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什麼沒有統一斯里蘭卡?

90斤剛剛好呢


從空中航拍,斯里蘭卡就像是一顆寶石,很好看。

實際上,斯里蘭卡確實出產寶石,無論是紅寶石,還是藍寶石,或是貓眼,都非常出名。這是世人口中的“寶石之國”。

“寶石”是斯里蘭卡的一張名片,而另外一張出名的名片是“紅茶”,斯里蘭卡是世界三大茶國之一。

斯里蘭卡風景宜人,物產富饒,曾經被一個鄰居垂涎三尺,但一直未能得到。這個鄰居,就是印度。

要知道,印度曾經將錫金收入了囊中,又對尼泊爾和不丹,甚至孟加拉,都進行了很大力度的控制和影響,那為什麼沒有把斯里蘭卡納入懷中?

斯里蘭卡從來都和印度沒有隸屬關係

斯里蘭卡和印度南部距離非常得近,只有60公里左右,可以說是一衣帶水的兩個鄰邦。

從歷史來看,斯里蘭卡從來都不是印度的一部分,不像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緬甸等都屬於英屬印度,而斯里蘭卡雖然也曾經屬於過英國,但和英屬印度是兩個平行區域。

公元前5世紀,印度僧伽羅人很多遷移到了斯里蘭卡,後來,僧伽羅人就成為了斯里蘭卡最多的民族,到現在為止還佔有74%左右。

公元前2世紀,印度南部的泰米爾人開始遷入斯里蘭卡。現在,泰米爾人佔據斯里蘭卡總人口的15.6%左右。

從泰米爾人來了後,僧伽羅人和泰米爾人的矛盾和摩擦就開始了,這一衝突直到現在也沒有完全消失。

兩個民族的衝突一直存在,信仰不同也是一個問題,僧伽羅人信仰佛教,而泰米爾人信仰的是印度教。

在斯里蘭卡的歷史上,曾經被葡萄牙殖民過,後來被荷蘭殖民,最後殖民斯里蘭卡的是英國。英國人曾經斯里蘭卡起名叫錫蘭。

因為斯里蘭卡和印度從來沒有隸屬關係,也從來不是一個整體,再加上有海峽相隔,所以,印度如果要統一斯里蘭卡,那就是赤裸裸的侵略。

說句不好聽的,印度想侵佔斯里蘭卡,找不出合適的理由。想控制斯里蘭卡,也非常的難,因為斯里蘭卡四面環海,四通八達。

歷史隸屬關係,是年輕的印度無法將斯里蘭卡收入囊中的一大障礙。

斯里蘭卡背後的大佬,印度惹不起。斯里蘭卡的地理位置,讓很多國家不願意印度收了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地理位置特殊,英國人很喜歡。

當斯里蘭卡獨立後,還屬於英聯邦的成員。英國就是斯里蘭卡後面的大佬,印度想要侵略斯里蘭卡,就要看英國人願不願意。

如果英國人願意,印度人就能下手了嗎?絕不能。

幾乎,所有從馬六甲海峽出來的商船、軍艦等,都會經過斯里蘭卡,或者經過斯里蘭卡所屬的海域。如此一來,印度如果佔了斯里蘭卡,那麼中國、日本、美國、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泰國等等,都會受到影響。

所以,印度如果直接出兵斯里蘭卡,直接佔領斯里蘭卡,那麼影響太大了。

斯里蘭卡就算是一塊肥肉,就算是在印度嘴邊,但也不可以隨便吃了,肉上是帶刺的。

那印度是不是沒辦法了?有,那就是扶持和幫助傀儡政府。

印度確實是這樣做的,他們早期扶持和幫助泰米爾猛虎組織,這是一個斯里蘭卡反政府武裝。那麼結果如何呢?

印度曾經試圖通過支持泰米爾猛虎組織達到控制斯里蘭卡的目的,但效果並不理想

(泰米爾猛虎)

印巴分治發生在1947年,僅僅一年後,斯里蘭卡正式宣佈獨立。

由於斯里蘭卡是僧伽羅人居多,所以,從政府到軍隊,都是僧伽羅人唱大戲。於是,泰米爾人不幹了,開始謀求獨立建國。1972年,泰米爾猛虎組織成立。

泰米爾猛虎組織對於斯里蘭卡政府是個極大威脅,但斯里蘭卡是個小國,軍隊能力一般,收拾泰米爾猛虎非常不容易。最關鍵是,印度政府成了早期泰米爾猛虎的支持者。

也難怪,泰米爾人在印度有6000萬人,在斯里蘭卡有三百多萬人,而且信仰的也是印度教。於是,印度人在背後暗暗支持泰米爾猛虎。印度政府感覺在支持自家人。

1983年,泰米爾猛虎和斯里蘭卡政府軍展開了大規模的戰役,這是你死我活的鬥爭。由於印度在背後的支持,泰米爾猛虎一直未能被政府軍收拾住。

1987年,泰米爾猛虎在戰爭遇到膠著時,被各種支持者支援了大量物資,特別是印度,毫不吝嗇,空投物資,偷送裝備。

這種幫助下,終於把泰米爾猛虎養成了大老虎了。

(猛虎組織)

泰米爾猛虎組織漸漸佔據了戰爭的優勢,前途看起來一片美好。泰米爾人豪氣干雲,放出豪言,要建立泰米爾人自己的國家。

與此同時,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的6000萬人,開始向印度政府發難。看得出來,印度泰米爾人的目的只有一個,將印度南部獨立出去,和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人組成一個國家。泰米爾人的民族主義精神徹底抬頭。

印度政府傻眼了,這到底做了些啥?整來整去,火燒到自家門口了,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此時,印度政府終於做出了艱難的決定,從支持泰米爾人,到轉向支持斯里蘭卡政府。1987年 7 月 29日,印度與斯里蘭卡簽署了《印斯和平協議》。協議中,印度明確表示,不支持泰米爾猛虎組織,並且派遣維和部隊進入斯里蘭卡,以幫助斯里蘭卡政府軍。

泰米爾猛虎大怒,不是支持我們的嗎?怎麼突然轉向了?靠不住啊!

從1987年10月開始,斯里蘭卡內戰成了印度軍隊和泰米爾人之間的戰爭,最多是,印度有10萬軍人參戰。戰爭持續了三年,泰米爾猛虎還是不認慫,最後轉到了茂密的森林中,和印度人進行遊擊戰。

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印度人終於撤了。四個字:心神俱疲。

印度人走了,泰米爾猛虎又出來了,繼續和斯里蘭卡政府軍幹仗,彷彿就是一塊牛皮糖。

19年後,在2009年的5月,猛虎承認失敗,斯里蘭卡內戰才算基本結束。

至於印度,從支持泰米爾人,到攻擊泰米爾人,經過了各種事情後,對斯里蘭卡再無幻想。

(美麗的斯里蘭卡)

總體來說,印度對於斯里蘭卡,不能用“統一”兩個字,因為斯里蘭卡不屬於它的一部分。至於印度為何不侵佔或控制斯里蘭卡,原因有三個:一是歷史原因,二是斯里蘭卡政府背後大佬眾多,三是印度沒法建立傀儡政府。


藍風破曉


斯里蘭卡被譽為印度洋上的明珠,以出產寶石和紅茶聞名於世,其與印度的距離可以用近在咫尺來形容,因為兩國相距只有不到30公里。也正是因為斯里蘭卡太靠近印度,而深受印度的影響,但是印度作為印度洋的大國在對周邊國家進行整合的時候,卻沒有將斯里蘭卡納入自己的版圖,這是為什麼呢?

下面銘蘇先生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戰略地位和航運地位重要,英國不想讓其併入印度。

斯里蘭卡位於印度南方的海上,地處印度洋航線的中心位置,是東亞地區通往歐洲航線的中轉和重要補給站。正是由於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英國1796年趕走了盤踞於此地荷蘭殖民者,佔領了科倫坡。1802年英法簽署《亞眠條約》,劃分了兩國在印度南部的勢力範圍,斯里蘭卡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為了加強對斯里蘭卡的控制和管理,1815年英國廢黜了錫蘭國王,將斯里蘭卡納入英國的直接管轄之下,由英王喬治三世兼任錫蘭國王。雖然此後英國完成了對印度大陸的整合,將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都納入英屬印度的版圖,但是唯獨將斯里蘭卡作為獨立的板塊進行直接管轄,這也使獨立後的印度在繼承英國遺產時無法繼承斯里蘭卡這塊領土。

英國在放棄南亞大陸的殖民地時,將印度通過印巴分治,分為兩個國家,兩國獨立以後為了領土進行了長期的戰爭。而在印巴獨立建國後的第二年,斯里蘭卡也從英國獲得自治權,宣佈獨立,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從此以後,斯里蘭卡和印度同為英聯邦成員國,在英聯邦具有同等的地位,印度迫於英國的壓力也不敢對斯里蘭卡有非分之想。

第二、印度強勢整合周邊,但實力不濟。

獨立後的印度野心勃勃,對周邊的領土進行了強勢的整合,出兵克什米爾、收回法屬印度領土和葡屬印度領土、將錫金王國變成錫金邦、將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納入版圖。印度在對周邊領土整合的同時,對於距離自己只有30公里的斯里蘭卡自然也不會錯過。

斯里蘭卡位於印度南方的海上,兩國之間的保克海峽和馬納爾灣最窄處僅僅30公里。斯里蘭卡猶如印度在印度洋上的橋頭堡,如果能夠整合斯里蘭卡,那麼印度將佔據印度洋的絕對優勢地位。而斯里蘭卡內戰給了印度介入斯里蘭卡的機會。

斯里蘭卡的主體民族是僧伽羅族,佔總人口的比例高達74.9%,而泰米爾族人口約佔15.4%。在斯里蘭卡僧伽羅族是多數民族,但是放眼整個南亞地區,光印度半島南部就有6000萬的泰米爾人,僧伽羅族反而變成了少數民族。所以,作為斯里蘭卡統治者的僧伽羅族,不得不警惕境內的泰米爾族人,如果印度支持境內的泰米爾族人,那麼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斯里蘭卡獨立後,僧伽羅族政府就不斷打壓泰米爾族人,由此激化了兩個民族的矛盾。1972年,泰米爾族人成立了猛虎組織,目的就是在斯里蘭卡東北部建立泰米爾人自己的國家,於是兩族矛盾進入白熱化階段,最終導致了1983年的斯里蘭卡內戰。

按常理說,印度應該支持泰米爾人才對。但是,長期以來印度國內存在著分裂勢力,南部的泰米爾人有獨立建國的願望。如果印度支持斯里蘭卡境內的猛虎組織,那無疑給國內的泰米爾人一個信號,既然斯里蘭卡境內的泰米爾人可以獨立建國,為何印度境內的泰米爾人不能呢?所以,印度怕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不能大力支持猛虎組織。

印度最終選擇了一條中間路線,作為衝突雙方調停人的角色,派遣了7萬維和大軍進駐斯里蘭卡,以監督雙方停火。但是印度的出兵既不能解決斯里蘭卡的統一問題,也不能讓泰米爾人獨立建國,引起雙方的不滿。印度的出兵引發了僧伽羅族的反印情緒,同時印度維和部隊解除猛虎組織武裝的做法也遭到猛虎組織的抵制,其後猛虎組織發起對印軍的襲擊,結果將斯里蘭卡內戰變成了印軍和猛虎組織之間的混戰,最後印度只好無奈地撤軍。

斯里蘭卡內戰是印度試圖整合斯里蘭卡的一次嘗試,但是從印度介入斯里蘭卡內戰的結果來看,印度已經無法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

綜上,印度雖有整合斯里蘭卡之心,但是由於英國出於維護自身殖民利益的目的,在制度安排上就打消了印度的念頭。同時,印度由於自身實力有限,雖然整合了周邊領土,但是由於實力不濟,無法將斯里蘭卡納入自己的版圖。


銘蘇先生


斯里蘭卡從來都不是印度的地盤,即便是印度本身也是當年英國人到來以後,才被整合成一個完整的國家,又何來印度統一斯里蘭卡的說法。當然,印度向來在南亞地區橫著走,當年強並錫金就是最佳證明。斯里蘭卡近在咫尺資源豐富,而且與印度之間實力相差懸殊,可印度卻還真沒那個能力吞得下。

早在數千年前,斯里蘭卡島就已經擁有了屬於自身的文明,印度半島的歷代王朝從未能夠將觸手伸到島上,兩者互不統屬。英國人到來以後,並沒有讓斯里蘭卡併入英屬印度的範圍之內。地處印度洋海上交通要衝的斯里蘭卡,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加上泰米爾人的問題,使得印度再怎麼垂涎,也不敢輕易下口。



雖然如今的斯里蘭卡兩大族群僧伽羅人與泰米爾人都來自於印度半島,但在歷史上,斯里蘭卡卻從來都是獨立於印度半島之外的。無論印度歷史上的孔雀帝國還是後來的德里蘇丹國、莫臥兒帝國等,都沒能將斯里蘭卡納入自身的治下。千百年歲月裡,斯里蘭卡比之支離破碎的印度半島林立的土邦諸侯,更具獨特性,與印度根本就沒有同處一邦的歷史根源。

英國人到來以後,在南亞建立起英屬印度的龐大統治,甚至英屬印度的範圍都包括了當時的緬甸與阿拉伯半島南端的亞丁,然而對於斯里蘭卡英國卻是另眼相待。斯里蘭卡也就是當時的錫蘭,由英國另派總督管理,並不屬於英屬印度總督的轄制。英國人當年臨走之前進行了印巴分治,將英屬印度的南亞部分分成印度與巴基斯坦,而斯里蘭卡則成為英聯邦自治領,成為新生的另一國度。



儘管斯里蘭卡的文化深受印度的影響,但終究差異巨大。比如如今的印度超過85%都信奉印度教,還有大量的錫克教徒、耆那教徒與穆斯林,種姓制度根深蒂固;然而斯里蘭卡從孔雀帝國時代開始信奉佛教,如今70%以上斯里蘭卡人依舊信奉佛教,而種姓制度在斯里蘭卡已經相對薄弱。無論是宗教、語言等諸多文化領域,印度與斯里蘭卡都存在著諸多差異,甚至有些差異是不可逾越的。

不過印度也不是從沒進行過實際行動,比如當年印度建立之初,尼赫魯就曾向錫蘭拋出橄欖枝,希望錫蘭加入印度。而錫蘭無論古代還是被殖民時期,都與印度同等級的,所以直接就給拒絕了。1987年印度派出10萬大軍干涉斯里蘭卡內部的戰爭,結果非但損兵折將,更是讓印度認清了斯里蘭卡是絕對不能觸碰的炸彈。讓印度對斯里蘭卡最為忌憚的,就是印度南部還有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人問題”。



泰米爾人是南亞地區南部的一個分佈廣泛人口眾多的族群,千年前就移入斯里蘭卡,近代更被英國人大量遷入島內。泰米爾人長久以來生活在半島南部,遊離於恆河文明之外,無論是印度境內的泰米爾人還是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人,一直都有建立起泰米爾人國家的意願。印度當年沾染斯里蘭卡內部的族群相爭,反而引起了自家南部泰米爾人的分家意向,可謂是引火燒身,差點沒得斯里蘭卡還弄散了自己。

斯里蘭卡雖然僅有6.5萬平方公里,人口兩千多萬,比印度相去甚遠但終究也不像錫金那麼弱。更重要的是,斯里蘭卡位於印度半島南端,是印度洋上東西方往來的海上交通要衝,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牽扯著諸多國家的切實利益。關聯甚廣的利益各方,自然也不會讓斯里蘭卡有事。對於印度來說,想像當年對待錫金那樣染指斯里蘭卡是非常困難的,甚至可能讓印度得不償失。



澹奕


印度輸出革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0萬印軍損兵折將,總理被殺

世界歷史上,很多國家夢想稱霸,都會試圖干涉他國內政,甚至在別國扶持非政府武裝,然後實現代理人統治。作為南亞小霸王的印度,也不例外。

1947年印巴分治後,印度獲得獨立地位,自以為繼承了日不落帝國的地位,在南亞次大陸拳打南山敬老院,腳踢北海幼兒園,一米以下全部放倒,我在太平間裡一跺腳,"不服的給我站起來!"

沒錯,在南亞,印度就是這麼狂!

錫金,英屬印度期間還能半獨立,印度一獨立就給他駐軍。1975年在印軍槍口下公投獨立。

不丹,英國也只能讓他割地賠款,印度規定對外關係接受印度的"指導"。雖然是聯合國成員國,可是世界上外國人要去不丹,先要經過印度政府審批同意。

尼泊爾,曾經敢和清朝動刀子的廓爾喀,如今境內70%印度教教徒,在印度干涉下,政局更迭特別快,相當痛苦。

巴基斯坦,和印度幹了三次大仗,前兩次不分勝負,第三次直接丟了50%人口30%土地,分離出了孟加拉國。

相對而言,印度最不成功的"輸出革命",就是在斯里蘭卡了。

斯里蘭卡在印度洋的中間位置,與印度半島之間有常常的一條"臍帶"連著,雙方聯繫比較方便,但基本上是井水不犯河水。典型例子是,印度教傳遍南亞次大陸,卻幾乎沒能登上斯里蘭卡島。斯里蘭卡大部分人都信仰佛教,是僧伽羅人。

還是攪屎棍英國,又來搗亂了。

英國人發現,斯里蘭卡島特別適合種植紅茶,就從印度遷移來了很多泰米爾人。英國把斯里蘭卡建設成世界第一紅茶出口國和第五寶石出口國的同時,也讓斯里蘭卡有了民族宗教矛盾的萌芽。

斯里蘭卡獨立後,原本的種植園農民泰米爾人想要翻身做主人,種植園主僧加羅人不同意。於是這場民族矛盾就開始了。

泰米爾人,在斯里蘭卡只有18%人口,而且大都是窮人,想要和既有權力又有錢的僧伽羅人打仗,其實基本就是找死。但是,泰米爾人背後有印度,膽氣自然很足。在印度的支持下,泰米爾人先後建立了30多個非政府武裝,其中最強的是猛虎組織。

印度不僅向泰米爾猛虎組織提供武器和資金,還派出軍隊提供專業訓練。印度的如意算盤是,將來猛虎組織在斯里蘭卡建立政權,自然擴大了印度的影響力。

1987年,斯里蘭卡政府軍集中重兵,圍困了猛虎組織。最後關頭,印度空投25噸物資下去,避免了猛虎組織的覆亡。

猛虎組織在國際上聲名狼藉,英美等國把他列為了恐怖組織。斯里蘭卡在國際社會爭取到了英美的聲援,印度才不敢支持猛虎組織。

令印度意外的是,猛虎組織翅膀硬了,居然要聯合印度南部的泰米爾人建立地跨印度和斯里蘭卡兩國的伊拉姆國。

這還了得,印度立刻倒戈,派出10萬精兵強將到斯里蘭卡"維和"。印度人驚奇地發現,猛虎組織雖然兵力少,卻個個身經百戰,承平已久的印軍被猛虎組織打得少皮沒毛、灰頭土臉。

印度又提出調停方案,猛虎和斯里蘭卡雙方都不接受!最後,猛虎和斯里蘭卡拋開印度,單獨談判。10萬印度軍隊最後灰溜溜回國了。

可是,印度的代價並不僅僅是這些。

1991年5月,印度卸任總理拉吉夫甘地炸彈炸死,案件偵破後,發現幕後主謀是斯里蘭卡的猛虎組織。

這個拉吉夫甘地,是印度第一任總理尼赫魯的外孫,第一任女總理英迪拉甘地的次子。尼赫魯甘地家族,世襲總理長達40年,沒想到在這裡變成了最後絕響。不過,拉吉夫甘地的妻子索尼婭甘地後來當了國大黨主席,兒子拉胡爾甘地當了國大黨的總書記。國大黨現在還是甘地家族的家族企業。

拉吉夫甘地被殺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做出了出兵斯里蘭卡的決定,他的軍隊殺死了很多泰米爾人。

真正讓拉吉夫甘地被殺的,其實是因為他在南印度泰米爾納德邦搗毀了猛虎組織的地下軍火工廠,殺死了數百名泰米爾人。拉吉夫明知與泰米爾人仇深似海,還敢去這個邦拉選票,被殺也實屬正常。

拉吉夫甘地的母親英迪拉甘地,則是一面搗毀錫克教寺廟打壓錫克教教徒,一面還把錫克教士兵當保鏢。膽子可真大。

印度對斯里蘭卡輸出革命,沒行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出兵十萬損兵折將還導致自己的總理被殺。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歷史知事


印度歷史上很少有統一的時候,基本上是各個地區自行其事。而在這一過程中,斯里蘭卡走上了和印度截然不同的道路。


斯里蘭卡在地理上游離於印度次大陸之外

這個關鍵的不同就是宗教信仰。對佛教有些瞭解的人都知道,佛教是由印度文化圈裡的尼泊爾王子喬達摩·悉達多(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創立的。在印度孔雀王朝時期,阿育王大力在印度文化涵蓋區域內推行佛教,使佛教在印度次大陸和斯里蘭卡廣為傳播。


現在印度教是印度的主流宗教

但在公元12世紀,因為婆羅門教的重新興起和穆斯林統治者的入侵,佛教在印度和尼泊爾迅速衰落,以至於近乎絕跡。但在斯里蘭卡,儘管佛教也曾受異族統治者的打壓,16世紀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後還曾強行在斯里蘭卡推行基督教,但佛教的信仰卻始終得到了保持,其主體民族僧伽羅人幾乎全民信仰佛教。


而斯里蘭卡的主體民族僧伽羅人基本全民信佛

因此在19世紀,英國人控制了整個印度次大陸之後,鑑於斯里蘭卡和印度的顯著差別,並沒有將斯里蘭卡納入英屬印度的管轄,而是將其設定為直轄殖民地,由倫敦直接管轄。這樣的區分更進一步加大了印度和斯里蘭卡的差異。印度獨立後,連信仰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也獨立成國,對於信仰佛教的斯里蘭卡就更加無能為力了,所以斯里蘭卡在1948年成為了獨立國家。

斯里蘭卡佛教,風格獨特


桃花石雜談


不能叫統一,應該叫侵略。

由於地理上存在天然親近的關係,這個6.5萬平方公里的小島,雖然沒有被印度侵略,但依舊深受印度影響,甚至是控制,這一點從斯里蘭卡的各個方面都有體現。

至於歷史上為什麼斯里蘭卡沒有被印度吞併,大概有幾個原因:



1、古代的印度沒有這個能力

在歷史上雖然印度大陸面積大,實力強,但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被分成十幾個聯邦,相互之間不斷征戰,並且受外來所侵,自己內部的事情都搞不好,自然也就沒精力外侵了。

2、英國人的算盤

英國人到了印度地盤之後,強行統一了印度,本來是有機會把斯里蘭卡也納入印度地盤的,但英國人卻選擇孤立斯里蘭卡。

這是因為英國人看中了斯里蘭卡的地理意義,作為印度洋的中心,這裡是印度洋貿易的咽喉,英國人想牢牢控制住斯里蘭卡,並不想把它劃給印度。




3、現代社會印度做不到

英國人退出後,斯里蘭卡雖然孤立無援,但印度也並無吞併斯里蘭卡的實力,它只是想加強對斯里蘭卡的滲透。


小川叔


斯里蘭卡是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面積6.5萬平方公里,人口2000萬左右。斯里蘭卡與印度隔海相望,與印度的距離只有30公里,可以說是近在咫尺。在歷史上,斯里蘭卡和印度都是獨立存在的,所以並沒有印度統一斯里蘭卡的說法。由於在南亞地區,印度這個地區大國侵略性極強,周邊的國家都承受著印度極大的壓力,例如當年錫金被印度吞併,成為印度的一個邦,印巴之間也多次發生戰爭,至今還在為克什米爾的歸屬權大打出手,對於斯里蘭卡這個“寶石王國”,印度同樣是虎視眈眈,那為何到如今印度都沒有辦法吞併這個近在咫尺的島國,像當年吞併錫金一樣吞併斯里蘭卡?

印度洋上的“寶石王國”

公元前5世紀,印度大陸上的僧伽羅人遷移到斯里蘭卡,公元前2世紀,印度大陸上的泰米爾人跟隨僧伽羅人的步伐,來到了斯里蘭卡,現如今僧伽羅人和泰米爾人也是斯里蘭卡島上主要的人種。

16世紀之前,斯里蘭卡一直由僧伽羅王國和泰米爾王國統治,兩者之間紛爭不斷。16世紀之後,西方殖民者先後來到斯里蘭卡,斯里蘭卡進入了被西方殖民者統治的時代,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統治。

在英國殖民時期,與巴基斯坦,緬甸,孟加拉國等國不同,英國並沒有把斯里蘭卡納入英屬印度殖民地的管轄範疇,而是英國的直屬殖民地,這也間接的說明了斯里蘭卡的重要性。

1947年,印度獨立之時,宣稱自己是英屬印度的繼承者,但是英屬印度並不包括斯里蘭卡。因此,不管是在斯里蘭卡獨立時期,還在在英國殖民時期,斯里蘭卡都不屬於印度,所以也就不存在印度統一斯里蘭卡一說。

印度為什麼沒辦法吞併斯里蘭卡

儘管在歷史上斯里蘭卡一直都不屬於印度,但是這並不能阻止印度覬覦斯里蘭卡的野心,印度獨立之後,一直想方設法干涉斯里蘭卡內政,以期望達到分裂,吞併斯里蘭卡的目的,但是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印度一直沒有成功,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斯里蘭卡是一個主權國家。在獨立之初,就加入了英聯邦,依靠英國人的保護,來防止印度對其的覬覦之心。在1955年,斯里蘭卡加入聯合國,正式成為了聯合國成員國之一。因此,斯里蘭卡與當年被印度吞併的錫金有著本質區別,當年 的錫金並不算完全獨立的國家,錫金的政治,經濟,軍事都靠著印度,除了錫金皇室以外,國內佔據主體的尼泊爾移民又都是印派,同時錫金也不是聯合國成員國,所以當年印度才能夠通過操縱選舉的方式吞併錫金,相比錫金,斯里蘭卡國內的僧伽羅人和泰米爾人都不親印,斯里蘭卡同時還是聯合國成員國,印度想要吞併斯里蘭卡,首先要問下五常答不答應。

其次,印度本身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國內想要獨立的邦也不在少數,支持分裂斯里蘭卡可能會導致印度國內動亂。斯里蘭卡國內的泰米爾人和執政的僧伽羅人一直存在矛盾,泰米爾人一直期望在斯里蘭卡國內建立一個獨立的王國,為此雙方衝突不斷,印度早期支持泰米爾人,主要是為了分裂斯里蘭卡,已達到逐步吞併斯里蘭卡的目的,但是泰米爾人是一個跨國的民族,印度南都同樣是泰米爾人的聚集地,如果斯里蘭卡國內的泰米爾人獨立,勢必會激起印度國內泰米爾人獨立建國的渴望,這對印度這種多民族的國家來說會是個災害,隨後印度政府就改變了方針,支持斯里蘭卡政府剿滅泰米爾人的反抗組織“猛虎”組織。

最後,國際環境的不允許。斯里蘭卡是印度洋海上貿易的中轉站,各個國家大大小小的商船在這裡來來往往,斯里蘭卡牽扯到多個國家的利益,國際社會不會允許印度吞併斯里蘭卡。

因此,歷史上,斯里蘭卡和印度一直都是各自獨立的國家,所以不存在斯里蘭卡被印度統一一說。對於斯里蘭卡這個近在咫尺的鄰國,印度確實有覬覦之心,但是迫於國際環境,自己的國內形勢,印度對斯里蘭卡這塊肥肉也只能望而卻之。


國聞雜談


什麼叫做印度沒有統一斯里蘭卡?斯里蘭卡從來不是印度的一部分好嗎?印度並不能宣稱斯里蘭卡曾經是印度的一部分。

雖然斯里蘭卡的僧伽羅人和泰米爾人都是從印度遷移過來的,而且僧伽羅人的宗教佛教和泰米爾人的宗教印度教也都來自印度次大陸,但是,這隻能證明斯里蘭卡和印度在文化上具有聯繫,卻不能證明斯里蘭卡曾經是古代印度任何政權的一部分。

孔雀王朝的最南端只到了邁索爾,並沒能將整個南印度涵蓋進來,更不要說斯里蘭卡了。笈多王朝的統治單位在南印度更小。再之後的莫臥爾帝國也沒能征服南部的馬拉塔人政權以及邁索爾,也就無法越過南印度而征服斯里蘭卡了。

而斯里蘭卡則在同一歷史時期一直處於僧伽羅人和泰米爾人的戰亂之中,直到十七世紀荷蘭征服斯里蘭卡,十九世紀初英國人吞併斯里蘭卡,斯里蘭卡和印度次大陸的政治史才開始重合,兩面都是英國殖民地。

需要注意的是,1796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從荷蘭手中奪得斯里蘭卡沿海地區,1802年交由英國政府管理。1815年英國廢黜了斯里蘭卡國王,由英王兼任國王,將斯里蘭卡全島置於英國統治之下。這時候英國還沒有完全吞併印度。到十九世紀中葉,英國吞併印度,英王兼任印度國王,總督為副王,但轄區並不包括此前已經淪為殖民地的斯里蘭卡。也就是說,即使在殖民時期,斯里蘭卡和印度同為英國殖民地,但還是兩碼事。

1947年8月,印度獨立的時候,斯里蘭卡還是英國殖民地,獲得獨立是五個月後的事情。從政治史看,印度統一斯里蘭卡的說法沒有任何歷史依據。如果印度要從文化史上找依據兼併斯里蘭卡,那就是對一個主權國家的侵略。


葉海林


【印度為什麼沒有統一斯里蘭卡?】對此可以反問一句,印度憑什麼統一斯里蘭卡?斯里蘭卡從古至今都沒用從屬過印度,因此印度根本沒有資格統一斯里蘭卡,倘若印度真正動手要“統一”斯里蘭卡,那也不是的統一,而是赤裸裸地侵略。

要知道目現在的印度國也是在英國殖民者手中幫忙統一的,南亞次大陸上從來也沒有形成一個真正的統一國家,在漫長的歷史階段中一直都是處於分裂狀態,而印度也只是個地名,概括為“印度次大陸”,所以說現在的印度國曆史都很短,有什麼資格去統一別的國家,聽起來不是很搞笑嗎?

具體解析:

(一)斯里蘭卡和印度都是獨立存在的。

斯里蘭卡可能有人不會太熟悉,但歷史上卻與中國很有淵源,歷史上的斯里蘭卡叫“錫蘭”,明朝鄭和下西洋時期曾經多次路過錫蘭,甚至與錫蘭國打了一仗,扶植新國王,錫蘭國臣服於大明,向大明進貢,算是中國比較遠的屬國,中國稱其為“獅子國”、“僧伽羅國”。

斯里蘭卡位於印度半島東南部,是一個印度洋熱帶島國,面積6.5萬平方公里,人口2100萬人。公元前5世紀僧伽羅人從印度半島遷移到此,信奉印度教。公元前247年,印度的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他的兒子到斯里蘭卡傳佛教,僧伽羅人就改信佛教,算是最早信仰佛教的國家之一。

公元前2世紀印度半島上的泰米爾人也遷移到此,之後斯里蘭卡島上就是這兩個民族建立的王國展開的爭奪,持續一兩千年。近代的新航路開闢後,斯里蘭卡先後被葡萄牙、荷蘭殖民統治,但最後還是英國人笑到最後,1796年英國人攻佔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荷蘭人殖民統治結束,從此開啟了英國殖民時代。

看這番歷史進程就知道,斯里蘭卡上的居民雖然來自於印度半島,但和印度半島歷史發展是獨立存在的,印度半島上的國家從來沒有統治過斯里蘭卡,也就不存在印度統一斯里蘭卡的問題。

(二)斯里蘭卡在英國殖民地體系中也是和印度獨立存在的。

英國在19世紀初確立對斯里蘭卡的殖民統治時,英國在印度次大陸的殖民地還處於擴張時期,直到半個多世紀後,英國才真正徹底征服印度次大陸,建立英屬印度殖民地,英屬印度殖民地最大時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緬甸等地,但不包括斯里蘭卡,斯里蘭卡是英國直屬殖民地,沒有劃歸英屬印度管轄。

以至於1947年印度獨立後,印度宣稱是“英屬印度”的繼承者,但卻不包括斯里蘭卡,其實印度在沒有獨立前,印度本土勢力已經接觸斯里蘭卡,讓其加入印度,但被斯里蘭卡拒絕,其實印度是有吞併斯里蘭卡的野心的,耐不住人家斯里蘭卡聰明,知道印度人的如意算盤。之後印度也沒有真正繼承英屬印度,但印度半島確實被印度繼承下來了。


(三)斯里蘭卡二戰後獨立,但加入英聯邦成為其自治領。

1947年印度獨立後,印度對於近在印度半島直尺的斯里蘭卡島垂涎三尺,英國式微,斯里蘭卡在1948年2月也跟隨潮流宣佈獨立,但隨後就加入了英聯邦,成為英國自治領,這一招非常聰明,就是防止印度對其的覬覦,靠著英國人保護。

不過印度人不死心,鼓動支持斯里蘭卡境內的泰米爾人鬧獨立,自己就可以干涉斯里蘭卡內政,不過印度人卻是養虎為患。1987年,印度如願以償得到斯里蘭卡政府邀請,出兵平定泰米爾人的叛亂,但泰米爾人拒絕放下武器,與印度軍隊交上火。三年間,印度動用了10萬軍隊,但付出被打死1000多名士兵的代價,不得不灰溜溜撤出斯里蘭卡,並宣稱“不再幹涉斯里蘭卡國內的民族問題”。

直到2009年,泰米爾猛虎組織被斯里蘭卡政府軍徹底覆滅,印度心裡五味雜陳,才慢慢斷了念想,不過依然不死心。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交流加關注!謝謝!


大正看世界


有些事情無論是上帝還是佛祖,都會只給一個人唯一的一次機會,錯過了就再也沒有了。曾經印度確實有一次統一斯里蘭卡的機會,但是它沒有把握住,我想對於如今的印度總理莫迪來說,人生最後悔的事情莫過於此吧。

印度是一個很尷尬的國家,看體量確實是一個大國的坯子,可惜看國內民眾的衣食起居和製造業水平,又讓人覺得原始落後。即便這樣,印度卻相當有侵略的野心,周圍的小國無一例外都承受著印度的巨大壓力,比如印度曾經和巴基斯坦打了3次仗,還把東巴基斯坦獨立出來變成了現在的孟加拉國。

印度從文化、能源、資源這些方面全面對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施加著巨大的壓力,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這些小國的內政外交,更不用說在1975年直接把錫金這個小國家給吞併了,變成了它的一個邦。因此幾乎和印度半島連著的斯里蘭卡必然也在他的貪婪的菜單上。

斯里蘭卡的主要民族有兩個,一個是信仰佛教的僧伽羅人,一個是信仰印度教的泰米爾人。斯里蘭卡脫離大英帝國獨立後這泰米爾人也打算獨立建國,所以開始和僧伽羅人發成了衝突,衝突在1983年終於演變成了內戰。

交戰的一方是斯里蘭卡的政府軍,另一方是泰米爾人自己的武裝組織:猛虎組織。這場內戰對於印度政府來說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只要大力支持猛虎組織推翻斯里蘭卡政府,然後再將斯里蘭卡兼併就完事了,但是它卻不敢這麼做。

因為斯里蘭卡是印度洋海上貿易的中轉站,全世界的商船都在這裡來來往往,牽扯的國家多利益也多,想吞併必然引起世界各國的反對和強大的國際壓力。印度沒有辦法,只能退而求其次支持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人獨立自治,然後找機會將自治區併入自己的版圖裡了。

所以1987年印度派出了7萬所謂的維和人員到斯里蘭卡駐紮,想著在強大的軍事壓力下逼迫雙方停手,讓泰米爾人自治。可是泰米爾人只想獨立不想自治,斯里蘭卡政府更是不想任何人獨立。所以三方談不攏了不是,最後印度因為各種不受待見只能灰溜溜地回家。

那之後斯里蘭卡在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幫助下艱難地進行著剿匪工作,一直到2009年才最終剷除了猛虎組織,完成了國內的徹底解放,開始招商引資發展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