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老太太,狀告兒媳毒死兒子,兒媳:我有難言之隱

導讀:清朝乾隆年間,山東濟陽長清縣(今山東濟南市長清區),有一個姓周的女子,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周姑娘(下文簡稱周氏)嫁給了一個叫做王巧的人。兩口子年紀相貌都很般配,都才二十多歲,可說是一對璧人。婚後一個月,周氏回了一趟孃家看望父母,住了幾天又回來了。

周氏回到婆家的第二天,她早晨起床為丈夫熬了一鍋粥,然後給丈夫盛了一碗。王巧吃了粥之後,不知為何居然暴卒而死。這一下週氏的公公婆婆和鄰居們可炸了鍋,他們紛紛指責是周氏在粥裡下毒,害死了丈夫王巧。

清朝一老太太,狀告兒媳毒死兒子,兒媳:我有難言之隱

他們說王巧喝了周氏煮的粥之後,突然嚷著說肚子疼而且上吐下瀉,不一會兒就死了,這分明是中毒的症狀啊。周氏肯定是在外面有了野漢子,所以不安於室,才出此毒計,狠心謀害丈夫王巧,以圖再嫁新歡。

周氏的公婆帶上眾鄰居,一紙訴狀將周氏告到了官府,當時的長清縣令名叫朱筠,此人才華橫溢,善於斷案,是進士出身,後來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朱筠接到案子之後,並沒有急著審問周氏,而且讓人把周氏煮的粥,以及王巧死前嘔吐出來的粥,餵給一條狗吃,以此驗證粥中是否有毒。

清朝一老太太,狀告兒媳毒死兒子,兒媳:我有難言之隱

狗吃了粥之後,安然無恙;朱筠又找來仵作,檢驗王巧的屍身,仵作回覆說:“王巧死後體徵並非中毒而死,但是牙關緊閉,無法檢驗喉嚨中是否有毒,而且王巧的男根已經縮入腹中。”朱筠聽了之後,命仵作退下,他找來周氏詢問說:“本官已經讓仵作調查清楚,你丈夫並非死於毒藥,你是被冤枉的;但是你丈夫的牙關緊閉,無法用銀針探測喉嚨中是否有毒,這樣就無法在眾人面前還你清白。你如果能打開你丈夫的嘴,我就可以洗刷你的冤屈。”

清朝一老太太,狀告兒媳毒死兒子,兒媳:我有難言之隱

王巧聽了哭著來到丈夫王巧的屍身前,跪著用手打開了丈夫緊閉的牙關,看似毫不吃力,眾人看見這一幕,都感到很驚奇。這時候,仵作走過來,手持一個銀製的調羹,伸到王巧的喉嚨裡面,然後取出調羹,調羹並沒有變成黑色,很明顯王巧不是死於中毒,眾人都說:“中毒非是。”

此時,周氏毒殺親夫的嫌疑被洗清了,但是王巧為何會暴死呢,原因恐怕只有周氏和王巧自己知道。如今王巧已死,只有問周氏了。朱筠再三詢問周氏王巧的死因,周氏低頭不願意回答,後來周氏被逼得沒辦法,才回答說:“我丈夫的真正死因,民婦實在是羞於啟齒。昨夜我丈夫和我同房三次,早起他說口渴,喝了三大碗水,不一會兒又喝了一碗粥,然後就死了。”

清朝一老太太,狀告兒媳毒死兒子,兒媳:我有難言之隱

朱筠聽了這才恍然大悟,他對周氏的公公婆婆以及眾鄰居說:“(王巧)是乃死於陰淫寒疾也!”朱筠又對眾人說:“你們現在還想要強加一個毒殺親夫的罪名給周氏嗎?”眾人聽聞,很是慚愧,紛紛對朱筠跪拜致歉,然後扶著周氏離開了。根據史料記載,周氏雖然被公公婆婆告到了官府,但是她並沒有因此而嫉恨公婆,後來也沒有嫁人,而是在王家守節一生,孤獨終老。(後婦竟為巧守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