徭役,減徵賦,除民所患苦”。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記載,太元(252)二年夏四月,“權薨,時年七十一,諡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蔣陵”。

孫權死後追尊諡號大皇帝。吳大皇帝,這諡號確實霸氣,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同時期的曹操死後追諡魏武帝,劉備追諡昭烈帝,都不敢稱大皇帝。古往今來,有作為的帝王死後追尊的諡號都不如偏安一隅的吳主孫權,譬如: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清聖祖(康熙)等 。這些帝王建立的是大一統王朝,其所建功業均遠超孫權,死後的諡號卻都不如孫權廟號“大皇帝”響亮。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剽竊必究


鐵馬冰河wu


據《三國志·吳主傳》記載:

“.神鳳元年夏四月,權薨,時年七十一,諡曰大皇帝。”

這個“大”字便是孫權的諡號,而孫權也是歷代帝王中唯一一個諡號曰“大”的皇帝,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話說孫權為何會諡號曰“大”呢?又為何會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呢?

這裡我們先來對諡號做些瞭解,所謂諡號是古時候給地位較高死者的一種稱謂,這種制度形成於西周早期,《逸周書·諡法解》中記載了周公制諡:

“諡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出於人。”

這裡道出了諡法制度的兩個關鍵點:

1、死者的諡號要符合死者的為人。

2、諡號是在人死後由別人評定並授予的,不摻雜獲“諡”人的主觀意願。

故從一個人的“諡號”中往往能真實反應出當時的人們對其的評價。

在歷史上,君王的諡號是有專門的禮官負責擬定的,最後由繼位之君確認,由於諡號是帶有評判性的,相當於對君王的蓋棺定論,所以諡號的擬定是非常嚴謹的,往往對君王擬定諡號,一定是要充分結合其功績來進行的。

我們最常見的君王諡號莫過於“文”、“武”了,諸如漢文帝、漢武帝、宋文帝、宋武帝等等,而像孫權這種諡號為“大”(吳大帝)確實是絕無僅有的,那麼這個“大”字究竟是何含義呢?在諡法中,對“大”的說法這樣寫道:“則天法堯曰大”。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根據上天的法則,如堯帝一般做事。堯帝是古代的賢君,深厚後人敬仰,孫權諡號為“大”,不難看出這是後世臣子對他的一個極高評價,說孫權行事是順應天道,做人如堯帝一般賢明。

話說孫權是否真的配得上這個“大”字呢?首先我們得肯定孫權的功績,身處漢末亂世而三分天下有其一,孫權的才能是毋容置疑的。孫權是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君主,他對中國歷史發展的貢獻有二:

其一:他在位期間,在江南大興水利,開墾屯田,極大的促進了江南的發展。

其二:遠征夷洲(現臺灣),這是歷史上有書為證的中國王朝第一次與臺灣的聯繫。

當然孫權晚年的昏庸也是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然人無完人,是人就難免犯錯誤,孫權的過於功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諡號為“大”到也不為過。

話說這歷史上為何僅僅只有孫權一人用了“大”這個諡號呢?

首先“大”這個諡號是吳國大臣自創出來的,之前並沒有人使用過,所以前無古人。

那麼為什麼會後無來者呢?

其一:孫權在歷史上的影響力還不夠。在古時候,“大”這個字和“高”是近義。像這些諡號一般多用於開國皇帝身上。在孫權之前,早就有了一個非常具有影響力的漢高祖劉邦,而孫權到底也只是三分之主,且吳國國祚也不長,故後世開國皇帝諡號的核心都是圍繞“高”而展開。

其二:諡號不在侷限於單諡,自唐代起,後世的皇帝諡號一般都很長,如唐高祖李淵諡號“太武”皇帝;宋仁宗趙禎,諡號“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等等,用單諡的皇帝少之又少了。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諡號,客觀地說應該是起源於商,形成於西周時期《逸周書·諡法解》的周公制諡,是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性的評價,算是蓋棺定論。

尤其是在古代,對於一些社會地位相對較高的重要人物,比如說帝王、皇后、重臣,後人在其去世的時候都會根據其一生的作為給予一箇中肯的評價,也就是諡號。

諡號的歷史有過斷層時期,那就是秦朝。

秦始皇認為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所以廢除諡法,因為嬴政自稱為始皇帝,希望後世則以數計,如二世、三世!到了漢朝諡法又恢復了。

諡號有褒有貶,比如周成王、秦惠文王、昭襄王、漢高祖、唐太宗這些都是褒義諡號,而周幽王、隋煬帝屬於貶義諡號。

縱觀古代皇帝的諡號中,三國時期孫權的諡號是最獨一無二的,因為孫權的諡號是“吳大帝”!

“大”者,按照諡號法來說,意為“則天法堯為大”,也就是說孫吳的即位者以及臣子認為孫權效法堯,幾乎和聖人一樣備受讚美。我認為孫權能夠獲此殊榮,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繼承父兄基業,於亂世之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孫權繼承江東基業的時候,只有十八歲。那個時候,時局動盪不安,四面八方都是敵人。孫權以張昭為師傅,以周瑜、程普等舊臣,統御諸將,滅黃祖,征服山越,安定了地方大族之心,穩定了江南局勢。

後來發生的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事關江東命運的兩大戰役,孫權都取得了勝利。最後三分天下,孫權有其一!

二、發展生產、富國強兵

孫權在位期間,在江南大興水利,開墾屯田,極大的促進了江南的發展;對遼東的經略,加速了江左與東北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遠征夷洲(現臺灣),功不可沒!

三、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的聰慧,不僅僅體現在他雄才大略層面上,還由於他知人善用。孫權的知人善任,使得東吳人才濟濟,沒有出現蜀漢後期人才凋零的尷尬局面。江東前有周瑜、魯肅、呂蒙、張昭、諸葛瑾,後有陸遜、諸葛恪、徐盛、顧雍、顧邵等人才,正是因為這些人才的前赴後繼,東吳在三國之中擁有了一席之地,而且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促進了江南地區的發展。

曹操在世有言:“生子當如孫仲謀”,後來的辛棄疾也有次評價。

孫權”大帝“的諡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還有一點原因就是歷代皇帝的影響力不同,孫權之前,歷代帝王青睞“文”或“武”,因為最早使用者周文王與周武王的強大影響力;孫權之後,舍“大”而取“高”,因為後世皇帝認為自己影響力遠不能能跟開創四百餘年大漢江山的劉邦並論!


白衣青象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曹操曾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大帝”的諡號是後人對孫權的作為的一種肯定,所以不是孫權能不能用而是要看百姓對這個君主怎麼看。


諡號是後人對先人的一種評價,有褒揚的諡號自然就有貶斥的諡號,孫權的諡號足以說明他在位期間是一位好的君王。

“大帝”,並不是一般所理解的皇帝之稱。蘇洵的《諡法》中說:“則天法堯曰大”,也就是說能夠遵循上天的準則並效法堯的行事,則稱為大帝況且,孫權生前不僅保證了江南地區的穩定,也極大地促進了江南地區的發展和繁榮,是極為人才之人。


“大帝”這個諡號的確是比較大的一個諡號,孫權只是東吳的君主而已,原來統一天下的君王尚且不可以擁有這樣宏偉的諡號,為何孫權可以呢?其實一方面是因為孫權早年的文治武功做的很好,另一方面是隨著時代的推移對諡號的要求程度變得更低了,所以就會出現“大帝”這樣的諡號。

孫權開發江南有功

孫權在東吳執掌政權達52年之久。他吸收了北方遷徙而來的流民,又對居住在當地的山越人進行多次進攻,採取“強者為兵,贏者補戶”的政策,為江南地區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稱帝后,孫權修築水利工程,開鑿運河,解決灌溉運輸問題等等,這些措施,都極大地促進了江南地區的發展。

孫權還是第一個把南京作為首都的帝王,這為南京後來成為多朝故都打下了基礎。

可以說,孫權的一系列措施,奠定了南方經濟超越北方的基礎。且孫權不僅善於用人,更善於聽取採納下屬的建議


孫權生平愛喝酒,有次孫權給虞翻敬酒,但是虞翻裝醉,不肯喝酒。孫權惱火的拔劍要殺了虞翻。幸虧被大臣攔住,事後孫權不僅認錯,並且下令:“自今酒後言殺,皆不得殺。”,這是常人無法做到的自省能力。

漢朝時期對於諡號的要求是很高的,就拿創造西漢的“文景之治”的漢景帝來說吧,漢景帝也是統一王朝時代的帝王,在位期間也有不少的功績,但是奈何晚年做了一些錯事就落得去世後不能擁有諡號的地步。


再說“秦皇漢武”的漢武帝,這位可是西漢歷史上有名的君主了,他開創了漢代的輝煌,可是即使這樣他一開始也是沒有諡號的,直到後來嫡孫劉病已繼位才為漢武帝追加諡號。

孫權在18歲的時候就繼承了王位,在面對劉備和曹操兩位梟雄的局面下依然帶領東吳發展的很好,這是孫權的功,晚年的孫權做了一些錯事但是和他的功勞相比不足一提。


諡號,是對一個人生前的所作所為做出的評價,中國古代講究“為尊者諱”,雖然晚年的孫權做了很多錯事,但綜合來看,孫權整體配得上“大帝”這個諡號。


江水趣談


孫權的諡號為“吳太祖大皇帝”,又稱“吳大帝”,在中國歷史上僅此一人享有此諡號。

《逸周書》,原名《周書》,在其中就存在《諡法解》這樣一卷。記錄著追諡的準則,在帝王、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後進行評定諡號時進行參考,猶如現在的《新華字典》。

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這是《諡法解》中對為什麼要評定諡號進行的解釋說明,意思是說,“諡”是行為的記錄,“號”是功勞的標誌,“車馬服飾”是地位的表現。因此,道德高尚的人就得到很好的諡號,品德差勁的人就會得到很差的諡號;每個人的道德行為是根據自身掌握的,但是你死後的諡號是別人給你定的,由不得你。

孫權的諡號是“吳太祖大皇帝”,太祖很好理解,就是吳帝國的開創者;皇帝也很好理解,就是一個名詞,每個皇帝的諡號最終都是“皇帝”,這是對身份的一種認可;最終要的是“皇帝”前面的那個形容詞,但是孫權是古今唯一用“大”來形容和定義的。

第一種情況

據傳《諡法》是由周公制定,後世許多大家對其進行註解,然而對“大”的解釋鮮有文獻記載。但是在北宋蘇洵的《諡法解》中,對大的定義則是“則天法堯曰大”,也就是能夠遵循上天的準則並效法堯的行事。

堯是上古時期的首領,他制定四時成歲,為百姓頒授農耕時令,測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設置諫言之鼓,讓天下百姓盡其言;立誹謗之木,讓天下百姓攻擊他的過錯。因此備受後世推崇,成為歷代君王心目中的典範。那麼,孫權又有哪些功績可以與上古明君堯進行媲美呢?

竊以為孫權對東吳最大的功勳是經赤壁之戰後,割據東南一隅。同時,對東南地區的再次開發,使曾經被成為蠻夷之地的閩越地區,農業開始得到飛速發展,緊隨北方中原直到後期甚至超過。在疆域擴張上,除了向北進軍中原之外,還向南發展,甚至臺灣地區在三國孫權時期已經納入了正式管理。

第二種情況

“傳世文獻用字”與“出土文獻用字”的區別,古代“大”與“太”字相通,孫權諡號為“大帝”難道不是“太帝”。要是作為“太”字理解,那就更加容易解釋的通了。“太,大也。”太也有身分最高或輩數更高意思,難道孫權繼任者給其定諡號“太”,就是希望東吳政權從此開始一直延續下去的意思,這與秦始皇給自己定號為“始皇帝”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安定郡小書生


據《三國志·吳主傳》記載:"神鳳元年夏四月,權薨,時年七十一,諡曰大皇帝。"

這個"大"字便是孫權的諡號,而孫權也是歷代帝王中唯一一個諡號曰"大"的皇帝,可謂獨一無二的存在。

諡號是人死之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

古代歷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諸侯大臣等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後朝廷會依據其生前所作所為,從而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這就是通常意義的諡號,用來高度概括一個歷史人物的生平。

《逸周書·諡法解》中記載了周公制諡:"諡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出於人。"

所以,就需要了解孫權的生平事蹟。

孫權是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君主,他對中國歷史發展的貢獻有二:其一:他在位期間,在江南大興水利,開墾屯田,極大的促進了江南的發展。其二:遠征夷洲(現臺灣),這是歷史上有書為證的中國王朝第一次與臺灣的聯繫。到了執政的中晚期,孫權逐漸將心思從朝政轉移到家庭糾紛,也就是處理繼承人問題上。而晚年的孫權也免不了歷史上許多君王的通病,那就是逐漸多疑昏聵、喜怒無常,頒佈命令也全靠自己的喜好。這樣一來,皇子們各自結黨爭寵,而朝政也因此而停滯和混亂。

宋朝,著名文學家蘇洵才在其著作《諡法》中記述道:“則天法堯曰大”。

所以推測,在孫權死後,孫權的諡號“大”,是東吳大臣自創的。而即使後來有了蘇洵的解釋,後代的君主們也都沒能得到這麼一個高檔次的諡號,真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