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哪些行業帶來了影響,又對哪些行業帶來了發展呢?

用戶580083011318


像現在出現的疫情,最主要的就是隔離,那麼人與人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距離,帶動了人工智能 無人機快速應用到實際,加速這些行業的發展。


輝哥炒股曰記


一、損失較大的行業

從最近的報道和統計看,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直接影響主要集中在交通、旅遊、餐飲、酒店、影視娛樂娛樂、零售、物流等行業,多為服務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三產業。

一是餐飲行業。最近西貝莜麵村的賈總披露了很多企業經營數據,西貝最多隻能支撐2-3個月,傳統的春節旺季,餐飲業的收入高達近萬億,現在基本上都沒有了。

二是交通運輸行業。2020年春運旅客總量較2019年出現大幅回落,春運前20日(1月10日-29日),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累計發送旅客12.29億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11.9%,一季度全國旅客人數將出現15%左右的減少。

三是旅遊行業(包括酒店行業)。2019年春節期間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2020年春節收入損失超過5000億,一季度旅遊收入將出現大幅回落。

四是影視娛樂行業。今年春節賀歲檔電影全部撤檔,2019年春節檔票房收入60億左右,今年等於直接沒了,噢,對了,徐崢的囧媽收入6個多億,其他影片將來推遲放映的話,損失已成定局。

五是教育培訓行業。大家知道,今年假期間課外培訓機構全部休息,這個數字全國算下來,損失也是過百億的。

六是零售行業。基本上大商場、小百雜都是門可羅雀,至少去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十二分之一沒了。

七是物流行業。人都隔離、靜止了,物的流動也就大大減少了。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行業,比如養殖業、種植業等等此處不一一說了。

二、迎來發展機會的行業

危機危機,有危也有機,這次受益比較大的行業有醫藥、防護用品、在線教育、在線遊戲、網絡直播、在線辦公。

一是醫藥行業。包括抗感冒、肺炎治療等藥品生產製造以及流通企業(藥房等)都受益,數萬病人需要診治,各類藥物的用量是很驚人的。甚至消毒水、酒精這樣的洗消用品都會爆發式增長,相關行業自然受益匪淺。

二是防護用品。包括口罩、防護服、護目鏡、一次性的手套、鞋套等等,基本上各相關企業目前都在開足馬力,加班加點生產。而且政府已經明確表示,不怕生產出來賣不掉,只要質量達標,賣不完政府會收儲。

三是在線教育和在線辦公行業。雖然大家都隔離在家,但是利用網絡在家辦公或者在家學習還是可以的。這就是為相關企業提供了機會。

四是在線娛樂行業。雖然不能出去,但是生活還是要開心些,這些行業春節期間很多經營指數都在增長。


大概就是這麼多了,歡迎大家補充。



遁逃者


這次突入其來的疫情帶給了我們很多憤怒,也帶給我們很多感動。它讓很多人的生活變得艱難,甚至破產,希望快點好吧。

下面來盤點一下它對什麼行業有正向影響,又對什麼行業有負向影響。

負向影響:餐飲業、旅遊業、影視業、房地產、線下零售業。

對這些行業影響的原因,不言自明。

但是影響程度最重的肯定是餐飲,因為疫情爆發的時間點是農曆春節。餐廳都備足了材料,準備大幹一場。然而現在,只能看著材料腐爛在庫房、冰箱裡。除了這個,還要交房租,給廚師和員工發工資。只有支出,沒有收入,可謂損失慘重。尤其是一些負債經營的個體戶,目前肯定是愁的頭都大了。

旅遊業,從業人員,和經營者的收入都沒有了。

影視業投資幾個億,花費幾個打的廣告都打水漂了。

房地產,成交量肯定涼涼了。

線下零售,肯定也是門庭冷落,鉅額的房租讓經營者不堪重負。

正向影響:醫藥行業,互聯網,和一切能搬到線上實現交易的行業

醫藥行業,尤其是病毒防護類醫藥和防護用品,需求大增。

互聯網行業,電商,網上娛樂,互聯網媒體。在全國人民都只能待在家裡的日子,它們的需求將暴增。

能搬上線上的:在線教育、在線辦公類、在線培訓、在線的其他項目。

總結,無論回答的如何。心裡是越來越不好受。看了許多帖子。許多人患病住不上醫院,許多人醫護人員不吃不喝加班加點,許多負債經營者,許多有房貸的,許多家裡只有一個掙錢人的,許多剛想找新工作的,他們現在都很艱難。

無論怎樣,這次的疫情帶給全國人民精神和經濟損失都是巨大的,期望快點好起來。


竹葉紅霜葉青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更是難忘的一年,也是對世人敲響警鐘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疫情自武漢迅速蔓延至全國甚至全世界。

更希望這次瘟疫早日過去,還給世人平安幸福的年華。

截至2月7日8時,全國確診病例數已達3.12萬多人,另有2.64萬多人為疑似病例,死亡人數也接近637人。幸運的是治癒人數1542人,至少這是一個希望。

金融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作為金融業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險業,受到傳染病暴發的影響除了與宏觀經濟所受影響基本呈正相關關係外,還會受到一些帶有行業特點的影響。一方面,由於很多惡性傳染病的持續時間少則兩、三個月,多則半年、一年,甚至更長,雖然傳染病被控以後宏觀經濟會在一段時間的恢復後重回之前的發展軌道,但是,在傳染病暴發期間經濟活動將持續減少,經濟增長暫時陷入下降通道,從而導致企業和個人的收入下降,並進而引起保險需求減弱,保費收入隨之下降。另一方面,傳染病疫情大面積暴發後,因治療、死亡等原因短時間內會導致理賠支出大幅上升。在收入下降、固定支出必須維持、理賠支出大幅上升的背景下,保險公司的利潤下滑將最終不可避免。而利潤的下降又會進而導致保險公司從資本市場融資變得困難,部分保險公司或許會通過提升費率來緩解經營困難,這往往又會導致消費者對保險公司有一種“乘人之危”的反感,從而有損保險公司的市場形象,不利於保險公司在疫情控制後開拓相關業務。

公司利潤下滑。疫情如持續惡化,將造成經濟活動減少,經濟增長陷入下滑通道。由此保險需求削弱、保費收入也將隨之削減,但公司仍要維持固定支出,致使利潤下滑。

費率堅挺。受疫情影響,保險公司收入下降,而理賠支出卻有可能極大上升。從資本市場融資變得困難,保險公司只有通過提升費率來緩解公司運營的困難。

道德風險增大。歷史數據顯示,當經濟受疫情影響陷入重度衰退時,人們將會想盡辦法挖掘財源。此時保險欺詐率可能將會上升。而且投保人更傾向於“創造性”地解讀條款,要求保險公司進行理賠。

對各業務條線壽險/健康險影響較大:疫情大規模爆發將使壽險和健康險的利潤持續多年受損。疫情爆發可使壽險賠付上升,但因受感染患者死亡,其年金支付也提前終止,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壽險公司的壓力,這種情況被稱為“自然對沖”。“自然對沖”並不適用於所有的疫情,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病的致死率主要都是中青年,而老年人影響較小。在此情況下“自然對沖”就不起作用了。

普通責任險:娛樂業、醫院、賓館、大學、旅行等都涉及大量的人流,是流行病傳播的溫床,因此這些行業更加需要做好應急預案。


換我一世溫柔


突如其來的冠狀病毒給國家導致的損失無法估計,比如餐飲業,就最近的疫情來看,很多人訂的年夜飯無法聚集,導致的退款。給餐飲業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很多商家老闆都把進來的蔬菜水果之類拿到門店外以最便宜的價格出售給市民,還有些老闆原本想著趁著過年很多人走親戚進來大量的禮盒出售,趁此機會賺點錢,沒想到進來的貨品沒有銷售出去,目前還有旅遊業,原本一家商量好的行程不得不取消。國家規定所有的旅遊暫時停止,房地產銷售改成線上看房等等。。這些都給國家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不過還好,通過這次的疫情保險業帶來了很大的商機,很多以前不認可的客戶們都開始對保險有了很大的改觀。就目前的冠狀病毒疾病:國家只承擔:診斷,醫療費用,其他的不在承擔範圍。

商業保險承擔的是:發生了冠狀病毒後期的誤工費,以及身故費。或者收入補償費用,和冠狀病毒留下的後遺症費用。很多客戶開始諮詢我,保險如何辦理的問題。疫情始終會過去的,只要我們團結在一起,少出門,不給國家添亂。就一定會過去。畢竟人能勝天。各個行業一定會回覆以前的繁華景象。國家一定會繁榮昌盛[祈禱][贊]

最後說一句社保加商保=生活才能更完美[微笑]


用戶4032635841820846


先說說對哪些行業帶來了衝擊:

1.首先是對餐飲行業帶來的衝擊,過年期間正是餐飲行業的高需求期,就如我們武穴市來說,因為疫情,我們就取消掉了7600桌年飯,當然還有許多喜宴就更不要提了。

2.第二是實體店行業,電商迅速發展,加上2019年我國經濟放緩,實體店倒閉了一大批,加上萬達、銅鑼灣、中百對我市的佈局,本想利用春節期間看看效果,結果疫情對來了當頭一棒。

3.還有旅遊、百貨行業等等。

再來談談對哪些行業有利:

1.第一就是線上辦公了,昨天阿里巴巴宣佈,中國在疫情期間有2萬人使用釘釘線上辦公,必定會使線上辦公迎來新機,必定會使家庭辦公傢俱的需求同步提高!

2.第二就是互聯網教育了,中國幾千萬中小學生受到疫情影響無法正常上課,這必定會使互聯網教育迎來新風口!

3.還包括醫療領域,保險領域等等!


一路之下067


衝擊最大的行業:飲食、酒店、商業零售、影視傳媒,最嚴重的,是直接面向普通市民的實體行業,例如飲食,目前已經有多位飲食界的大佬出來叫苦了。

總體來說,消費行業,在未來3個月至半年,都非常麻煩,包括電影行業,商場零售等等,所以這些行業,我們短期要遠離。

在遠離的同時,這些行業是未來一段時間主跌的行業,但是疫情終會過去,業績終會迴歸,今年的業績受損了,明年的需求還在,所以大跌一個月、二個月後,一旦疫情開始控制住,慢慢消散,這些行業會現報復性上漲。

說了一些要回避的方向,再來說一說,會受益的:

1、醫藥 這個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為什麼,這個我不想參與,因為我不喜歡和國難有關的任何題材

2、遠程視頻(辦公)、在線教育

既然不方便出去了,不方便聚集了,這些行業會起到質變,所以這個板塊短期一定會現炒作潮,而且有可能讓這些行業現在比較大的推動拐點,去推動這些行業的快速成長。

3、遊戲

遊戲是肯定受益的,過年大家都天天在玩手機了,因此第一季度的遊戲業績預計會超預期。

4、原本就供需緊張的製造行業

為什麼這麼說呢?復工晚了,還有大量的工人返潮困難,而且未來還隨時高密集的製造行業容易出現傳播事件,導致供需進一步緊張(供需緊張會導致產品價格進一步上漲)。





交易狂人老韓


公司類型不同,受疫情影響也不同。可以嘗試從下面幾個維度來推測:

1.公司提供的產品或服務類型,需求量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全民宅家,線上娛樂和內容資訊類需求增加,外出旅遊和娛樂消費類需求縮減。那麼相應的,優酷抖音等各類影視短視頻的日活用戶和訪問時長會大幅增加,小說漫畫和新聞的閱讀量也會大幅上升;但攜程大麥,貓眼電影的需求會斷崖式暴跌。

2.公司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說白了就是公司靠什麼掙錢。

疫情影響的是各行各業,靠廣告為生的互聯網公司日子會很難過。因為廣告主會大幅減少,活下來還有預算投廣告的會更重視渠道的精準投放能力,在大數據方面有優勢的渠道會有更強的生命力。靠電商的公司日子也不好過,整個快遞行業的配送受影響,商家做不成生意,電商公司的成交分成和商家推廣收入都會大幅縮水。同理還有餓了麼和美團這樣的外賣公司。

但硬幣有正反兩面。

延遲復工和開學,對於遠程協作類工具和在線教育是一個發展良機,人工智能今年在娛樂醫療和物流方面可以期待有更多的落地場景出現,比如無人快遞車,AR 或VR 應用,健康檢測等。

3.公司規模怎麼樣?

延遲復工對中小企業的打擊是致命的,互聯網公司也不例外。

上下游業務受影響,收入大幅縮減甚至收不上款,開工延遲但人員工資得照發,房租服務器帶寬等固定成本得照付,很多公司的資金鍊會受到嚴峻的考驗。而隨之而來的將是人員的快速流動。


夏日之龍


自新冠病毒疫情1月份爆發至今,全國除保障居民生活等行業,其餘行業基本都延後開工,其中地產業、旅遊業以及交通等行業受影響嚴重。


疫情對樓市的影響


工廠停工、工人延後上班以及售樓部停業,對於樓市來說是有很大的影響的,買房不同於買衣服,一出手幾百萬,要慎重再慎重。雖然現在多樓盤推出線上售樓部,但對於買房人來說,還是不能放心直接購房的。


疫情對於樓市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每年年關是樓市的小陽春,也是返鄉置業的熱潮,而今年的疫情,讓樓市的置業潮“涼了”。


即使疫情過後,但一些潛在風險仍然存在,買房人也不一定大批出來買房,對於房企來說,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壓力非常大。


對旅遊業的影響


隨著過年觀念的改變,旅遊過年也漸漸興起,很多人會選擇去國外或國內一些城市旅遊過年,而疫情導致封城、交通管制等,國外旅遊業以及國內旅遊業都受到重創。


另外,國年期間,酒店、飯店、KtV等娛樂、服務業也是收入高峰期,而為了避免多人聚集導致交叉感染,這些場所全部暫停營業!


對線上購物、線上教育以及智慧城市等行業帶來發展!


1.“線下購物”被“線上購物”快速替代。2020年的今天,因為肺炎病毒大家閉門不出,實體店暫停營業,或空蕩蕩,但大街上依然有快遞員、外賣員在奔波。


足不出戶,仍然需要購買一些生活用品、食物等,這個時候線上購物就顯得更為重要!


2.”傳統獲客“方式被“線上獲客“方式加速替代。經歷這次疫情,很多企業,特別是樓市,更能發現“線上拓客”重要性。


傳統的獲客方式無非是電話、廣告、分銷等等。但是這些模式的主動權越來越小,而且成本將越來越高。而線上獲客的方式可降低成本。


3.“線下教育”被“線上教育”所衝擊。


相信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在家裡學習,傳統的學習等方式,而此次疫情之後,多家培訓機構以及教育機構將尋求轉型,採取用互聯網的方式,改變知識傳播的路徑。

<strong>另外還有“線上辦公”、“新型醫療”等等行業迎來新一輪的發展。


安徽第一樓市


一是直接影響。從目前情況看,受疫情負面影響較大的主要是以線下體驗服務為主的餐飲、旅遊、電影院、交通運輸、教育培訓、養殖業等行業客戶,而生產醫療用品、消毒液、醫藥等行業客戶則會收益。在這些行業中,跟老百姓關係比較大的,主要包括農村地區種養殖客戶和縣城區的各類線下商戶,這些客戶生產經營預計都將受到較大影響,有可能出現產品或服務價格上漲的情況。

二是間接影響,在“危”中總是蘊藏著“機”,未來會出現一些新行業。一些新的業態會得到發展和加強,如“淘寶直播購物”在淘寶村中將繼續迎來發展高峰,另一方面是在物流配送領域,隨著5G技術的應用加深,預計將會有更多第無人駕駛機器人代替快遞員(或外賣小哥),或者在初期會出現交叉的請,如:快遞員將貨送到小區或某一集中區域,再由機器人配送到客戶手中。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物業公司作為新的渠道價值凸顯,物業公司本身就掌握著大量客戶詳細信息,在疫情防控中,很多物業公司都是提供送貨上門服務,業主真正是足不出戶。未來,不排除電商公司與物業公司合作,或者直接進入物業行業,形成自己的業務生態閉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