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勇猛異常,敢徒手擒猛獸,兒子膽大造反直接當了皇帝

武松打虎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但這畢竟只是小說裡虛構出來的,並不真實。可

歷史上還真有這麼一個猛人,敢徒手跟猛獸搏鬥,並且還把猛獸的舌頭給拔了出來。更厲害的是,他有一個兒子,還當了皇帝。

這人究竟是誰?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時間回到南北朝時期

此人勇猛異常,敢徒手擒猛獸,兒子膽大造反直接當了皇帝

公元581年,楊堅篡位,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公元589年,隋朝南下滅陳,至此,分裂300多年的南北朝亂世終於結束,中華大地再一次進入了大一統時代。

楊堅篡周而建隋,滅南陳而結亂世,建立起了大一統國家,自然是名垂千古、傳頌萬年。可楊堅之所以能夠有如此成就,關鍵還是靠他父親為他打下的堅實基礎。

隋文帝楊堅,可謂是人人皆知,但他的父親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其實他的父親那也是一位非常厲害的人物,在南北朝亂世那是出了名的存在。

楊堅的父親叫楊忠,是南北朝時期的名將,北周的權臣,因戰功卓著,被封為柱國大將軍、隋國公。楊堅就是繼承了他父親隋國公的爵位,所以才有實力和權利篡位建立隋朝。

楊忠勇猛異常,膽大心細,智勇雙全

1.徒手搏猛獸

此人勇猛異常,敢徒手擒猛獸,兒子膽大造反直接當了皇帝

楊忠是個身材高大威猛的人,據史料記載:“忠美髭髯,身長七尺八寸,狀貌瑰偉,武藝絕倫。”

按照南北朝時期的度量衡,一尺相當於現在的29釐米,那麼楊忠身高七尺八寸,就以七尺來算,那也有2.03米的身高,放到現在,那也是個大高個子。

楊忠美髭髯,說明還留有漂亮的鬍子,看來還是個美髯公,人高馬大的,還長的帥氣,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個“高富帥”,並且還有一身好武藝。

東西魏對峙的時候,西魏權臣宇文泰把楊忠招了過來為自己效力。有一次楊忠跟著宇文泰一起去打獵,正好遇到了一頭猛獸,楊忠獨自一個人徒手與猛獸搏鬥,左手抱住猛獸,右手直接把猛獸的舌頭拔了出來。

《周書》‌記載:“嘗從太祖狩於龍門,忠獨當一猛獸,左挾其腰,右拔其舌。”

雖然沒有詳細記載是什麼猛獸,但能稱得上猛獸的也就是獅、虎、熊、豹,哪怕就算是一頭狼,能徒手擒住,那也夠厲害了,更何況還把舌頭給拔了出來。都說虎口拔牙,這拔舌頭應該比拔牙齒更難。

當時人們都習慣把猛獸稱作“揜於”,因楊忠徒手搏猛獸,威名遠揚,所以人們就把楊忠叫做“揜於”,以表示楊忠的勇猛。

2.孤身獨戰雄兵,殺敵守橋

當時西魏進攻東魏,楊忠隨軍出征,帶兵在沙苑一帶大破敵軍,還生擒了東魏大將竇泰。

後來東魏與西魏又在河橋一帶大戰,也就是著名的河橋之戰,雙方拼的你死我活,河橋一戰,西魏失敗,損失慘重。

而此時東魏追擊西魏,楊忠這時只帶了五個人守在河橋之上,六個人與東魏軍追兵血戰,最終擊退了東魏軍,嚇得東魏軍不敢前進。

此人勇猛異常,敢徒手擒猛獸,兒子膽大造反直接當了皇帝

此時東魏追擊的部隊,少說也應該有幾百或千餘人,而楊忠呢,算上他也就六個人,六個人與數百倍的敵軍力戰,還打退了敵軍,可謂是一個奇蹟。

3.以虛作實,降服敵人

侯景之亂,致使南梁政局動盪不安,西魏皇帝讓楊忠鎮守穰城,趁機攻佔了南梁的好多城池。南梁的雍州刺史蕭詧,也投降了楊忠。

但蕭詧這人表面上雖然投降,但其實心裡沒有一點歸降之心,還暗中蠢蠢欲動,楊忠知道後,在穰城搞了一次大閱兵。

其實楊忠只有兩千多人,但楊忠立了好多旌旗,讓士兵們拿著旗幟,變化著隊形按前進,搞得聲勢浩大。

蕭詧在城樓上觀看,以為楊忠有數萬大軍,所以感到畏懼,便不敢輕舉妄動,最後真心歸降了楊忠。

4.孤軍深入敵境,斬殺敵軍,全身而退

北周建立初期,北齊的官員司馬消難來歸降,但遭到北齊的追殺,北周皇帝派了楊忠和當時的柱國大將軍達奚武前去接應。

達奚武和楊忠只帶了五千騎兵,孤軍深入北齊境內五百里,達奚武多次派人送信去司馬消難那裡,但都沒有得到回覆,當時達奚武懷疑有什麼變故,畢竟孤軍深入,要是中了埋伏,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達奚武打算撤退。

但楊忠不以為然,不贊同達奚武的想法,既然來都來了,又怎麼輕易撤退,還對達奚武說道:“有進死,無退生。”

此人勇猛異常,敢徒手擒猛獸,兒子膽大造反直接當了皇帝

楊忠親自帶了千餘人為先頭部隊,連夜行軍到達城下,進入城內確認安全之後,又派人去接應達奚武。

而此時,城東邊有北齊的軍隊,達奚武擔心中埋伏,與楊忠商議後,帶著司馬消難撤退,楊忠親自帶領三千人斷後。北齊的軍隊前來追擊,楊忠帶兵渡河後,讓將士們下馬休息,吃飽喝足,養足了精神。

這時,追兵也到來,正在渡河,楊忠乘追兵在渡河之際,帶兵殺了個回馬槍,半渡而擊,把追兵殺退,這才保障了大軍安然無恙。

楊忠的所作所為,達奚武看在眼裡,非常佩服楊忠,達奚武也是一員猛將,少有對手,沒想到楊忠比他更膽大勇猛,使得達奚武發出感嘆:"達奚武自是天下健兒,今日服矣!”

從此之後,楊忠威名遠揚,被封為柱國大將軍,隨後又被封為隋國公。

5.掛帥東征,以寡敵眾

北周朝廷打算聯合突厥東征北齊,召文武百官商議對策,好多大臣都極力反對,認為北齊實力強於周,難以征討,並且北齊有大將軍斛律明月鎮守,要打敗他,沒有十多萬部隊是不行的。

但楊忠卻不認同,他認為兵不在多在於精,只需要數萬精兵即可。同時他還沒有把北齊大將斛律明月放在眼裡。

皇帝讓楊忠為統帥,帶兵東征伐齊,這一次聲勢浩大,兵多將廣,就連北周當時有名的大將,像楊纂、李穆、王傑、爾朱敏等十多員大將都聽從楊忠的調遣,還有突厥十幾萬人的加盟。

此人勇猛異常,敢徒手擒猛獸,兒子膽大造反直接當了皇帝

楊忠這一路上攻城拔寨,勢如破竹,接連攻佔了北齊二十多個重鎮,勢頭正盛,可這時,天下起了大雪,冰天雪地,及其寒冷。楊忠大軍只得暫停攻勢。

北齊抓住了這個機會,調集精銳部隊,給楊忠大軍來了個突然襲擊,楊忠大軍四處潰散,盟友突厥大軍更是跑到山上,不敢與敵交戰。

楊忠作為主帥,親自帶領七百人,與北齊軍血戰,以寡敵眾,及其慘烈,傷亡慘重。後來因為援軍不到,楊忠只好撤退,但北齊軍深知楊忠威名,所以不敢追擊。

楊忠因一系列的戰功,步步高昇,一時間成為北周的權臣。楊忠死後,其子楊堅世襲了他的爵位。

楊堅世襲父親的爵位後,參與了北周滅齊的戰爭,也算立下大功。後來楊堅篡位,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為隋朝的開國皇帝。

參考文獻:

《周書》

《北史.隋本紀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