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母校:山丹煤礦職工子弟學校

七十年代初我出生在一個礦山,那時候記憶裡家家戶戶都有好幾個孩子,父母工作忙沒有時間來照顧每一個孩子,所以基本上是大的帶小的,整天成群結隊的孩子在一起摸爬滾打的玩,沒有一絲一毫的煩惱。

懵懵懂懂的就到了該上小學的年齡,開學那天媽媽給了兩塊錢就跟著哥哥去了學校,報了名。從此開始了我的學生時代。

懷念母校:山丹煤礦職工子弟學校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學校在一個小山坡上,四周都是教室和圍牆,把操場圍在了中央。礦山的一條水泥馬路的盡頭就是學校的大門,大門修得很氣派,右邊門柱上掛著一個長長的木頭牌子,上面一串黑色的大字:山丹煤礦職工子弟學校。

那時候整個礦山家家戶戶都住著平房,學校也不例外。所有的教室以及教職工和學生宿舍也都是平房。冬天沒有暖氣,每間教室中央架著一座高大的鐵皮爐子,好在我們是煤礦,冬天燒煤不愁。每個班級到了冬天都會選出一或兩個同學專門負責,我們稱之為“架爐子”的。而每一位男生都希望自己被老師指定為那個架爐子的,因為架爐子的同學可以不用去出早操。還可以在其他學生上課當中去給爐子添煤,當時我們覺得那是一種特權。

懷念母校:山丹煤礦職工子弟學校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學校操場的西南角是一個大大的深坑,每年冬天各個班級爐子裡燒出的爐渣都被倒進了那個坑裡。我們高中畢業時那個坑已經被填滿了一半。每間教室前面都有一個用磚頭砌成的花池子,每年園丁老師都會在裡面種上各種各樣的花花草草,到了盛夏季節會開滿了鮮花,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那樣的美麗。教室後面就是圍牆,逃課的小夥伴都是從圍牆上翻牆出去的,外面就是戈壁荒灘,長滿了一種叫“駱駝草”的植物,滿灘遍野的老鼠洞是一種我們叫做“黃老鼠”的草原鼠打的。學校是依山而建的,翻過山後面有一片用石頭圍起來的空地,那是男孩子約架的地方,有了什麼解決不了的矛盾,一般都會去那裡打上一架,或單挑或群毆。

礦山的職工來自祖國各地四面八方,所以就有操著各種方言的老師,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很有意思。

那裡天高地遠,那裡與世隔絕,那裡有最敬業的老師,那裡有最叛逆的孩子,那裡有最傻的少年,那裡有最美的姑娘。那時候操場上空會有盤旋的老鷹,而必定會有孩子齊聲大喊“老鷹老鷹快回家,因為你家著火啦”。那時候的學生怕留級,見了留級生會有人調侃說留級生吃花生見了老師不吭聲……那時候夏天特別的熱,那時候冬天特別的冷。

我們的學校是從小學一直到高中的班級都有,因此我們同學基本都是從小學到高中畢業的,都是發小,感情格外深。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山丹煤礦早已經灰飛煙滅,我們曾經的學校也已經蕩然無存,片瓦不留。但是遇到同學,我們任然親如家人。這恐怕是我們的母校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吧。

懷念母校:山丹煤礦職工子弟學校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