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和《盜墓筆記》的作者水平真的在一個層面上嗎?

丨樹先生


這得看你說的“水平”是指的哪方面?

近幾年來,“盜墓倒鬥”這個題材在影視界都相當火爆,其中《鬼吹燈》和《盜墓筆記》更是諸多同類題材中的佼佼者。但隨著這兩大IP通過一系列商業化運作,最終被搬到市場經濟這個大舞臺後,各自的優勢和弊端都一覽無餘。那說到底誰更勝一籌呢?誰的商業價值更高呢?好,今天勃士就著這個話題來聊一聊《鬼吹燈》和《盜墓筆記》這兩大IP的恩怨情仇!

至於兩部小說是什麼關係,有沒有抄襲,有沒有借鑑,這種容易引發罵戰的話題我就不說了,大家可以自行鑑別,我就說說一些其他層面的東西。

一、《盜墓筆記》的商業價值曾是《鬼吹燈》的兩倍!

可能有些同學還不知道,雖然《鬼吹燈》作為中國盜墓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同類型小說的鼻祖,但在前幾年,它的商業價值是遠不如《盜墓筆記》的。記得在2017年,著名的胡潤百富還搞了一個“2017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排行榜”!

大家可以看到,當時《鬥破蒼穹》被評為價值第一,《盜墓筆記》緊跟其後拍第二,但讓人好奇的是,在網絡文學中有著絕對地位的《鬼吹燈》卻連TOP10都沒進入(排在第12位),這讓很多人費解。

但其實呢,《鬼吹燈》的IP價值被評估的這麼低是有原因的,這一是天下霸唱個人不懂商業運作,並且糊里糊塗的把《鬼吹燈》的版權以10萬元就給賣了,導致現在版權的混亂的場面;二是天下霸唱的官司實在太多了,先是告陸川拍的爛片《九層妖塔》侵犯其名譽權,然後又起訴起點網和噹噹網侵權,最後又被起點網告他侵權,反正天下霸唱和他的《鬼吹燈》就一直是官司纏身。

反觀《盜墓筆記》情況就完全不同了,與其說南派三叔是作家,不如說他是資本家,他不僅早在2011年就靠著版權稅榮登作家富豪榜第二名。並且在2015年率先推出了《盜墓筆記》的網劇,號稱每集的製作費高達500萬!雖然這部網劇爛是爛,但因其有龐大的粉絲基礎,加之種題材第一次被拍成網劇,所以上線22小時點擊量就破了億,這話題和熱度簡直爆炸!

這還沒完,隨後南派三叔的公司又得到小米等公司的1億融資,緊跟著又靠著《盜墓筆記》的IP搞了電影、遊戲和周邊產品,簡直賺翻天!所以在當時,《盜墓筆記》的IP價值據說超過了200億!而《鬼吹燈》的IP價值評估卻不到100億!

二、《鬼吹燈》教科書式的彎道超車!

不過就在去年,胡潤百富又發佈了“2018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排行榜”,這《鬼吹燈》瞬間變成了第三名,而《盜墓筆記》一下掉到了第5名,這是為什麼呢?

究其原因就是資本市場發現從小說到影視作品的轉換價值變大了!先說《鬼吹燈》,雖然版權混亂,但其影視作品產量高啊,且有一些口碑還算不錯,比如《精絕古城》、《尋龍訣》、《怒晴湘西》都可圈可點,並且馬上又要推出的《龍嶺迷窟》、《九幽將軍》等更是吊足了盜墓迷的胃口,這改編作品多直接就能帶來龐大的廣告收入和資本投入,所以有些公司靠著《鬼吹燈》這個IP賺翻。

反觀《盜墓筆記》,影視作品少不說,並且口碑都很爛(也就去年的《沙海》要好一點點),唯一值得期待的是今年要出一部《盜墓筆記之重啟》的網劇(不過看這陣容……感覺又是熟悉的味道)。

所以,賣版權賺得了幾個錢啊?真不如拍一部網劇賺的錢多!這也就是《鬼吹燈》能反超的重要原因。

三、為何《盜墓筆記》影視作品產量少?

所謂沒有作品就沒有熱度,特別是如今網劇和大電影氾濫的年代,但為什麼《盜墓筆記》不多拍一點呢?原因就是不好拍!真的不好拍!編劇拿著《盜墓筆記》的小說也編不出太好劇本,這是為什麼呢?這就要說說兩部小說的根本差別了。

雖然《盜墓筆記》是借鑑了《鬼吹燈》的一些元素,但其主體精髓卻完全不同。《鬼吹燈》講故事的方法是以事件為核心,並且從頭至尾貫穿著“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情節雖然離奇,但最後都能通過科學手段來完美解釋,這種設置編劇拿到就得心應手。

而《盜墓筆記》你看著看著就會發現這是一本現代修仙玄幻小說,很多情節都是觸碰到審查紅線的,所以根本不好改編。此外南派三叔給小說挖了很多填不上的坑,你說你原作者都沒想明白,你能指望一個編劇給你編圓了?並且《盜墓筆記》的引流思路也很單一,就是顏值小鮮肉加流量明星,演技什麼的不存在的!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組更為直觀的數據,就是百度指數對於《鬼吹燈》和《盜墓筆記》熱度的數據!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前者的熱度全面碾壓後者,這也就是一個很火,另一個很涼的原因了!

四、寫在最後。

這幾年真的是“盜墓”熱,很多人都在說是否可以搞一個類似美國漫威那種“盜墓宇宙”,這其實是不太可能的。一是題材受限,別人都是超級英雄拯救世界的主題,而且英雄又多,這個你看匿了,馬上又拍個新的英雄,而盜墓畢竟是不太拿的上臺面的東西,論賣人設也就胡八一、悶油瓶可以;二則是這種神神鬼鬼的題材不太好改編,你要改過了就脫離了原小說的滋味,你要貼合原著那肯定就過不了審。

所以最後也只求《鬼吹燈》和《盜墓筆記》能儘量多出一點照顧原著黨的作品吧,不求很好,但求別坑!


勃士


《盜墓筆記》懸念更多,很吊讀者胃口,但《鬼吹燈》的完整度更高,更勝一籌。

先有《鬼吹燈》後出《盜墓筆記》,兩者在人物設定上有很多相似甚至雷同之處,但《筆記》有三個主要變化:

首先,主角更現代,符合年輕讀者的生活年代,吳邪是個普通的大學生,相比胡八一的紅衛兵年代,沒有那種滿口毛主席語錄,為革命事業獻身的英雄氣概,更接近於我們當今生活中的一個普通人。而胡八一天生的人格魅力和技能光環是吳邪所不具備的。

其次,故事設計的懸念更多更離譜。 《鬼吹燈》的每一部都可以看做一個獨立的故事,有起因有結尾,有些前因後果需要在前一部中尋找答案,但總體不會影響單集故事的流暢性和完整性,讀者得到的解釋還算合理,閱讀體驗真的是意猶未盡,想著趕緊讀到下一部作品。《盜墓筆記》中,南派三叔描寫的迷局確實更天馬行空,留給讀者更大的懸念,讀起來時常回看之前的章節,試圖從中找到可能的答案,然而越讀下去疑問更多,已經到了疊加的狀態,只能硬著頭皮先往下看,等著三叔寫答案了,最終結果大家都知道,三叔的懸念設計變成了坑,自己都說不圓了,這是最大的遺憾,也是敗筆。

第三,隨著故事的深入,前面的各種矛盾累加,三叔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張起靈,從此開始了悶油瓶的開掛人生,除了上天幾乎無所不能。由此三叔還開了張起靈這條線,不得不用番外篇描寫悶油瓶的前世今生。架構之宏大幾乎只能按美劇套路才能編下去了。

綜上所述,《盜墓筆記》比《鬼吹燈》更有想象力,更刺激,但完整度上《鬼吹燈》更優秀,讀者花時間精力融入作者描繪的神奇世界,還是希望得到一種酣暢淋漓的閱讀感受,帶著太多疑問只會增加讀者的遺憾。《盜墓筆記》高開低走,被網友評價虎頭蛇尾的比例相當高。因此,《鬼吹燈》作為盜墓題材的開山鼻祖更勝一籌,毫無疑問質量更高,水平也更高。

影視劇方面,《鬼吹燈》的數量和質量均高於《盜墓筆記》,改編難度上後者更高,因原著太多坑的緣故,單獨一部電影或電視劇無法插入過多解釋,只能在情節上進行刪減,弱化牽連性太多的故事情節,不至於影響整部劇的故事流暢性,也由於版權緣故,各拍各的,自然沒有前情提要這種東西了。《鬼吹燈》的電影和劇集有幾部還是相當有可看性的,沒看過原著也能當做一個好故事追下去。兩部盜墓題材的IP改編得益於網絡時代的快速傳播,總體而言還是給了我們更多選擇,希望還能看到更多類似題材的小說和影視作品,找回當年為了看到正版,自帶小馬紮到書店蹭書的窮學生時代的感覺。


D哥紀事


看了這麼多人回答和討論,其實兩作者我都喜歡!但霸唱的所有作品我只喜歡鬼吹燈。曾經聽說鬼吹燈前四部是一個叫黃閱梅的老教師所寫的,前四部很好的刻畫了哪個紅色歲月的人和事!所以不是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很難刻畫得那麼細緻!從而後繼的黃皮子墳和南海歸墟也就越寫越粗糙了!關於霸唱的鬼吹燈一直官司纏身這裡就不細說了!大家可以去問問度娘!而另外三叔的作品個人認為寫得最好的不是盜墓筆記,而是他的“大漠蒼狼”這個說來就跑題了!個人評價三叔就是他很善長刻畫人物的作家吧!所以每個作家寫作不容易,給他們作品的的肯定與支持就是給予他們寫作的動力!最後純手打文化有限,不喜勿噴!


蚊多多1


雖說文無第一,但是我個人認為《鬼吹燈》比《盜墓筆記》寫的好

  


這兩部小說我都看過,看的時候,都有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現在回想起來的話,就說說我的理解吧。 

 從講故事的角度來分析,《鬼吹燈》做的更到位一些,每一個故事都講的生動而且豐滿,並在一個接一個的故事中,對故事中人物的刻畫越來越豐滿、細緻;尤其是前幾部:精絕古城、龍嶺迷窟、雲南蟲谷、崑崙神宮以及黃皮子墳,幾乎一氣呵成,各個故事獨立成章,又將人物逐步的向前推進,讀起來也暢快淋漓,鬼吹燈的故事線相對簡單,就像一棵樹,主幹清晰明瞭,側枝也都茂密無邊。 

 而《盜墓筆記》則有些刻意的故弄玄虛,尤其是對悶油瓶的解讀,前期太過意刻意的營造神秘,而到最終卻無法收場,如果同樣比作一棵樹的話,那麼就是主幹不清晰,旁支太多,遠看是一顆茂密的樹,近看卻發現這棵樹很難成為一個優秀的木材。    



從文筆角度來分析,《鬼吹燈》的文字讀起來,樸實無華卻蘊含著瑰麗的場景想象力,尤其是對那個年代的代入感很強;而《盜墓筆記》文字相對簡單,有一種刻意的堆砌感,總感覺少些靈性。

 《盜墓筆記》出現的時間要比《鬼吹燈》晚上一段時間,因此在創作上多少有些錯入感,尤其是在“胖子”這個人物的設定上,無論是人物性格還是在故事中的作用,幾乎與《鬼吹燈》如出一轍,所以,《盜墓筆記》剛一面世,很多鬼迷們都會有一種錯入感。單就這一方面來說,《鬼吹燈》就遠比《盜墓筆記》高一個層面。  

  但如果上升到文學性,我覺得兩本書都能列為盜墓小說的代表作品,故事講的精彩,但是缺乏現實意義。當然,作為讀者來說,就像郭德綱相聲裡說的,並不是所有相聲都是要教育人的,圖一樂也就得了,較那麼多真幹啥。




《鬼吹燈》四大盜墓門派摸金、卸嶺、發丘、搬山的架構完善,歷史描述準確細緻,感覺一切都是真正存在的。描述的所有墓室結構都經得起推敲、描述的所有奇怪的生物為什麼能存在、為什麼產生攻擊,都是有解釋的給人的感覺就像真的可能存在一樣(尤其是雲南蟲谷那一章,生物鏈描繪的無懈可擊)。

當然鬼吹燈也有“不可能”的東西存在例如開篇的“冰蟲”,不過那不是主線,只是構造主人公性格所用的“敬畏神鬼的道具”而已。



盜墓筆記,寫的是真實世界,但是後面是無原因、不充分的“假”讓我難以接受:活了幾百年的悶油瓶、死了又重組的老癢、石頭中的密洛陀、那個終極……對這些的解釋都太蒼白了、太沒根據了……


柒玖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吧。

兩套書本人都有看過。個人覺得吧,天下霸唱的《鬼吹燈》更注重實際一些,他會用科學的方式來解釋古墓中發生的一些奇怪的事情,而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更注重表述一個大的格局和框架,通過各式各樣的渲染讓鐵三角下墓的目的性及墓中發生的事情更詭異恐怖刺激,當然,寫到最後由於格局太大,三叔有點圓不回來了。但是個人還是更喜歡《盜墓筆記》一點吧,哈哈哈哈,原諒我就是這麼膚淺的一個人,看臉,小哥和無邪還有胖子三個人我都超愛的,喜歡他們之間的互動,那種生死之交的感情。還有三叔啊、潘子啊,他們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三叔和陳文錦最後到底死沒死,潘子臨死前唱的那首歌,都讓我記憶猶新,所以我個人還是比較推《盜墓筆記》一點吧,不是說《鬼吹燈》不好啊,沒有這個意思的。《鬼吹燈》是盜墓小說的鼻祖,所以江湖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只不過我個人更喜歡盜筆一些啦。有可能是帶有遺憾吧,畢竟該文還有很多謎題沒有解釋清楚,最後的最後,小哥還守著青銅門沒有出來,所以還是會讓我念念不忘。

前段時間秦昊和吳磊演的《沙海》讓我又重新去翻看了一遍《盜筆》,沙海里的小三爺和盜筆裡的無邪,感覺自己是看著他一點一點成長,怎麼從一個小白變成那麼一個老謀深算的人,經歷了他所經歷過的,會讓我對人物有更深,更不一樣的感情。胡八一一行沒有給我這樣的感覺,所以個人才更推崇盜筆一些哈。


不愛太陽的向日葵


《鬼吹燈》是由天下霸唱創作的盜墓題材懸疑奇幻小說。也是這一題材的開創者,引領者。初看《鬼吹燈》,就被作者設置的懸念緊緊吸引,作者展現出來的光怪陸離的盜墓知識和民間傳說,把讀者引進一個奇幻的世界。作者應該是有相當的寫作功力和知識背景,故事邏輯相對嚴密,故事的每一個章節都能環環相扣、引人入勝。小說關於盜墓門派和考古方面知識背景的描述,相當詳細。而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也交代得清晰可信,人物性格刻畫也相對真實豐滿。可以想見,作者是有豐富的生活體驗的。

這些相對於《盜墓筆記》來說,顯然要高明得多。

而初看《盜墓筆記》,起初給人感覺就是《鬼吹燈》的翻版,甚至裡面的主角吳邪和胖子都角色設定都跟《鬼吹燈》裡的胡八一、王凱旋有點相近。

《盜墓筆記》的懸疑設定到處鋪陳挖坑,但是行文到後面多處缺大多缺乏交代、不了了之。讀者每每被吊起的胃口,往往最終敷衍了事,有虎頭蛇尾之嫌。小說的邏輯跟《鬼吹燈》相比,明顯不在同一層次。

《盜墓筆記》應當屬於《鬼吹燈》的仿作,但是《盜墓筆記》雖然比之《鬼吹燈》有所不足,但是小說畢竟創作下來,也自成一體,故事也算尚能自圓其說。

能夠看出,隨著故事的發展,作者對人物的塑造也逐漸駕輕就熟,角色形象也慢慢鮮明起來。可見,南派三叔也是在不斷成長的。


窩神怎麼說


我覺得兩本書都很厲害,都喜歡,如果說兩本書比較更喜歡誰,還是喜歡鬼吹燈多些,因為不瞭解風水學,聽得很刺激,心潮澎湃,本人是聽書的


夜繁星惜


鬼吹燈寫的好,更完整,但是盜墓筆記那個構思非常好,感覺最後作者都沒辦法把自己當初完美的構思完成,看盜墓我一直想看到最後把所有疑問慢慢解開,但是解圍比較失望,看完了也沒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M米蘭L


這個問題是問反了吧應該。應該說盜墓筆記是否和鬼吹燈是一個水平的,沒錯,不是,從小說到影視化,盜墓筆記都差了一檔


葉黑葉凡


記住兩句話你自己就能回答你提出的這個問題了。第一句“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第二句“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