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只做了80天皇帝,為何發行了7億多枚袁大頭硬幣?

封建王朝在我們國家延續了幾千年,但是隨著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最終還是被取代,可是近代袁世凱妄圖用一己之力復辟封建王朝,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袁世凱絕對算得上是近代歷史上產生了巨大影響的人物,他雖為清末大臣,但是心中的想法卻不少。在辛亥革命爆發之後,他順勢而為用自己最擅長的手段去恐嚇自己的老東家清朝統治者。

袁世凱只做了80天皇帝,為何發行了7億多枚袁大頭硬幣?

而另一面也用清朝大臣的身份不斷和革命黨交涉,從革命黨身上敲詐了不少的銀錢,最後甚至一步登天竊取了革命果實,本來根據章程他是要出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的,但是在自己野心的驅使下,最終袁世凱選擇在1916年登基成為皇帝,雖然中華民國大總統和皇帝都是國家的一把手,但是二者有著本質上的差別,領導人的性質直接影響著國家的性質,袁世凱此舉直接引起了中國的倒退。

袁世凱只做了80天皇帝,為何發行了7億多枚袁大頭硬幣?

可是令袁世凱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苦心經營的成果卻得不到全國人民的認可,在登基之後,袁世凱的行徑一直被民間口誅筆伐,但是袁世凱卻依然怡然自樂,因為當皇帝之後他確實體驗到了人中龍鳳的感覺。不過天道好輪迴,最終袁世凱這個竊國大盜只做了83天的皇帝就草草收場,在被迫退位後不久便駕鶴西去。

袁世凱只做了80天皇帝,為何發行了7億多枚袁大頭硬幣?

“袁大頭”是袁世凱當權時期發行的一種貨幣,在袁世凱死後依然在不斷的流通,直到建國前一年還在市井街頭頻繁使用,這究竟是何原因?袁大頭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這套貨幣上有袁世凱的頭像。他作為推翻滿清後的第一人,自然有權利發行貨幣。“袁大頭”具有很多的政治意義,新的時代建立之後,國家自然不能再次使用上一個朝代的貨幣。

袁世凱只做了80天皇帝,為何發行了7億多枚袁大頭硬幣?

民國建立之初,政府的收入往往入不敷出,財政十分緊張,經常出現虧空的狀況,有一部分人提出用紙幣來代替銀元來減少中央的壓力。但是這個提議遭到了專家的抵制,從現在來看這種抵制是十分有必要的。理由也很簡單,紙幣相對於銀元來說很難取信於民,新貨幣的髮型百姓很難適應,最終帶來不好的影響,時間長了不過是喝毒藥解渴。最後政府採用了專家的建議,所以雖然袁世凱已經去世,但是袁大頭依然作為主流貨幣在流通,甚至每年都有生產。

袁世凱只做了80天皇帝,為何發行了7億多枚袁大頭硬幣?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袁大頭的質量成色都不相同,對於收藏家來說不同年份的銀幣收藏價值和意義也不相同。雖然在軍閥混戰時期,天下大亂,不少以個人為根據的軍閥也都鑄造了很多的銀幣,雖然也對袁大頭造成了不小的衝擊,不過總體來說在哪一個時間段袁大頭在中國地位還是無人可以撼動的,甚至在日本偽政府統治期間,袁大頭依然是首選的硬通貨。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自己的貨幣,袁大頭才不再作為貨幣使用。不過現在袁大頭依然有不錯的收藏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