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時候越是善解人意,為他人考慮,越得不到重視?

醉愛vs最愛


對人的認識是需要有過程,而這個過程因他人對事物認識的差異和標準不同,時間會有長有短。

急功近利的“善解人意”,僅僅是為了籠絡人心,效果不一定會好。只有持之以恆的善良,才是團結人的根本。



塵垚4


越是善解人意越得不到別人的尊重一般有三種情況的原因。曾經不知道這些原因的時候我也走了很多彎路吃了很多虧。

第一種原因是你所謂的善解人意只是自己以為的善解人意,而不是對方認為的,意思也就是說你所做的並不是對方需要的。

比如對方在外面辛苦了一天回到家,躺在沙發上就不動了看起來有點像要睡著了,你看著心疼極了,問他要不要去臥室睡,臥室睡著舒服些。對方迷迷糊糊的回答著不用。然後又問他吃飯了嗎?你去給他準備點吃的。對方又是含糊的也不知道說了些啥。如果你一直在旁邊追問或者自以為善解人意去做了飯菜叫對方吃,這時候不但得不到對方的感謝,還有可能得到對方的一頓發火。因為對方很累想要的是休息,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安靜的休息,拿個毯子什麼的讓他躺在沙發上睡的舒服些,去做好飯菜等他醒來吃。

第二種原因是你的善解人意確實是對方需要的,但是對方習以為常,習慣了你的付出,享受你的照料,覺得理所當然。

你每天勤儉持家,把家裡的人,物都照料的很好,卻從來不表達自己的需求跟想法。更可怕的是你自己也認為這是自己應該做的,對方自然而然的也就理所當然的享受著。

第三種原因是你只懂得為對方著想,卻不會為自己著想。也就是在為別人而活沒有為自己活,沒有自我,這樣也就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你所有的事情都在為他人考慮,讓別人開心讓他人覺得快樂,忽略自己的感受,隱藏自己的情緒。久而久之,這些壓抑的情緒長期積累導致你心裡的不平衡,自己卻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原因就是你沒有好好的照顧好自己。比如你給一家人做一桌飯菜,做了父母愛吃的,做了丈夫愛吃的,做了孩子愛吃的,就是忘了做自己愛吃的,做的時候你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只是在吃飯的時候你才發現自己做的這滿桌的菜中,竟然沒有一個自己喜歡吃的……

所以,我們可以善解人意,可以為他人著想,但是在此之前,我們要好好想想我們所謂的善解人意是不是對方所需要的,我們善解人意的同時,有沒有好好的去表達自己的需求跟感受,有沒有好好的愛著我們自己。


看故事說故事


什麼是真正的善良?真正的善良就是潛藏著你的修養。

善良,不求回報地去做一件好事,

比如:

1.無須回報的捐助,不用留名,只是心甘情願的做了一件好事,只是為了出一份力量幫助他人,然後自己會很開心。

2.幫了親人捶捶背,捶久了,然後手都酸了,卻向親人說,我不累。只要親人舒服。

3.默默的扶一個走路不方便的人過紅綠燈,也不求他記住我曾經幫過他,只是為了他的安全。

真正的善良,所做善良的事,如涓涓細水長流,只是純粹的幫助他人而已,沒有功利的心,必定受到很多人的尊重。自己會因此而感到開心。

世界上什麼人都有,你的善良,想要得到重視,必需用在會感恩的人身上,幫助了別人,很在乎別人重不重視,這就是偽善。偽善之人,幫助別人得不到重視,必然會感到不開心。

有些人凌駕於你的善良之上,利用你的善良,利用你的對他的幫助,達到他的目的,但是他並不會對你心懷感恩,不會感恩的人,肯定得不到他的重視。

幫助會感恩的人,肯定會記住你的好,你曾經幫過他,他以後也會幫你,你善良的付出,也會得到會感恩的人的重視。

偽善之人,就不用勉強自己去幫助別人了,免得怨氣多,就沒有意義了。

真善,肯定是有愛心的人,只是喜歡幫助別人,為別人排憂解難,然後會為此感到開心。


超然情感


人越善解人意,為他人考慮,越得不到重視

因為現實沒有所謂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只有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這句話很負能量,但是卻想告訴所有善良的人一句話

所有人都應該有底線,所以你的善解人意,請設置底線,不要為任何人改變

從小我們受到的教育是讓我們成為一個善良,誠實的人

那麼為什麼我們出來社會之後,所有的善良,誠實卻失去了光澤呢

社會似乎更需要那些狡猾,變通的人

這句話我原先問過我朋友,為什麼有些人能怎樣怎樣的壞?

我朋友的回覆是,其實如果站在他的位置,有著他的想法,那麼他做的一切就是應該

而不是你眼中的壞事

我們經常勸人要換位思考,但是這一切似乎都是在需要體諒別人時用到

但是在恨一個人的時候,是否可以用到呢?

有人說我不會那麼聖母,我是善良不是蠢

當時我也是那麼想的,所以一臉疑惑的看著我朋友

但是她說,我讓你這麼想不是去讓你原諒他,而是放過你自己

生活本來就是苦的,你去恨一個人,他不會受到什麼影響,而是你自己會受情緒影響

最重要的是,那個你所謂的壞人做的事情,你能不能做到

我說,不能我有我的底線,我要堅持我的善良

那麼你堅持 你的善良,你堅持你的底線,別人做壞事又與你何干呢?

我們做不到普度眾人的,那麼堅守自己不就好了嗎?

人善被人欺?可以你能做到不善良嗎?本質告訴你不可能的

那麼就堅守自己的底線,然後在該善良的時候善良吧


小窩旅行


不論是哪一個人,從骨子都是有劣根性的,只不過有些人把它隱藏的很好,而有些人卻對此發揮的淋漓精緻!! 有一句話說的好,人善被人欺,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舉個例子來說,你和朋友相處,因為體諒朋友吃了你不愛吃的食物,做了你不愛做的事。這是第一次,朋友在此之前肯定也會詢問你的意見,你體諒他說無所謂。第二次你也由著他來,久而久之你的意見就不那麼重要了,反正你什麼都是無所謂。可別忘了,你的初衷是要讓他選擇的。

一味地為他人考慮,意味著你要同時委屈自己。為什麼如今的孩子越來越不懂得父母得辛苦,越來越不懂得感恩父母呢?就是這個道理,因為父母一味地為自己的孩子好,長此以往,讓孩子覺得所有的好都是理所應當的,是父母天生就該為自己做的,所以就不那麼重視父母得感受。

切記,你可以去體諒他人,為他人考慮,這說明你從心底就是一個很善良的人。但你一定不能因此一貫的委屈自我,自己對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康康小朋友


《易經》:熬過最難熬的時光,人生自有光明。並不是所有嫁給鳳凰男的所有女人,現在都過得好幸福!靠譜!靠譜的人,真的一個女人真的要嫁給一個靠譜的男人才不會累才不會苦[微笑]。誰說了付出了就一定圓滿?如果婚姻幸福,閤家歡樂,一切都是自己想要的樣子,沒有人會選擇離婚。不管婚姻也好沒有婚姻也好。不要做那個只為別人付出不愛自己的人。


寄居蟹朋友


人都是有惰性、依賴性和習慣性的,這是我們大部分人的通病,即使是有少部分所謂自律的人,他們之所以能夠自律,也一定是有所求的,或是為了名、或是為了利、亦或是為了健康。

惰性就是指人懶惰的習性,好比 一個人若是長時間處於無所事事、自由散漫的狀態,也沒有人對其加以鞭策的話,那麼這個人就會變得越來越懶惰,時間久了,懶惰就會變成他的習性,這就是惰性。

依賴性就是指 人在不知不覺間 對某種事物形成了依賴, 就好比 一個人若是長時間處在父母及家人的寵愛中,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那麼這個人即使是個 在老師眼裡十分優秀的學霸,他也會對父母及家人形成高度的依賴,若是離開了他的父母及家人,他甚至連最基本的穿衣吃飯都不能自理,這就是依賴性。

習慣性就是指 人會對長期接觸的人和事或者某種行為舉止形成習慣,比如 一個人若是身邊的另一半 總是對他(她)萬般疼愛、事事遷就、包容忍讓。

那麼這個人就會對 另一半的這種狀態形成習慣,他會認為對方做這些是理所應當的,對方就應該圍著他轉,對方沒有他是不行的,會認為對方就是喜歡自己這種傲慢無禮、任性妄為的性格。

慢慢的,這個人就會把對方對他一切的好都心安理得的接受,從而形成一種麻木的習慣,這就是習慣性。

所以不是對方故意輕視你,不重視你,而是你一味地單方面付出、一味地單方面寵溺,把對方寵壞了,讓他麻木了,他已經把你對他的好當成了理所當然的習慣而已。


其實很簡單168888888


我也有同感!不過現在我發現我的這個善解人意別人不一定喜歡!

當我們認為為別人考慮得很周到,而且每次都是這樣做的,別人根本感覺不到你為他做了很多,甚至我們做得很辛苦,時間久啦,他會認為你做這些是理所當然,沒有給他什麼好處,感覺不到!所以所謂善解人意的時候需要去選擇一下對象,不要在人人面前都表現出你善解人意,很多人不喜歡,覺得你想表現自己。並且這樣的性格也容易被人利用,有需要別人找你,沒有需要的時候想不起你!所以重新認識自己,恰到好處的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很難,是門學問,需要在生活中工作中積累經驗,可以多看看關於這方面的書會對你有幫助!

希望我的回覆你能理解,感謝!我是添明佳人!


添明佳人


因為有句話叫做: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隨夢而飛9058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有的人就是你越善良越欺負你,所以你可以善良但是要看對什麼人,那些不值得的人你善良人家還把你當傻子,如果因為你善良被別人傷害了,那你就要跟他老死不相往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