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德和法律的問題,到底是道德高於法律,還是法律高於道德?

震籬


道德是軟件,法律是硬件,法律支持道德,道德服從於法律,並沒有矛盾,也不相背。


心如大海154146453


法律來源於道德,都是人類社會長期積累的行為規範與準則。法律更具剛性,強制執行。道德則顯寬泛,約束力明顯不足。

從法律與道德的基本屬性而言,法律高於道德。社會生活中,人們始終要受到道德與法律的約束。違背道德準則,受到大眾譴責,內心感到不安,損失在於形象與信譽。觸犯法律規範,形象信譽受損失的同時,還可能有牢獄之災與錢物之失。很明顯,法律懲罰重於道德懲戒。

人對於法律的敬畏始於道德的約束。品行端正是因為心有所畏,言行始終在道德準則內,這樣的人離法律的懲罰自然就遠得多。因此,人生在世,還是要始終修養品德,於己安身,於人示範,才算是有益社會。


白鶴灣的歷史故事


道德應高法律:法官失去道德司法將失去公平。官員失去了道德社會將失去正義。商人失去了道德假冒偽劣.短斤少兩,套路貸,有毒食品,偽劣藥品橫。警察失去道德,人民失去安全,偷搶黑社會惡勢力瘋狂欺壓百姓。醫生失去道德治病變成生意。戲子失去道德藝術變成賣肉體。勞動者失去道德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生產成本增加。一個民族失去了道德,將黑貓白貓不分,是非不分,法律失去了公正,人人將怨聲載道,相互失去信任和互助。法律有用嗎?如果人人講道德,做事做有標準社會將公平正義,人民才會安居樂業。


夢中路


法律高於道德,

道德形成,源於文化傳統意識,主張約束人為主,對社會約束不具強制力!

法律形成,源於軍規的延伸擴大,主要約來人,並規劃構架社會框架,具有強制力!

兩者之共性都是約束人,不同的是有無強制力!

道德不能說是全國人民意志,而法律可以這麼說!

在法律約束下,小人也可能會成君子!而只講道德而輕法律,君子也可能會成為偽君子!

重法輕德之國,法治國家。重德輕法之國,人治國家。


阿里4703


法律是道德的基礎,道德是法律的約束。兩者有兼容之處,人如果不講道德,證明他法律觀點淡漠,也就沒有了行為準則。法律是政府機構和人民團體制定規範人們文明做事,文明做人,在社會活動中尊紀守法的法制制度。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法律法規,就沒和諧社會的根基,一個公民如果沒有法律意識,就沒有道德可言。

奉公守法,尊章守紀,是符合道德的範疇的。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用戶桃花源記686


道德規範在上.法律在下.有道德之士.不會違法.萬一不幸違法.也有相應的法條懲戒.


中庸之道fengwu901004gma


道德是個人修養方面的問題。“道德",就是走正路,走正道就會有所收穫。本質地講,道德是人性修養,即修身。修身,按著孔子弟曾參所撰寫的《大學》,首先要致知格物,把知識推向極致,真正地把握知識學到手學到家,學深學透;窮究事物的原理,掌握了知識之精髓,且能活學活用。因而才能誠意正心,即方能使意誠,使意變得真誠無妄,因而才能使心正,心正了才是修身。目的和結果才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即整治好大夫的家,治理好諸候的國,最後才是使天下太平,使全中國安定。實質是治人心,故道德之於國是不可或缺的。至於法律對於治國尤為重要,其意義可以概括地說,無法律就無國家。俗語曰:無規矩不成方圓。法律法規是硬措施,是保障國家統一,保證國家得到治理的強制性手段。以德治國是保證人心齊,以法治國是保障國家安定太平。二者缺一不可,二者統一才是治國之正道。不存在高下之分,不存在孰輕孰重,皆重要,一個是治心,一個是治人。


三十三畫1936


首先強調,沒有誰高誰低的問題!我們的教育讓人人都成為“法官”,不論什麼事,都要分個高低、黑白和好壞!卻忘了,世間萬物皆有其位,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如果一定要了解他們的關係,借用一句名人名言: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都開始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迴歸!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人人都爭當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範!人人都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佈的骯髒國家——胡適。


寶祥律師


道德應該是先行者,法律是道德的補充。如果從道德的高處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中,還有必要啟用法律嘛。

如果說在成長過程中的社會環境氛圍非常良好;家庭的公德教育是樹立個人融入社會的自我信為,不對環境造成危害,並對社會有著積極的正能量;學校的文化教育更使得德、智、體全面發展而蛻稚變立,成為對社會有價值觀的開拓者,創造者和維護者;一個有自我約束能力的道德先行者,或許一生不需要用法律來喚醒自己。


紅狐27


法律的形成,是源於道德的基礎上,形成的最高共識,他具有強制性的,規範性的約束力。所以,法律應高於道德層面的。

一個社會如光用道德層面來管理社會,那叫人治社會。如一個國家一切用法律來管理約束人們的言行,則是法制社會國家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縱觀所有高度文明建設的國家,多數都以詳細的法律條文來約束國民及各級當權者的一切言行。特別是把一切權利都扎於法律的籠子裡,不得邁越。

所以,道德是人群個體務必遵守的最低的言行底線。凡是違背其底線,只能受到輿論譴責,而不能繩之於法。而違背法律則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懲處。

因此,從管理國家的層面上來講,在強化道德教育的基礎上,更應加強法制建設。讓所有公民都有法律意識,不違法行事。真正做到道德法制兩不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