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同志的小拳拳


M1931型203毫米的B-4重型榴彈炮。

斯大林同志的小拳拳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肩扛鐵拳的德國空軍野戰師士兵。而他們手中的這些反戰車武器,在蘇軍的這款“斯大林之錘”面前,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這款自1931年設計,1932年後開始量產直至1940年代的重型榴彈炮,無疑也是紅軍的利器之一。首先看看它的口徑就知道——203毫米,其採用的分裝式裝填的增程高爆彈彈重達到100公斤!這一錘下去的威力也是可想而知。

數據與性能方面,B-4重型榴彈炮總重達到17噸(採用全履帶牽引車運輸時增重至19噸)。全長11米,光是伺候這一門大傢伙就需要15名成員(包括牽引車駕駛員與炮組,指揮官等)。操作上,如果一門B-4指揮得當,每分鐘打出一發203毫米的榴彈也是不成問題的,其射程最大甚至可以打到18公里。其射程覆蓋半徑極大,因而對敵方的軍事目標也是個巨大的威脅。

斯大林同志的小拳拳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在前蘇聯的五一勞動節閱兵儀式上出現的B-4重型榴彈炮,前方的“伏羅希洛夫”重型火炮牽引車上也坐滿了炮組成員。

斯大林同志的小拳拳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B-4重型榴彈炮四視圖,注意其後方的大型牽引炮架乃是用來掛載“伏羅希洛夫”重型火炮牽引車的。

斯大林同志的小拳拳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模型彩繪,所描繪的是B-4炮組成員正在完成裝填、校正彈道,準備發射203毫米炮彈。注意其炮彈在發射時也是採用吊裝的方式,而不是人力裝填。因為實在是太沉了。

B-4重型榴彈炮自1939/1940年的冬季戰爭時首次投入使用,在對付芬軍的土木工事時威力十分巨大。這些大傢伙也是蘇軍能夠撕開“曼納海姆”防線的關鍵因素之一。衛國戰爭爆發後,在1944年蘇軍轉入全面大反攻時,這些“斯大林之錘”在面對頑抗的德軍據點時也發揮了十分有效的作用:

比如柏林會戰時期,曾經有名蘇軍炮兵觀察員報告稱,在市區附近有一幢德國守軍頑抗的三層小樓,由於事先得到加固,已完全“要塞”化,請求動用重型火炮支援。

得知報告之後,蘇軍炮兵指揮官立刻派出了B-4,在距離其5公里左右的街道上擺開戰陣。隨著指揮官的一聲令下,多門152與這門203火炮一齊發聲,不消半分鐘,這幢三層小樓就被炸了個底朝天,直接“三樓變一樓”,而裡頭的德國守軍也非死即傷。

斯大林同志的小拳拳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1940年蘇芬戰爭時期部署在密林中的B-4榴彈炮組。雖然有履帶,但這是為了方便火炮轉移而採用的設計,並不能自行。

斯大林同志的小拳拳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斯大林同志的小拳拳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柏林會戰時期架炮猛轟德國守軍的B-4。

斯大林同志的小拳拳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斯大林同志的小拳拳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蘇軍也曾經試圖將B-4“自行化”,改為自行火炮。其代表就是在一輛KV-1S的底盤上裝上了這門重型火炮。只不過由於行走機構太容易受損,同時車組極其容易受到流彈或是敵軍繞後襲擊,這項設計最終並未成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