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拉是被巴育趕下臺的嗎?

用戶6455144067971


沒錯,英拉是巴育趕下臺的;

巴育生於1954年,泰國皇家軍事學院畢業,巧合的是,英拉哥哥他信也是皇家軍事學院的畢業生,比巴育早兩屆;

巴育畢業之後,進入王室衛隊,做泰國王后的貼身護衛,這樣的特殊身份讓巴育在後來的軍官生涯中起到很特殊的作用,2010年巴育晉升為陸軍總司令;


那麼巴育為何推翻英拉呢?

還要從比巴育高兩屆的師兄他信說起,他信是前泰國首富,但他從政後,走的不是跟富裕階層打成一片,而是走基層路線,為底層民眾代言!為底層人民爭取利益!

比如他信搞針對農民的優惠貸款,通過了底層民眾解決醫療問題的法案,都讓底層民眾直接受惠!結果就是每次選舉,他信都能得到占人口大多數的底層民眾的選票,連任兩屆!這在泰國走馬燈換總理的歷史上是奇蹟!

他信的成功,讓代表富裕階層的軍隊,王室很不滿!結果在國王授意下,2006年9月20日,以陸軍司令頌提為首的軍方搞了政變推翻了他信!


他信雖然被推翻,但他有雄厚的財力,在底層民眾中的威望,讓他的妹夫頌猜,妹妹英拉陸續選上了總理!

英拉當總理的時候,幹了兩件大事,一個是利用貸款搞湄南河水利工程,一個是收購農民大米然後給東方大國,用來做修建高鐵的費用;


這兩件事,在外人看來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第一個是解決水患,對城市,農民都很有利!特別是農民,有水利工程做保障,基本可以不用對乾旱,水患操心,安心種田就是了;

第二個修建高鐵,聯通東方大國,更是對泰國經濟有巨大的促進作用!直接帶來了遊客,方便了兩地商品物資流通;還為泰國大米解決了銷路,抵償高鐵費用,為泰國財政節約了大筆資金開支!

但對於國王,軍隊來說,這兩件大好事一旦做成,他信英拉勢力將更加穩固,對國王的威望構成重大挑戰!堅決不能讓英拉做成!


於是又在國王的授意默許下,時任陸軍司令的巴育發動對英拉的政變,將英拉趕下臺!自任總理至今。

而英拉想做的兩件大事,也變成英拉的兩大罪狀!


你對此有何看法?期待你的觀點留言:

老金看世界,揭秘國際風雲背後的故事!期待你的關注,點贊!


老金看世界


今年4月,由巴育軍政府強加給英拉的“貸款治水案”,經調查發現,指控不成立,這從側面說明,巴育為了總理職位,可謂煞費苦心。

無獨有偶,巴育軍政府還以“大米瀆職罪”欲將英拉繩之以法。其實,所謂的大米瀆職案,實質是英拉為了解決廣大貧苦百姓的生計問題而實施的國家行為,推行大米補貼政策,以高於市場的價格將農民手中的大米購入糧庫,待國際市場價格高漲,再將其賣出去,為國創收。

然而,事與願違,大米收購過程中,一些不法官吏從中牟利,導致國家財政虧空,由是被抓住把柄,受到排擠和打壓,在2014年5月,被巴育發動的軍事政變推翻。

從這兩個案件中,我們能夠看出,英拉的著眼點都是基於底層民眾的切身利益進行考量的,而正是如此,才觸犯了巴育與王室高層的利益,導致他們對英拉極為不滿,便聯合起來對付英拉。

英拉出生名門望族,家底殷實,大學畢業後本在家族企業工作,收入不菲,但在兄長他信的影響下,決心幹一番事業,於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登上總理職位,成為泰國有史以來的首位女總理,開創了國家沒有女性總理的先河。

英拉天生麗質,面容姣好,心靈純潔,為國為民,日月可鑑。然而政治險惡,空有一身抱負卻得不到施展,巴育對總理之職覬覦良久,怎能讓其安心施政?

如果不是巴育將英拉趕下臺,那如何解釋其陰謀發動軍事政變呢?如何解釋“貸款治水案”無效呢?巴育作為一名軍人,應以軍隊工作為自己的主要職責,怎可越俎代庖,篡權奪位呢?毫無疑問,就是想軍權、政權大權在握,以實現自己對權力的佔有慾。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英拉是被巴育趕下臺,沒有什末疑問。實際情況告訴我們,世界上不存在單一的一因一果的因果關係。儘管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結果,但是一個結果往往是多種原因引起的。這些原因儘管有主有次,有輕有重,有急有緩和但都對結果產生深刻影響。


英拉因為“大米收購案”被趕下臺。儘管有黃巾軍與紅巾軍的外部衝突,其實是在野黨與執政黨的衝突。持續發酵的狀態,讓軍方和一部分精英分子投機取巧,巴育以軍方名義宣佈接管政府。

難道說巴育總理希望英拉回歸,自己把政權交出來嗎?

不可能。英拉支持者,還是基層民眾,民意基礎比較好;英拉反對者,一是目前執政黨;二是所謂上層精英分子;三是巴育總理本人。以後能不能英拉回歸政壇,也覺得泰國的政治格局不改變,很難很難!


錦繡中華一捧土


最近中國遊客在泰國遊船遇難事件,又牽扯出了泰國相對混亂的政局。有網友問木叔是否還認為泰國軍方統治要比英拉要好。他們認為,如果英拉執政可能對旅遊的管理會更積極,對中國人可能更友好,至少不會像泰國那個什麼將軍接受媒體採訪時,把所有的問題都“甩鍋”給中國人。

木叔認為,靠猜測來比較目前的泰國政府和英拉誰對我們更好是沒有意義的。但是談到英拉的話,木叔的觀點依然沒變。那就是英拉雖然是美女,也是很有人氣的政治人物,不應該在“大米換高鐵”的案子裡有太多的利益牽掛,更不應該不管法律的判決而出逃。

哪有一個國家的前總理被國內法律判決了,還大搖大擺敢在海外飛來飛去,一會發個推特曬生日照,一會發個臉書與支持者談笑。這簡直就是給泰國這個國家形象抹黑嘛!從英拉出逃這件事,就能看出泰國法律也好,社會也好,有多麼不嚴謹。因此旅遊出現問題其實也是與這種情況一脈相承的。

此前木叔注意到已經有媒體將泰國評為出遊最危險的國家之一,因為全球保險理賠的40%都是在當地發生的。這多少能說明一些問題。

我們有句俗語叫“人在做,天在看”。還有一句叫“腳上的泡自己走的”。英拉的事,本質還是她自己造成的。怪軍方,怪巴育是比較淺薄的看法。

用泰國人崇信的佛家語言來講,這就是“自作孽”,是有因果報應的。英拉作為一個生在佛教國家,自己由篤信佛教的知名人物,違背基本的佛教理念,貪慾旺盛,又亂打妄語,豈不是非常諷刺?

(英拉拜佛照)

木叔不想多介紹“大米換高鐵”的問題,這裡牽扯太多,其實等於坑了我們。所以網友們別總是說什麼英拉美女啦,對華友好啦。友好不友好,要看結果、要看結論。其實敵人對你不友好無所謂,最怕豬隊友。泰國政壇總是出現讓人尷尬的“豬隊友”,這是挺無語的。

總之,英拉的事,首先怪她自己出問題。所謂軍方政府趕她下臺,也是因為她做了錯事,特別是紅衫軍黃衫軍鬧得不可開交,整個國家一塌糊塗,軍方出來恢復秩序,從趨勢上講也是為老百姓好。

另外,在木叔看來,審判結果也不是什麼政治陷害,這是泰國法院審理的。軍方影響不了司法系統,畢竟泰國媒體相對發達,案情的證據都通過媒體公佈的,如果有假是沒辦法完全掩蓋的。


舉個例子,當年有泰國人對如今的泰國國王(當年是王儲)很好奇,結果聯合西方媒體挖出了他花天酒地的照片和過往。引發了軒然大波。連王室新聞在泰國都可以弄出來,何況一個小小的英拉?如果英拉認為法律有問題,是什麼陷害她的話,應該有做總理的政治擔當,那就應該大大方方地應訴。哪能拿了好幾本外國護照說跑就跑的?

(泰國軍方領導人,現任總理巴育)

木叔當年看到這個情況的時候,最大的感慨就是泰國真是太隨便了,泰國政治治理也是太隨便了。什麼紅衫軍黃衫軍說上街就上街,一國總理說跑就能跑。這麼個國家,管理成這個樣子,真是讓人無語。

所以,對英拉和軍方的問題。木叔依然態度明確,雖然軍方的統治也帶有一些民主獨裁的意味,但在英拉案鬧得沸沸揚揚,國家發展停滯不前,社會更加動盪之際,能夠出面收拾殘局,恢復秩序,是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這麼多年巴育的治理也很有成果,不久前在接受美國時代週刊採訪時更是說,對外關係第一重點就是我們。不錯了。


木春山談天下


泰國現任總理巴育是從2014年才上臺的,他的前一任總理就是英拉。在2014年5月22日,巴育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英拉,組建了國家維和委員會和新的泰國政府。

從表面上看,是巴育推翻英拉的。但實際上英拉的下臺,是泰國各方勢力默認的結果。他信、英拉兄妹兩人是泰國第4代華裔,他們代表的是泰國中下層民眾的利益,必然會遭到泰國王室與上層階級的打壓,而巴育只是執行這個過程的人。



巴育生於1954年,畢業於泰國皇家軍事學院,與英拉的哥哥他信是校友。後來,巴育進入泰國王室衛隊工作,並得到了王室的重用,開始平步青雲。在2010年的時候,巴育就已經是泰國皇家陸軍的總司令了,屬於泰國軍政府的勢力。


所以在英拉執政時期,巴育跟英拉就是對立陣營的關係,只是表面上聽命於英拉而已。在2013年底,英拉因為“大米併購案”陷入了危機中。此時,泰國王室和軍政府等勢力就開始密謀取締英拉,並推舉他人上臺。

2014年5月,巴育悍然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當時的英拉政府,並取代英拉出任泰國總理。因此,英拉的下臺是各方勢力作用的結果,並不是巴育一個人的“功勞”。不過,軍人出身的巴育也深知中國對於泰國的重要性,所以保留了許多英拉時期的友好“對華政策”,這一點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歷史的荒野


英拉本來就無罪,卻在2014年5月被陸軍總司令巴育發動軍事政變趕下臺,這是泰國國王拉瑪九世下的命令,當年也是拉瑪九世下令給陸軍總司令頌提將他信趕下臺,他信和英拉被趕下臺之後,都被安上各種罪名,實際上這些罪名都是不成立的!

拉瑪九世下令推翻英拉,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英拉和他信一樣,在泰國推行的都是惠民政策,不斷的籠絡民心,讓泰國王室感到了危機,擔心王室的地位不保,擔心泰國的“君主立憲制”被“民主”取代,!在泰國有一個傳言,拉瑪王朝會十世而亡,拉瑪九世非常擔心這個詛咒應驗!

其次,拉瑪九世下令讓巴育趕英拉下臺,是因為自己年事已高,時日不多,王位要進行交接,如果讓英拉這樣得民心的人擔任泰國總理,王位的繼承可能會節外生枝。拉瑪九世逝世之後,巴育幫助哇集拉隆功順利登基,現在已經正式加冕成為泰國的活神,巴育可以說是功不可沒。巴育從泰國皇家軍事學院畢業之後,就加入了王室衛隊,由於表現非常不錯,拉瑪九世就將巴育提拔起來,2010年巴育已經是泰國陸軍總司令。所以,巴育才是王室最忠實的代表,他是泰國君主立憲的守護神,英拉等人就是王室的挑戰者!

正因為這樣,真正趕英拉下臺的不是巴育,巴育只是執行者,推翻英拉的大BOSS是泰國國王拉瑪九世,泰國國王為了江山永固,就讓王室的代表巴育來擔任泰國總理,泰國王室就可以軍政一手抓,防止大權旁落他人之手!

要想避免英拉這樣的無辜者被趕下臺,要想避免英拉這樣為民謀利的泰國總理不被趕下臺,只有推翻泰國王室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不然拉瑪家族執政以來,發生軍事政變的次數已經達到21次,這21次都是泰國王室在暗中搗鬼,接下來還會有第22次......!


老鱷魚觀天下



英拉確實是被巴育趕下臺的。最近泰國流傳一段錄音帶,在其中,當時的泰國皇家陸軍總司令,在對各位軍國談話,表明自己準備接管軍隊,擔負起國家的責任。這段錄音流出的目的很顯然,就是為了證明巴育當年是在很危機的情況下挽救了泰國,只有巴育才能救泰國的意圖。


一直以來坊間都在傳英拉的下臺是由於泰國國王普密蓬的暗示,軍隊才會有所行動。這盤錄音帶可以證明一點,政變可能是皇室暗示,但作為泰國政治的重要分支的軍隊,在當時黃衫軍,紅衫軍的對立中,認為時機已經到,可以出面掌握政權,並且泰國王室也會支持這樣的舉動。

當時泰國政界一直流傳軍人會政變,但是巴育方面一直否認會有政變,靜觀事態的激化,直到英拉政權被王室支持的黃衫軍搞的精疲力盡時,軍隊出面輕而易舉地掌握政權,與之前的泰國軍隊政變遭遇強烈抵制不同,因為兩派爭奪很久,曼谷癱瘓,軍隊的出現贏得了廣大的支持。英拉被軟禁起來,不久釋放。但是從此遠離了政壇。而巴育逐步掌握政權,成為泰國保守力量的代表。


橋本看日本


“泰聞漫記”小編,自稱“軒主”,在泰工作生活15年,立志在泰傳播中華文化;與中國同胞分享泰國文化及美食。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轉發分享


英拉作為泰國第一個女性總理,確實是在2014年被巴育所領導的軍方政變下臺的。

英拉為何會被政變下臺

英拉作為總理被政變下臺,表面上看,直接原因是因為英拉執政期間推行的“大米典押”政策為泰國造成了大量損失。實際上,英拉被政變下臺使他哥哥他信被政變下臺的延續。

2006年他信被政變下臺,之後他信派別的沙瑪和他信妹夫宋猜分別當選總理,但兩者均因各種原因下臺,之後阿披實上臺,在阿披實之後,英拉贏得大選。他信英拉所在黨派一直推行有利於泰國社會底層的執政政策。所以他信和英拉在泰國的支持者眾多,威信也比較高。據說泰國有70%以上的人是支持他信英拉的,每次舉行大選,他信英拉所在黨派均能獲得大選勝利。所以在泰國,他信英拉的威望太高,有些人對他們不太放心。所以泰國的國家元首就默許軍方通過政變的方式將他信和英拉政變下臺,因為通過正常的大選是沒有辦法將他信和英拉勢力清除掉的。

英拉作為為泰黨總理候選人是被迫出任的,因為當時沒有合適的人選,所以在他信的同意下,英拉擔起了重擔,並在選舉中獲勝,成為泰國女總理。由於英拉本身沒有政治經驗,同時比較年輕,所以英拉執政的政策和理念都受到其哥哥他信的影響。所以泰國國家元首依然對他們不放心,所以一定要經他們的勢力徹底清除掉,並且讓他們不能再從政,所以就默許巴育帶領軍方發動政變,將英拉政變下臺。

大米典押成為英拉被政變下臺的直接原因

英拉在執政時,推行了旨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大民典押政策。政府以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農民的大米,但在收購過程中,很多農民拿到的並非現金,而是白條,由於政府收購的價格太高,雖然有利於泰國農民,但是國際米價要低於泰國政府的收購價格,這就使得泰國政府的大米賣不出去,而且有些有錢人從國際市場購買大米,並假借農民的身份賣給泰國政府,從而造成了泰國國家的損失,另外,大量的農民長時間得不到賣大米的錢,沒辦法購買第二年種植農作物的種子化肥等物資,以及生活支出也收到影響,於是大量的人開始上街示威遊行,在長時間沒辦法解決示威遊行的情況下,巴育作為陸軍總司令,將英拉和反對黨阿披實召集在一起商量對策,結果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巴育便宣佈接手政府,英拉就此被政變下臺。


泰聞漫記


英拉確實是被巴育乘機趕下臺的,但是僅僅依靠巴育是絕對不能趕英拉下臺的。巴育只是乘機發動軍變逼英拉下臺的。我們回顧英拉整個下臺史就會發現英拉的下臺其實並沒有大家所想的那樣簡單。單純的來說英拉的下臺就是必然的因為她不僅得罪了泰國國內高層的利益。同時英拉還缺少了美國的支持,在這樣的情況下巴育作為軍方的領導人“理所應當”的實現了“篡位”。<strong>

在英拉的價值觀裡她或許以為軍方並不會這麼快的就會拋棄自己,畢竟之前巴育還口口聲聲的說道自己的心裡非常的崇拜英拉。英拉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也就沒有對巴育過多的警戒。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巴育乘機推翻了英拉政府。

巴育的心理也很清楚“大米案”就是自己趕走英拉的最好時機,那個時候的泰國的國內實際上已經陷入了一片混亂。英拉政府的統治已經被各大黨派沖垮,而軍方出來執政也是大勢所趨。所以說並不是巴育趕下了英拉,而是巴育利用泰國國內的輿論導向成功上位。

英拉的失敗現在來看是早就註定好了的,英拉因為“大米案”得罪了國內的保守黨,這些人抓住英拉的把柄死追不放,在那樣的條件下英拉只能逃出泰國才能夠得以生存,泰國王室素來不干涉泰國內部的政治,而在那次的事件中泰國王室方面也給英拉施加了不少的壓力,英拉也因此迅速垮臺。

巴育趕下英拉的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巴育自己可能也沒想到自己能夠這麼快就可以擠下英拉,泰國的政體中軍隊的影響力極大,除了皇室之外泰國國內一般來說都是軍隊說了算。巴育趕下英拉這件事情也是在情理之中,畢竟人都是想往高處走的巴育也不例外。巴育之後上任泰國總理也是輕而易舉。

現在英拉和自己的哥哥他信已經遠離泰國去了國外,英拉被巴育趕下也是逼不得已。在當時的情況下巴育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現在巴育已經擔任了泰國總理數年英拉在泰國的政壇也早就已經屬於過去式了。

<strong>


海狼觀察


應該說是。


泰國政局非常複雜,泰國國王很有大權力,但多是虛的;泰國軍方權力很大,幾乎是實權。英拉被趕下臺,其實是泰國國王默許、泰國軍方具體實施的。所以可以說,作為時任泰國陸軍司令的巴育宣佈泰國軍方接管泰國政權,自任泰國總理,完全是將英拉趕下臺的罪魁禍首。


巴育不僅對英拉當總理耿耿於懷,對英拉的哥哥、泰國前總理他信也耿耿於懷。他信是遭到政變下臺而流亡國外的,雖然不能說全是巴育的功勞,但作為泰國軍方重要人士,巴育確實起了很大作用。


泰國政局一般認為有四個階層:泰國國王、泰國軍方、精英階層、底層民眾。英拉和他信是代表底層民眾的,所以有廣泛的民意基礎。如果泰國選舉能夠真正實現民主,英拉和他信必定當選。英拉遭彈劾下臺、受審判被判刑,就是為了底層民眾利益的“大米收購案”。


泰國大選一再推遲,某種情況下也是現任泰國總理巴育做賊心虛、底氣不足、沒有自信。如果換成英拉、他信擔任泰國總理,泰國大選早就舉行了,而且英拉或他信、或他信家族成員、或英拉他信所在的為泰黨成員,早就成為泰國總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