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為什麼要咬呂洞賓?

中華善德網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那麼,呂洞賓作為唐朝極具名氣的道教宗師,又是神話傳說中最有名氣,法力高強的八仙之一,他怎麼會就讓狗給咬了呢?就算是讓狗咬了,為什麼又會得出一個“不識好人心”的結論呢?

(呂洞賓)

關於呂洞賓的生世,雖然正史中明確記載的不多,但我們還是能從有限的資料中發現一些線索。

《岳陽風土記》載:“先生(呂洞賓)名巖字洞賓,河中府人,唐禮部尚書渭之孫。”這說明,呂洞賓原名呂岩,出生於官宦世家,是唐朝禮部尚書呂渭之孫。

呂岩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熟讀經史,滿腹經綸。在古代“學而優則仕”思想的影響下,成年後的呂岩也和大多數讀書人一樣,走上了求取功名,光耀門楣之路。

公元825年,呂岩高中進士,也算是對自己苦讀半生的一個交代。

其後,呂岩被朝廷任命為地方小官,勤政廉潔,兢兢業業地做了一段時間的父母官。但他極不適應官場生活,經常把官府比作牢籠,身處其中,便覺渾身不自在。

終於有一天,無法忍受羈絆的呂岩,攜妻出逃,來到一座清幽秀麗、終年積雪的大山中隱居,改名為呂洞賓,號純陽子。

在隱居期間,他偶遇了鍾離權並拜他為師,“從授煉丹鑄劍長生之術”,特別是習得了道家最重要的修煉方法——內丹妙訣。

經過幾年的修煉,呂洞賓終於盡得鍾離權真傳。其後,他的主要活動就是傳道度人,為老百姓救治疾病,同時扶危濟困,懲戒奸惡,施行教化。

(呂洞賓與鍾離權)

因此,呂洞賓濟世度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後來,他被逐漸神話,成為了得道仙人,並演繹出許多關於他的故事。“狗咬呂洞賓”的傳說,就是其中之一。

傳說之一:呂洞賓和朋友的故事。

據傳,呂洞賓有一結拜兄弟名叫苟杳,因父母早亡,家境貧困,在呂洞賓的資助和鼓勵下,發誓苦讀詩書,希望求取功名。

一日,呂府上有一位林姓客人來訪。偶然見到了苟杳,被他的一表人才和刻苦求學的精神所打動,想把自己的妹妹許配給他。家境窘迫的苟杳喜出望外,連忙應承下來。一旁的呂洞賓擔心這樣會影響苟杳的學業,忙不迭地推脫。但見賢弟心意已決,只好也答應了下來。

成親之前,呂洞賓卻對好友提出了無理要求:新婚的前三夜,必須由他陪伴新娘。目瞪口呆的苟杳,半天無語。但想到此刻仍寄人籬下,一切都還得仰仗呂洞賓,也只好同意了。

新婚第一夜,呂洞賓徑直來到洞房,對頭蓋紅巾倚床而坐的新娘視而不見,默默地端坐在桌前,心無旁騖地讀書。新娘見此情景,只好寬衣睡下,一連三夜都是相同的情況。

等到第四夜,苟杳心急火燎地來到新娘身邊時,只見新娘梨花帶雨似的哭成了淚人兒,責問苟杳為何三日都對她如此冷淡。得知真相的苟杳,方知好友呂洞賓的苦心。從此更加發奮讀書,終於得以金榜題名,功成名就,並由此大富大貴,顯赫一時。

後來,呂洞賓家中失火,所有財物付之一炬,沒有了立足之地。在妻子的再三勸說下,呂洞賓前去尋求苟杳的幫助。但一晃月餘,苟杳絕口不提資助之事,傷感失望的呂洞賓,只好返回家裡。

呂洞賓一踏進家門,就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新房已經砌好,妻子正在為他操辦喪事。眼見丈夫歸來,妻子在震驚之餘,向他述說了事情經過。原來呂洞賓啟程後在不久,苟杳就派人幫助她們修了新房,後又差人送回來了呂洞賓的靈柩,告訴她呂洞賓已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絕的妻子,只好為他料理後事。

等呂洞賓打開棺材一看,裡面滿滿的都是銀子,還附帶一張紙,上面寫道:“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蓋新房。你讓我妻守空房, 我讓你妻哭斷腸。”

呂洞賓長嘆一聲,苟杳這是還在為當初的事兒生氣呢!

由此,“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便廣為流傳。後來,“苟杳”演繹成了“狗咬”二字。

(狗咬呂洞賓)

傳說之二:呂洞賓和哮天犬的故事。

話說呂洞賓得道成仙后,四處替人排憂解難,一日來到王員外府邸,聽聞員外如花似玉的千金近日整夜啼哭,白天精神恍惚,滴水不進。員外正在四處求人,想方設法替女兒醫治,但都沒有找到病因。看到呂洞賓不請自來,王員外一家大喜過望,央求他解救小姐。

當夜,呂洞賓來到小姐院子裡端坐入定,夜半時分,發現哮天犬化作人形,大搖大擺地進入了小姐的房間。呂洞賓從懷中摸出一幅畫來,緊隨哮天犬來到屋裡。

見到哮天犬後,呂洞賓展開了畫卷,哮天犬見到畫中的幻境,不由自主地鑽了進去。呂洞賓輕輕的將畫卷收好,靜等哮天犬灰飛煙滅。可轉念一想,那個二郎神可不是省油的燈,最好還是放哮天犬一條生路。

於是,呂洞賓打開了一半畫卷。正在尋思如何逃跑的哮天犬一下跳出來,咬了呂洞賓一口,轉身逃去。

這就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來歷。


張生全精彩歷史


狗咬呂洞賓 是這樣一個故事,狗咬根呂洞賓事朋友,呂亦是狗的老師。呂希望狗能夠刻苦學習,考取功名。在狗新婚之夜時候,呂故意讓狗在洞房外寫一宿的文章。狗深知呂的良苦用心,努力學習,最後考取功名。幾年過去了,呂遭遇不幸,遂去向狗求助,狗由於對當年阻止洞房一事耿耿於懷,所以名人準備了很多錢財放在棺材了,偷偷抬去呂家,告訴呂妻 呂染風寒過世了,呂妻悲痛欲絕,傷心大哭,第二天,不知情況的呂趕回家,看到棺材,二人都驚呆了,打開棺材,見裡面放了很多錢財物品,並附對聯一副,你讓我老婆守空房,我讓你老婆守空房。這就是狗咬呂洞賓的故事.


是哎呀哎喲啊


呂洞賓應該是八仙當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神仙,這自然是與一句歇後語有關,即“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那麼,這個“狗”為什麼要咬呂洞賓?關於這個民間典故的來歷,是有很多種的版本的。

狗咬呂洞賓的第一個版本

傳說呂洞賓駕著鍾漢離的仙鶴前往廬山學道,路過南昌城,於是下來遊玩一番。呂洞賓在集市上得知夏口鎮王員外家攤上大事,員外年方十六的女兒被一個妖怪瞧上了,要求員外將女兒許配給他。

王員外自然不肯,妖怪便施展法術強佔王小姐。王員外鬥不過它,於是請了一干道士前來做法驅妖,這些道士根本不堪一擊,紛紛抱頭鼠竄。王員外聽說報國寺有位高僧,本領高強,於是派人前去請其降妖。呂洞賓便由此得知消息。

呂洞賓提出要一起去除妖,但王家僕人說此妖本領高強,能噴火,還會障眼法。此時的呂洞賓還沒成仙,心裡沒譜,便與僕人去報國寺請大師降妖。大師派弟子前去降妖並囑咐他,那妖是二郎神哮天犬,偷著私自下凡,不好對付。

大師還說,哮天犬罪不至死,無須殺之,否則二郎神面前不好交代。呂洞賓與大師弟子帶著法寶前去降妖,大師弟子從袖中取出一幅布畫,吩咐呂洞賓拿著此畫守候門口。如見哮天犬進入畫中,迅速將畫卷起,便可將它挫骨揚灰。

大師弟子本著除妖務盡的原則,一心要將哮天犬處死。呂洞賓雖應允了下來,但心裡早已想好要放哮天犬一馬。大師弟子進洞後,拿出法寶唸唸有詞,頃刻間天兵出現,與哮天犬展開激戰。哮天犬發現對方人多勢眾,且戰且退。

哮天犬漸漸不支,向洞口跑去,呂洞賓慌忙的捲起卷軸,忽又想起大師的話。急忙打開卷軸,可哮天犬並非一般的妖狗,它衝出畫來,直接咬向呂洞賓。幸好呂洞賓穿著混元八卦袍,但肉體凡胎的他還是暈倒在地,哮天犬逃之夭夭。這便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來歷之一。

狗咬呂洞賓的第二個版本

傳說呂洞賓成仙前是個讀書人,他有個叫苟杳的朋友,爹孃死的早,是個為人忠厚的君子。呂洞賓邀請苟杳到自己家裡讀書,以後或許有出頭之日。

一日,呂洞賓家來了位客人,看到苟杳一表人才,便想把妹妹許配給他。呂洞賓怕耽誤苟杳的錦繡前程,想推脫掉。但沒想到,苟杳因姑娘長的漂亮便滿口答應。

呂洞賓看苟杳已做決定,便對他說:“賢弟主意已定,我也不攔著,不過成親後,我要與新娘共度三晚。”苟杳大吃一驚,又想到呂家對自己不薄,思前想後的便答應了。成親的晚上,呂洞賓進了洞房,只見新娘子頭蓋紅紗坐於床上。呂洞賓便悄悄坐在燈下讀書,等新娘睡了,他便離開。一連三天皆是如此。

苟杳痛苦的熬過了三天,進入洞房發現新娘在哭訴:“相公為何一連三天都不上床,只顧讀書,天黑來,天亮便走?”苟杳這才明白呂洞賓為鼓勵他讀書的良苦用心。幾年過去了,苟杳金榜題名,做了大官。

後來呂洞賓家中失火,一無所有。於是去找苟杳,但苟杳卻不提幫忙之事,呂洞賓一氣之下便不辭而別。呂洞賓回到家鄉,發現房屋煥然一新,還看見屋裡有一口棺材,妻子披麻戴孝,嚎啕大哭。

原來是呂洞賓離家後,苟杳幫他蓋了房子,又送來棺材說呂洞賓在他家病死了。呂洞賓氣急敗壞的拿起斧子,劈開棺材,竟發現裡面都是財寶,還有一封信,是說:“苟杳並非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這便是“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來歷之二,後來將苟杳傳成狗咬了。

狗咬呂洞賓的第三個版本

傳說呂洞賓得道成仙后,路過一河邊,看見一個男子淹死在河中。呂洞賓將此人撈上來後,為了將其救活,便將路過的一條狗的心臟給挖了出來,換到了此人的體中,這位男子才得以救活。

結果這個男子醒後,對呂洞賓破口大罵,還責怪他多管閒事。受到莫名責備的呂洞賓,看著路邊死去的狗,便用泥巴捏了一個心臟將狗救活,誰知這狗活過來之後與那人並無兩樣,拼命的去追咬呂洞賓。後來人們就用“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來形容這類狼心狗肺的人或狗。


野史也是史


亳州呂祖墓出土的呂洞賓千年不腐屍身,經專家幾百次辨認,呂洞賓臀部確實留有清晰的狗咬印跡。據動物學家推理,為發情期母狗所為。從呂洞賓臀部疤痕明確可以看出當時狗嘴裡的荷爾蒙激素殘留。

亳州的呂祖墓,出土於魏崗西南的古井邊,呂祖墓誌銘,記載了呂洞賓被狗咬死,相當於死於今天的狂犬病。呂洞賓為什麼被狗咬?是誰家狗乾的呢?專家帶著十萬個為什麼,對狗咬呂洞賓之說,在亳州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走訪。

曹李莊的曹阿貴,去年97歲,據他本人證明,他是曹操唯一嫡系子孫,後來祖上被司馬篡了權,就成了郎中。他說根據他祖上日記記載,呂洞賓當時被李寡婦家的瞎眼黃母狗咬到左臀,呂洞賓在爬李寡婦牆時,被瞎眼母狗誤認為又是隔壁王麻子。專家聽完曹阿貴的話,說,你確認是你祖上日記記載的?老人拍著胸膛說,當時我祖給了呂洞賓三個狗不理包子,呂洞賓要三顧茅廬,後來大意失荊州,不願截肢…………。專家聽不下去,安慰老人安度晚年,曹阿貴勿自不肯放開專家的手,還要說。

不過專家為了證明是否是陳寡婦家的瞎狗咬的,繼續尋訪證據。在小張莊的大槐樹下,專家找到102歲的韓老昌,韓老爺子經過努力回憶,否定了是陳寡婦家的狗乾的。他說,當時呂洞賓從牆上剛剛落地,被王麻子摁在地上,王麻子站立不是強項,把呂洞賓託入地面,一口咬住呂洞賓屁股,一招制敵,呂洞賓拍地求饒。專家說,不是籠中對……。

專家經過三個月的調查發現,呂洞賓疑似狗咬,坊間傳說缺乏足夠實證。狗咬人是不分呂洞賓呂四孃的,幾千年來,狗不知道咬過多少人,從來不會載入史冊,只有呂洞賓被狗咬炒爆天,一定呂洞賓被狗咬是因為特別事件,什麼事件呢?專家研究發現,呂洞賓被狗咬是因為犯賤,摸了發情母狗的屁股。


白這個顏色


作為八仙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神仙,呂洞賓法力強大,風流瀟灑,好酒好色,扶貧濟困,在民間有著許多傳說。

有一次呂洞賓雲遊天下,來到桐柏山,發現大地抖動,房屋倒塌,老百姓流離失所。他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穿山甲在作怪。

呂洞賓決心降妖除怪,拯救百姓。 但此怪有五千年的道行,煉就了翻山倒海之術,實在是不容易對付。不如上天問問道友,如何才能制服此怪。

呂洞賓便上天找到太白金星,得知要想降服穿山甲,非用王母娘娘頭上玉簪不可。可玉簪是王母娘娘心愛之物,如何肯借?

太白金星說王母娘娘身邊有一名貼身侍女,名喚白牡丹。你若能打動她的心,此事定能辦妥。 次日便是蟠桃盛會,會上王母娘娘命牡丹給各路大仙斟酒。呂洞賓趁接酒杯之機,將牡丹仙子的手輕輕地捏了一下,牡丹仙子臉上一紅,低著頭走了。


過了一會,牡丹又來贈蟠桃。呂洞賓就在取蟠桃時,又將牡丹小手一捏,仙子羞得面如桃花,低頭向瑤池邊急急走去。

呂洞賓緊跟而去。輕聲說:

"牡丹仙子,你很羨慕人間,是嗎?"

牡丹仙子又慢慢地低下了頭。 呂洞賓說:

"人間到處山青水秀,鳥語花香。勝過天上十倍。不去感受一番,真是憾事了。"牡丹仙子說:"仙規森嚴,要想下凡,談何容易?“

呂洞賓微微一笑:

"你果有此意,我願助一臂之力。不過,我也要請你幫個忙。你把王母娘娘頭上的玉簪,借我一用。" "哎呀,玉簪是王母娘娘的心愛之物,這怎麼行?"

牡丹仙子為難地說。呂洞賓說:

"凡間桐柏山一帶,有穿山甲作怪,民不聊生,我想借王母娘娘玉簪,除妖降怪。請你幫忙!"

牡丹同意了。 次日牡丹給王母梳頭時,將玉簪偷了出來,交給了呂洞賓。呂洞賓帶著玉簪,很快把穿山甲擒住了。

牡丹和洞賓:


後來王母娘娘得知此事,便將牡丹貶到凡間,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牡丹花。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是在民間廣為傳誦的一句歇後語,說的是一個恩將仇報的故事。 呂洞賓在成仙之前,有個同鄉好友叫苟杳,他父母雙亡,家境貧寒。

呂洞賓見他喜歡讀書,便讓他在自己家讀書,並和他結拜為金蘭兄弟。 呂洞賓家裡來了一位林先生,說是看中了苟杳一表人才,想把妹妹許配給苟杳。

呂洞賓不太同意,苟杳卻連忙點頭答應。 呂洞賓說:"林家小姐貌美賢惠,賢弟既然主意已定,我也不攔阻了,不過成親之後,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

"苟杳一聽不禁一楞,但思前想後,還是咬牙答應了。苟杳成親這天,呂洞賓喜氣洋洋,而苟杳卻無臉面見人,乾脆躲到一邊不見面。


晚上,洞房裡新娘子頭蓋紅紗,倚床而坐。這時,呂洞賓闖進屋來,也不說話,只管坐到桌前燈下,埋頭讀書,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還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

天明醒來,丈夫早已不見,一連三夜都是這樣,可苦壞了林小姐。 苟杳好不容易熬過了三天,剛進洞房,見娘子正傷心落淚,連忙上前賠禮,林小姐只管低頭哭著說:

"郎君,為何三夜竟不上床同眠,只對燈讀書,天黑而來,天明而去?"

這一問,問的苟杳目瞪口呆,半天,他才醒悟過來,雙腳一跺,仰天大笑,原來是哥哥怕我貪歡,忘了讀書,用此法來激勵我。

呂洞賓:


哥哥用心,可謂太狠心啊!林小姐被苟杳說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待苟杳說明經過,夫妻兩個才雙雙歡喜起來,齊聲說道:

"呂兄此恩,我們將來一定報答他!"

幾年後,苟杳果然金榜題名做了大官,夫妻倆與呂洞賓一家灑淚而別,赴任去了。 一晃八年過去了,這年夏天,呂家不慎失了大火,偌大一份家產,化成一堆灰燼。

呂洞賓只好用殘留的破瓦爛磚搭了一間茅草屋,和妻小在裡面躲風避雨,日子十分艱難。夫妻倆商量,決定去找苟杳幫忙。

呂洞賓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苟杳府上,苟杳對呂洞賓家遭大火的事非常同情,並熱情招待他,可就是不提幫忙的事情,一連住了一個多月,一分錢也沒有給呂洞賓,呂洞賓以為他忘恩負義,一氣回了家。

呂洞賓和苟杳:


呂洞賓回家一看,原來家裡蓋了新房,很是奇怪。他剛要邁進家門,卻見大門兩旁貼著白紙,知道家中死了人,他大吃一驚,慌忙走進屋內,見屋內挺著一口棺材,妻子批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呂洞賓楞了半天,才輕輕叫了一聲娘子。

娘子回頭一看,驚恐萬狀,顫顫抖抖地叫道:"

你,你是人還是鬼?"呂洞賓更覺詫異,問:"娘子,何出此言,我好好地回來了,如何是鬼呢?"

娘子端詳了好久,才認出真是呂洞賓說:"嚇死我了!"原來,呂洞賓走後不久,就有一幫人來幫他蓋房子,蓋完房子就走了。

前天中午,又有一大幫人抬著一口棺材進來了,他們說呂洞賓在苟杳家病死了。 呂洞賓一聽,知道是苟杳玩的把戲。

他走近棺材,氣得操起一把大斧把棺材劈開兩半,只見裡面全是金銀珠寶,上面還有一封信,寫道:

"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

呂洞賓看完信後如夢初醒,他苦笑了一聲:"賢弟,你這一幫,可幫得我好苦啊!" 從此,呂苟兩家倍加親熱,這就是俗話常說的:



"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因為 "苟杳" 和 "狗咬" 同音,傳來傳去便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了。


剛日讀史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通常是用來說那些不知好歹,錯把別人好心當惡意,反咬一口的人。這句話的來歷,也有多個版本的故事。不過,有些版本的故事中,感覺呂洞賓被咬,似乎也不冤枉。

為什麼說在有些版本的故事中,呂洞賓被咬不冤枉呢?我們一個典故一個典故來看。

呂洞賓,在民間傳說中,是一位道法高強,濟世救民的仙人,位列八仙之一,深得百姓敬仰。根據古代民間典籍的記載,呂洞賓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一個人。他出生於唐朝德宗年間,在唐敬宗時期考中進士,還做過縣令。後來,厭倦官場,棄官入道,活了200多歲,遇到鍾離權(即漢鍾離)後得道成仙。

狗咬呂洞賓的故事,前兩個就發生在呂洞賓成仙之前。

第一個狗咬呂洞賓的故事,跟二郎神的哮天犬有關。

在小說《八仙得道傳》中,說是二郎神的哮天犬私自下凡,為害人間。當時,哮天犬非要逼著一個大戶人家的小姐跟它成親。哮天犬也是奇怪,天天蹲坐在小姐的閨房中,看起來卻很害怕那位小姐,不敢往小姐的床上去,也從來沒有冒犯過這位大戶人家的女兒。

呂洞賓聽聞,就主動請求和報國禪寺的高僧智圓和尚一起降妖。當時,呂洞賓剛剛開始修道,法力低微,根本不是哮天犬的對手。智圓就拿出一副布畫,給了呂洞賓,並交代說只要將布畫掛在門簾上,哮天犬出屋時,就會被收入畫中。然後,將畫收起,捲成一個筒,就可以把哮天犬化成灰了。

當時,哮天犬被智圓逼到了門口,被布畫中的美景和小動物吸引,一躍就跳進了布畫之中。呂洞賓捲起布畫,可又覺得哮天犬曾經咬死過很多妖怪,為二郎神立過不少功勞;而且,對大戶人家的小姐也並未做逾矩之事,一時好心,就將布畫展開了。

結果,哮天犬從畫裡躍出,只認為呂洞賓是敵人,上去就咬了呂洞賓小腿一口。幸好呂洞賓當時穿著鍾離權賜他的混元八卦道袍,有水火不侵,刀兵不如之效,被哮天犬一口咬下,疼暈了過去。哮天犬可是神犬,如果沒有道袍護體,估計呂洞賓的一條腿就沒了。

哮天犬的這個典故,還是比較貼合“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話的意義。哮天犬並非大惡之輩,所以,呂洞賓才想拯救他。只是,哮天犬當時沒有想到呂洞賓是在救他,所以,想都沒想就咬了呂洞賓一口。所以,我們說這句話時,通常是在提醒對方,我這是在幫你,你不要把好心當成驢肝肺,反咬我一口。

第二個狗咬呂洞賓的故事,跟一個叫苟杳(狗咬的諧音)的書生有關。

說是呂洞賓在讀書時,有一個名叫苟杳的同鄉。苟杳父母雙亡,家境貧寒,呂洞賓就資助了苟杳,讓苟杳到自己家中居住,提供衣食,讓苟杳讀書考取功名。

當時,呂洞賓另外一位姓林的友人,知道苟杳勤奮,而且長得一表人才,認為苟杳將來一定可以出人頭地,就託呂洞賓做媒,想將自己的妹妹嫁給苟杳。呂洞賓跟苟杳一說,苟杳就同意了。

呂洞賓認為苟杳應該以讀書為主,就提了一個要求,說林家小姐貌美賢惠,娶她可以,但必須先讓我陪新娘睡三宿。苟杳一聽就愣住了,後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的一切都是呂洞賓給的,也就咬牙答應了。

結果就是,呂洞賓在新娘房中,一句話不說,就在桌旁埋頭讀書到天亮,一連持續了三天。第四天,苟杳才入了洞房。新娘就跟苟杳哭訴,郎君為何三夜都不上床同眠,只對燈讀書,天黑來,天明去。苟杳這才明白了呂洞賓的良苦用心,就告訴了新娘整個事情,兩人決定將來一定要報答呂洞賓。

後來,苟杳中了進士,做了大官。而呂家卻突然失火,燒沒了屋舍。呂洞賓就去跟苟杳求助。結果,苟杳就留呂洞賓住下,好吃好喝招待了兩個月。呂洞賓覺得苟杳忘恩負義,一氣之下就不辭而別,回了家。

呂洞賓回到家一看,只見家中已經修建好了全新的屋舍,可就是門前貼著白紙。呂洞賓一驚,難道有家人去世了,直接闖入家中。正披麻戴孝在一口棺材前痛哭的呂洞賓夫人看到呂洞賓嚇了一跳,你是人是鬼?

原來,苟杳在呂洞賓找到他時,就派人送來了銀兩,幫呂洞賓修好了房屋,置辦了傢俱,準備了糧食。可是,苟杳也想報當年之“仇”,戲弄一下呂洞賓,於是在一口棺材中放滿了金銀,抬到了呂家,告訴呂洞賓的妻子,呂洞賓亡故了。

呂洞賓打開棺材,看到了苟杳放在金銀上面的一封信:“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

這個故事明顯就是附會的了,而且很不完美,頗有武大郎、陳世美被朋友誤解,他們的朋友編造了流言誣衊二人一樣。而且,這個故事裡面,苟杳“咬了”呂洞賓,呂洞賓同樣“咬了”苟杳,不如小說中的哮天犬咬呂洞賓的故事完美。

這個故事另外還有一個問題,人家娶媳婦,不管什麼原因,呂洞賓先把人家媳婦給“霸佔”了,這隻會讓人更加無心讀書,恐怕是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第三個狗咬呂洞賓的故事,跟一個書生、一條狗有關。

這個故事發生在呂洞賓得道成仙之後。呂洞賓當時雲遊四方,濟世救人。

一天,呂洞賓路過一條河,看到一名男子淹死在了河中。呂洞賓就將男子的遺體撈了上來。恰好,旁邊一條狗經過。呂洞賓一把抓住了這條無辜的狗狗,用狗狗的心臟,救活了淹死的男子。

可是,男子醒來後,大罵呂洞賓,我本想死,為何要救我!

呂洞賓沒有理會,又用泥土捏了一個心臟,填在狗狗的胸膛中,救活了死去的狗狗。結果,小狗活過來,上去就咬了呂洞賓一口。

感覺吧,這個故事中,呂洞賓被狗咬,那是咎由自取。狗咬呂洞賓沒有錯呀,憑什麼不經同意,就被取走了心臟。呂洞賓用土心換了一個肉心,佔了狗的便宜,還讓狗狗感激他,這是有問題的。如果狗狗真的感激了呂洞賓,這狗狗反倒是有問題了。

至於那名被救活的男子麼,的確有點狗咬呂洞賓的感覺。畢竟麼,好死不如賴活著,只要人還活著,就會有解決問題的機會。如果呂洞賓後續,瞭解了尋死男子的難處,並且幫男子解決了,這名男子應該就會感激呂洞賓了。

如果男子還不感激,那呂洞賓就真的救錯人了,助人要幫助那些值得幫助的人。

還有一個問題,如果呂洞賓只是負責救活,卻不負責解困,只會好心辦壞事,不但不會被感激,可能還會被人怨恨。


奕天讀歷史


這是個不好回答卻挺好玩的問題。那就不找傳說中的淵由了,老漁試試再趣編一回吧。“狗咬呂洞賓”,作為這句少了後襯的歇後語引子,沒有必要追究被咬者心的好壞。接著題目,同樣狗沒有為什麼不咬呂洞賓的理由,遇上了何仙姑,韓湘子這樣的美女靚仔估計這條狗還是照咬不誤。應該說敢咬神仙的狗是有背景的,老漁突然想到會不會是二郎神的寵物狗“哮天犬”呢?作為狗中的神仙,哮天犬除了咬過呂洞賓,還咬過孫悟空,趙公明,本著打狗看主人的原則,被咬者只好一笑了之,神仙的傷口癒合也快,至於為啥咬,估計是神犬為了取悅與其主人吧。當然,“狗咬呂洞賓”裡的狗也有可能是凡狗,民間所謂的“狗咬”並不是特指咬人一口,朝人吠叫也稱“咬”,根據這點,老漁認為“狗咬呂洞賓”除了“不識好人心”外,還有一解的就是咬(吠)出存在感,何況民間還有一個狗不理包子的包子傳說。順致路過的朋友們端午安康






老漁破船


呂洞賓是八仙之一,唐朝道教全真派的祖師爺。成仙之前他是一介儒生,乃河東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樂鎮)人。

話說呂洞賓成仙之前是個有志青年,他有個同窗好友叫苟(gou)杳(yao),苟杳從小父母雙亡,一直以來寄居在呂洞賓家中讀書,二人形同兄弟,不分你我。

有一天,呂洞賓的忘年交張果(就是後來成仙的張果老)到他家做客,張果比呂年長,是呂洞賓的前輩。

當時苟杳作陪,三人推杯換盞喝了起來。席間張果見苟杳一表人才,心生喜歡,就想把自己的女兒——鳳兒嫁給他。



臨別是,張果就把心願對呂洞賓說了,誰知呂沒徵求苟的意見直接回絕了。

原來呂怕苟娶媳婦後貪戀美色不思進取。當時呂也是為了苟好,意思是等考取功名後再娶不遲。

誰知道當時呂和張果的對話被苟偷聽到了,通過打聽,苟得知張果的女兒很漂亮,柳葉彎眉櫻桃口,皮膚白皙腰肢綿,走起路來婷婷嬈嬈。

苟杳心生愛慕之情,於是大著膽子讓呂去張家求親。

呂洞賓起初是反對的,但看到苟愛慕嚮往的樣子,想想算了,成人之美也是美德。於是說,“我這就給你求親去,但有個條件,那就是頭三天新娘子要和我睡。”



一席話驚得苟目瞪口呆,轉而一想,自己窮光蛋一個,娶媳婦的彩禮和儀式離不開呂洞賓出資幫助,就當報答他吧,於是答應了呂的要求。

洞房花燭夜,呂洞賓只是掀起新娘子蓋頭看了一眼,然後轉身到外面屋裡讀書去了。就這樣把新娘子晾了起來。

一直等到了後半夜,也不見新郎的動靜。新娘子只好和衣睡去。

一連三天都是如此,呂洞賓沒碰新娘子。

原來呂洞賓是想讓苟杳專心學習,所以才替苟進了洞房。

新娘子不知道新郎為何不和自己睡覺,心中十分幽怨,心想新郎是不是嫌棄我?不行,等明天我要問問新郎。



到了第四天夜晚,苟杳心急火燎的進了洞房,新娘子一見驚叫了起來。新郎咋變了一個人?不是昨晚那個了。

新娘子把前三夜的情況一講,苟杳這才明白,原來呂洞賓沒有動新娘子一手指。

苟杳長舒了一口氣,他把之前和呂的約定講了一遍,小夫妻倆感慨萬千,說,“呂哥真是一個好人,為了你的前程費盡心機,以後咱要好好報答他!”

轉眼三年一科考的日子到了,呂和苟一同進京趕考,等金榜發放時,苟高中狀元,而呂卻名落孫山。

省親過後,苟杳和媳婦高高興興告別呂進京上任去了。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彈指一揮間,十年過去了。此時苟已成了朝中的重臣,官拜樞密副使。

就在這一年的夏天,呂洞賓的家中失天火,房屋及傢什被燒的精光,呂的老婆說:“你上京城找你的朋友苟杳,先借個錢把房子蓋起來吧”。

呂洞賓於是動身去京城向朋友借錢。

等見到苟杳後,呂洞賓說了自己家中情況,意思是想借個錢修修屋,誰知苟只是安慰了呂一番,接下來隻字不提借錢給他的意思。呂洞賓住了一個月,分文沒借到,想想人情果然薄如紙、淡如水,過去我對他這麼好,現在有求與他卻如此冷漠,呂越想越傷心,這樣待下去也沒結果,於是憤憤然不辭而別離開了京城。



就在呂來到家門前,眼前的景象把他驚呆了。

原來自己家中的殘垣斷壁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溜青磚瓦舍,這是誰翻蓋的新房?家中哪來的錢?呂洞賓滿腹狐疑的進了家門。

來到院中,呂被屋中的景象再次驚呆了,只見寬敞的堂屋裡放著一口棺材。妻子和兒子披麻戴孝在旁邊兒哭泣。

呂洞賓三步並作兩步走進屋裡,當母子二人看到眼前的呂洞賓時都嚇傻了。

“你是鬼還是人?”妻子大著膽子問道。

呂洞賓說“我剛從京城回來,我怎麼會是鬼呢?”

呂反問道,“這大瓦房是誰蓋的?”




妻子說:“你剛走第5天頭上,突然來了一班人,也不說話就蓋了起來。”

妻子上前掐了呂一把,疼的呂只咧嘴,妻子笑了,說,“是真的”。

妻子突然想起了什麼,於是問,你回來前五天,有人抬進了這口棺材,說是你在苟杳那裡得急病死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啊?

呂洞賓一聽火往上撞,心說苟杳你真是個忘恩負義的東西,不借我錢也就算了,現在還要咒我死!

呂洞賓沒回答妻子的問題,出屋拿起一把斧頭就劈棺材,隨著“卡巴”一聲,棺材裂開現出了裡面白花花的銀子和黃橙橙的金子。




呂家三口再次驚呆了,隨後呂洞賓發現了一封信,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

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

呂洞賓如夢方醒,苦笑了一聲,“賢弟,你這一幫,幫的我的一驚一乍,我的心臟差點承受不住”哈哈……

從此以後,呂苟兩家世代交好,於是民間流傳下來一句“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因為“苟杳”和“狗咬”諧音,後來就被誤傳為“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了。(以上皆為民間傳說)


秉燭讀春秋


狗為什麼要咬呂洞賓?呂洞賓是八仙之一,他為什麼又會被狗咬呢?民間有多種傳說,較為普遍的傳說是這樣的:

話說八仙之一呂洞賓有一天雲遊到凡間的一個小圩鎮裡,雖然是小圩鎮,人來車往,肩挑叫賣,一應俱全,卻也熱鬧。呂洞賓決定在這裡逗留一二天。看官,不要以為才一二天時間。"山中方七日,世間卻一年。"仙人的一二天,世間上快半年了。呂洞賓來到一個賣麵包的攤子前,剛開鍋的包子熱氣騰騰,香氣誘人。這時,只見一位衣著襤褸的少年來到包子攤前,向賣包子的人乞求道:"老闆老闆,行行好吧!給我一個包子吧!我娘己三天沒有吃一點東西了,快要餓死了。"呂洞賓一聽,心想:世上難得有這少年的一片孝心,討食給老孃吃。便從包子攤上撿起一個包子,向包子吹了一口仙氣,交給少年說:"好小子,快把這個包子拿回去給你的娘吃吧!"少年謝過呂洞賓,揣上包子高興地回到家裡,把包子交給老孃吃。奇怪的是老孃剛把包子塞進嘴裡,那包子就一骨碌吞進肚裡去了。老孃吃了這個包子後,剛才還是飢腸轆轆的,現在卻一點也不餓了,一連幾天都是這樣,什麼也不想吃。老孃開始懷疑這包子有毒,吃了生病了,便告訴兒子。兒子也同樣也懷疑起這包子來。決定去圩鎮尋到呂洞賓評評理去。因此,便扶著老孃來到小圩鎮上,尋到了呂洞賓。老孃生氣地質問呂洞賓:"為什麼吃了你給的包子後,一點兒也不餓?是不是包子裡有毒藥?害得人傢什麼東西都不想吃,你是好心還是歹心?"呂洞賓聽了,一點兒也不生氣,來到老人靣前,在老人背上輕輕一拍,吃進去的包子忽然從老人口中吐了出來掉到地上,骨碌碌地滾著。還冒著熱氣呢!這時,正好走上一條黃毛大狗來。黃毛大狗把吐在地上的包子一口吃進肚裡去了。豈料這條黃毛大狗是一家飯店裡養的。它吃了這個包子後,也是一點兒也不餓。飯店裡每天食客吃剩的殘羮剩肉,什麼骨頭的,一點兒也不想吃,眼睜睜看著別的狗吃得有滋有味。黃毛大狗也埋怨起呂洞賓來了,害得人傢什麼好東西也不想吃,越想越氣。它來到街上,尋到了呂洞賓,二話不說,在呂洞賓的小腿上狠狠地咬了一口。呂洞賓定晴一看,知道這是那天吃了老大婆吐在地上包子的那條黃毛大狗,便搖搖頭,自我解嘲地苦笑著說:"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後來,人們就用"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話來諷喻那些以怨報德的人或事。(陳村宏根據民間傳說編寫)


用戶1375056667陳村宏


呂洞賓成仙得道之前,原是個讀書人。他的好友中有個同鄉叫苟杳。苟杳父母雙亡,家境貧寒,但為人忠厚,是一個老誠君子,讀書又很勤奮,呂洞賓很賞識他,與他結拜為金蘭兄弟,並請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讀書,以後能有個出頭之日。 一天,呂洞賓家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見苟杳一表人材,讀書用功,便對呂洞賓說,想把妹妹許配給苟杳。呂侗賓深怕苟杳貪戀床第之歡誤了錦繡前程,連忙推託。沒料到,苟杳本人聽說林家小姐貌美,執意要應允這門親事。呂洞賓思索良久同意了,他對苟杳說:“賢弟既然主意己定,我不阻攔,不過成親之後,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聽了大吃一驚。寄人籬下,怎得不低頭?再說,婚禮的一 切花費都得仰仗呂家,誰讓自己一貧如洗呢?思前想後,還是咬咬牙答應了。 苟杳成親這天,呂洞賓喜氣洋洋,跑前跑後張羅一切,而苟杳卻無臉見人,乾脆躲到一邊。到了晚上,送走了賓客,呂洞賓進了洞房。只見新娘子頭蓋紅紗,倚床而坐。呂洞賓不去掀那紅蓋頭,也不說話,只管坐在燈下埋頭讀書,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還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了。天明醒來,丈夫早已不見。一連三夜都是這樣,可苦壞了林小姐。 回頭再說苟杳,好不容易熬過了三天,剛進洞房,見娘子正傷心落淚,低頭哭著說:“郎君為何一連三夜都不上床同眠,只顧對燈讀書,天黑而來,天明而去?”這一問,問得苟杳目瞪口呆。新娘子抬起頭來一看,更是驚詫莫名:怎麼丈夫換了個人?半天,夫妻倆才恍然大悟。苟杳雙腳一跺,仰天大笑:“原來哥哥怕我貪歡,忘了讀書,用此法來激勵我啊!”林小姐也是心中歡喜,對呂洞賓充滿了敬意。夫妻倆都說:呂兄此恩,將來一定要報答。 幾年後,苟杳果然金榜題名,做了大官。夫妻倆與呂洞賓一家灑淚而別,赴任而去。 一晃八年過去了。這年夏天,呂家不慎失火,偌大一份家財化為灰燼。呂洞賓和妻小隻好在殘磚破瓦搭就的茅屋裡寄身,不用說,日子過得是夠難的。呂洞賓只好出門去找苟杳幫忙。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上了苟杳府,苟杳對呂洞賓家遭大火非常同情,熱情接待了他,可就是不提幫忙的事,呂洞賓一住幾個月,一點銀子也沒拿到。呂洞賓仰天長嘆:“人情薄如紙,一闊臉就變,滔滔然天下皆是也!”一氣之下,不辭而別。 回到家鄉,呂洞賓老遠就見自家的破茅屋換成了新瓦房,大為詫異:自己遠離,子幼妻弱,怎能大興土木?及至走近家門,更是驚得三魂走了兩魄:大門兩旁竟貼了白紙。家裡死了人?他慌忙進屋,見屋裡停著一口棺材,妻子披麻戴孝,正在嚎陶大哭。呂洞賓愣了半天:她為哪個戴孝?輕輕叫一聲:“娘子。”娘子回頭一看,驚恐萬狀,顫顫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還是鬼?”呂洞賓更覺詫異:“娘子怎出此言?我好好地回來了,如何是鬼?”娘子端詳了半天,才敢相信真是呂洞賓回來了,說:“哎呀!當真嚇死我了!這不會是在夢中吧。”原來,呂洞賓離家不久,就有一幫人來幫他蓋房子,蓋完了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幫人抬來一口棺材,說是呂洞賓在苟杳家病死了。妻子一聽,天塌地陷,哭得死去活來。今天正哭著,不想呂洞賓竟回來了。 呂洞賓心下明白:都是苟杳玩的把戲,他操起一把利斧,狠劈棺材。“咔嚓”一聲,棺材劈開了,裡面竟全是金銀財寶,還有一封信。呂洞賓展開信讀道:“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呂洞賓如夢初醒,苦笑一聲:“賢弟,你這一幫,可幫得我好苦啊!” 從此,呂苟兩家倍加親熱。這就是俗話常說的“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因為“苟杳”與“狗咬”同音,傳來傳去竟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