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過一年,為何在長平中大勝的秦國便折戟邯鄲?三個決定性要素

“邯鄲之戰”秦國是否有戰勝的可能這一點暫且不談論,只說秦國為何會在取得“長平大捷”的情況下,勢頭無兩,兵鋒正盛時卻折戟邯鄲。以現在的眼光去看,“邯鄲之戰”似乎更像是一場在“錯誤的時間發動的一場錯誤的戰爭”,這一點在當時只有白起敏銳的覺察到了結局。

秦國為何會敗?從整體上看無外乎三個因素:

  1. 諸侯倒戈;
  2. 趙國死戰;
  3. 秦國疲弊;
僅過一年,為何在長平中大勝的秦國便折戟邯鄲?三個決定性要素

  • 諸侯倒戈

魏國和楚國的及時救援是邯鄲之戰中起到決定性的兩股力量,沒有魏國和楚國的救援,趙國必敗是無可爭議的結局。這是決定性的關鍵因素,值得一提的是,在“長平之戰”時諸國都對趙國的困境採取了置身事外的觀望態度。

如司馬光儘管在《資治通鑑》中寫:

齊人、楚人救趙。趙人乏食,請粟於齊,齊王弗許。

但從“長平之戰”的經過來看,顯然齊楚兩國並沒有發兵救援趙國。這種觀望態度顯現的是蘇秦“合縱之約”瓦解後諸侯們貌合神離的聯盟關係,以及秦國在張儀成功離間六國關係以及“遠交近攻”所帶來的成果。無不顯現出山東六國雖然“既為一體”,但又“相互掣肘”的關係。

不願趙國做大,但也不願秦國太強,更希望維持七國割據的現狀。邯鄲之戰是滅國之戰,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上一次被齊國拒絕以後,雖然屋漏偏逢連夜雨,但識趣的趙國人不願再唉聲下氣的去求齊國人。燕國遠在遼東,韓國弱小不足以濟事,唯一能幫得上忙的只有魏國和楚國。

僅過一年,為何在長平中大勝的秦國便折戟邯鄲?三個決定性要素

儘管有觀點認為魏國和楚國出兵是出於制衡秦國得目的,但實際情況恐怕並不是這樣,被秦國打怕的六國早已猶如驚弓之鳥,不復往昔取周天子而代之的野心,唯一留給他們的選擇無非是“事秦”與否。毛遂自薦看似成功完成了一次出色的外交,但實際上並未道出諸國面臨的困境,即讓秦國一家獨大的危害。

在會議上他也僅僅只是採取“激將法”的方式促使楚王同意出兵,說<strong>“今楚地方五千裡,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彊,天下弗能當”,又說<strong>“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一通捧殺和羞辱之後,成功激起楚王的鬥志。

即便魏王同意出兵,也只是憑藉信陵君的親戚關係,他的姐姐是平原君的夫人,信陵君在魏國很有影響力,<strong>“公子姊為趙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數遺魏王及公子書,請救於魏”,憑著這層關係最終促使魏王出兵,但在秦國的一番威脅之下,又立馬害怕的不願出兵。

僅過一年,為何在長平中大勝的秦國便折戟邯鄲?三個決定性要素

信陵君通過“竊符救趙”的方式最終促成魏國救趙,這批兵力的投入最終左右了戰場的局勢,趙國儘管在“長平之戰”中損失慘重,但並非完全喪失了戰鬥力,否則也不可能獨自抵抗秦國,令其長久無法攻破邯鄲。“<strong>王陵攻邯鄲,少利,益發卒佐陵;陵亡五校。武安君病癒,王欲使代之”,趙國真正面臨的問題是它耗不起,因此急需要外部力量的介入,如此才能扭轉戰局。

因為“長平之戰”趙國損失45萬士兵,而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秦國再度發動“邯鄲之圍”,不管趙國再如何休養生息,人口是無法短時間恢復的。時間的急迫性決定了趙國必須藉助外部力量解救自己,否則等待它只有滅亡一條道路,正如後來燕國攻打趙國時所說:<strong>趙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

當然,秦國所面臨的問題是:自己是否做好充分的滅亡趙國的準備?

  • 趙國死戰

不管秦國是否做好了這種準備,顯然都將遇到趙國人激烈的反抗。趙國在地理位置上和林胡、樓煩、東胡、義渠、空同、中山這些遊牧民族接壤,其內部也雜居著一些胡人,民風彪悍,尤其是“胡服騎射”之後,其社會風俗變得更加強厲。如《史記·貨殖列傳》中形容趙地風氣說:<strong>其民羯羠不均,自全晉之時固已患其僄悍,而武靈王益厲之,其謠俗猶有趙之風也。

僅過一年,為何在長平中大勝的秦國便折戟邯鄲?三個決定性要素

正是這種彪悍的風氣導致初期秦國久攻邯鄲不下,如平原君趙勝身先士卒做出表率,散盡家財募集敢死隊,最終才保的邯鄲一時安全,堅持到楚魏援軍到來。而當時邯鄲城內已經出現<strong>“邯鄲之民,炊骨易子而食”的景象,在此情形下,平原君只能<strong>“夫人以下編於士卒之間,分功而作,家之所有盡散以饗士”。

這種團結的姿態雖然不能說它是擊敗秦軍的主要因素,但也嚴重阻礙了秦軍的進攻進度,堅持到楚魏援軍到來時,保證邯鄲沒有被攻破。當時平原君募集到三千死士(敢死隊)出城和秦軍作戰,擊退秦軍三十里,可見這種團結精神對於當時邯鄲之戰也產生不小的影響。

  • 秦國疲弊

趙國的日子不好過,秦國也輕鬆不到哪裡去。長平之戰秦國同樣付出慘重的代價才取得勝利,著急忙慌的秦王急於發動邯鄲之戰實則並非是做好十足的把握,而是由於趙國毀約,不願割城給秦國,憤怒之下的秦王草率的做出攻打趙國的決定。

僅過一年,為何在長平中大勝的秦國便折戟邯鄲?三個決定性要素

實際上不難把握秦王的心思:

  1. 一來趙國元氣大傷,秦王猜測趙國並無抵抗之力;
  2. 二來秦國取得大勝,雖然自己損失也不小,但震動六國,氣勢無兩,乘勝攻擊,或許還能取得不錯的戰績。

但從親自指揮長平之戰的指揮官白起的口中,不難看出彼時秦國也存在不小的短板:

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之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秦雖勝於長平,士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資治通鑑》

實際上秦國並非完全沒有勝算,但前提在於諸侯必須繼續採取旁觀的態度,秦國才能耗盡邯鄲城裡的力量。實際上在當時趙國人誓死抵抗秦國進攻的情況下,秦國幾乎不可能快速擊垮趙國的軍事防備,邯鄲之戰在沒有諸侯插手的情況下,註定是一場持久戰,消耗戰。

僅過一年,為何在長平中大勝的秦國便折戟邯鄲?三個決定性要素

這一點可以參照“安史之亂”中的睢陽之戰,唐軍以7000人的隊伍抵抗安史叛軍18萬人長達10個月之久,為扭轉安史戰局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此戰過後唐軍進入反攻階段。但睢陽這座城在沒有得到有力支援的情況下,最終還是被攻破。

倘若邯鄲當時沒有楚魏的支援,可以說起結局最終也會落得個彈盡糧絕,被秦軍攻破的結局。從趙國面臨的困境來看,邯鄲之戰恐怕也並非一場錯誤的戰爭,秦軍之所以會遭遇慘敗,恐怕是白起預見到諸侯不會採取袖手旁觀的態度,沒有藉助長平之戰取得的勝利繼續一鼓作氣攻打趙國,興許才給了這些諸侯國反應過來的時間。

綜上所述,僅僅一年不到的時間,秦國便折戟邯鄲城下,其中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的因素。白起死活不願再次擔任主帥,其中是否有和秦昭襄王唱反調的色彩也值得揣測,如秦軍在邯鄲失利以後,白起對秦昭襄王說:<strong>王不聽吾計,今何如矣?倒頗有幸災樂禍的意思。

無論秦昭襄王如何命令他,白起都不願再次掛帥,是真的打不過,還是不想打,聯想到白起和范雎的矛盾,恐怕這其中也有許多不言而喻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