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小縣城總覺得眼界很窄,該如何拓寬眼界?

張氏美食坊



周亞平2444846172143


首先我覺得生活在小縣城也不定就是代表你的眼界窄。

小城市所接觸到的,看到的確實是比大城市的要少,是要落後一點,但是,在現在這個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時代,你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當時來增加自己的見解。你可以多看看書,來豐富,充實自己的理想世界,或者你可以多上上網,看看每天全國甚至全世界發生的大事。

當然了,我建議你可以去你想去的大城市去生活一段時間。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例子,之前不滿足呆在四五線小城市。從我上大學開始,每年的寒假我都會出去打工。

2016年去的南京。南京的雨花石很漂亮,夫子廟也很好玩。

2017年去的江蘇,江蘇的天氣很不好,總是一個煙雨濛濛的感覺,每天都會下毛毛細雨。

2018年去了內蒙古的鄂爾多斯。一個這輩子都不想再去的地方。

畢業以後,2019年去的杭州。杭州確實是個很美的城市,西湖,河坊街等等好玩的有歷史的地方很多。

最後想說的是,眼界的寬廣不在於你所生活的環境,而在於的內心。內心充實,強大,且有自信的人,一定不會覺得自己的眼界窄。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城市再大再好,沒有歸屬感始終是不行的。


環境檢測的各種小知識


大城市聚集了人才、資金、技術、信息和各種高端資源。在大城市學習工作生活,接觸世面的深度、廣度和對個人發展的影響非小縣城可比。如果有條件,又年輕,應該去大城市乃至國外闖一闖。但如果沒有條件怎麼辦呢?拓寬眼界,就是通過學習實踐,領悟真諦。大城市裡的高樓大廈也是鋼筋水泥做的;西域的大山也是泥石堆的;不論哪裡,人們大多追逐名利。面對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不被表象迷惑,從外到內,返回本性,領悟真正自我,雖在縣城,照樣能拓寬眼界。老子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沒條件去大城市,只好拿老子的話安慰自己啦!哈。


皓月當空路不迷


這位題主覺得縣城小,眼界很窄,我不太苟同,問題在於事在人為。

級別平等,縣情有差異,發展相對滯後。

  1. 據統計,全國共有2854個縣級人民政府,不按土地經營規模按人口規模計算,平均每個縣50多萬人,中等縣約40–70萬人,你所說的小縣可能在30萬以下。
  2. 這些小縣大多都是老少邊窮地區,這是歷史、地理和環境因素形成的。由於相對閉塞,造成了各種資源的稀缺,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信息的相對落後,人口流動不暢,都或多或少地影響了縣域經濟發展。
  3. 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縣官是七品芝麻官。縣雖然小,但他畢竟是一級承上啟下的行政單位,上有市、省,下有鄉、村。黨、政、學、青、婦等機構一樣齊全,工、商、運、建、服等產業樣樣不缺。不過和中等縣、大縣比,肯定要弱一些。

深耕本土,揚長避短,內引外聯

  1. 要想拓寬眼界,先要強身健體。小縣雖然窮,落後、偏遠,眼界窄看不出去,但是不可妄自菲薄,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因為你們是獨特的“這一個”,別人沒有的你有,別人有的你精,別人精的你特,別人特的你絕。別人沒有發現,你發現了,你就有了獨特的“眼界”。你羨慕別人,別人還“惦記”你呢。
  2. 井底之蛙,之所以被人看不起,是因為青蛙甘於安逸,固步自封,眼界只有井口那麼大,天天眼睛瞪著外界,深居簡出,日夜呱噪,坐吃山空,乾等天上掉餡餅。蜘蛛雖小,之所以令人佩服,是因為蜘蛛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而且是網羅天下,為了活的有滋有味,不知疲倦地、主動地、不聲不響地給別人下陷阱。
  3. 主動邁出內引外聯第一步。與高手過招,你會越過越高,打不過你也是第二。心要走出自我封閉,廣交天下朋友。眼要多讀多看,瞭解外部動態。手要通過手機電腦多多鏈接外部世界。腦要多多聯想。腳可以出去走一走無限江山。你的眼界會發現這個世界很大,你眼界也會從來沒有發現小縣城是這麼的可愛溫馨美好。

總之,事在人為,業在人創。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縣城裡人可以有寬廣的眼界,城市裡也有眼界狹窄的人,所以大城小縣不是決定眼界寬窄的重要指標,關鍵還是人的自身。熱愛家鄉,你的眼界會無限寬廣。中國人口14億,縣一級以下人口占10億,我也是縣裡人,我們一起胸懷祖國放眼世界!


天泉30


有時間多出去走走,多看看書,如果忙沒機會也沒關係,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工作做好,做人做事憑良心,有能力了自然就有開闊眼界的機會。[贊][贊][贊]





超神小萌仔


當今社會是一個開放的世界,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使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更加密切了。即使是你生活在一個小小的縣城,也可以通過網絡來洞悉外面的世界。


尤其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及應用,對於我們瞭解外部世界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只要手中握有一部智能手機,可以說天下事儘可知曉。想要拓寬自己的眼界,手機無疑就是我們能掌握的最便利的工具之一。利用手機來讀書、學習、聽廣播、看新聞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很容易的事。只要你有充實自己、拓寬眼界的想法,手機與網絡就能給你提供最便利的條件。


零之N次方


四個建議:

一,讀書。很多人已經建議了。我建議可以在得到或者喜馬拉雅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聽聽在線的課,也可以在樊登讀書會聽聽樊登讀書,感覺非常有啟發的一定要買原著來讀。

二,旅遊。很多人都會建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建議也是有目的的去遊,做攻略,遊時要切身體驗,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增長見識

三,提升自己的朋友圈。向比自己高的人學習。

四,參加培訓。自己感興趣的,想提升的方面,去參加下線下的培訓,同時也是提升自己朋友圈的一個好途徑


騰爸談育兒


多去經歷,多去嘗試不同的事物,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可以在工作之餘,看看書,觀看有價值的微信公眾號,看有意義的視頻等。現在能刷新普通人的世界觀的社交和媒體太多,關注一些有成長價值和社會意義的,來刷新自己對世界、對社會的認知也很容易。最後,可以的話,建議題主,可以多出門到處逛逛。只有,你親身經歷了,才能有更深刻的感觸,才能擺脫見識上的盲區。


流年太淺只剩半盞


1:多讀書

2:多看新聞

3:出去旅遊

4:少參加喝酒聚餐,多跟喝茶圈的人聊聊




軼想天開


走出去跟世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