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所謂的“真相”可能並非全部真相


很多人所謂的“真相”可能並非全部真相

《魔鬼經濟學》一書中,講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生活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美國人,常常因為見諸報道的犯罪而憂慮重重。

幾十年來,美國各個城市的犯罪率均呈直線上升態勢:故意或過失殺人案司空見慣,搶劫、販毒、強姦也屢見不鮮。人們時常陷入暴力犯罪的陰影當中,甚至連專家都發出“情況會繼續惡化”的警告。

1995年,犯罪學家詹姆斯·艾倫·福克斯在報告中指出:青少年殺人案將急劇上升,預計10年內至少會上升15%;相比而言,今年將是今後十年內犯罪率最好的一年。

其他犯罪學家、政治學家及各類專家也做出同樣的預測,甚至連克林頓總統也表達了同等憂慮:“我們要在6年內扭轉局勢,治理青少年犯罪。”

很多人所謂的“真相”可能並非全部真相

整個美國陷入應對犯罪危機的恐慌中,災難似乎無可避免。

然而接下來,犯罪率並未如預期一樣大幅上升,反而呈現下降趨勢,而且是持續式下降。至2000年時,美國的總體兇殺案案發率已經降至35年來最低,其他各類犯罪案件也同樣如此。

這令全美國人大大出乎意料,尤其是那些做出悲觀預測的各類專家。

面對現實打臉,這些專家又紛紛以“事後諸葛亮”的身份,為這種現狀找尋理論依據。

他們找到的證據似乎確鑿:一說因為90年代經濟形勢大好;一說因為《槍支管制法》的普及;一說因為紐約市施行的新型治安策略。

總之,犯罪率的降低得益於這些具體且短期的人為措施。

而這一結論,不僅讓民眾拍手稱快,也似乎使專家因自己的發現為沾沾自喜:這一發現既化解了自己的尷尬,也為今後預防犯罪提供了實操經驗。

隨後,專家的理論通過媒體傳播,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作為吃瓜群眾,到此,我們似乎也可以各自散去了。

然而“真相”其實遠未浮出水面,而專家的各種理論和解釋,也並不正確。

這時,一名名叫諾爾馬·麥克維的年輕女子浮出水面。

她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她跟政府打官司這一事件,最終促使全美墮胎合法化。

而這就是著名的“羅訴韋德案”。

很多人所謂的“真相”可能並非全部真相

這一事件帶來的直接影響,便是數百萬窮困潦倒、未婚先孕的不幸媽媽選擇“殺死”自己腹中的孩子,從而消除了他們將來可能走上犯罪道路的隱患。

20多年前的這一事件,為全美犯罪率的飆升消除了巨大隱患,導致潛在罪犯數目大幅降低,這才導致21世紀初美國犯罪率的斷崖式下跌。

顯然,很多專家忽略了這一重要決定性因素。

而所謂的“歸因謬誤”,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很多人對知名企業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分析,往往也存在“歸因謬誤”。

阿里為什麼成功?因為馬雲看到了互聯網的未來,因為有軟銀集團的投資;

騰訊為什麼成功?因為抓住了人群紅利,因為開啟了免費模式的先河;

蘋果為什麼成功?因為喬布斯的偏執和特立獨行;因為創新和極簡主義;

柯達為什麼破產?因為捨不得膠捲業務這個現金牛,因為不堅持創新;

諾基亞手機業務為什麼倒閉?因為操作系統不行,又不投靠安卓或蘋果;

……

面對一個個現象,我們天生就有尋根究底的本能,必須要找出合理的解釋,才肯罷休。

而很多解釋,看似合情合理,然而多數也不過是“倖存者偏見”。

很多人所謂的“真相”可能並非全部真相

真實的世界往往盤根錯節、複雜多變,一個人、一個企業的成功或失敗,往往也是多個因素交叉、媾和,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不是某一個或某幾個因素的影響。

因此,很多名人、企業家往往把自己的成功歸結為“運氣好”。

聽到這個解釋,相信很多人都不滿意。

但事實上,一個人或一家企業能不能成功,運氣成分確實佔了很大比重。

中國諺語有云:“發大財靠運氣,發小財靠勤奮。”

許多名人、企業家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

雷軍:在成功的創業者中,絕對有不低於85%的運氣成分。

馬雲:阿里巴巴的成功是靠運氣,並非勤奮。

扎克伯格:像我這樣的成功,需要運氣。

比爾·蓋茨:我在年輕時擁有別人沒有的優越條件能夠接觸軟件開發,這是一系列令人難以置信的幸運事件的結果。

沃倫·巴菲特:我沒有從父母那裡繼承財產,但是我在恰當的時間出生在一個好地方,我抽中了“卵巢彩票”。

以上例子並不是為了向你說明,成功的原因多數是靠運氣(儘管可能確實如此),而是要提醒你:在解釋一個現象的時候,不要憑藉過往的經驗,過早的下判斷;也不要盲目聽從專家的意見,相信專家說的就是對的。

在挖掘事物背後真相的時候,我們要多問自己一些“這確實是真相嗎?”“這些就足夠了嗎?”諸如此類的問題,才不至於陷入“倖存者偏見”中,而忽視了背後錯綜複雜的“真相”。

很多人所謂的“真相”可能並非全部真相

本次疫情過後,可能有一些企業倒閉或破產,如果我們因此便認定,這次疫情是企業倒閉或破產的原因,也有一定道理,但這原非真相。

事實上企業的隱患早已埋下,只是他們沒注意到罷了。

也許,《魔鬼經濟學》最後找到的犯罪率降低的“決定性因素”,也並非唯一答案,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誰說專家提到的幾點解釋,不是犯罪率降低的重要原因呢。

《魔鬼經濟學》作者:(美)史蒂芬·列維特、史蒂芬·都伯納

《解碼商業成功中的“運氣動力學”》作者:鳳凰文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