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辦公的很多人崩潰了?已經實踐三年的我來談一些感受


遠程辦公的很多人崩潰了?已經實踐三年的我來談一些感受

特殊時期,最近很多公司的員工都開始遠程辦公了。這兩天我在網上瀏覽信息時,看到評論區的很多人都提到了釘釘(一款辦公軟件),有的人說用釘釘辦公很好用,有的人說逼著下載了釘釘,甚至知乎熱搜上都出現了關於釘釘的熱搜,如下圖:


遠程辦公的很多人崩潰了?已經實踐三年的我來談一些感受

當然,答案我大概瀏覽一遍,總體來講,並不是說這款軟件不好,而是有的人不想上課,有的人還不想上班。

遠程辦公聽起來很新奇,其實在03年非典時期很多公司就已經實踐過了,同時當下的很多自由職業者,一直以來的工作模式就是遠程辦公,比如我。

想象中的遠程辦公好像是躺在床上就能賺錢,想睡到幾點就幾點,而實際上的遠程辦公直接從996變成007,工作效率低下,容易被各種事物影響,開會開到崩潰……進一步演化成不洗頭、不洗臉、穿睡衣、甚至牙都懶得刷。


遠程辦公的很多人崩潰了?已經實踐三年的我來談一些感受

我一個寫作課的學員最近每天在家寫作,某天我誇她動力十足時,她給我發了這樣一張圖:


遠程辦公的很多人崩潰了?已經實踐三年的我來談一些感受

她爸爸對她的靈魂拷問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近兩成的企業職場人士在家辦公,復工第一天,至少2億人湧入線上辦公軟件,直接把釘釘和企業微信擠崩潰了。我在朋友圈看到很多朋友都在講遠程辦公的好與壞,在分享辦公工具,那麼今天我就結合自己的實際經歷,分享一些關於遠程辦公的思考。

一、我一直在遠程辦公

從2017年到現在,我一直在遠程辦公,雖然不比真正職場人士開的會多,也用不到他們那麼多協作的工具,但在我看來,其實辦公的核心是一樣的:用最高的效率,把事情辦好。

作為一個自由職業者,從最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的完全適應,在我個人看來,遠程工作的基本點無非是把自己管理好,然後再處理好和別人的協作。

目前,我日常的工作包括:寫書、運營我自己的自媒體平臺、線上講課、維護社群。

一半的工作需要我自己做,剩下一半的工作我需要和其他人協作。但無論是自己做事還是和別人協作,這裡面隱藏的問題都比表面上想到的要多得多,比如:在家做事沒效率、辦公工具不健全、無法及時和小夥伴溝通、沒有時間觀念、家人不把你當工作人士看……

當我逐漸適應這樣的工作節奏,雖然在家還是可以把自己看成職場人士後,還遇到過更現實的問題——我的家人認為我是閒人一個。

他們通常給我打電話說的事情是:反正你也沒事、反正你時間多、反正你閒著也是閒著……


遠程辦公的很多人崩潰了?已經實踐三年的我來談一些感受

我內心是崩潰的,解釋是乏力的,真正體驗過自由職業或者遠程辦公的小夥伴就能明白,所謂的自由其實是根本閒不下來,所謂的遠程其實就是隨時待命。

通常我會和正常上班的人一樣起床,然後上午集中精力,以最高的效率處理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事情。因為晚上睡好後,上午比較專注,先處理要事,把剩下沒那麼重要的事情留在下午或晚上,工作做起來也就會順利很多。

涉及到與人協作的部分,我會提前把需要處理的點都寫在紙上,和別人約好時間後,大家直接語音溝通。多人協作,如果是小事情可以直接在群裡打字說,如果是複雜一些的事情,語音溝通是效率最高的協作方式。

當然開語音時也會有讓人崩潰的事情:

  • “艾瑪!誰哪裡怎麼那麼吵啊?”“不好意思,我們家附近正在放炮!”
  • “誰家的寵物在身邊啊?能不能先請一邊。”“我家的寶貝貓咪餓了,我先給它遞一根火腿腸哈!”

都是在實踐中成長和進步的,我最開始和小夥伴們電話溝通時,一個小時大家也說不到點上,光寒暄和開玩笑調節氣氛就得半小時。現在越來越熟悉了,約好時間就直奔主題,說完,做好筆記,知道流程,然後直接掛斷電話。

之前我甚至懷疑過自己的生活辦公方式是否合理,因為身邊除我女朋友外,家人都基本理解不了。現在看來,隨著技術和社會的發展,遠程辦公在未來甚至會成為一種趨勢。

雖然暫時比不上線下實際的辦公,但一定會有一批人先站出來,早早嘗試。


二、在家辦公的辦公技巧

在家辦公最難的是找不到工作狀態,無法保持專注度,沒辦法高效完成工作……在崩潰和抓狂中開始持續熬夜。

這其實也可以延伸到在家學習,學習和辦公也是相同的,無非就是在家裡,通過高效率的做事方式,最後順利把事情完成。因為我也有過在家長達幾個月的學習經驗,所以我下面要分享的,其實在家學習的學生也可以適用。

1、提高專注力非常重要

如果你在家辦公(學習)時,你家人隨時可以進出、聊天聲音很大,那你肯定是無法集中精力工作的,所以第一重要的便是找一處安靜的環境,關好門,同時告訴家人:“我在辦公,先集中精力做事了,有可能會鎖門,你們不要見怪。”

我在家時會選擇在書房工作,臥室有床,動不動就躺下了,一躺下就容易昏迷,一昏迷就想睡覺,那麼對於想高效辦公的我們肯定是不行的。

辦公時用手機處理信息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提醒自己:我是在辦公,要事第一,先做完事情再休閒娛樂。

有些人可能稍微有點響動就容易被打擾,對於這樣的同學,我建議你們可以買一個質量比較好的降噪耳機。主動降噪,尋求安靜,找回自己專心做事的狀態。

建議大家在辦公時最好要有時間觀念,每一項工作都設定一個大概的時間,這樣就會大幅度減少“先玩再做”“拖一會再做”的拖延情況。


遠程辦公的很多人崩潰了?已經實踐三年的我來談一些感受

2、培養辦公的儀式感

雖然是在家辦公,但不洗臉不洗頭只穿睡衣也實在是太不像話了(太舒服了!)。雖然我很多時候也是樣的,但我還是要提醒大家,辦公的儀式感很重要,它可以幫我們快速找到辦公的狀態,迅速提高專注力,高效完成工作。

關於在家辦公可以培養的儀式感,我來簡單分享就一個:

第一,做好個人衛生

這一點看起來很搞笑,但誰試誰知道。前兩天我和小夥伴們提議視頻聊天時,幾個女同學直接提出了反對意見:不行!我幾天沒洗頭了!我還沒洗臉!改天化了妝再視頻吧……

像平時工作一樣,起床後早點把自己的個人衛生處理好,可以讓我們有正式的感覺,也容易找到工作的感覺。

第二,管理好自己的個人時間

在家自由了,但這種自由是相對的,沒有了公司和學校的約束,很多人反而熬夜更厲害,早上起不來。這裡我建議大家可以保持像工作和學習時一樣的作息時間。晚上早點睡,第二天精力才充沛,管理好時間,我們的生活才不至於混亂。

該休息休息,該辦公辦公,這一點很重要。

第三,培養工作前的小儀式

就像我睡前喜歡泡腳一樣,很多人在工作前都會有一些屬於自己的小儀式,可能是聽歌,可能是深呼吸,可能是來一盤幾分鐘的小遊戲,也可能是打一杯熱水。小儀式會讓我們有正式的感覺,很多人都看過泰拳比賽,比賽前泰拳手會有一些屬於他們的儀式,道理其實都是一樣的。

第四,穿著要做好

關於這點,能正式儘量正式,實在是想穿睡衣,那也是可以的……


遠程辦公的很多人崩潰了?已經實踐三年的我來談一些感受

3、在家辦公時可能用到的做事小技巧。

我看過很多關於個人管理和習慣培養方面的書籍,學習+實踐後發現,儘早確立自己的做事原則和技巧,作用真的非常大。做事原則就像我們的一種操作系統,相同的工作,不一樣系統的人,做事效率是完全不一樣的。

下面我分享幾個在家辦公要注意的點:

第一,要事第一

這個做事原則我保持幾年了,來源是在《高效能人士的7種習慣》當中。最開始的時候我總是忙於處理各種小事:回覆微信消息、回覆朋友圈留言、有快遞取快遞、有問題先回答問題……後來發現這樣做事特別容易斷片——我剛做啥來?怎麼忘了!

每天做事,先去做最重要最難的事情,養成這樣的習慣,相信我,你會感謝我。

第二,列清單

在讀《清單革命》這本書時,我學習到了列清單的做事方式。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們以為自己已經很熟悉可以做好的時候,很可能會存在大意遺忘的問題,所以每天睡前列一個清單,記錄第二天要做的事情,也是有很大的必要的。

我喜歡用印象筆記,第一天晚上列好單子,第二天做一個,然後再前面的小方框打上對勾,很有儀式感,而且有玩遊戲過關的感覺,非常好用。

第三,及時同步和反饋

很多職場新手不懂反饋,認為他做的事情別人一定能看到。事實是別人很忙,老闆更忙,你做了什麼事情,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所以一定要做好同步和反饋,把你做的事情,把你在做事中遇到的問題,要及時和團隊溝通,這也是提高辦公效率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結語】

以上是我對於在家遠程辦公的一點思考和分享,重點集中於如何提高效率方面,關於軟件的使用網上其實有更多分享文章,大家可以看看。

我在家辦公需要的工具基本是電腦、平板、手機、筆記本,會涉及到的軟件包括溝通工具(QQ、微信);協同文檔(印象筆記、石墨文檔、金山文檔)、寫作工具(Office辦公工具、做圖工具等)、共享雲盤(百度雲、微盤)……當然,如果是在企業工作的員工,用到的工具會更多。

希望我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