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長虹2019年業績預減超八成,說明了什麼?

東震木


長虹當年和海爾是一樣牛的企業,但是離開了倪潤峰的長虹真的是有點一蹶不振了,但是反觀海爾在張瑞敏的率領下,依然邁著穩健的步伐,雖然不像前些年那樣的耀眼,但是仍然是保持了自己的應該有的市場地位。

上個世紀90年代可以說是長虹的年代,當時長虹的廣告是鋪天蓋地,長虹的彩電真的是進入了千家萬戶,長虹彩電的質量具備軍工背景,質量是相當的好。而當年的長虹自研出來當時國內最牛的電視機生產線,能夠將電視機的生產效率比原來提升數倍,而且當時就建立了長虹科技研發中心,還創造了很多的專利技術等,可以說當年的長虹真的是一個非常牛的存在。

1996年的時候,當時的長虹電視機最高的時候市場佔有率達到了將近三分之一的樣子,收入實現了105億元,淨利潤達到了16.75億元,淨資產收益率達到了37.69%。當時長虹股價在1997年的時候最高也漲到了66元。

當時在2000年的時候,去綿陽參觀過長虹,當時長虹廠的人自豪的說,綿陽有一半的地皮都是長虹廠的。確實當時的長虹集團軍工技術非常領先,民用家電等技術也是國內一流,可以說當時的長虹真的是如日中天。

但是後來長虹廠開始押寶等離子生產線,結果卻被液晶全面超越,這些年的長虹生產上和營銷上幾乎沒有過多的作為,結果就是錯過了一個又一個的發展機遇,這樣的長虹出現業績下滑,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在電視機領域內,小米已經崛起,華為還要進來搶一杯羹,那麼傳統的家電廠商真的是如果質量不硬,競爭力不強,真的是很難競爭過這些企業的。

長虹的冰箱和空調領域內,現在也一直沒有進入領先的梯隊,現在格力和美的海爾在空調領域內稱霸,而長虹控股的美菱冰箱也是位於海爾冰箱之後。因此,現在長虹的家電產業的發展已經沒有一個領域能夠進入領先地位了。

因此,現在的長虹如果想再次崛起,一定要有互聯網思維了,從互聯網思維入手去發展,那麼未來可能還是能夠重新崛起的。


睿思天下


提起長虹,我是感慨萬千啊。我是96年進入股市的,買的第一支股票就是四川長虹。

記得當時剛進入股市,不知道買什麼好。走在街上看到滿大街的長虹廣告,突然靈機一動,現在長虹賣的這麼火,那不如就買長虹的股票吧。

我記得很清楚,96年底當時我買進時的股價是22.28元。買進後一直在22元左右振盪,就是不漲,當時的股民有句話形容長虹的:績優股裡面的垃圾股。

到了97年2月份的時候,長虹開始發力,漲到25的時候我就憋不住賣了。後面的漲勢讓我後悔不已,一直最高飆到了66.18元。當時的績優股就是看長虹發展,大盤股看馬鋼石化。管理層想調控指數,就一定會動四川長虹,深發展,馬鋼股份和上海石化。

炒股這麼多年,一直對長虹的股價比較關注的,時常都會翻出來看下。

直到現在長虹的股價再也沒有回到66元。在我看來其實就是國企的通病了,思想僵化,跟不上市場的變化了。彩電市場自98年以後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液晶逐漸佔據了主流,國企要想改變經營路線,受到的阻力是非常大的,沒有人願意冒險,也沒有人敢於承擔失敗的責任,就算當時的倪潤峰想做點變革,也是很困難的事。就這樣長虹還是把大部分的資金和資源壓在顯像管上面,所以導致慘敗。

到了今天,長虹依然沒有什麼亮點,這樣下去,保住上市資格估計都有點危險了。



上善若水ccj


我記得15年買手機就是長虹的,買到手一試微信聲音太小說話語音聽不清楚,售貨員調了幾次還是不行,用了幾天就換別的牌子了,16年買對開門冰箱是美菱的,用了不到一年壓縮機就出了故障,維修後用不了幾天又壞了,維修人員說是得加製冷劑要500元。設辦法只好賣廢品了。這樣的質量以後誰還能買長虹的東西。


庚鑫326


2019長虹業績為何下滑,2020長虹業績一樣不會翻身!

我是四川綿陽人,我來簡要回答下長虹的今天為何會衰落。

都知道四川長虹是國企,軍工、民品兩條線。王金誠先生作為長虹第一代帶頭人,讓長虹有了主力產品,第二代帶頭人倪潤峰先生讓長虹有了市場,綿陽這個城市也開始因為有了長虹而擴大了知名度,不管後來的囤積彩管事件還是什麼,倪老對於綿陽對於長虹甚至對於整個國內家電企業,我們都應該摸著良心說:倪老功不可沒!然而看看倪老之後的長虹:賭等離子失敗、擴張手機失敗。。。想想當年倪老長虹的年代,整個四川人都以進長虹工作為傲,每個今天都以有一臺長虹電視為榮,而如今長虹滿大街招工,想方設法剋扣工資,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其實,現今的長虹主力產品沒有競爭力跟不上市場步伐,多元擴張又像無頭蒼蠅亂求整,就連近幾年搞得風生水起的長虹置業(房地產)在綿陽本地也是滿城臭名昭著!誰把長虹弄成今天這個樣子的,過中原因耐人尋味,我只想說:企業沒有靈魂人物(如格力董明珠,華為任正非)是沒有前途的,企業沒有競爭力(諸如技術核心、市場先機等)是活不下去的!

至於長虹2019年業績為何會下滑,應該可見一斑了吧。



綿陽虎哥


2020年1月18日晚間,四川長虹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約為4500萬元到6500萬元,同比下降約80%-86%。扣非後淨利潤預計為-4.37億元到-4.57億元。2018年,四川長虹的業績已經出現了下滑態勢,淨利潤為3.23億元,同比下滑-8.45%。

四川長虹在公告中表示,業績下滑的主因,是主要產品線之一的彩電產品線2019年度虧損。從行業看,2019年國內彩電零售市場加劇了疲軟態勢,量、額均同比下滑明顯,價格競爭較為激烈,擠壓了彩電企業的利潤空間。

於此同時,電商的發展使得用戶購買行為產生了巨大轉變,四川長虹渠道升級調整相對滯後,渠道效率不高;自身營銷體系變革涉及渠道升級及人員優化整合等相關工作的推進,短期內增加了當期費用,並對終端零售市場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以及產品生命週期管理還有待加強,運營效率同行業標杆比仍有差距等原因造成了其業績下滑的狀況。

四川長虹,主營業務電視、空調、冰箱。後面擴大了業務範圍IT、通訊、數碼、網絡、商用系統電子等產業都有涉及到,並有軍民共建題材。目前家電企業競爭激烈,加上國外形勢動盪影響出口。在過去的電視市場,傳統液晶顯示技術一直獨霸電視產業,但伴隨著時間推移,傳統液晶已經逐漸滿足不了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消費理念從過去盲目追求性價比轉向品質化與健康的產品體驗,整個傳統液晶電視行業的整體銷量下滑。目前推廣OLED電視,電視處在換機階段,但過去OLED電視在中國市場的認知度和普及度不高。但是價格相對偏貴;其OLED廠商不多,推廣力度不夠。加上目前消費群體基本為手機族,電視消費慾望不高。而中老年擁有財富的一群集中於房產消費之中,甚至欠了一屁股債,基本沒有電視類的消費能力。

不過一切都會好起來,目前的困難不代表未來,相信四川長虹會走出困境,迎來新的增長。


阿龍130300051


長虹2019年業績可謂是跳水,我看原因無外乎如下幾項:

1.生活方式改變了,以前一個家庭會在客廳、餐廳和房間都安裝電視機,所以搬新家後一個家庭會購買好幾個電視機。現在很多家庭房間就是睡覺,看電視就在客廳裡看,家庭購買電視機就一個,造成電視機銷量下降。

2.前幾年商品房銷量猛增,居民搬新家都會更換新的電視機,促使電視機銷量上升。而去年開始房產走下坡路,造成需求萎縮。

3.電視機市場規模大,吸引大量的投資,新的品牌不斷出現。而幾個老品牌同樣加大投入,競爭日益激烈,而長虹在推陳出新方面做得較差,市場佔比出現跳水。

4.很多年輕人更偏好網遊、網絡電視、手機視頻和諸多其它媒介形式,看電視、購買電視機的需求也是大大降低。

長虹是電視機的老品牌,要破局一是需要加大創新力度,推出更多符合大眾需求的產品,滿足更高的用戶體驗。


廣角微距


過去要說電視機一哥當然是長虹。96年中國第一臺顯像管34寸彩電出自長虹。記得當時花了1.2萬元帶畫中畫,一直用到2015年才換新機,整整用了20年沒開過後蓋,退役時也沒毛病。因為質量過硬信得過長虹這個牌子。15年又花1..45萬買了臺長虹65寸曲面屏彩電,五年了沒任何問題。長虹不能倒下,加油!


花謝不敗803


這是長虹的悲哀,也是目前大多數國有企業的悲哀。和前段時間發不出工資的海航集團一樣,不思進取,機構龐大,老舊思想,不開拓進取!

長虹在建廠60週年慶典的時候,有四個戰略,讓我們剖析一下。

此四大看點將決定長虹企業的未來。

看點一:推進控股集團整體上市及員工持股

長虹創立於1958年,是國家“一五”期間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也是當時國內唯一機載火控雷達生產基地。

在經歷保軍轉民、相關多元化、國際化轉型等發展階段之後,今天的長虹已發展成為一家集軍工、消費電子、核心器件等產業為一體,產品服務遍佈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綜合型跨國企業集團。

長虹近三年銷售規模已穩定在1000億元以上,在全球擁有超過2億的產品用戶。

其中,長虹華意作為冰箱壓縮機制造商,全球市場份額超過20%,自2013年以來一直穩居全球第一;長虹旗下愛聯科技,截至2018年9月已累計為超過2億件電子產品提供聯接服務,是中國最大物聯網模塊提供商。

在軍工方面,長虹電源市佔率超過80%;近程防空雷達全國第一;高純氧化鈹陶瓷基板、高性能氧化鈹夾持幹填,市佔率達80%。

長虹由研發服務、供應鏈服務、製造服務、財務服務、投融資服務五個方面組成的產業服務平臺,可以為企業級用戶提供一體化、全流程解決方案。以製造服務為例,目前,長虹為小米、惠而浦、京東方、海爾、國家電網、中國電子、富臨集團、華晨汽車、英業達等數十家國內外知名製造企業提供服務,覆蓋家電、軍工、教育、酒類、家居等多個行業。

在此基礎上,長虹控股集團董事長趙勇發佈長虹企業中遠期發展目標:2025年實現營收2000億,實現淨利潤40億元;並推進控股集團整體上市。

未來,長虹將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具體而言:推進落實控股集團層面混改,控股集團整體上市。

看點二:退出無競爭力產業,把子公司從240家精簡到184家

在企業體制機制轉型的同時,長虹還加速推進另一轉型:產業結構轉型。即:退出不符合長虹發展方向的產業,精簡企業數量,實施全面數字化轉型。

未來,長虹將聚集優質資源重點發展信息家電、產業服務和軍民融合三大主業。

看點三:堅持AI領先,發佈新一代CHiQ電視、冰箱、空調

借60年大慶之機,長虹發佈了三大創新產品,三大產品均圍繞AI人工智能技術深度開發。

其中,CHiQ人工智能電視Q6A,除具備OLED電視畫質卓越優勢之外,開機狀態是人工智能電視,關機後變身為物聯音箱;通過集成高識別率的新遠場語音識別技術+一句話聲紋註冊技術,消費者只需對電視發出語音指令,即可通過CHiQ電視操控跨品牌的智能家居設備。

看點四:開建新產業園,智能製造瞄準全球最高水平

10月28日,投資50億,佔地580畝。

長虹的策略是美好的。但是目前彩電在海信,創維等的包圍下很難突破。冰箱在海爾和美的的強勢下難有起色。只有在軍工方向上,才有可能突破。讓我們拭目以待!





創業王魯泰


四川長虹2019年的增長怪圈:營收增長,業績下滑

1月18日晚間,四川長虹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約為4500萬元到6500萬元,同比下降約80%-86%。扣非後淨利潤預計為-4.37億元到-4.57億元。2018年,四川長虹的業績已經出現了下滑態勢,淨利潤為3.23億元,同比下滑-8.45%。

四川長虹在公告中表示,業績下滑的主因,是主要產品線之一的彩電產品線2019年度虧損。從行業看,2019年國內彩電零售市場加劇了疲軟態勢,量、額均同比下滑明顯,價格競爭較為激烈,擠壓了彩電企業的利潤空間。

於此同時,電商的發展使得用戶購買行為產生了巨大轉變,四川長虹渠道升級調整相對滯後,渠道效率不高;自身營銷體系變革涉及渠道升級及人員優化整合等相關工作的推進,短期內增加了當期費用,並對終端零售市場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以及產品生命週期管理還有待加強,運營效率同行業標杆比仍有差距等原因造成了其業績下滑的狀況。

淨利潤不斷下滑的另一面,是四川長虹營收的平穩增長。2018年全年,其營收為833.85億元,同比增長6.68%。2019年前三季度,其營收為622.1億元,同比增長7.56%。四川長虹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2018年年報中,四川長虹的彩電業務就已開始下滑。2018年全年,四川長虹實現銷售收入132.68億元,同比下降5.97%。四川長虹解釋,受行業零售均價下行、中高端產品銷量不及預期等因素影響,利潤同比有所減少所致。

下滑態勢延續到了2019年。四川長虹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其電視業務營收為51.98億元,上年同期,該數字為61.23億元,彩電營收下滑。從收入結構看,以冰箱/空調、IT產品為核心的家電業務,為四川長虹貢獻了主要的收入增量,彩電業務營收佔比降低。

從利潤結構看,彩電業務受行業零售價格下行加劇的影響,淨利潤大幅下滑;冰箱(櫃)業務表現穩定,白電整體利潤同比微增;冰箱壓縮機業務受原材料上漲、終端售價競爭激烈等因素影響,淨利潤同比出現輕微下滑;機頂盒業務受益於採購降本、經營提效,淨利潤同比出現大幅增長。

四川長虹對自身的發展也做出了一些探索。2012年,長虹開始涉足人工智能產業;2013年,長虹發佈“智能化、網絡化、協同化”的“新三座標”智能轉型戰略,擁抱互聯網、物聯網,開啟了探索智慧家庭、智慧社區及智慧城市等新興業務;2018年10月,長虹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勇即對外宣佈了推動集團整體上市的計劃。

上述改革雖有一定成效,但並不顯著。業績結構顯示,四川長虹仍舊是一家以家電為主的國有企業。家電行業整體疲軟的當下,四川長虹想要突破下滑現狀,還有需要更多的轉變。


5天股票


四川長虹發佈2019年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為4500萬元至6500萬元,同比下降約80%~86%,下降幅度非常大,最近四川長虹股票的走勢也不佳,在很多科技類股票全面大漲創歷史新高之際,四川長虹的股票短期反彈後又繼續下跌,逼近2015年以來的最低點水平。

想當年,四川長虹貴為中國彩電龍頭,“太陽最後,長虹更新”、““長虹以產業報國以民族昌盛為己任”的廣告語還回蕩在耳畔,如今已落到這步田地,總市值已經只有125億元人民幣。

剛剛我們看的數據,需要注意的是,公司雖然淨利潤有4500元至6500元,但實際上扣除非經常性損失後的淨利潤為4.37億至4.57億,也就是說,公司之所以能盈利,是因為賣變資產、政府補助和投資收益等所取得的收益,真實的主營業務是鉅額虧損的。

而且公司一季度扣非淨利潤為1063.63萬,上半年扣非淨利潤為虧損4599.78,半三季度扣損1.13億,年報預計虧損4.37億以上,意味著四季度虧了3.24億以上,說明公司的經營情況是在惡化的。

從長虹2013年至2018年的數據來看,盈利能力堪憂,這六年間,淨利率最高為1.73%,最低為-2.66%,其餘年份大多是低於1%的。也就是說,如果公司的營收規模不能出現大幅度的增長,隨時都在虧損邊緣。

但是在小米等互聯網電視的衝擊,以及大多數人已經不愛看電視的背景之下,彩電業務要想出現大幅度增長本身就是不現實的事情。而除了彩電外,公司在其他家電領域裡實際上是沒有什麼競爭力的。

四川長虹2019年經營成功不佳,主要原因有:

第一,2019 年國內彩電零售市場加劇了疲軟態勢,量、額均同比下滑明顯,價格競爭較為激烈,擠壓了彩電企業的利潤空間;

第二,從公司彩電產品線經營來看,伴隨用戶購買行為的變化,公司渠道升級調整相對滯後,渠道效率不高;

第三,公司營銷體系變革涉及渠道升 級及人員優化整合等相關工作的推進,短期內增加了當期費用,並對終端零售市場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

第四,產品生命週期管理還有待加強,運營效率同行業標杆比 仍有差距。

該公司經營情況不斷惡化,2020年能否走出困境不得而已,只能說前路坎坷,一聲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